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日记
一天又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蚂蚁日记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蚂蚁日记 篇1
今天中午我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观察蚂蚁,蚂蚁黑黝黝的,身体很小,大概只有一粒黑米那么长,蚂蚁有六条腿,头上还长着两只能摇动的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样子十分可爱;它在地上不停的爬来爬去,很少见它休息,我不小心碰了它一下,它就飞快的逃走了。我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跑,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找答案,我跑到书柜旁,急忙翻开《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
找到了!
原来蚂蚁以为我要攻击它,所以它才逃跑的,逃跑是动物所具有的防御本能。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使我对小动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使我对生物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观察蚂蚁日记 篇2
今日,我本想在楼下玩。我边走着,边吃着饼干。突然,我的一大块饼干从包装里掉了出来,掉在了地下,有几只蚂蚁“走”了过来,那些蚂蚁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搬回洞里。不一会,那只蚂蚁回去了。我心想,这些蚂蚁太没有坚持的心了,可是没有。不一会儿蚂蚁们又出来了,还带着好多“蚂蚁兄弟”一起往回运。只见他们一起把食物起来,放在身上,一步步的走回去。就这样那一块饼干就很快速去运回去了。
我吃完元宵,就继续观察蚂蚁,我发现蚂蚁都出来了。它们往上走,到了上向有一排蚂蚁钻进土里。蚂蚁们不断的从土里抛出泥土来,那一排蚂蚁下去了,又有一排蚂蚁下去了。就这样一排排一列列,不一会儿洞就好了。又有一排搬着食物的蚂蚁走了下去,它们把食物都放进洞里。就这样一个干燥、很卫生的洞就建好了。我想蚂蚁的工具是那么柔弱,这个洞能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一大早我去观察蚂蚁,一条比较长的虫子进入了蚂蚁的洞了。那只虫子三下二下就不动了,可是后面有好几条虫子一拥而上把大部分的蚂蚁杀掉了。后来从蚂蚁洞里出来好多蚂蚁,把虫子都吃掉了。
观察蚂蚁日记 篇3
今天,我在看蚂蚁,我看见五只蚂蚁好像怎么搬死苍蝇,一只蚂蚁说:“就我们几只蚂蚁怎么搬呢?”一只蚂蚁用胡须碰碰另一只蚂蚁,好像在说:“我去多叫几只同伴。”蚂蚁赶快回到洞里,不一会儿,一只蚂蚁领着一群蚂蚁过来了,终于把苍蝇搬回了洞里。我还看见几只小蚂蚁在搬一些食物,也是累的满头大汗,终于把食物搬回了家。
通过蚂蚁搬食物着件事情,我明白了以个道理,只要团结,总能办好每一件事情。
观察蚂蚁日记 篇4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王安琪一起出去玩,忽然看到了地上的小蚂蚁,王安琪妈妈说:“咱们来看看这些小蚂蚁吧!”
我和王安琪蹲下来,仔细观察起小蚂蚁来。
我数了数,有三个蚂蚁窝。蚂蚁的窝好像都是用一粒一粒的小沙子组成的,中间有个小洞洞,洞洞周围全是沙子,蚂蚁们就是从这个洞进出的。
小蚂蚁们的窝正好在人行道的这一边,它们需要去那边的草丛里找食物。小蚂蚁们沿着砖头的缝隙走,缝隙好像就是它们的公路。那“公路”弯弯曲曲的,好像迷宫。小蚂蚁们很有秩序地排成一队,一般都没有出队的,可是有极个别的还是出队了。
我用手轻轻捧起一只小蚂蚁,仔细地看。我发现小蚂蚁身长大约是两毫米,有六条腿、两根触须,当蚂蚁见面的时候,就会用触须互相碰一碰,就算问个好了。蚂蚁有一个大大的头,尾部有点尖,但是头部和尾部都比身子大。小蚂蚁慢慢爬到了我的胳膊上,好痒啊!
我发现一只小蚂蚁用嘴咬着一大块食物从草里出来了,好像在哼着歌呢!
走着走着,它碰到了另一只小蚂蚁,它们互相碰了碰须须,那只小蚂蚁好像说:“你看,我找到了一大块食物!”
另一只蚂蚁说:“你真棒!”
那只小蚂蚁来到蚂蚁窝前,“哧”一下子从洞口滑了进去。它今天可是满载而归了!
我不知不觉看了好久,等我站起来的时候,腿已经蹲麻了!
小蚂蚁真有趣啊!
观察蚂蚁日记 篇5
我经常观察蚂蚁,不过呢我今天还照相了,请观赏。
看呀!一只蚂蚁在爬对他来说像小河一样的东西,再来看看这只,好像受伤了,看起来非常痛苦的样子,蚂蚁好多呀,1、2、3、4、5……数都数不清!
第二天下雨了,我从学校回来,看到一群蚂蚁还在忙忙碌碌的,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找食物!他们在存储冬天的粮食。爸爸说,雨点对他们说是水炸弹,看来蚂蚁不怕水炸弹,他们真勇敢!
观察蚂蚁日记 篇6
10月2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在我们小区广场的树上捉了一些蚂蚁。
我仔细看了一下,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这三部分组成的,全身差不多都是黑色,就像三个小芝麻粒。它们大约长0。5厘米,头上有两根触角,像头发一样细。身上有六条腿,触角和腿都是黑色。这些蚂蚁无处不在,还是成群结队的,我找了一个透明的盒子,盒子里放进去大约5厘米厚的土,再放进去一些面包渣,然后把蚂蚁放进去,关上盖子,放在我们家阳台。为了防止它们跑出来,我把透明盒子又放进一个牛奶盒里。真期待过几天蚂蚁会如何,会不会都不见没有了呢?
10月4日星期五晴
已经过去两天了,不知道我的蚂蚁如何。我小心地拿出盒子,发现蚂蚁在土堆上建了洞,前几天放的面包渣没有了,于是我又放了一些,那些蚂蚁先来了一只、两只、三只…………逐渐变多,它们一起把吃的拖回洞,它们可真团结!
10月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想把蚂蚁们带到外面透透气,我把盒子带出来打开,那些蚂蚁却没有从洞里出来,过了快一个小时了,蚂蚁还不出来,可急坏我了,于是我在蚂蚁洞口外面撒上饼干渣,可能是发现了食物,蚂蚁大军们一只一只的从洞里爬了出来,向食物奔去,可真好玩。
10月6日星期日晴
经过昨天的观察,我又想知道蚂蚁是如何认路的,先把蚂蚁放出来,让它们走走,走远后,我把四周打扫一下,等蚂蚁回到我清扫过的地方后,忽然就停下了,只见它们左走右走,就是没找到它们的家,看的我都困了。这个小小的实验证明:蚂蚁是靠气味来认路的。
观察蚂蚁日记 篇7
周末,我跟妈妈去散步,突然看到树底下有很多蚂蚁,带着好奇心,我蹲在旁边观察了一下。
它们排成长队,个个昂首挺胸,从洞口爬出来。它们这是去哪儿呢?忽然,队伍里窜出一只高大粗壮的蚂蚁,它挡在队伍前面,把头伸向不远处的一只已经死去的毛毛虫,命令道:“快快,把它抬过来,快去!”其他弱小的蚂蚁不敢反抗,只好听从。一只小蚂蚁先抬毛毛虫的'头,另一只抬“屁股”,然后其它几只小蚂蚁抬中间,它们齐心协力,嘴里喊着:“1—2,加油,1—2,加油!”不一会儿,毛毛虫就被“送”进了蚂蚁洞。
嘿,看那儿!两只蚂蚁正在比武呢!它们互相鞠了个躬,两手抱拳,做出准备开打的样子。裁判员一边做着手势,一边宣布:“预备——比赛开始!”瞧,1号选手朝2号选手的脸部挥拳,“我闪!”2号选手巧妙地避开了拳头,1号选手又朝2号选手的后腿踢去,“我再闪!”2号选手又巧妙地避开了。这次,2号选手要进攻了,它先朝1号选手的后腿踢去,1号选手没来及闪,直接被2号选手撂倒在地,接着,1号选手被一顿拳打脚踢之后,不得不投降了,2号选手胜利!
原来蚂蚁王国这么有趣,我以后还要再来拜访!
观察蚂蚁日记 篇8
第一天
今天,我在楼下玩土,看到了一只红蚂蚁,他比较特别,其他的蚂蚁有在树林中仔细地觅食,有在地面上和同伴打闹,有到处寻找安全舒适的洞,还有的在树荫下休息……
而它却在散步。说它游手好闲吧,它的步伐中带着一点急切,说它严肃吧,又带着一点缓慢,它到底在干吗?此刻,我多么希望法布尔就在我身旁,让他和蚂蚁交谈。出于好奇,我想将它偷偷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担心妈妈会把它碎尸万段,于是将它装到瓶子放进草丛中。
第二天
一大早我便穿上衣服,冲出家门,飞奔向那颗树下的草丛,但当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闪电般冲到这里的时候我又灰头土脸地跑回家中,我居然忘记带给蚂蚁的见面礼啦。
当我第二次冲向“基地”的时候,太阳公公射出的光线也并不柔和了,有点儿刺眼,我从草丛中将它拿了出来往瓶子里投了点儿面包屑,不知是它一天没吃东西了,还是草丛中太冷,我投的食物没过几十秒就被它三下五除二的吃了。
我将它从瓶中放了出来,想让它运动运动。可它却认为这是我的疏忽,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逃跑的机会。它开始拼命的跑,可它那速度却让人“不忍直视”。我没费吹灰之力,手往前一伸便捏住了它。我将它放回了瓶子里。
第三天
今天我脑海里涌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斗蚂蚁”,我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小伙伴,他们都赞同。
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斗蚁大业”。我们各自开始寻找自己的蚂蚁,我将前几天找到的那只蚂蚁和小伙伴的一只黑蚁一同放入了纸箱里。经过几次反复实验,我知道了,如果双方都摆动触角,他们就不会开战。相反,如果有一只或两只不动触角,他们才会开战。而许多时候它们并不会开战,反而其乐融融地生话在一起了。
观察蚂蚁日记 篇9
今天我又去观察蚂蚁了,在草坪上,我非常容易就找到了一个蚂蚁窝,窝旁边有一些小蚂蚁在来回穿梭,像在逛大街,我决定给它们送一顿免费的晚餐。
我把面包屑洒在地上,不一会儿,一只米粒大小的蚂蚁爬过来,用尖利的嘴巴叼起面包屑摇摇晃晃地往窝里爬,它的速度慢下来,不像刚才那么轻盈,过了一会儿,他又爬出来,继续寻找食物。我准备搞一个恶作剧,把水倒在蚂蚁窝里,非常快,蚂蚁窝就被冲塌了,蚂蚁们惊慌失措地跑出来,一个个神情慌张,那些命大的蚂蚁在水边爬来爬去,希望救出自己的同伴,有的蚂蚁在水中挣扎着,奄奄一息的样子,有的似乎又有了生命力,在水中踉踉跄跄,终于又逃到了安全的地方,还有的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就顺着强大的水流漂走了。
过了一会儿,水干了,蚂蚁们默默无闻地收拾着同伴的尸体,我有些后悔,把剩下的面包都给了它们。
蚂蚁们忙完以后,又像刚才那样有条不紊地继续寻找食物,我不由地赞叹:每一个蚂蚁都能按照规则生活,真是了不起!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sinianjishangce/202203/257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