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尽人意命运掌握的了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件事】
今年是初二的生地会考,我为此,向学校买来中考宝典复习。
这段时间,除了复习就是复习,上生物地理课,老师都叫我们自己自习,不懂的问他们,他们不布置作业,叫我们把中考宝典里面的习题做完,背资料。
在复习生地的同时,我们也要复习别的科目的考试,老师们体谅我们复习生地,就不多布置作业,那时候,天天都在考试,一天考两三科的考试,在前一天要复习明天的考试。
当时,我真的感觉自己喘不过气,好像要窒息了,下课时间刷中考宝典的题,一回到家,立刻放下书包,拿出今日的作业写,写到快吃饭的时候,才写完,吃完饭后,又回自己的房间,背书,等到母亲叫我,或者,设个闹钟,响了,我才去洗澡,洗完后,我又拿出中考宝典来做,看到题目,头脑里闪出这道题的知识,不会做的题,我先思考,实在不好,就翻书,看资料,记这个知识点,还是有点疑问的,等第二天问老师。
复习了很久,这一天终于到了,我们去一所学校,会考。做地理的时候,有些题没见过,总体来说,还好,做生物的时候,只有一两道选择题和后面大题几个空不会写,总体来说,比地理简单。
那天考完,我全身都冒汗,安慰自己一定能过的。果不其然,我通过,当天正好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我下午回来,在网上搜自己生地的成绩,看了一眼,结果还好,就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双B,没有拿到A。班上很多人要补考,都是地理不及格,生物及格,只有几个人和我拿到了双B。
【第二件事】
当天搜到自己会考的成绩,向母亲分享自己的喜悦,开心,我开心地对母亲笑着说:“妈,我生物地理通过了。”我以为她会开心,结果呢,呵,不尽人意。
她面无表情地对我说:“通过了,又不能上高中。”话音刚落,她的语气,使我感到比来自北方那种寒冷的气息还要寒冷,我听了,嘴角原本是开心地笑着,瞬间变成苦笑,我原本是开心,瞬间变成冷漠。
是啊,会考通过了,又不能上高中,那我前段时间的努力是白费的吗?我真的觉得自己的心真的心灰意冷了,当天晚上,我是抱着枕头很晚才睡地。
母亲,我没有那个意思,只是想和你简单的分享自己的喜悦而已,是你自己想到那个方面了,我知道会考通过了,我也不能上高中,你何必再提醒我呢。
【第三件事】
八一班的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一堂课是,她布置我们写作文,她叫我们七个人出来,在走廊上,她对我们说,谁要去九一班的?我说,我要去,剩下的人都说去,只有一个女生不去,她跟我们商量了下学期的一些情况,之后,叫我们回去写作文。
写作文过程中,表面看起来平静,实际心里波澜起伏,只有一个念头:我进了九一班,我可以参加中考了。这个消息,让我很开心,九一班是中考班,老师都教的很严,九二班是不中考班,那里的老师是老教师,让学生自生自灭的`。
我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母亲,她极有可能不同意我去,因为九一班是中考班,所以,作业繁多。
我不知道自己私自做主,进九一班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呢,但我只知道,我想进九一班,想参加中考,想要考上高中,尽管现在的成绩达不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线,我也想努力拼搏一番。
我想掌握我自己命运的主动权,我是傀儡,没有选择权,任人宰割,我想要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我不甘于被人掌握,不甘于现状,不甘于他人之手掌握我的命运。
【第四件事】
我不解父母为何不同意我读高中,曾想问他们详情,他们不说出来,我想了两种个可能,一是否因为学费,二是否因为成绩。
在暑假某天的下午,我打开QQ,有好友动态,我去看,看到×××的说说,有一张图,我放大看,原来是今年高中学校的录取分线图,我把图保存相册里,正好,我的母亲在我面前,我给她看这图,我对她说,今年高中录取分数线,她看了,问:“考高中要多少分?”我回答:“五六百左右。”她说,应该不止吧。
忽然,我带有一丝期盼对她说:“到时候,我成绩达到所填的志愿高中学校,你还会叫我读技校吗?”话音刚落,她说:“就算你考上高中,也要读技校。”我问:“我考了高中,要放弃高中,去读技校吗?”她竟然点头了。
我继续问下去,情绪波动,她对我说,到时候再说。我不再问下去,嘴角一丝苦笑。
到时候再说,恐怕那时候,我连选择都没有了,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为什么不肯给我一个确定的答案。
万万没想到,竟是我父亲不给我读高中,让我读技校,我未曾怀疑过他,未曾想过这种可能,甚是疑惑。
人算不如天算,结果都不尽人意吗?我千算万算,还是没算到这步,自己的命运,我还是掌握不了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chengchangzuowen/202201/191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