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树作文(200字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树作文(200字8篇)1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真是个好天气。小飞和小美搬着一棵小树苗去公园植树。
开始植树了,小美帮小飞扶着树,小飞就在那里拿着铲子松土。小美说:“我去提一桶水给小树苗喝水好吗?”小飞说:“好的你去吧。”于是,小美就飞快地去池塘提了一桶水给小树苗喝。小美一边给小树苗浇水,一边说:“小树苗啊,快快长大。”眼前的小飞已累得靠在铲子上休息。
这时,飞来了两只小鸟,好像在说:“你们真棒。”小飞和小美开心地笑了!
植树作文(200字8篇)2
今天我们六年级师生一起去植树。
当我们知道目的地是浦塘完校,我们就后诲了,因为那里离我们的学校很远,更何况又不回学校了。我们背着一个大书包走到那,已是腰酸背疼。
到那之后,我们每人分到5棵树苗。我和小江杨几个人一组,我带了一把铲子,我们组有4把锄头,分到了30棵树,我本来是填土的,后来我又想过一下挖土的瘾,所以和同学借了一把锄头,自个挖起来了。挖着挖着,突,4班一个同学的手被铲子挖到了。
最后,我们离开了
植树作文(200字8篇)3
春天到了,小草绿了,花儿也露出了笑脸,树木变得更加茂盛了,清清的小河里,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星期六的早上,我和小雪。小丽一起去公园里植树。一来到公园,我们就开始植树,我先挖一个坑,然后叫小丽把树苗拿过来,小雪把树苗种下去,我把土埋上,最后,小丽拿了一个桶去打水,我负责给树浇水,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这棵树种好了,累的我们满头大汗,风姐姐亲切的对我们说:“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阵凉风。”我们开心极了,这时,我看见小树在跳着优美的舞蹈,好像在说:“谢谢你们!”我们说:“不用谢!”
植树作文(200字8篇)4
今天是元月十日,离植树节的时间不久了。我计划在植树节那天栽一颗橘子树。因为我喜欢吃橘子。老师说自己事情自己做,植树我能行。我希望小妹妹丽丽和我一起植树,丽丽是我姑姑的女儿,她比我小两岁,可爱又聪明,长着一对大大的眼睛,我可喜欢她了。我们一起植树,她提水,我填土。我们共同植橘子树,我们和橘子树一起长大。等到橘子树长出橘子,我们在橘子树下一起玩耍,口渴了,摘下橘子,吃着橘子,那舒坦别提有多美!
我要告诉妹妹这个好主意,也盼着植树节早日到来。
植树作文(200字8篇)5
植树节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小红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的在山坡上植树。只见爸爸手握铁锹用力的挖着树坑,额头已布满汗珠。他站直身子拿着毛巾擦汗。小红看见树坑挖好了,她小心的把树苗移入树坑。她跪在地上,双手扶着树苗,把树苗扶正。妈妈看见了又挥锹填了几锹土。很快一棵棵绿油油的.树苗栽好了,就象一个个战士一样笔直的站在那里。他们看见一棵棵充满生机的树苗,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这时太阳公公也看见了,他也笑了。
植树作文(200字8篇)6
今天,我们班去怀柔神堂峪植树!
我们到学校集合。
我们坐车到怀柔仙翁度假村。
我们先拿树苗,我拿了两棵小树苗,先挖坑再浇水,后来,我给小树起名字,我拿了一条红丝带和一枝笔写完名字,我把名字系在树枝上。我们去饭馆吃饭了。
吃饭时,老师让我们喂家长!我也喂一喂家长,感觉很劳累。
吃完饭,我们一起玩拔河游戏,一共四个队,我使劲往这边拉,可是,男生哪边劲很大,我们输了。我们有的人要上课,所以,我们赶快坐车回到学校。
植树作文(200字8篇)7
今天是植树节,天空碧蓝,春风送暖,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骏马在空中奔跑,有的像小船在空中漂浮,还有的像狮子在捕猎。
我们各自拿着植树工具一同前往公园。到了公园,我们分工进行,我提水,明明挖坑,小红扶树,忙得不亦乐乎,累得满头大汗,我们坚持不懈,齐心协力终于小树挺直了腰,太阳露出了笑脸,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好像在说:“小朋友你们真能干”。
我们心里乐滋滋的,唱着悦耳的童歌欢蹦乱跳地回家去。
植树作文(200字8篇)8
节来了,人们又去植树了,许多人认为只能在植树节植树,我却认为相反,一年中天天都可以植树。树,是地球的头发,是人类的希望,所以我们应该多植树,少砍树。我们这边的山上都被砍秃了,一眼望去,光秃秃的,没有一点儿色彩。
这里的人已经知道树的重要,所以乘着这次植树节,一起到山上去植树。我见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扶树,有的浇水``````他们希望到处是树,到处是绿色,到处生机勃勃``````把我们的家园变的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jierizuowen/202204/285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