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教学的目标,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文教学的目标1
一、“遵照课标,准确定标”亟待补课
“作文难教”,难在何处?
我们原生态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认为:从总体上说有两点,一是学情不明,二是教学不得法。
学情不明的表现是教学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学习作文的实际。教学不得法的表现是很多老师的教学仍然是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主”“顺教而教”,还需要从改变教学观念做起,改革自己的教学,做到“以学为主”“顺学而教”。
老师们普遍存在课标意识不强、教学目标不清楚的问题。其表现是:
1、认识上,课程定位不准,目标“越位”(要求过高)。很多老师不清楚作文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分不清低段写话和中高段的习作,小学阶段习作和初中学段写作的教学要求,甚至把一般写作要求混同于小学生要学习的要求。把习作当成了一般的作文,把一般写作方法当做了小学生要学习的写作方法。
2、在技术上,不会设定符合课标精神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不能独立设置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内容不准确,目标表述不恰当。
3、在实施上,目标意识不强,不会导教、导学、导评。
案例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习作”这样说: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
一位老师预设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①写清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明确熟悉的人有哪些。
②初步学会观察熟悉的人身上最突出的特点,通过典型事例,体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努力做到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③在写事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大体写清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将事情写具体。
三年级学生最需要的是学习最基础的写法。这次作文要求“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首先就选好要写的人的事情,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这位老师一看到“写熟悉的人”,就误以为是学习写人的作文,就按自己习惯了的认识确定教学目标,教给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写出“性格特点”还有“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做到“内容具体”。课标规定的的中年级习作重点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和“不拘形式地”“写清楚”都被老师忽视了,课本提示的写作过程和交流互评也都没有写进去,而交流互评恰恰是课标提出的第二学段的一个习作目标。
这种情况就是教学目标“越位”或“缺位”的现象。“越位”就是超越课标精神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出过高的目标要求。“缺位”就是缺少了课标规定的不可缺失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了,作文怎能不难教?
案例二
人教版四上第三单元作文
课本要求:
写童话。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是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童话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
一位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
1、在回顾童话故事的基础上了解童话的特点。(了解童话知识的目标)
2、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有深厚的写作兴趣。(编写童话和学习情感的目标)
3、在编写童话的活动中,感受童话的魅力,激起学习童话的兴趣。(学习情感目标)
是不是可以改成这样——
1、以动物或者物品为主人公,展开想象,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自己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内容目标)
2、能按一定顺序把故事情节写清楚,学习把最有意思的内容写得具体一些。(表达目标)
“越位”的目标造成学生不会写,加上不能“顺学而教”,结果是学生学不会、学不好,作文怎能不难教?
走出“作文难教”的困境,老师们亟待补上“遵照课标,准确定标”这一课!
教材也存在问题——
老师们虽然在教案里都写上了教学目标,但是不知道怎么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只能模仿或者照抄教参里的教学目标,但是各版本《教师教学用书》里的作文教学目标也存在着种种缺陷,有的连可模仿照抄的样本都没有。
案例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三年级上册全册《说明》中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分析】
这个目标只是摘录“语文课标”的第二学段习作目标,用来代替了学期目标,而且要求很不全面。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是四年级结束时的'要求,对三年级上学期明显过高了。我们应该把这个学段目标分解到各年级的各个学期,并根据三年级上学期目标来确定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要求。
还有,本册教参里各组教材的内容中都没有提出习作教学目标。
二、基本认识:教学目标十分重要
1、有效教学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你把学生带到哪里?
必须有准确的教学目标。
(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必须有一定的切合学情的教学过程,采用“顺学而教”的教学策略、方法。
(3)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和准确的教学目标为标准评估学习结果。
2、什么是教学目标?
定义: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对学生行为变化(学习结果)的预期。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详见另一则“小学各年级每学期习作/写话教学目标”篇)
3、教学目标的主要作用:
导向:导教、导学、导评
激励: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评价:用目标为标准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
调控:根据评价结果,发现教学的失误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学生,做有效的矫正和补救,保证教学效果。
4、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
(1)体现语文课程性质
(2)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3)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4)课程目标是面向全体的保底目标
5、教师制定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特点
(1)目标内容多有差异
(2)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3)目标解释呈现多元
(4)目标表述难以精确
三、设定教学目标的诀窍
1、确定目标的三个依据
(1)依据课标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注意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2)依据教材深钻教材,准确解读,用好教参。
(3)依据学生准确分析学生实际,即学习情感前提、知识技能前提、学习过程与方法(策略)前提。
2、目标表述要努力做到:
(1)三维目标综合表述。
(2)学习水平表述应有层次。
知识与能力:1、知道;2、应用;3、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兴趣;2、喜欢;3、热爱。
(3)学生主体,尽量使用外显性行为动词。
不是“让学生……”,而是学生“能……”。
(4)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
案例一
人教版四上第三单元童话作文的两个教学目标
教参提示说: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其他内容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拔高要求;另外,相关知识的了解也要同一篇篇生动的童话故事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
口语交际习作
……
写童话。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是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童话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
说童话……
演童话……
一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1、在回顾童话故事的基础上了解知道童话的特点。
2、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有深厚的写作兴趣。
3、在编写童话的活动中,感受童话的魅力,激起学习童话的兴趣。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
1、以动物或者物品为主人公,展开想象,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自己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能按一定顺序把故事情节写清楚,学习把最有意思的内容写得具体一些。
2、学习修改自己的童话,和同伴交流分享。
作文教学的目标2
一、习作内容: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二、习作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三、习作方法:
1、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2、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3、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4、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四、写作重点:
1、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2、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
3、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4、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五、习作准备.
1、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①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景物,确定教学指导的范围。
②搜集描写相关景物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教学之用。
③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习作时间
一课时
七、习作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
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大家介绍介绍。出示教学挂图(灯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如果当地正值春季,最好带学生走出教室,直接感受春天。)
2.导入新课。春风吹来,燕子回归,桃花盛开,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3.师: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
4.当我们浏览春天的校园时,你有什么新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枝条上的是小芽, 还是花苞
生:叶子是什麼颜色 和冬天时, 看起来有什麼不同
生:看看草地上有多少不同的小花
生:看到哪些不同颜色的花
生:闻闻看, 草地的气味 花的气味
生:闭上眼睛, 用你的身体感受春天
生:春天早晨的阳光照在身上, 有什麼感觉
生:春天的阳光和冬天(夏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春天有哪些颜色
生:春天的草地上有什麼
生:春天的校园里有哪些不同的花
生:春天的叶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春天的校园可以发现哪些不同的小动物
生:春天的校园有哪些自然, 美妙的声音
生:……
5.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新主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校园的春天,描述一下校园的春天,好吗?
设计意图:亲情交流,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浴春雨,自然地导入了话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回味校园的春天体验,使学生在亲切的交谈中走进了春天。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为了帮助大家描绘春天的美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亦从此描述春天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
鸟语花香 百花齐放 繁花似锦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富于春秋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满人间柳暖花春满脸春风 杏花春雨 阳春白雪 一年之计在于春 满脸春色 满面春风 满袖春风 满园春色 妙手回春 春风得意
2.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你还能补充一些吗?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1.小游戏:走进成语岛。说一个关于春天的成语。比一比谁聪明。
2.小游戏:想象春天美。说一句想象春天的话,注意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赞美春天。比一比谁想的一句话新颖有趣。
(四)、奇思妙想我能行
1、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①师: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天你们想出去找找春天吗?
②同学们,让我们在脑子里放放电影,还记得校园中哪些地方最让你觉得最美呢?
【学生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方面,说一说校园春景】
③春天来啦,校园里的景物变化很大。校园里的景物也很多,我们按什么顺序来说呢?
生:按地点变化的顺序
生:按景物的类别说
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说
生:……
④我们知道了说的顺序,请大家在小组内按一定的顺序说一校园里春天的景物的美丽?比一比谁聪明,说的最棒。【小组内交流】
⑤我听了刚才同学们说出了校园的很多美丽,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说的不生动,不具体,没有趣。谁能告诉大家,应该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说?用什么方式说明,会更有趣?
生:抓住形状、颜色的特点
生:抓住静态、动态的特点
生:抓住气味的特点
生:用拟人的方法是,会更有趣。比如:校园里的花儿都张开了笑脸。
生:我觉得可以引用古诗来赞美。比喻说操场上的小草,就可以用上“草色遥近却无”的诗句……
生:……
(五)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谈论,我觉得大家对校园里的春天的美丽知道的很多。如何把我们感触了的校园春色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为了帮助大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彩的范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读一读下面的佳作片段,说一说你的感悟和收获。
2.展示佳作,引导评议,读中学写。
范文【展示佳作片段】
春天来到操场上。操场上的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操场边上白杨树也长出了新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白杨树旁边的垂柳,抽出新的枝条,微风一吹,摇摇晃晃,像是在做广播操;细细的柳丝上,不知从什么地方送来的嫩黄色,定眼望去,又有些像绿色。她们的腰好软,轻风将下梢托起,整齐又好看;换个角度看,又一齐垂下来,仿佛梳齐的头发。我不禁诗性大发,吟起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讨论: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了哪些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lizhizuowen/202201/208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