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关于最初的印象济南,无非源自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还有广为流传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了。如果再要提及,那只能是驰名中外的趵突泉、大明湖了——也唯此而已。
初到济南,记得应该是09年的夏末秋初吧,最初的印象在此破碎——“全国最大的农村”,这是我们在长途汽车上普遍共有的印象济南。
我的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波澜不惊,但是关于济南的印象却也再未改变。
正文:
山东建筑大学。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不可不提及的所谓的母校,其风景还是不错的,至少它比济南的很多地方都要漂亮。至于其他的,在此我不想过多谈及。正如我们只谈感情不谈工作一样。此处也是——我们此处只谈风月,无关“政治”。
在济南的两年中,我出去的次数不甚很多。一是自己感觉很忙,无他。不过趵突泉、大明湖还是没少去的。而关于“不甚很多”的原因,无非即是发自内心的排斥。此处的气候太过无常——就像一个阴晴不定、忽冷忽热的人,让人不敢走得太近、贴得太密。
可是2011年的春天,机会终于还是来了。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看来,我们并不想要这个所谓的“机会”。它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姑且称之为“世界末日”垂死的挣扎吧——不可不去、无法言喻的不情愿、不乐意。
持续三个周,走遍了济南历城区的前前后后——人、事、物……济南印象。悄然改变。
经此后才会深深明白:芥蒂、隔膜、傲慢与偏见,如无积极走进、主动了解,这些词语都是使用的,毫无疑义。
这或许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抑或是否极泰来、物极必反。说实话,此次的“机会”本应该是一件坏事的——每每下午请假旷课自是必然,劳筋乏骨亦是必然。我起初也是极不情愿的,甚至抵触情绪更为强烈。但身在学生会,很多事情总是身不由己的。终于,我们还是踏上了调研的行程。但是只是出去一天,我的灼灼的怒火就已经消停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般。经此出行,长途跋涉:尝过苦,流过汗,生过气,而更多的却是看过景,闻过风,微过笑。
或许应该值得感谢吧。
人生百态,得以细细品味;三月济南,得以频频触动。辛酸苦来、音容笑貌,这可能就是生活吧:有极端,有平和;有深沉,有泼辣;有呆滞,有睿智;有穷厄,有富余……便如一个人的性格般,充斥着矛盾,杂糅着百态千姿——未可一帆风顺,亦未可荆棘丛生。
哪里会有什么绝对的`幸福啊,其实改变这些的无非便是心态——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昨晚接近九点才回到学校。一路公车上,他们抱怨了一路,而我却微微的一笑,伸了伸腰,静静地望着窗外,看了一路的夜景——他们在安静地等着公交或是一家三口相互牵着手有说有笑的走过、情侣的相互依偎、老伴的相互搀扶……万家灯火,除去灯红酒绿——夜,是美的。
如若有一次机会,我愿自己一个人徒步旅行——无须太多,一生一次就好。就那样自己漫漫地走着、思考着,安然地看着、玩着、品着……只为感受无尽的夜、无尽的美、无尽的思恋……从此,好好的生活,不管未来如何;从此好好的学习,不管别人如何;从此敞开胸怀,不管现实如何……
很不想用某些华丽的词藻来形容济南,因为inasense它是一种诽谤。内秀、内蕴,这是我如今感触最深的。唯有长长时间的接触,才能不断汲取其中的才气风华。这正如某些人很美,可是乍一接触,才知道其是如此的粗鄙、卑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时间是证明一切的一剂良药,一个人如何,只有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才能完全显现——“外强中干”、“浮夸”、“虚伪”应该恰如其分。
而济南不是:蓬勃的灵气,你或许可以用钟灵毓秀来称呼她。
2010年的春天,曾写过一篇颂春的文章《春柳春花满画楼》(后附),华丽丽的。那时的我,追求极致的美感,而现在看来,却是那么的病态、虚浮。心态转了,笔锋转了,一种朴素、恬静的气质萦绕于全身——返璞归真。
济南的印象呵:走在路上,行在车上;看着花,看着草,行驶的车辆,幸福的人们……一树一树的芽,一树一树的叶,一树一树的花……
归隐归隐,归隐变隐于济南,葬于齐鲁。
后记:
生活的手段是追名逐利,而结果却是安适。若要本末倒置了,人格也就颠覆了吧。
无须浮夸,无须华丽——不管到达何种高度,就这样:淡淡的微笑,淡淡的微笑……
这样就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diyuzuowen/202202/22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