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在家闲着无事,随意翻阅旧报纸,看到本地的晚报在几天前刊出某酒业商贸公司整版商业广告:在劳动节期间,向私家车主赠送一款白酒,车主只要带上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即可免费领取。有这好事,我岂能“独享”?立马拿出手机,给有车的亲友同事们群发信息“广而告知”。
不一会儿,手机接连收到一条条回信:“收到,谢谢!”、“等领回来请你喝”、“真的假的?”、“愚人节过去一个月了,蒙人的吧?哈哈” 第一个回复说“酒已领回”的人是我的妹夫;令我好笑的是有个晚辈就在那家晚报工作,他竟然还不相信,反问我:“假的吧?没听说哟。”
“忽悠”了一圈后,我开车也按图索骥找到活动地点,见到了久违的排队场景。许多人和我一样,排着队还在打电话或是发信息,强调“这是真的,别不相信”。领酒回到家,还有人在追问“是不是要买多少钱的东西后才送酒,或者是在现场要回答酒厂出的题?”一件小事,颇让我费劲解释,反映着“信任”的问题,既有大家对发布广告媒体的信任度,还有别人对传播者的认可。有人说:我们处在这个时代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可是能相信的话越来越少;我们接触的关系越来越多,可是值得信任的人又能有几个?美丽谎言编织的花环,暗藏着让你防不胜防的陷阱。我们得睁大眼睛学会“雾里看花”,不然难逃“上当受骗”的命运。
“人无信则不立”,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可这社会就有人低廉地作践信誉。我们城市繁华路口的巨大LED屏幕上、甚至在日报的版面上,经常展示着“老赖”的照片、名字和身份,我们初见时惊讶,现在已是习以为常。
人际交往也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可“信任谁”都会潜意识地在心里做个掂量。我根据个人的亲身经历,觉得“借钱”是对信任程度的一块“试金石”。30年前,我刚退伍参加工作,有位家在农村的战友写信说家里一贫如洗、没钱结婚,当年我每月工资不到40元,没有犹豫就把150元积蓄都寄给了他,没想到从此失去了联系。若干年后,我按照寄钱的地址发去一首“打油诗”:“当年为解战友急,倾囊相助表心意。钱少情重皆无迹,不知何时是归期?”就因为这几个月的.微薄工资,让我失去了一位在军营朝夕相处三年、无话不谈的战友。从这件事上看,钱真不是个好东西。后来,我又遇到了中学Y同学“要买烟给领导送礼”、w朋友“要做桂圆生意”找我借钱,出于信任、也是碍于情面,我都没有驳他们的面子,可结局却是“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
吃了几次亏,我决定汲取“借钱是朋友,要债成仇人”的教训,向老婆保证“不再盲目信任别人”了,也真的狠心拒绝了几位熟人的张口。没想到,考验“信任”的试题并没有做完。汶川地震那年,有个在外地养病的文友,一天给我打电话说准备迁回马鞍山,可现在居住的房子一时还没卖掉,在马鞍山购房资金周转遇到困难。那夜我辗转反侧,内心充满了矛盾,我相信她是出于对我的信任才说出自己的困难,我也对她的人品深信不疑,最终还是“信任”战胜了种种顾虑,帮她解决了后顾之忧。她回到马鞍山,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执意让女儿给我补写了借据,没过多久就归还了借款。我们都释去了心头上的重负,庆幸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也是值得引以为荣的事。
现在“低息贷款”的小广告漫天飞,有时一天会接到多少个这样的骚扰电话。是我们个人之间借钱少了、经济往来新变化催生了这个新的行业?可是现在又有什么能让人放心信任的呢?
信任是心灵的契约。谁值得你信任,谁又会信任你?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chengchangzuowen/202201/193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