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
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
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
可上帝没有这样做,
但我的灵魂能够同您的灵魂说话,
仿佛我们都经过了坟墓,
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内心的,为数不多。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读过一遍《简爱》后的我,有幸在文学鉴赏的兴趣课上,欣赏到了电影版的《简爱》。
喜欢看这些老片子的另一个原因是,能从这些片子中感受到很original的老欧洲贵族文化气氛,这种气氛在现在的影片中,是感受不到的。即使是反映同一主题的.一个时代的电影,文化老片子中无处不在的original让你深深的着迷。
那个时代贵族的清闲和优雅,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也是服装整洁,知书达礼这就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这些都是现在的电影怎么刻意也刻意不出来的.优雅,来自于文化的沉淀,不是一代两代的文化能够沉淀下来的,这种气质和财富无关,是纯粹的文化沉积,一个有这样
文化沉淀的人即使沦落成乞丐,他也会优雅地去乞讨,这就是曾经的贵族.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先生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认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和那颗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心灵,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流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虽然我觉得小说最后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爱,毕竟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
《简爱》就是这么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追踪小绿人》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三年级名叫小叶子的小男生、小晓、他爷爷和宫爷爷的故事!
小叶子一直很爱护环境,他很想接近小绿人,但是过了好久好久,他才知道有一个小绿人一直在他身边,从未离开过,那就是和他青梅竹马的朋——小晓!
他的爷爷为了接近小绿人,甚至戒掉了三十多年的烟!
一个晚上,小叶子来到院子里,看见树上一闪一闪的发光,但是一会儿又不见了,最后,小晓出来了,家里人都看见来了,小叔为了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小绿人,就弄了一家饭店,让小绿人当服务员。那些日子里的客人也多了,他们觉得小绿人很可爱,就开始玩弄小绿人。有一次,他们在一起吃饭,小叔弄的烤乳猪,残忍小绿人的朋友……小绿人终于忍不住了,又悄悄的隐藏起来!只有小叶子看得见他们。
过了很久很久,小叶子的爷爷得了病,在他死的时候,小绿人把他带走了,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他爷爷也变成了小绿人,变的很小很小……但是他的生命只能延长一年,这宝贵的一年宫爷爷又过的怎么样呢……
这本书是为了让我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不要践踏草地,随手摘花……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绿人,一起拥有一片绿色的家园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待繁花都凋谢,待落叶都归根,待生命都坚韧的活着!
富贵的一生经历无数,他的生命在风中死死的摇曳,寄托着家珍(妻子),有庆(儿子),凤霞(女儿),二喜(女婿)的生命,苦苦煎熬的活着。开始还有家珍陪着他,陪他一起承受生活的铁锤狠狠的砟在心口的痛,那种痛,蔓延至肺,连呼吸都觉的困难,缓缓的吞噬了全身,只能笑都哭了的去静静的接受。到最后家珍也走了,只剩他一个人孤苦的活着!
有庆的死是最让人心痛的,一个十岁左右单纯的男孩,为了两头羊,在睡不醒的年龄早早的起来割草喂羊。为了不想去学校,又怕父亲打,总是找理由逃脱。不愿意穿鞋,宁愿在下雪天也光着脚丫的孩子。这样单纯,没有期望,但只要活着就可以很安心的小生命,还是不被允许,最终被夺走了生命。生命无情的残酷,总是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最终学会的只是无奈的接受!
富贵的泪,哭的不能再哭了,每一个最亲的人离开,都会让这个大汉子掉泪。哭的痛不欲生。家珍死后唯一说的就是,下辈子我们还要是夫妻。说完,富贵就哭了。这个女人,放弃了娘家舒适的生活,宁愿跟着他,和他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后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富贵一直没有绝望,也不允许他绝望。他,一个人在黑夜中抖落杜鹃啼血的叹息,召唤着他们的归来!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轻松英语名作欣赏的《悲惨世界》,这是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故事的内容、情节,曲折感人、催人泪下。
小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冉阿让是个诚实的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的苦难,曾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为冉阿让。他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珂赛特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珂赛特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剧人物,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这部作品,最使我感到震撼的是时时刻刻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大主教对冉阿让说:“我已经把你的灵魂从魔鬼手中买来,献给了上帝。”从此,冉阿让的爱心被激发了。《圣经》说:“每个人都有爱心。”就连警官沙维特最终也良心发现而自一杀了。所以,有爱,就能遵从上帝;没有爱,就会追随魔鬼。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守住梦想,守住人生的翅膀,守住梦想,守住心上的阳光。”成长中有酸甜苦辣,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读后让我有印象的有《云烟》,宝儿在成长时喜欢上一个男生,但那段感情看不到真切,所以只成了云烟。许三观过生日,城里遭了水灾,什么食物都贵了,只有过生日才能喝到放了糖的稀粥。为了让一家人过个饱瘾,所以许三观用嘴“炒菜”,用耳朵“吃菜”的情景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理解的礼物》是美国作家保罗先生在自己50年后,讲述自己还是一个四岁小男孩的时候,第一次到魏登先生的糖果铺,用自己包好的樱桃核当做钱,买回许多美味的糖果。善良的魏登先生没有对保罗发脾气,而是小心的保护了小男孩的天真、童稚的尊严。当有一天,保罗也不得不面对魏登先生当年面对的“难题”时,让“我”刹那间领略了那份来自他人的善良而又伟大的理解。
读《再被狐狸骗一次》,刚翻开书,公狐狸在我的印象里留下了奸诈狡猾的印象。但后面讲述公狐狸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幼狐狸,它为了吸引猎人的注意,不让他伤害母狐狸和幼狐狸:把半张脸撞在树干上,一只耳朵豁开了,它又站起来,一口咬住前腿,“咝”的一声,一块巴掌大的皮被它活活撕了下来。母狐狸趁猎人不备,跑到了灌木丛中,公狐狸为了救另外几只小狐狸,他举起一条腿,用力咬下,“我”虽然离它只有十几米远,但能听到骨头被牙咬碎的声音。不一会儿,腿就被咬脱了,促使猎人举步去追公狐狸,但公狐狸突然载倒在地死去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作为父亲的公狐狸付出自己的生命,让我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多么无私,多么伟大。
读了《成长的滋味》,使我认识到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伤心,也有快乐。在成长中塑造我们童年的心灵,让成长中的生命和岁月一起伴我们长大。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熬夜,是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偶然看到了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却击起我心波澜。
七八年了,我都在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晚上到十一点了还不想睡,早上到六七点还不想起。我一直以为这仅仅是我过去工作的习惯,看到这句话我才发觉,原来还有这种心理因素在作怪。
几十年来我都是因为工作不得不晚睡早起,双休偶尔赖一回床。按理说,现在不需要熬夜了,不需要早起了,应该就无须这样了。可不知为何,我却不想早睡了,更不想早起了。
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没办法,晚上就是随便逛逛网,也不想十一点之前上床,常无聊得打游戏到十一点半,可以前我从来不打游戏的。早上就更不用说了,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一点小事晚起一样能做好,好在我做事又快又好。尽管为这事老婆都生几次气了,可我还是改不了,睡到快七点了才起来。特别是儿子不在家这段时间。
我自己知道自己,我不是很懒的人,反而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做。以前就是很忙的时候也抽空偷时间看看书,写写东西。可是现在呢,时间有的是,我却不知为什么不想写了,也写不出了。唉,真要是就此变得没心没肺才好。
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追求着真善美,总是相信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然而,生活是很现实的。我忘了我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单位,是一个权利当先的团体。不管我是如何友善真诚地对人;如何一天十几个小时认真努力辛苦地工作;如何自尊自强,只想踏实诚实地凭劳动挣钱,最终,我还是在这个剧场疲倦痛心地落幕。我不知道这是我的错,还是命运的再次捉弄。这几十年来,虽然也遇到了几个好心人的支持和帮助,但更多的是遭受嫉妒、作梗、排挤、猜疑、诋毁。只有我自己知道付出多少努力和艰辛,可面对这样的结局,还是得默然地接受。只是原本就有些自卑消极的我,人生的信念似乎崩溃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颓废的状态。我是真的觉得没有勇气去结束这一天,也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
无论我怎么样逃避,怎么样纠结,怎么样徘徊,生活还得继续,我还得要工作,可我几十年都从事这一两种工作,其它的什么都不会,现在是知识年代,我还能干什么呢?苦恼的是我还是改变不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我永远都还是那个我,可这样的我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我无数次的问自己,我的人生该如何继续,明天该如何面对?我也无数次地告诉自己,逃避终不是办法,无论怎样,不管有没有勇气,明天还是要面对,我又何必这样颓废自己。我要一点一点走出来。我相信只要做好自己,不管这个世界是怎么样,我只求无愧于心,认真努力的工作,快快乐乐的生活,肯定会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外公在图书馆给我借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做完作业后就翻看起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南部,十九个月大时,因为一场大病,使得她从此失去了视力及听力。六岁时,海伦的母亲为她找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莎利文小姐,并进入帕金斯盲人校学习,十六岁时,海伦进入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院学习。四年后,她如愿进入了哈佛大学,开始尝试写作。一九六八年,海伦·凯勒平静地走完她艰辛又充满荣耀的一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海伦双目失明,她还能用自己残疾的身体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闻名于世的书。真是身残志不残。她用自己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坎坷中前进,在逆境中获得新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书的内容令我收益匪浅,我从中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我找到了自信、坚强与乐观,一部好书能让我们受益终生,它不但让我们增长知识,还告诉我们要镇子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且努力追向自己的梦想。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尽情翱翔的天空;书,是我们长知识的世界。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你是我的妹》,这是一本。
《你是我的妹》讲述了作者伴随着母亲下放湘西的两年中的心灵成长历程,描述了两个家庭中几位半大女孩在苗家山寨中发生的。其中,第15章《英勇无畏的'阿秀婆》这篇最让我感动。这章故事主要讲了:一位叫阿秀婆的怪异的老妇人,她的女儿与丈夫死在土匪手上。一天,作者到后山找人,在途中遇到了野猪,这正巧让阿秀婆看到了,也许她不作者当作了她逝世多年的女儿,毕竟这个场景与当年场景太像了。最后阿秀婆救了作者,而她自己却和野猪同归于尽了。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热泪盈眶了。
读了《你是我的妹》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明白了许多东西。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情”。在你跌倒时,扶你起来的,这就是;在你失落时,鼓励你的,这就是友情;在你……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这本书讲的是中国从1949年的开国大典到20xx年的迈向新时代经过的60年经历的风风雨雨。有讲中国石油大业的,有讲农业发展的。我想,中国变化真大。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故事就发生在20xx年那一场地震后。
地震后,全国向灾区募捐并希望和他们结对。一个4岁的杭州女孩从此多了一个小哥哥,因为有了小哥哥,她把零用钱全捐给灾区……她为这灾区的小哥哥做了很多,她付出了很多,得到的,是比付出更多的幸福感。
读了这篇故事,让我想起了微妈妈,她一个人带着五个小孩,她给我们洗衣做饭,买衣买鞋,辅导我们做作业,带我们出去玩……她为我们所做的实在是太多,多的让我写也写不完,她得到的便是我们考卷上的红色100,成绩单上齐刷刷的优,一张张红艳艳的奖状,健康的身体,一张张笑脸,良好的品格为她带来的喜悦、自豪、欣慰、有幸福感的那种心情。
我又想到,我平常做的那些小事,虽然没人看见,可心里不也是甜滋滋的吗?就比如有一次,风很大,我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见风越来越大,就赶紧往家跑。路上,我看见自行车库里的自行车大都被风吹到了,就跑过去把它们一辆一辆扶起来。因为风大,楼下人不多,都没看见,虽然这样吧,我还是为自己做了一件不为人知的好事而高兴,事隔两年,记忆依旧犹新。每当想起来,总有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这应该就是付出所得的回报。
付出的多,回报更多,幸福感会弥补付出带来的疲劳以及酸痛,并且,会带来更多!
读后感的作文 篇10
制度是管理者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对他们自己的要求,是维系社会有序运行的标准,它看似与个人的个性发展相悖,但实质是为其保驾护航。
1、关于制度和自由谁更重要?
这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拷问的问题,制度形成的制度规范人们往往认为,自由与制度相悖,英国政治学家伯克论自由和制度:“与制度相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就如河水与河堤的寓言,深刻说明这一点,河水认为河堤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一气之下冲出河岸,涌上原野,吞没了房屋和庄稼,给世间带来灾难,它自己也由于蒸发和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没有河堤河水也荡然无存,就如没有制度自由也就不存在一样。这是对于个人而言,对于社会而言,制度的作用更加不言而喻,它维持着整个社会的秩序,是社会和谐运行。相比于需要依靠主观意识的个体行为更为稳定恰当。
2、制度刚性是否需要附加条件?
无论企业还是整个社会,制度缺乏刚性,也就是缺乏约束力,会导致制度的名存实亡。但是绝对刚性导致的问题同样严重,政府体制中的科层制就是代表,绝对严格地规章制度办事,但其效果是什么?科层制由于其过度的刚性抑制了人性的发展,忽视了道德标准,从而使得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想强化制度的刚性是否需要加一些附加条件,但一旦加了附加条件,那它本身是不是就不具备刚性的约束力了呢?需不需要平衡这种刚性?
3. 要不要给人性套上制度的笼子?
我认为这是一个人性本恶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利性的倾向,这种自利性需要用制度来进行约束,而保证社会上不出现“烧掉别人的房子来煮自己的一个鸡蛋”。像近年来,摔倒的老人反被讹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弱点的正视。这些弱点极有可能被放大而危害公共利益,因此需要制度规训,制度同时也承担着激发人性向善的任务,“制度的笼子,套住人性,人类才会朝着文明善良的方向前行”。但人性如果都套上了制度的笼子,我们怎样发展?是否符合道德,被约束者是否接受这种笼子?问题总是多的,但道德是理想的,制度是现实的,道德是扬善的,制度是抑恶的。当然,制度不仅要约束民众,也要约束制度的执行者,不至于出现“把制度当做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wunianjishangce/202203/277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