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的日记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植物的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1
其实,这棵辣椒苗从隆老师家移植到我的窗台上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前一阵图个新鲜,看它每天都有在长,挺好玩的。这不,端午放假三天,也没人给它浇水,也没人给它开窗透气,它居然照样很茁壮地又长高了一头。很是佩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于是,打算为它写下观察日记。
今天一早,打开办公室的大门,看到辣椒苗长势喜人,于是一高兴,把喝剩的牛奶掺点水,给它加了把营养。
辣椒苗已有12厘米高了,叶片宽大嫩绿。底下长出的小叶片,因为还没有完全伸展开。辣椒的叶片是轮生的。据隆老师说,给我的这几棵是朝天圆头红辣椒。
以下是我查的一些关于辣椒的知识,凑个字数先。
辣椒,茄科辣椒属。从成熟程度来 分青辣椒、红辣椒, 新鲜的青红辣椒可做主菜食用,红辣椒经过加工可以制成 干辣椒、辣椒酱等,主要用于菜肴调料。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清陈淏子之《花镜》有番椒的记载。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尤其是湖南、四川,素有辣不怕、怕不辣。辣椒已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2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来看我大蒜,啊,大蒜发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 月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6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
3月8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小绿芽真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9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有2。9厘米,中间有2。3厘米,最矮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10日
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地方,让它能有足够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3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 月5日 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4
今天,太阳一点也不吝啬,才早上六点多呢,它就迈着轻快的步子向我们走来。因此我心情特别愉快。我想该是我去池塘看水葫芦的时候了。这不,才不过过了一个晚上,水葫芦在池塘妈妈的精心呵护下,长得十分旺盛,煞是好看:绿绿的,像被绿油漆染过似的,快活地生活在这个池塘里。一阵微风吹来,池塘里荡起层层涟漪,可惜,水面早已被水葫芦的身影所覆盖,那涟漪也只好躲到底下去了。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5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那时,外婆家院子里种了好多好多美丽花儿。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阳花、蟹爪莲;秋天有菊花、一串红,夏天有腊梅花、水仙花。
其中我最喜欢水仙花,喜欢它外表,更喜欢它“内心”。它虽然没有牡丹花那样娇贵,没有太阳花那样红艳,没有菊花那样引人注意,也没有腊梅花那样清香醉人。可是水仙花亭亭玉立,水仙花玉洁冰清。还有一个更大理由:“水仙花有着顽强生命力。”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美称。确它那动人身姿使人一见倾心。
外婆家那几盆水仙花可美了。
一月,水仙花开了!它那翡翠般碧叶翠绿翠绿,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纵横交错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无瑕小花,花中嵌着一属黄金般花蕊,散出阵阵淡淡幽香,显得格外高雅。水仙花与泥土无缘,雨花石是它“土壤”。我想:我要像它那样在思想上纯粹洁白,没有一点污泥。水仙花根部像只大洋葱,根下长着白色根须,它们像一条条长长蚯蚓绕着一块块坚硬雨花石,又显得十分倔强。
一阵风拂过,小花摇晃着脑袋,摆动着它柔美身躯,似乎穿着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使人见了心旷神怡。
冬天,非常多花儿都经不住严寒摧残,受不了命运考验——枯萎了。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当室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时候,它傲然挺立着,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生机盎然,仿佛在与寒风搏斗,如此坚忍不拔,使人越来越喜爱它了。
我爱水仙!爱它美丽芬芳,爱它高尚纯洁,更爱它顽强不屈!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6
星期1 9月23日 天气 阴
今天我从瓶子里筛选了几颗颗粒饱满、毫发无损的绿豆,想来看看它们的变化。
第一天,绿豆还没发芽,是椭圆形的,外面有一层嫩绿的豆皮,豆皮绿得那么
新鲜,好像给它披了一件绿色的“皮大衣”
星期2 9月24日 天气 晴
绿豆已经脱去了“皮大衣” 露出了洁白如雪的身体,那白得没有一点杂质。绿豆已经长出了嫩芽,约有4、5毫米长。其中,有一颗绿豆又大又壮好像是另3颗豆子的老大。
9月25日 星期3 阵雨转多云
豆子已经黄中帯紫了,豆芽的长度竟然长大了4倍!由于水太浅,它们的老大“泡澡”时,上半部分没泡着,所以变成了一半大一半小了。绿豆的芽上的根也更明显了,而且其中有颗豆子已经长出了叶子,好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由于我给豆子晒了一下午的太阳,所以叶子的颜色变成了浅绿色,但它还是那么的可爱、小巧。
9月26日 星期4 天气晴
豆芽的颜色3分之1是紫色的,豆芽已经有6厘米长。但还有1颗绿豆没有长出叶子来,好像耐着性子不想出来似的。其他三颗豆子的叶子已经从浅绿色变成青绿色了。由于已经长出了根,所以我把它们都种到了泥土里。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7
我也要向学习,从动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小发明。
壁虎手脚非常有吸引力,可以很容易地往墙壁上爬,而不会掉下来。我要设计出一种像壁虎手脚那样鞋,这种鞋名字叫“吸力无敌”。可方便了,在工人刷墙时,不用带上梯子,只需要一双“吸力无敌”鞋就可以开工了,它不仅吸附力,还可以减轻你体重,即使是倒着刷墙也不会掉下来,鞋右边有两个按钮,按一下绿色按钮,它就可以让你在墙上上下移动,绝不会摔下来,按红色按钮就可以下来了。你们觉得方便吗?等以后我真发明了“吸力无敌”,我一定会送给刷洗、修建房屋工人们。
大自然真是人类好老师,我要仔细身边事物,设计出更多小发明。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8
我家阳台上种着许多吊兰。
吊兰有许多品种。有金边吊兰、有绿边吊兰、还有全绿的。家养的有全绿和绿边的。吊兰的叶子很独特,像一把非常长的勺柄,中间宽,尾端有点细,顶端最细,还有顶端枯黄了。阳台护栏上的吊兰叶子就卷起来了,窗台上的吊兰叶子实属展开的,这是为呢?原来吊兰喜欢湿润通风的地方,不喜欢太阳直射,窗台的湿润通风,不受阳光直射,长得好,护栏上的每天受阳光直射,就长得不太好。
吊兰长到程度就从中心抽出一根花茎。春天,吊兰从花茎上开出几多小白花,花蕊是黄色的,花谢了以后,花茎上结出了个有气根的小吊兰,它不需要土,能在空气中生长。把它拔下来种进土里,过一段,它还能发一盆吊兰。家本来一盆,现在爸爸用方法发展了八九盆呢!
吊兰生命力强、美丽,而且还能进化空气,人人都爱种它。
观察植物的日记 篇9
我家有一棵含羞草。我只要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它就会自动合拢,好象在说:“小主人。别碰我,我害羞。”我只要看见含羞草的泥土干巴巴的,就会拿起水壶,马上让他喝个饱。每次含羞草都会摇摇嫩绿的叶子,好象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我看着含羞草,总觉得她是那样可爱,那样娇嫩。
有一天夜里,我吃完饭准备睡觉,看见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我大吃一惊,我并没有碰他啊!我决定自己找答案。
我找了许多书,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含羞草和我们一样,都需要睡觉,睡觉的时候就吧叶子合起来。睡觉起来的时候叶子是开的。
我家有一盆芦荟,它虽然不像别的植物那样会开花,但是它的用处却很多。
芦荟的叶片很大,上面长满了刺,一开始只有两三片叶子,后来慢慢地长大,叶子一片一片往上叠。芦荟的颜色是深绿色的。如果你把它的叶片剥开,会发现里面有一种无色透明的粘液。它的用处可多了,夏天可以防晒,冬天可以护肤,还可以消炎呢!我每星期都按时给它浇水,使它不枯萎。
芦荟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放暑假,我和妈妈外出旅游要一个星期不回家。我想:我的芦荟一个星期不浇水,会不会枯萎呀?当我回家时,我的芦荟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而是挺拔地竖立在那里。
我爱我们家的那盆芦荟。它成了我们家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sinianjishangce/202203/257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