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蚕宝宝日记
一天即将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蚕宝宝日记8篇,欢迎大家分享。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1
最近,我有了新宠物—一只只可爱的蚕宝宝。每天放学回家,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到蚕宝宝的“房前”,美滋滋地观察着我的蚕宝宝。蚕宝宝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身体像竹子一样有一节一节的条纹。爬行时一伸一缩,真是有趣极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它们比以前更顽皮了,有时它们会把头昂得高高的,像在说:“我饿!我饿!”有时一群蚕宝宝会挤在一起,像在玩摔跤游戏。你看这只胖乎乎的蚕宝宝从这条蚕宝宝身上爬到那条蚕宝宝身上,一刻也不停。他们现在能吃、能睡、能玩,可有精神了。
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突然发现有三只蚕翻着肚皮,脚朝天,一动也不动。“妈妈,快来!”我急得快哭了“什么事?大惊小怪的。”妈妈过来一看,也觉得很奇怪,她拿来一支铅笔轻轻碰了碰蚕宝宝,碰了好机次,它才微微动一下。“嘘!别出声,可能它在褪皮。”“哦!”我做了一个手势表示明白。只见蚕宝宝身体一缩,有两只前脚脱去表皮先露了出来,“哇!好白。”蚕身体一节一节在伸缩,表皮一节一节地向后褪,终于,全身的皮都褪尽。褪完皮的蚕累得一动也不动地躺在盒子里,似乎听到它在叹息。
啊!真不容易!蚕一天天地长大,终于吐丝做茧!从它的变化中,我觉得它一生都在忙碌,它非常勤劳,最懂得感恩,我只给它吃了一点点桑叶,它却给我们吐了许多珍贵的丝,难怪人们赞誉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2
5月10日星期四晴
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买回了八条蚕宝宝,非常可爱。我高兴地回到家中,立刻把蚕宝宝们装到一个小盒子里,我想让它们快快长大。
5月14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买回了一包桑叶,兴致勃勃地把桑叶放到蚕宝宝的嘴旁,不知道为什么它们没有吃桑叶,后来我发现它们的嘴巴太小了而桑叶太大了,于是我把桑叶一块一块地撕成一小片放在盒子里,它们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饱之后,它们又不文明地拉起屎来。
5月17日星期四晴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今天我把桑叶放到它们面前,它们却没有吃桑叶,好像生病了似的。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原来蚕宝宝在脱掉“旧衣服”然后更换“新衣服”,而且从灰色变成了白色,身上长出了一节节皱皮。
6月2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一回到家就把桑叶给蚕宝宝吃,它们像得了厌食症一样,原来它们找好角落准备结茧了。只见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头慢悠悠地晃来晃去,一条银丝从它嘴里吐了出来。不一会儿,它们就把丝绕成一个椭圆形,把自己裹在里面。蚕丝越绕越厚,一个雪白的茧就结好了。
6月17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发现蚕茧破了一个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蚕茧里面是蛹,蛹长大了就变成飞蛾。”我往盒子里看了看,真有一只飞蛾在休息,翅膀是白色的,头上还有一个黑黑的触角。
6月27日星期三晴
我看到飞蛾旁有十几颗小黑粒,原来飞蛾妈妈生宝宝了,但是飞蛾妈妈就要慢慢地死去了,我多么希望飞蛾妈妈能一直陪伴在蚕宝宝的身边!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3
每天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先奔到蚕宝宝家报个到。有时会惊讶地说:“哇!又大了!”;有时也会开心地说:“它抬头了,它变白了。”;最常见的情形是我趴在那里看半天;有时他会用小毛笔挂着蚕儿玩半天。可是一到写观察日记时,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写。看也看了,想也想了,就是没有什么感觉下笔。所以这篇养蚕的观察日记也就断断续续的。
虽然难以用文字描叙养蚕的情况,但还是没有中断对蚕宝宝的观察。每天用相机给蚕宝宝拍照,记录下他们的生长过程的画面,今天翻开以往的相片,没想到这一张张相片却又引来了我不少感触。
一只正在散步的蚕宝宝。
蚕儿滑滑梯,从这一面看,蚕儿有七只脚,另一面也有七只,7+7=14只脚,噢!蚕儿原来有14只脚。
不好,蚕儿有危险,它走到悬崖边了。
两只蚕儿在约会。
蚕儿在列队形,可能在做课间操吧?
蚕儿在打秋千,还是倒立呢!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4
早晨,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换上衣服就去卫生间刷牙了,来到卫生间,往池子里一看,发现有三条又红又长又细的小虫子在扭动着小小的身躯,我正准备伸手去抓它时,突然,背后传来一句叫喊:“别去抓它!”我往背后一看,原来是从妈妈的口里发出来的:“这是寄生虫,如果你去抓它,一个没留神,寄生虫不见了,说明它跑到你的身体里去吸血了,寄生虫怕烫,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首先,我们倒一杯跟身体差不多的温水,把寄生虫放进去,寄生虫并没有被烫死,还完好无损的扭动身体,再把它放到另一个烫一点的温水里,寄生虫立马就浮在水面上,看来,身体的温度并不会伤害到寄生虫。
大家一定要注意:早上刷牙时,要往杯子里看一下,也许会有寄生虫!如果没看的话,你就会把寄生虫吃进去,它就会吸你的血!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5
5月14日 星期六 阴转雨
这个星期,吴老师把一盒蚕宝宝发给我们全班,我们都很高兴。
蚕宝宝身子长长的,一共有十节,第一节是头,第二至第五节是胸,第六节到第十节是腹,最后还有个尾角。
蚕宝宝爬行的'时候,先头向前爬,再蠕动它的尾,最后动的是中间部分。
蚕宝宝吃东西先把可以吃的桑叶咬开一个角,再慢慢地月亮形地吃。而蚁蚕吃桑叶是一层一层吃的。
你知道蚕的呼吸器官在哪儿吗?在第二节至第八节都有气门。听说,把蚕半个身子放进水里,过一个小时,蚕仍然还活着,这就是因为气门在工作。不过,我不敢尝试,因为如果实验失败,我的蚕宝宝就会“牺牲”了。
我喜欢我的蚕宝宝。
5月15日 星期日 晴
一身黄黄的皮肤,九对功能不同的小足,加上豆子似的头部,凑成了憨态可掬的蚕宝宝。
我养的蚕宝宝姿态各异,有的把头抬起又放下,好像在做运动;有的摇头晃脑,好像在背唐诗;还有的吊在丝上荡来荡去,好像在荡秋千……看到这么多的姿态,让我觉得新奇万分。
咦,蚕宝宝的盒子里怎么会有一团团的虫子?啊,是蚕宝宝蜕皮了!你们可能会觉得奇怪,蚕宝宝的身体是长的,蜕下的皮怎么是一团团的呢?那是因为蚕宝宝是一点一点从旧皮中爬出来的,所以最后皮就缩成一团了。
我拿回来的蚕宝宝是第一次蜕皮后的“二龄蚕”,属于小蚕,再蜕两次皮,它们就会变成四龄蚕,成为大蚕了。好期待呀!
桑叶是蚕宝宝的最爱。我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蚕宝宝温暖的“小房子”打扫干净,铺上新鲜干净的桑叶,让蚕宝宝住进绿色的“小房子”里。
希望我的蚕宝宝快点长大,也希望我能通过学习了解更多蚕宝宝的知识,探索更多它们的奥秘!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6
10月18日 晴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十粒小蚕卵(还没孵出来)。蚕卵是土黄色的,我拿了一张白纸,把卵放在纸上,静静地看着。
10月20日 晴
今天,我看见原本土黄色的蚕卵变成了黑紫色。我又转头看了一眼科学书——蚕的生长规律,暗暗地笑了,心想:这么说我的小蚕很快就要出壳啦!
10月25日 晴
我看了又看蚕卵,几乎都出壳了,就剩下一两粒还没出来。我准备按照书上的顺序,把小蚁蚕移到桑叶上。当我正用小钳子把小蚁蚕夹到桑叶上时,爸爸突然拿起我手中的书,吓了我一跳,钳子上的蚁蚕又掉回了纸上。爸爸说:“养蚕要严肃认真,你都没有做到,你看书上是这么写的吗?”于是我又看了一遍,终于搞懂了,但只能再等几天了,因为蚕还太小,身体还是黑乎乎的。
10月30日 晴
今天,蚕长大了许多,变得白白的。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用羽毛把小蚕移到了桑叶上,小蚕第一次开口进食,吃了很多,我笑了。
11月2日 晴
这几天,蚕又长大了好多,一个个都肥肥胖胖、白白嫩嫩的,每天采的二十片桑叶全都吃完了,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我真高兴。
11月6日 晴
它们每天都要吃十几二十片桑叶,可今天,它们的食量大大减少,有些甚至都不吃了,桑叶都白采了!可我才发现有些蚕的身体开始发黄发亮,我赶紧打开书本,知道了它们要准备结茧了。于是我拿出网格,好让它们结茧的时候用。
11月9日 晴
它们结茧了,蚕会在茧里脱皮,脱皮后又是另外一个形象,这种形象被称为“蛹”。
后面我还要继续观察,但从科学书上已得知,蚕(蛹)出壳后又会转变成另一种形态,被称为“蚕蛾”,后面雄蚕蛾会与雌蚕蛾“交尾”,也等于是我们人类所说的“结婚”。
观察蚕宝宝日记 篇7
第一天
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买回了八条蚕宝宝,非常可爱。我高兴地回到家中,立刻把蚕宝宝们装到一个小盒子里,我想让它们快快长大。
第二
今天,我买回了一包桑叶,兴致勃勃地把桑叶放到蚕宝宝的嘴旁,不知道为什么它们没有吃桑叶,后来我发现它们的嘴巴太小了而桑叶太大了,于是我把桑叶一块一块地撕成一小片放在盒子里,它们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饱之后,它们又不文明地拉起屎来。
第三天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今天我把桑叶放到它们面前,它们却没有吃桑叶,好像生病了似的。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原来蚕宝宝在脱掉“旧衣服”然后更换“新衣服”,而且从灰色变成了白色,身上长出了一节节皱皮。
第四天
今天,我一回到家就把桑叶给蚕宝宝吃,它们像得了厌食症一样,原来它们找好角落准备结茧了。只见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头慢悠悠地晃来晃去,一条银丝从它嘴里吐了出来。不一会儿,它们就把丝绕成一个椭圆形,把自己裹在里面。蚕丝越绕越厚,一个雪白的茧就结好了。
第五天
今天,我发现蚕茧破了一个洞,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蚕茧里面是蛹,蛹长大了就变成飞蛾。”我往盒子里看了看,真有一只飞蛾在休息,翅膀是白色的,头上还有一个黑黑的触角。
第六天
我看到飞蛾旁有十几颗小黑粒,原来飞蛾妈妈生宝宝了,但是飞蛾妈妈就要慢慢地死去了,我多么希望飞蛾妈妈能一直陪伴在蚕宝宝的身边!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sinianjishangce/202203/257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