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之上,几个黑点从厚密的云层里飞速掠过,留下隆隆地轰鸣声。高空之下,德军在纳粹党卫军少将约尔根的命令下,将隔都夷为平地。这里到处弥漫着战火的硝烟,面目全非的街道,苟延残喘——这是1943年5月的华沙。
隔都遭到摧毁,犹太人起义失败。
奇怪的是,累累尸骸中不少人面带微笑,死得很安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唯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或许是吧!那些在战争缝隙中挣扎生存的人,他们也只有在死神降临时,才享受到平静与安宁,才能看到远方停息的战火。
可如果心灵是宁静的,在哪都是安稳的;心灵不宁静,就算死了,也不可能消除怒气,堆积在死者脸上的,或是怨恨,或是恐惧,而非微笑。
为什么他们还在微笑?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告诉你答案。
2012年,伊拉克战争过去了九年,努玛尼亚这个小小的城市仍是满目疮痍,人们流离失所,市长为缓和这凄苦的场面,开展了一个“战争中的伊拉克”的摄影活动。一时间,许多摄影爱好者蜂拥而来,并交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每幅作品都生动得让人惊叹,这幅描绘的是伊美双方交火时的场面,让你仿佛能从耀眼的炮火中看到泯灭人性的战争的惨烈;那幅讲诉的是被埋没在废墟中将死的妇女,满含热泪望着孱弱的孩子的情景,让你仿佛感受到生离死别的凄然泪下
然而,最终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哈希姆。在他的镜头里,没有断壁残垣的城池,没有荷枪实弹的士兵,也没有满脸悲容的平民,而是底格里斯河美丽的河水,棕榈树后的如血的残阳,宁静的街道和闲聊的人们
他把“阳光”和“微笑”融入了生命的血液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以微笑面对战争,不是懦弱,不是妥协,而是一份充满希望的力量,只有坚韧的灵魂才能配有的力量;是一场最有力的反抗,只有努力地认真地活过的人,才会有的反抗。即使死亡也不能使他屈服,脸上刻留着笑容。
忠爱和平,心存希望,不屈不挠,积极向上,不停燃烧——是这抹微笑圣神的主旨。
在遥远的'美国国家公墓里,二战的炮火声在这儿沉淀下来,只有最伟大的英雄烈士才能安置于此。庄重簇拥在一起的鲜花,彰显出肃穆的气氛,在浮华与沉淀,历史与现实碰撞中,几束殷红的玫瑰好似奔赴战场的热血男儿,格外醒目。被献玫瑰的主人,墓碑上没有记载他们显赫的战功,只有一句话,一句相传墓主人上战场前,对亲人微笑着说过的话:
我死后,请不要献于我菊花,请不要为我哀悼,请不要哭泣;
我死后,请送于我玫瑰,请为我高歌,请为我微笑。
骁勇善战的将军葬于这儿,是因为气魄;聪慧过人的军师,葬于这儿,是因为谋略;这位小兵,能埋葬在这里,我想是因为精神,一定是以微笑面对战争的精神。
我相信,面对致命的子弹来袭无处躲闪时,这位士兵,他一定还紧握钢枪,高喊着冲锋的口号!
那一刻,对敌军的恨意,对国家的忠诚,对生命的热爱一切都化作胜利的微笑,凝结在嘴角。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lizhizuowen/202202/214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