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验成功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验成功作文 篇1
在我记忆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数也数不清。今天,我就选一颗最亮的星星送给你吧。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突发奇想要做一顿饭,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您今天教我做饭吧!”妈妈很惊讶地说:“今天这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还没等妈妈说完,便把妈妈拉到厨房教我炒菜,妈妈说:“先教你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吧!”我回答:“好!”
“你先将西红柿和鸡蛋准备好,然后把锅放在灶上,打开煤气灶开关,倒上油之后,等油锅热了之后,就可以打鸡蛋了。”妈妈说着,我便照做了起来。
我先放入适量的油,等油锅热了之后,就可以打鸡蛋了,打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鸡蛋的时候都没有成功,不太顺利呀。直到第四个,我才成功了。我用铲子在锅里不停地翻炒,等鸡蛋炒熟了之后,就开始炒西红柿了,我又用铲子翻炒了几下,撒上佐料和盐末,西红柿炒熟了之后又和鸡蛋一起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我把菜炒熟了之后盛出来给妈妈品尝,妈妈尝了一口,说:“嗯,真好吃,女儿你太棒了!你成功了!”听了妈妈的这句话, 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一次,我体验了成功的滋味,我真开心!
体验成功作文 篇2
可能每个人都有体会,人越勤奋,回报就越甜美。
在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前,我觉得,不复习也没事,那样也就轻松了许多,干嘛还要对自己施加压力那?每天晚上,书都不去看,早早的就睡了。
倒计时第七天时,我一个朋友的举动是我讲不复习的`念头打消:他眼边上有了黑眼圈,上课认真听,不放下任何一个重点,我再看看自己:精神饱满,但一上课大脑就进水,听不进去,于是乎,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疯狂冲刺期末考试!
为了加强效果,我让我妈妈和我一起复习,每天都到十点多,早上六点起床听英语,周六周日,复习英史地生政:单词机器咋么写?南宋么时候建立的?美国首都是哪里?体循环路线?......等等,下了功夫,都不觉得累。
第一天:自我大脑修补知识良好,语文,政治一般完成。
第二天:刷新纪录,学到十一点,数学,语文,政治全部完成
第三天:自我感觉不爽,九点就睡了,地理一半已完成。
第四天:作业较多,未复习。
第五天:英语较快,全部完成。
第六天:地理全完成,生物一半已完成。
第七天:生物,历史全完成。
考试的分数虽然不好,可是在我的努力下,名词升上了无5名。
勤奋,是我体验到成功的甜美。
体验成功作文 篇3
今天,天气格外的好,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格外的开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今天数学考了100分!
可是当第二天考试时,就因为昨天考了100分,使我开心得上了天,开始有点骄傲,所以,我这次并没有十分认真地去考试,心想:反正我上次考了100分,这次也一定能考100分,没必要那么认真地去做试卷。匆匆忙忙做完试卷,我没检查就将试卷交给老师了。
当试卷发下来时,我顿时傻了眼——一向成绩很好的我,这次的数学竟然只考了93分!我的心立刻狠狠地揪了一下,心虚的用眼角瞄了一下左右,迅速把卷子往桌肚里一塞,把头低了下来。那时的我感觉真的很丢脸,竟然考了这么差的分数。更惨的是,老师还把我上次的100分和这次的93分对比,语重心长地对全班的同学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啊!让我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下课了,我的好朋友都来到我的桌子前,问我:“你怎么考得相差这么多啊?”我很惭愧,只得对着大家无奈的笑笑。因为这次失利是我因为前次考试得了100分,就忘乎所以,没用平常之心对待上次考试,真是难忘的经验教训呀!
回到家,我把房门一锁,拿出试卷,看这次考试做错的题目。真是越看越难过,我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算式算错了先不说,连数格子也数错了,这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的。哎,为什么当时不检查呢?我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数落自己。
晚上,我坦诚地将卷子拿给了妈妈,准备接受批评。谁知妈妈不但没责怪我,只是说考试是一种手段,要诚实检查自己的学习成绩,不能骄傲自满,犯过的错误坚决不能再犯,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学习。
从此以后,每逢考试之前,我都一定会认真仔细地复习,考试时每一题都认真算,考完以后都复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得到了上次的教训后,我的成绩基本上没低于95分。
从这次的事情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是简单还是困难都要认真去做,这不仅仅是对待考试的态度,也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我要以这为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chengchangzuowen/202201/193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