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上初一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辅助教材,浅绿色的封面上几张旧图片围着四个黑体字:河南历史。我怀着一种别样的心情读完了此书,仍觉意犹未尽,一时心血来潮,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两千字的作文,其中深含对家乡的热爱和无比自豪之情。可是,现在我却有点怀疑当时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些过于幼稚了,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有太多的关于河南、关于河南人的事在耳边回绕,如某好友告诉我说,在某个时期新疆的`某地有这样的标语被写在高墙低垣之上:“防火、防盗、防河南人。”我有些纳闷:在边远地区,河南人怎么与火与盗相提并论?更有甚者,一同学曾经问我:“董存瑞在炸碉堡时喊了些什么?”我颇为不屑地回答:“当然是‘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可那同学却说我错了,“应该还有一句是:别再相信河南人啊!
听了之后,我哭笑不得,想河南人怎么得罪董烈士了,让他在临牺牲之前喊出了这么一句? 诚然,上面的两个例子八成是调侃、玩笑或是河南人在无趣地自嘲,但就在前不久,我偶然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是全国首例地域性歧视案在深圳开庭审理,河南人很不幸地占了这个“首例”的位置。对于那些非河南人来说,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河南人在外打拼有多么艰辛。在北京,几个条件差不多的人一同找某公司应聘,身为河南人,则大有可能被刷下来。我有一朋友在南方打工,春节回来聚在一起闲聊时,他不停地向我吐苦水,说自己在外根本不能拍着胸脯大声说:俺是河南人。我问其原因,他则甩出两个字:“丢人!
”我更加哭笑不得,想咱河南人招谁惹谁了,干嘛看外地人的白眼儿?就连有些文学作品里也把河南人当作反面典型,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咱河南人到底怎么啦? 2005年可以算作河南人扬眉吐气的一年,别的不说,单说“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河南人就有三个,三次跳海救人的魏青刚,带着妹妹边打工边上学的洪战辉,奋不顾身救顽童的李学生,这些还不足以成为河南人的精神财富,成为另一种鼓舞人心的名牌吗?可那首例地域歧视案也正是在年底发生的,真不知道河南人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一些人转变对咱们的看法。想想任长霞、张荣锁、常香玉,看看南街村、金星、新飞、双汇,这些可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地地道道的由河南人一手打造出来的中国名牌。在春节长假期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了七期系列节目,名曰《谁不说咱家乡好》,此节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今河南,我认真地收听了每一期节目,直到节目全部结束,我差点要做个“我是河南人”的小牌子佩在胸前。我又突发奇想:若是把这七期节目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会使很多人对河南人另眼看待吧?
现在我略微想出些头绪来:其实,咱河南人没怎么了,只不过是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罢了,倒是那些自视清高的外地人,他们到底怎么了,他们怕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吧,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他们的偶像应该是过去的古人,虽然同样的“一世”却不能“同仁”。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diyuzuowen/202202/222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