放低自己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放低自己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低自己作文 篇1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总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的份量。如果你觉得,谁都不如自己,那么你将会被禁锢在狭小的骄傲里。
以前,我也曾一度觉得,我已经做得很好了,经常满意自己的一些微小成果,不接受别人的建议,所以学习上我总是达不到高峰。
进入初中以后,我的学习虽然很往前了,但是因为知识一天比一天要难,所以逐渐自己的骄傲被磨平,学会了如何和别人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因为我自己的知识毕竟是有限,只靠我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搞明白所有的问题。
后来,通过了解别的学校的情况,我更加地明白了,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根本没有看清形势,只在顾着自骄自傲。
现在,初中阶段的我们,就是要好好学习,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在当前,没有必要把自己抬得那么的高。
麦田里,土地不是平整的,有高有低。高的地方,在长出麦苗时,是会显得很高,可是在收割时,却收不到什么东西。原因就是它把自己抬得太高,在雨水过后,它很快就会干,根本留不住水。而低洼的地方,则可以存住很多水,其中就有从高的地方就过来的。那么,他有充足的水分,所以收成就一定会比高的地方好。
把自己抬得太高,亦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这样会使你接受不到养分,超越不了自己跟超越不了别人。
学会把自己放的低一点,能够去脚踏实地的做事。不要还没学会跑,就想要飞。在生活中,学会接地气的做事,不断的听取别人的建议,也许这样,才能跟更好的超越自己,超越别人。
放低自己作文 篇2
若是一粒砂,浮在空中,你只是一粒尘埃;卧在土里,你便是土壤。尘埃与土壤,同是一粒砂,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如同我们自身,若把自己举得过高,得到的不会是瞻望,而是不屑一顾的轻视;若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得到的不会是鄙夷,而是由心而发的尊重与敬佩。
于是,我常被一个可爱的老人所感动——季老。“国学泰斗”的名号他不要,他的拒绝与其他人唯利是图形成强烈反差。他说,我只是一个图形成的明烈反差。他说,我只是一个文人,以一个靠笔杆子写出自己想法的文人。泰斗这称呼我不要!说得何其谦逊与直白!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深入我们的心,不是吗?不断地放低自我,将思维的根深深扎入土壤里,不畏蚍蜉撼之,华盖浓密也懂得荫蔽他人。
不禁,又想起一个曾被我们举上天的人——刘翔。他是亚洲人的骄傲,这是每个人都深知的。雅典奥运后,他的12秒33令世界震惊。自此他便被所有人崇拜。可,不为人知的是,他很累,被名利所累。人一旦被高高举起,就会摸不到根的所在。他说,外界的各种评论让他迷失,只有回归那个什么都不是的刘翔,我才是最初的刘翔。
这世人,很多人,充实于形却空虚于心,厚重于体却浅薄于灵。佛语有禅:放低自我,方得受人尊重。的确,只有放低自我,才能充实于心,厚重于灵;只有放低自我,才能化尘为土,滋润万灵。不然,又怎会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说呢?
嵇康天生傲骨,最终体无完尸;诸葛躬亲农耕,赢得流芳百世;秦皇自命功过五帝,最终凋零衰败;汉武勤勉于政,赢得汉朝盛代……在历史的大河古迹中,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早已化作青烟,消散在沧海桑田之中,而那些埋首苦干,不慕虚名,放低自我的人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塑像。
这就是放低自我。它看似让人毫不起眼,却为人增添了一对翅膀;它看似让人身份卑微,却将那人举上青天苍穹;它看似让人流入众流,却将那人引向浩瀚之海……
放低自我,我们不能刻意隐蔽而是将心自由放逐;我们不能执守名利,而要顺水而下,至柔至善。只有真正放低自我,才能漫观潮起潮落,心随云卷云舒。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放低自己作文 篇3
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精彩。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要学到新东西,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放低自己的姿势。只有懂得谦虚的意义,才会得到别人的教诲,才会处处受人喜爱。
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加精彩,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长进。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大师们提供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我们记住:不论你的资力、能力如何,在茫茫人海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很高的时候,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
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
往往看不与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才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不足而自省,才会在挫折面前发愤努力。
要放下架子,不齿相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知道的、了解的只是汪洋中的一滴;而别人,在某一方面肯定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
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低头可分为几种:
无奈和勉强的低头,是被迫的、不得已的低头。残酷的现实有时需要你要对人俯首听命,这是必须面对的。敢于碰硬,虽不失为一种壮举,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拿着鸡蛋无法与他人的.石头斗。此时,需要的是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有时候,低头确实是痛苦的选择,但既然选择了低头就不要做痛苦状,当你心中充满了不服和抗争时,做起来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你的不满和不情愿,这种情绪如果被对方看到,低头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招来更大的麻烦,长期以往这个屋檐还能否为你遮雨也没人能说清了。
屈膝、迎合的低头,是彻底的低头。他们选择迎合的低头,除了有些人是奴性指使以外,大多数是迫不得已,当一个人的生存都无法保证时,尊严和理想只不过是遐想而已。他们也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永远是别人的屋檐,于是,忍耐,不停地忍耐......上司骂你,忍耐;工作辛苦,忍耐;同事纠纷,忍耐;薪水太少,忍耐;超时加班,忍耐;免费加班,忍耐!一切只是为了赖以生存、赚钱来养家糊口的工作。世界并不全是美丽,现实有时也太残忍,想要活想要生存,只能这样下去了。低头,只能是草根们的唯一选择。
理性、策略的低头,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没有丝毫的勉强,是“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个“该”字,使你的低头,并未丢掉你我的尊严、人格和做人的原则,起码不该低头的时候你我压根就没有低头。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不与之一般见识,方显大度宽容。
“该低头时就低头”,是具有了对世态炎凉的感知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的生存策略,就像韩信的低头口碑史传,丝毫没有因其低了头而掩隐他的光亮。“该低头时就低头”,是知晓了这个现实世界里充斥着辩证的法则所采取的生存技巧,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而能占大便宜,所以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种玄秒的处世哲学。“该低头时就低头”,是识时务者认清了现实社会而积极适应的生存谋略,在这个谋略的运用,使得他们可以纵横驰骋如人无人之境,冲锋陷阵而无坚不摧。
人生难得事事如意,如果能学会低头,学会忍耐,婉转退却,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能舍弃某些蝇头微利,也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友谊和影响力。“好汉敢吃眼前亏”,吃“眼前亏”的目的是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实现更高远的目标。
凡事有所失有所得,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识之上不妨谨记之,善用之,必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句话:放低自己,学会低头,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才能尽早通往成功之路。
放低自己作文 篇4
智慧启引: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又怎么能注入到你的杯子里去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有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了笑,问道:“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完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低来。
释圆又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
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
释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又怎么能注入到你的杯子里去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啊。”
刚才还有些高傲自大的年轻人,听了释圆的话立时顿悟。
智慧之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首先愿意身处低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应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这也是一种自知之明。
放低自己作文 篇5
放低自己,不是失去自我,而是为了实现超越,低调做人,不事张扬,才是为人之道。水在低处流,却滋育了万顷良田,抚养了众生灵长,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胸纳百川,默默无闻,涓涓溪流,最终汇入大海,方显英雄本色。
初涉世事,胸怀天下,放眼全球,往往“脸皮薄”,放不下“清高”的架子,遇人遇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不懂得放低,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轻狂、偏执,最终伤痕累累、心生怨恨。
放低自己,并非丧失原则,无主见,人云亦云,同流合污于世俗,而是保持一份独立与清醒,不骄不躁,谦躬自省。一瓶不响,半瓶晃荡,成熟的果子缀满枝头、金色的谷穗丰收在望,一个个总是含首低眉,沉甸甸地低垂着,这是一份成熟的智慧。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学贯中西,精通梵语、印度语等多国语言,著作等身,潜心钻研,深居简出,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为国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研究成果,晚年面对外界对其个人高度的颂扬,其撰文指出要摘掉“国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三顶桂冠,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放低自己,正是大师一生至死不渝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仰和感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放低自己,需要不断修炼自我,磨砺身心,荡涤尘埃和污垢,做人磊落,处事有方,循势而行,因势而动,不可固执己见;放低自己,不是趋炎附势,阿谀逢迎,要尊崇品行操守,道德至上。
“巧言令色,鲜矣仁”,放低自己,是一份境界,一份智慧,少说多做,不失为一种处事之道,一百个理由,不如一个行动有说服力。
放低自己,是一种人生态度,懂得放低自己的人,能够藏拙守分,蓄势待发,一旦有机会就能实现人生华美的蜕变;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内心平和,去浮躁之气;懂得放低自己的人,目光远大,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拥有足够的人生自信。
佛说,放低自己,是一种修为,一种美德。
放低自己作文 篇6
明天,就要去上班了,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顿时,忧喜参半。原来找份工作也不是那么的难,这样不但得到别人的肯定,今后我这个放了长假的将士又有了战场。忧的是从此将远离市区,以后的生活将大打折扣。
朋友开玩笑的说,他心理终于平衡了,有我陪他一起听鸟叫了。我知道,他是在替我高兴,那奚落是故意的。第二天,提着行李走出大门的时候,我有种即将被流放的感觉,从热闹到清净,从繁华到偏僻,内心还真不是滋味。
终于到了下班的时间,我们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但是总没想象的舒服。经过一番努力,房间总算有点像模像样。安放好带来的一切,再挂上蚊帐,这份额外的上工总算是告一段落 窗口外面有两三棵大榕树。小的枝叶早就被人为的削去。地上长满了青绿的杂草。附近堆满了垃圾,上面飞舞着乱哄哄的飞虫。
眼睛有点累了,腿也麻木了。只好退回蚊帐内,躺着,这样也许是最安全的吧!今天中午,一点要下雨的迹象都没有。也许,这样的细雨时节该结束了。
外面天高云淡,清风悠悠。感觉满是清幽。一时之间,我似乎忘记了那堆垃圾,也忽略了随时会围攻我的那些苍蝇,内心再也没有被流放的感觉。
这时,同学又打来电话:“恭喜你啊,老同学,为你的乔迁之喜,该请同学撮一顿吧?”“呵呵,你什么时候过来啊?来了再说啊,一切好商量。”“才不去呢,鸟不拉屎的地方。”“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么幽静的地方,你来度假还不一定能排上队呢?还挑肥捡瘦的。”
说着说着,我还真觉得像是在度假,内心的委屈早已烟飞云散。
其实,从内心那么多矛盾到现在如此的平静。变化确实有些大,不过也很正常。因为我终于想明白,如果自己无法站得高,那就把自己放低点。
也许放低点,自己的视角也就跟着变了。自己高了,视角就低;自己低了,视角就高了。
放低自己作文 篇7
邢军纪的《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中写了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的两件轶事。
20世纪20年代,叶企孙做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时,系里有个勤杂工叫阎裕昌,此君勤劳、聪明、肯学习钻研,叶企孙将他安排到实验室有意培养。阎裕昌很快掌握了技术,叶企孙破格提拔他为实验员,辅助讲课。勤杂工在那个时候地位极低,被称为“听差”,这个称呼明显带有歧视意味,尽管身为阎的直接上司,叶企孙却特别尊重阎裕昌,从不叫阎为“听差”,开口闭口都是“阎先生”,他也教育学生同样这样做,不允许他们喊阎裕昌“听差”。
上世纪初,物理学刚刚从西方传进来,是一个热门专业,许多新生进了清华大学后都想读物理系。叶企孙总是认真地对每一位提出要求的学生进行面试、核查,他首先查看分数,分数高的只简单地问几句就办手续。分数不合适的,他绝对不会说你成绩不好,没有达到物理系所要求的门槛,而是非常和蔼地告诉面前的学生学物理会面临许多困难,不仅修完全部课程很难,毕业后也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很多人听他这样说也就自动放弃了,有个别的不愿放弃的同学怀疑问题出在自己的分数上,死活要求叶企孙实言相告自己的得分,叶企孙却从不愿说出分数,只是耐心劝说他们放弃原来的打算。
叶企孙如此尊重别人,甘愿放低自己,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低矮,相反,此时的他在清华正如日中天,高耸得像珠穆朗玛峰。叶企孙才华横溢,16岁就完成了《考证商功》这篇才华横溢的学术论文,两年后发表在《清华学报》上。此后他一发不可收,又在《清华周刊》发表了《革挂解》《天学述略》,在《清华学报》发表《中国算学史略》,深得梅贻琦等老师的器重。赴美留学后,叶企孙又写出了《用射线方法重新测定普朗克常数》这篇轰动世界物理学界的论文,被美国人称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由于它的精确,此后15年里,世界物理学界对这个测定无人再敢问津。清华是把他作为杰出人才引进来的,从个人的职业影响力来说,当时的叶企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仅有的两名教授之一,梅贻琦出任教务长后他又变成了唯一的一个,是学校少壮派教授的领袖,备受大家推崇。如此情况下,还能将自己放低到尘埃,非常不容易。
将自己放低到尘埃,必须不怕淹没了自己。像叶企孙,才华出众,人品非常高尚,然而,他不屑于宣传、张扬自己,这样很可能形成如此局面:以个人素质论,这个人确实极其厉害,但社会上的人出于某种隔膜也许并不觉得他厉害。假若不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假若不对名利多一点超脱,一个人很难抵达如此境界。
世界上有两种牛人,一种有点小成绩,就千方百计张扬自己,总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无缺,自己拥有的每一种特长都人所不及。叶企孙这类人不同,一方面他确实拥有极高的天赋,出类拔萃的才华;另一方面他更有一颗平常心,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可能有别人不具备的长处,因此自觉地不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自己如何高人一等。换句话说,叶企孙将自己放低,不是出于刻意,而是出于对他人已经显现或潜在的能力的欣赏。
一个人敢将自己放低到尘埃,让灵魂接受大地和天空的双重滋润,恰恰可以成就自己的高峻。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sannianjixiace/202203/254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