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欣赏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欣赏作文 篇1
秋天来了,早晨行在路上,明显的感受到了一股清冷的寒,袭面而来。嘈杂的马路上全是来去匆匆的脚步,只有路两旁黄色的花,旁若无人悠闲的开着。每次经过,我都想打探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的家族史。人总是有好奇心的,这是可以理解并且接受的一种心态。可每次它都是那么优雅的开着,让我张不了口,只能屏住呼吸,走近它,却不惊扰它。管它叫什么名字,名字在某个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竟在秋天,这么一个我认为萧条的季节里,美丽了我的每一个行色匆匆的早晨。即使不知道它的名字,不知道它的来历,我也没有理由忘记。没有理由忘记的还有那些生命中每一个或忧伤,或快乐,或喜悦,或失落的日子。 在秋天,一些声音盖过我所有的孤寂,让我以为纷乱的尘世里,终于觅到一片属于我的天空,一朵洁白的云彩,为我唱着最动听的歌,那是一支只属于我的歌。我喜欢****在秋天的门滥上,细数着每一个与回忆有关,与歌声有关的日子,心变的如湖水般温柔。我怀揣着美丽的遐想,走丢在秋的梦幻里。梦要是永远不醒多好,至少我还会坚定的认为冷漠的石头也会开出温馨的花。可事实证明,石头终究是石头,它只会僵硬而又冰冷的存在着。
秋天的早晨也会有鸟鸣声。其实我很很早就听见,只是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不愿醒来。秋天的鸟鸣比春天的鸟鸣少了一份清脆,少了一份欢快。多了一份低沉,多了一份忧郁。这是我闭着眼睛,听出来的感受。尽管听着听着,心会莫名的伤感。即使不喜欢秋天,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是不容许选择,也是不容许逃避,必须要去迎接,而且还是必须要笑着去迎接的一个季节。
如果说这个秋天美丽,那是因为一场遇见,当温馨的祝福如漫天的雪花一样飞舞,幸福很快就盈满了我那颗小小的易感的心。我喜欢用花来形容幸福,其实我更知道幸福如花这是一个很不贴切的比喻。花总会直面凋零,而幸福,也会很短暂,短暂到如流星划过天际,如月夜昙花一现。又有谁看见我明媚的眸子暗自流转着忧伤,又有谁会知道有一个幽灵一样飘忽的影子总在我的脑中游荡。
秋天是伤感的,所以我不喜欢,当许多人,写着与秋有关的诗词歌赋的时候,我就象是一个过客徘徊在秋天的门外,冷冷的观望,以一个旁观者的神态,看那些在秋天里上演的一个又一个哀怨缠绵的故事,然后,轻笑,转身,离开。秋天于我,总是很淡漠,淡漠到我感觉不到它的温情,秋风秋雨秋煞人,那种淅沥的秋雨,那种呼啸的秋风,总搅得人的心一阵阵的疼。而思绪总会飞过千山万水,跨越崇山峻领,把往事追随。
秋已来过,春不会再回来,冬,又悄悄起航,停靠在水一方。用一颗过滤了纯净的心去迎接吧,除此以外,我已没了别的选择。
欣赏作文 篇2
从小学到中学,我上过无数节的数学课。也许,上课对于学生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因此一节节的数学课,如过眼烟云,大都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但六年级上学期的那一节,令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那天,厉老师上公开课,全校数学老师和领导都来听课,我们一如往常,中学生作文《难忘的数学课作文》。本来嘛,公开课那是检验老师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授课水平的课,我们学生也就是积极配合老师的“小道具”而已,因此不会让我们感到兴奋、新奇,唯一能感到有点新鲜感的是,我们换了上课场所――大阶梯教室,感觉到身心自由了些,来看我们“表演”的“观众”多了些,呵呵,仅此而已。
伴随着“叮铃铃”的上课铃声,厉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你们愿意帮老师个忙吗?”很奇怪,厉老师没有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别具一格的开场白倒让我们耳目一新。“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看来,孩子的积极性其实很容易被调动,好奇是我们的天性嘛!只是,大多的老师们没有用恰当的办法,激发起我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罢了。我们个个全神贯注,期待着帮老师“排忧解难”。
“上星期,老师带孩子回了趟娘家”,厉老师说出了她的“困难”,“孩子喜欢小动物,到家后就到他姥姥饲养的动物栏里溜达。他发现,兔子和鸡被放在一排笼子里,感到很新奇。他姥姥随即跟了过来,笑着出了一道题考他。”说到这里,厉老师顿了顿,看到我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被吊起了胃口,才不紧不慢地说:“这群鸡兔,从上面数,35个头,从下面数,94只脚,你知道笼子里鸡、兔各有几只吗?他想了半天,也没给姥姥一个满意的答复。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厉老师的目光,一遍遍,在每个同学的脸上逡巡着,满含鼓励和期待。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凝神思考。平时,我一直被称为“数学小神童”,一般疑难问题遇到我,都是迎刃而解。关键时刻,我可不能令厉老师和同学们失望,尤其,还有这么多的老师。我调动所有的脑细胞,让大脑快速运转。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面对这只“拦路虎”,我真切体会到了“老虎啃天,无从下口”,思维好像瞬间僵滞了,半点头绪也没有。我偷偷看了看班里另几个“数学尖子”,他们一个个也是眉头紧缩,看来也是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不得其法。
兴许是沉默的时间有些太久,厉老师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寂静。 “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你们可以试着让别人的智慧启迪自己,记住,你们永远不是在“孤军作战”,厉老师幽了一默。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为什么不发挥集体的力量呢?沉寂的教室顿时喧闹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起来。有几个同学还争得面红耳赤,看样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五分钟后,终于有人大胆举手了,是我们班的×××。在厉老师热切的目光鼓励下,她勇敢地走上讲台,讲解了她的思路。“我们小组采用假设法,把鸡兔都看成鸡……”,×××清晰的思路,缜密的思维,准确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小组也不甘落后,自告奋勇,纷纷上台阐述自己的思路。×××小组的方程法,不仅新颖而且简单,×××小组的列表法虽然麻烦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小数目的题目,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还有×××小组的“抬脚取半法”,更是让所有在场的人大开眼界,······,条条大道通罗马,我们最终都求出了鸡兔的只数。
看着同学们激情投入的状态,听着同学们热情洋溢洋洋洒洒的发言,听课老师们无不点头微笑,他们一定想,孺子可教吧!嘿!看来我们这些父母掌上的“小明珠”们,关键时刻也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啊。
当最后一个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厉老师笑着说:“谢谢同学们帮了老师的忙,令老师更高兴的是,同学们学会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这节课,老师认真地做了回“学生”,听取了“小老师们”各种各样的`思路,受益匪浅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老师再次谢谢同学们。”
“哗哗哗”,教室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老师由衷的敬重和感谢,也是对自己真诚的赞赏和鼓励。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自信,我们团结,所以,我们成功了。
“叮铃铃”,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却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久久地回味着···
啊,真希望每节数学课都能这样上!每节课都能让我们铭记终生!
欣赏作文 篇3
在灰蒙蒙的天幕下,一杆风中的芦苇,摇曳于莽莽苍苍的水面,像一支羽毛笔,画动在洁白的稿纸上。水面上荡起的涟漪,就是这脆弱的芦苇写下的最清新、最淡泊、最空灵、最剔透的文字,也是我生命力量的最美源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也摇曳着情思,一片起伏的芦苇,其实就是心潮的激荡。青青的叶片是那样柔滑,可是随着手掌的安抚,但却不会改变原来的形状。一根小小的芦苇,竟然承担起了世界所能给予它的所有的负荷。由此,人生便有生命的动力与激情。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哲人帕斯卡尔曾这样妙喻。芦苇是韧性的,哲人才以之相比人生。人的生命若也像一根芦苇,那就虽柔而韧。如此,生命还有一种反弹,正是凭着这种反弹才得以拔节向上。但岁岁年年,都有一根芦花飘过。飘着飘着,芦苇就在水面上飘出了美丽得让人心痛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层层打开的如莲花一样的心事,能让我们积蓄起喷涌的生命之泉。
沉甸甸的苇絮,被现实捉弄着,摇晃着,摧残着,像风雨中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的旅人;又像被雷电击中,左歪右斜,凄凄惨惨,哀鸣着找不着家的雏燕。那些飘飘然、沉甸甸的芦花乍看去是一团蓬松,疏懒得很,却又并非懒散,只能说是困倦吧。仿佛一场酣睡醒来,生命已到了另一个飘飞的季节。命运的跌宕就这样通过那一管纤细的苇杆与一轩蓬松的芦花,被感知与激励着。
不过生命并未远离,仍是此时此地还在守候那个老地方,可堪寄托的只有希冀。点点飞花,漫空而去,抵达的会是一片遥远么?然而,这时节的天空多么高远,大片大片的湛蓝,让人的视线无法修企及,而朵朵白云,又仿佛在梦幻里飘游。对于无法抵达的彼岸来说,这一叶芦苇成了最美丽的背景,最温暖的力量。
朋友,在心灵深处培养一枝思想的芦苇吧,你会时时感受到生活的诗意,时时感受到人生的精彩,时时感受到生命的动力。
欣赏作文 篇4
“天气冷了,穿多件衣服吧!”“汤快凉了,趁热喝了吧。”“都看了几个小时电脑了,快休息一下吧!”……“知道啦。”“好啦好啦。”“行了,先别吵啦。”
这些对白,几乎在每一个家庭里都可以听到。但它们仅仅是妈妈们唠唠叨叨和大惊小怪吗?也许我们觉得听了好多好多次,重复了好多好多年。已经厌烦了,已经麻木了,开始用不耐烦的声调敷衍地回答。可妈妈们依然重复又重复那些或许有点儿枯燥的对白却十多年来不曾厌倦。
为什么?因为她们的爱。天冷了,怕我们受冻。汤凉了,怕喝下去伤胃。看太多电脑怕对眼睛不好。这些,不都是母爱的体现么?可有的人却不懂得去欣赏,去品味。并不是生离死别,才能体现出母爱的伟大。更多的母爱是在平凡的生活的细枝末节里细细地渗透出来,无声无色无味。要细心的懂得欣赏的人,才能从它的无味之中,品出它的感人和伟大。
爱喜欢藏在细小的地方。一堆又一堆的细小,就可以拼凑出非凡的爱。爱是你伤心时候借你依靠的肩膀;爱是冰天雪地时递来的一杯暖饮;爱是你摔跤时向你伸出的双手;爱是半夜里为你掖好的被子;爱是恨铁不成钢时的严厉呵责……如果这些都不算爱,那什么才是?
所有所有的这些明媚而温暖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需要我们细心地去欣赏品味和感受。学会欣赏爱,才能感受到爱的存在,才可以拥有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不要说这个世界没有爱,只要我们学会欣赏,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就可以找到爱你的那些人。
学会了欣赏爱,明白了爱。我们也就会学着去爱。对自己,对父母,对朋友,对情人,对身边所有所有的美好的事物,以他们馈赠予我们的方式,回送予他们。就这样一直循环循环着,一直蔓延蔓延着,在人与人之间,事与物之间,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细密的网,将我们笼罩着。我们身边有爱,我们看得见而且懂得欣赏,每个人都把爱不吝啬地给予别人。就这样,爱被扩大到一个高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力量。
欣赏爱,懂得爱;才有资格去拥有别人对我们的爱,才有能力去给予别人自己的爱。我们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欣赏作文 篇5
今天,班主任陈老师对我们全班同学说要选几个同学去值周。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要戴红绶带,检查红领巾,没带的同学要扣班级德育分。陈老师看了我们几个同学一眼,说:“陈冰雪、张碧莹、陶思林!”
这时我的心跳的嘭嘭的,暗暗祷告,老师快叫我呀!求您了!我一定给班级争光。这时老师突然说:“张心怡你去吧!”我激动的差点跳起来,感谢老师!我感觉今天的阳光格外明亮,我好高兴。
欣赏作文 篇6
昨天,妈妈给我买了只可爱的小蜗牛。
它背着一个重重的壳,那是它的家。当它探出头来时,我发现蜗牛有两对触角,而且触角上有两只芝麻粒大的圆鼓鼓的眼睛;另外一对长在嘴巴两旁,就像是它的两根短短的胡须。它的身子软软的、粘粘的,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亮闪闪的痕迹。
小蜗牛很胆小,也很警觉。有一次,我见它在散步,就拿着一根铅笔,轻轻地碰了一下它的腹足。别看它爬起来慢吞吞的,可这时它却极快地缩进了壳里,再也不出来了。我只能无奈地等着它重新探出头来。
欣赏作文 篇7
一份爱心
有一个男孩,他的学习十分好,是他们学校唯一个能考上北大的,但,出乎意料,他落榜了??
他漫无目地的走在大街上,遇到了那个天天都能见到的女孩,女孩问他:考上了吧?他羞涩地说:落榜了!女孩淡淡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加把劲,重头再来!男孩说:我,我不准备读了。说完,男孩低下了头。“什么?”只听女孩一声尖叫。“为什么?”女孩问男孩,“因为我没有实现我近期的目标”“就因为这?不过,我也到了高三,咱们一起努力,考上北大,好吗?”“好”只听男孩一声铿锵有力的声音。
在接下来的那段日子里,男孩努力的复习,学习。每当他疲倦,不想复习时,看到了对面女孩家里的灯仍亮着,他又做起来复习,终于,他考上了北大。在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保送)他想到了那个承诺,那份约定,他跑去女孩家,敲开门,开门的是女孩的母亲,他首先看到了女孩的遗像,原来,女孩早已患上了白血病,但她为了挽救一个男孩的心,让她妈妈每天把灯开到12点??男孩哭着奔下了楼,天,似乎也在流着泪??
欣赏作文 篇8
一张张机读卡被传了过来,但那并不是考试,那是我们在给老师做评价。
拿起铅笔,脑海里却一片空白,似乎所有的老师都藏在了记忆深处不肯出来。
还是同桌的话提醒了我:“你觉得咱体育老师怎么样?”
记忆便一下子铺展开了,体育老师丁老师的形象异常清晰。我一下子就回忆起他让我们在烈日炎炎下长跑的情形,顿时气上心头。汗水浸湿了校服,脚如同灌了铅一般寸步难移,我们大口地喘息着,想快些奔到终点,但却发现自己离终点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我带着虚脱的目光向他求饶,但他却一脸冷冰冰。又想起自己向他要分的情景,那年我就差1.5分就能得良,就能参加三好学生评比,然而他那倔强的头一甩,快步离开的背影成为我当时的绝望。
“不怎么样。”我脱口而出,报复的眼光让我满眼都是他的缺点。同桌(同是体育差生)满意地点点头:“就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吧!”
他抓起笔飞速涂了起来,一个个D被掩盖在深深的铅笔印之下。我从他那奋笔疾书的身影里看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感。于是自己也开始填涂。
刚填完几个选项就愣住了。经常体罚学生,教学没有明确计划,对上课内容不甚了解,这真的是丁老师的形象吗?我尝试着用欣赏的态度,继续在记忆中搜索,毫不费力地找到了这一幕:
那是考前滚翻时,某一同学无法克服心理恐惧,头已扎得很深,可身子就是过不去。正当他准备放弃时,丁老师却走过去,大声地说:“你想要放弃吗?”我们都愣住了,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自那后,那同学便经常在丁老师的帮助下练习。最终,在一阵吼声后,那同学做了一个标准的前滚翻,顿时掌声从丁老师的手掌蹦出,他眼里的欣喜,又怎能像我卡上评价的那样呢?
欣赏的眼光又让我找到了另外一幕,那是一千米测试时,当我跑到精疲力竭、正准备放弃时,睁眼却正迎来丁老师热切的目光。那时他正声嘶力竭地吼着:“小伙子们,就到终点了,赶快冲刺!”激昂的助威声为我注入了新的活力,于是奋力向前冲去,最终破了自己以前的纪录。
我原先怨恨的丁老师,此时已变得可亲。
笔被放下了,我拿起了橡皮,擦去了我因报复的眼光而做出的偏见。其实,当我换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时,每一位老师,不管那科目我是否喜欢,都是那样的美。课是那样的有趣,讲解是那样的生动,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呢?如果用心去欣赏,那么你看到的风景就是无比美丽的。
报复的心理带来的是双方的伤害,欣赏的心则能创造美丽风景。
我怀着一颗欣赏之心填完评价卡,心里充满阳光。原来,欣赏别人是如此容易,也如此关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欣赏之心常品欣赏之美。
欣赏作文 篇9
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急需探索的问题,其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常常出现在各类音乐课堂教学比赛的赛场,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功课例并不多。
由于长期教学实践的需要,使我得以针对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从中也感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
一、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音乐欣赏课就其本身特点而言,应偏重于对作品感性以至理性上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教师们会把着眼点放在对乐曲(或乐器)的深刻分析和理解上,并带出爱国主义等德育方面的教育。这种模式本身没有错,然而面对小学生,这种固有的模式就应被打破。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计要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小学生好动、好表现,与其静静地感受不如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去寻找、领悟。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绝不能让课程特点束缚住自己创新思想的翅膀。
在设计广东沿海版《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课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如何巧妙地安排编钟古乐欣赏这一环节,能够让编钟古乐真正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因为单纯地欣赏编钟古乐,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闷”的一件事)。
二是怎样设计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参与性环节,以激起孩子们对编钟的好奇心。
最终,我将编钟古乐欣赏融入编钟、编馨介绍;编钟网页浏览;编钟拼图游戏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之中,几乎贯穿整堂课,将编钟古乐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在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方面,除设计了编钟网页浏览外,配合对编钟、编馨的认识,还设计了“我是小小制造师”(用自己所想到的材料制造自己的编钟);“洒瓶编钟”即兴演奏以及编钟拼图游戏等。
这节课的设计,从知识点的渗透到活动游戏的目的、效果,无不体现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尤其激发了孩子们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这一课例可以看出:欣赏课和唱游课、活动课、综合课一样,孩子们需要活动、需要参与、更需要表现。小学音乐欣赏课绝不能局限于“欣赏”二字,一定要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营造亲身体验的环境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如上所述,孩子们上欣赏课时,同样需要参与、需要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们营造亲身体验的环境。
有这样一个倮例: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胡挑夹子》一课中,教师将整个课堂送给了孩子们:教师以情景式教学导入,营造了小女孩克拉拉在圣诞节接受礼物的欢乐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老师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现场其他情况,随时调控着剧情。无拘无束的孩子们表现欲极强,“闹”成了课堂的新特色,学习也因此而生动有趣。
虽然这节课没有知识传授的闪光点,“闹”的特色也过于浓厚,但课程设计本身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师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满足孩子们表演欲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实对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只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欣赏教学。
三、营造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孩子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绝好阵地,我们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营造出开发学生音乐潜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
柴可夫斯基的《胡挑夹子》一课,教师的创新式教学设计可谓用心良苦。在其情景式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更要抓住机会,带动孩子们去创造、体验每一个音乐角色,感受塑造人物的成功感,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的音乐潜能。
《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课,在开发学生音乐潜能方面,也是提供了大量的创造性教学空间给学生:“我是小小制造师”教学环节,孩子们耳朵听着编钟古乐,眼睛看着多媒体播放的编钟、编馨古乐演奏录像,他们的思想完全被放飞了,有的学生甚至想出要用不同质地的灯炮来制造编钟;“酒瓶编钟即兴演奏”时,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体验到创造音乐的乐趣,我将三套自制的“酒瓶编钟”都带到了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为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创造机会。
四、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巧妙运用于教学中
音乐欣赏课,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聆听去辨别、去感悟、去想象,通过眼睛去发现、去寻找、去进行创造性体验。这种让学生既看得开心又听得过瘾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若运用得巧妙,是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上半年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的欣赏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例。老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多个分段活动,并选用了网上的一段精彩视频,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西洋管弦乐器组中的木管乐器组》一课,知识性和欣赏性都很强,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大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同样采用了多媒体电教手段:我将木管乐器组的乐器变成了四兄弟,它们一个一个地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介绍自己,它们一会儿说,一会儿“唱”,一会儿又拥抱在一起“合唱”,孩子们的眼睛和耳朵都忙坏了。虽然其中的所有语言都是我根据各个乐器的特点而临时录制的,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反而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一见到我,就会模仿我的那些声音说出各种乐器的性能特点,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影响力之大,我们应该加以充分利用。
人音版的《龟兔赛跑》一课,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大了点。音乐主题不难辨别,但贯穿在整个故事当中,特别是高潮几个主题同时出现时,孩子们就会无所适从。在指导李老师上这一课时,我们想了好多的办法:为龟兔主题分别设计律动,认知不同的节奏型感觉龟兔动作的迅速和缓慢,按早晨、赛跑、庆祝分别设计不同的活动等。目的只有一个:当童话故事用音乐来表达时,孩子们都能听得懂音乐所表达出的故事。
五、以激发孩子音乐兴趣与培养孩子良好态度为基点
新课程标准中说得好: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并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兴趣的培养,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所谓的“音乐学习”意义何在呢?
中小学音乐教学如此,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更要强调兴趣的培养。前面所举的每一个课例,都是以激发孩子音乐兴趣、培养孩子良好态度为基点的:
学完《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课后,孩子们纷纷上网查询关于编钟、编馨的资料,很多孩子还设计了音乐手抄报、制作了各种奇特的简易“编钟”相互交流,学习兴趣相当浓厚。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课堂,孩子们不但听懂了音乐,更掌握了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等多种乐器的使用方法和音乐特点。
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和《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属于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内容,在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方面,更要“投其所好”。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欣赏活动中,得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孩子们的兴趣是玩,我们就该把音乐变成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是看动画片,我们就该把音乐变成好看的动画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有价值,都可以参考。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欣赏活动过程中,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从而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并伴随他们终身。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chengchangzuowen/202201/1974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