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一直是英国历史与文化的中心。小编收集了介绍伦敦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介绍伦敦
每每看见上海灰蒙蒙的天气,不由得会想起英国的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去年12月,我有事去了趟英国,感触很深.
我原以为英国伦敦是个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可是走出希思罗机场一看,才发觉一点不是.确切地说,她非常的古典.因为在伦敦市中心,很难见到一幢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市中心繁华的路段基本上都是一些三到五层楼高的很有些年代的老房子.像外滩那样的楼房比比皆是,只是人家的石头墙体仍然保持着乳白色,而外滩那几幢已有点灰不溜秋了,我想可能是长期受污染的空气侵蚀的结果.
比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我宁愿看伦敦那些精美的石头老房子,现代化的高楼折射的是金钱的光芒,而伦敦的老房子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那巨大的圆形立柱,那哥特式的尖顶,以及墙体上精美的雕塑,令人遐想,百看不厌.
伦敦给我的另一个印象又是极其的普通.唐宁街10号就在大街边上,如果没人介绍,恐怕你想也想不到这就是英国的首相府.其他一些如英国的外交部、财政部的办公楼,也都很普通,甚至还没有周边其他房子上眼.伦敦的马路都很窄,且大都弯弯曲曲,就是那条著名的毕卡第里大街,也远没有我们的四车道马路来得宽敞.
同样是著名的马路,我们在南京路上散步,除了惊叹它的繁华和浓重的商业气息外,不大会有其他感觉.但是站在毕卡第里大街上,你会想到几百年前它也是这样温暖的阳光,皆因为这条大街仍然保持着以前古老的传统.在伦敦可以看出,英国人基本上没搞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切都是那么古老,而我们的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被改造得非常现代.可能是因为我们钱多,喜欢来“大手笔”.
英国出产宾利、劳斯莱斯高档车,可我在伦敦一个星期,没看见一部这样的车子,在大街上行驶的多半是小排量的两厢车.据说这些高档车大都推销给中东的富豪和我们国家的有钱人了.英国人非常讲究实际,一般不会为了装面子而过度消费.在哈罗德百货公司的包袋、钟表和化妆品部,东亚人的面孔占了相当一部分,耳朵常能听到熟悉的汉语声.这让我几乎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在一家豪华的国内商场里.
在英期间,我曾参加一次酒宴,蛮上档次的.酒店不用空调,不过每间房间都生有壁炉,因此一点不觉得冷.酒店墙壁都用护墙板装饰,墙上挂着许多精美的肖像油画,可是吃的却极其简单,只有四道主食:软面包、鸡脯、生鱼片和甜点,其中只有软面包可以随意添.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吃了个精光,却刚好把肚子填饱.而我们的酒宴,明明知道吃不完,还大碗大碗把菜端上来,有的菜甚至刚动一下筷子就没人再碰,真是浪费惊人.我们真的应该跟英国人取取经,如何不掼派头,讲究适度消费.
第二篇:介绍伦敦
旅程从想念开始。
在一万米的高空中才知道离家已经很远,在八千公里之外的国度才知道什么是想念。 当我如愿以偿的载着放飞的梦想离开,透过层层缥缈的云朵,俯视若隐若现的大陆,脑海中浮现的是父亲回首时微笑着挥手和眼神中隐忍的不安,好朋友临别时爽朗的说着再见,眼神却深邃的有点凄凉。那些面孔让我认清了有谁真正的驻扎在我的心里,有谁会在身后的土地上虔诚的为我祈祷。
六月的伦敦。阳光。草地。二层小楼。
那里的人们总喜欢亲热的与阳光的接触。,正午的阳光肆意的挥洒在草地上,大片大片的覆盖人们的肌肤。太阳也总是很眷顾他们, 晚上9点钟, 才肯收起温暖的微笑, 让人们临睡之前还可以看到唯美的日落。我的配对同伴Sarah也有着阳光般的性格,慷慨地把她的'床让给我,并愿意与我分享她所拥有的一切。母亲所特有的慈祥似乎是不分国度的,相对于东方女性的委婉内敛,她的母亲更加豪放不拘,常常因为一点小事笑得前仰后翻。
清早的天空是从未见过的湛蓝,正逢周末,Sarah邀请我和她一起去教堂做礼拜,教堂可以算是那个小镇上最华丽而古老的建筑,祷告堂优雅而庄严,神秘的水晶玻璃上碎影斑驳,耶稣的血液溢滿金杯。唱诗班专注于蝌蚪狀的音符,人们哼唱着对救世主的赞歌。发达国家的人们更注重充实自己的心灵,每周用一个上午的时间从事他们的信仰, 而不是为了追逐物质争分夺秒。
跟随Sarah参观她的学校。那是小镇上一个普通的女子学校。有穿着灰色西装套裙,背着时装包的女生进进出出。一脸精致妆容显然不用为了考学而烦恼。走廊里展出的不是本科生光荣榜,而是学生们的艺术创作,废弃品粘成的雕塑,油彩水粉的抽象画作,还有颇富中国元素的剪纸画。教室每一间都不相同,充分显现了这里教育的多元化,这里的学生每个学期只需要从二十多门课程中选六门课程,除了中国的学校有的那些,还有泥塑,木工,缝纫,舞蹈……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学数学,也没有人会因为不及格的试卷来批评你,学校只是一个可以无忧无虑的学习的地方,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把学习跟工作前途联系在一起,没有压力的成长会快乐的多。
牛顿在这里发现了地心引力,徐志摩在这里写下优雅诗篇,作为一个学子不能错过的地方就是剑桥,一个梦想集结的地方,好像云彩也很有才华的漂浮,没有城墙的校园,有诗画般的凝重气息,古老的学院显得有些慵懒,动不动就是已经存在了六百年,不仅是拥有辉煌的历史,现代化的质感钢管建筑配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外有青绿色的苍天大树独挡视野,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当代学子的才华,老校长自豪的说,这里是我的母校。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古老而优雅的城市的文化和信仰,从教堂到校园,浸透着英伦的贵族风尚,享受的生活理念让英国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绅士。
回航的飞机在耳边作响,脑海中闪过有大本钟和泰晤士河畔的伦敦眼做布景的回忆,轻轻的吟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这样离开这个真实的梦境。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diyuzuowen/202202/223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