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牵挂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牵挂优秀作文1
考场那么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舞动发出的沙沙声响,我在书写美丽的过往,回忆着让我牵肠挂肚的外婆。
——题记
南唐李后主在做了赵匡胤的阶下囚之后,心里无时不刻地牵挂着他的故国,不禁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悲叹;东坡与子由兄弟情深,可一生聚少离多,不由写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诗句,为后人所赞;北宋文宗欧阳修厌倦宦游,连梦中都在牵挂着故乡,才会有“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的感慨……而自我懂事起,我便明白,外婆是我最大的牵挂。
小时候,我对外婆的印象是,她脾气特别好,总是笑容满面的。她家院子里种了一棵银杏树,一到春天就绿的发油,外婆总爱牵着稚嫩的我,在树底下玩耍。我那时候顽皮地很,要么一下子躲到树后面藏起来,再突然跑出来猛地蹦到她跟前,吓唬她;要么嚷嚷着要她给我讲各种生动的故事,每每这时,她就笑眯眯地看着我,那眼神里藏着无限的疼爱与柔情。
听妈妈说,幼年时期的我就只和外婆亲,只肯外婆抱,陪我笑,陪我闹,所以在外婆家一住就是好多年,从蹒跚学步,到认字读书。依稀记得每到夏天,银杏树枝叶繁茂,外婆喜欢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带着老花镜,看报纸,织毛衣,我就在她旁边,围着树干一圈圈的转,转累了还企图往树上爬。
大概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使然,我总想站在那粗壮的枝丫上,“居高临下”地瞧瞧远处的风景。这时候,她就会冲我唠叨:“洋洋,你是个女孩子,要文静一点,你就不能坐我边上安静地看看书,帮我整理一下毛线,你那小手儿多快!”而我只是冲她扮个鬼脸,依然闹腾不止,甚至故意把外婆卷曲的头发一根根扯直,边扯边嘻嘻哈哈地笑。她并不会怪我,抬起头时,眼里全是溺爱,毫无对我的责备:“别闹,外婆在给你织毛衣呢,等天冷了穿出去好看。”
儿时的我,怎会明白,当我长大后外出求学,因不能经常见到她,唯有满心的牵挂时,我无数次渴盼再回到那棵银杏树下,安安静静地陪在她身旁,让她给我讲讲报纸上刊载的奇闻轶事,用眼睛记录下她慈爱的模样。
大概是十二岁那年,我要去外地念初中,第一次与外婆分开,只能每个周末回老家。起初我回来得特别勤快,每次外婆都会给我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都是我爱吃的,也是我在学校里心心念念的味道。那时候我开始察觉到,外婆似乎是老了一些,不知岁月何时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头上已经有了不少白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而没有变的,是她为我在厨房里忙的风生水起的样子,和给我夹菜时满眼的疼爱。
等到了初二,学业越来越吃紧的我通常是好几个月都不去看望外婆,尽管我十分挂念她。这年寒假,本就考试失意的我,来到外婆家,远远地便瞧见了院中那棵光秃秃的银杏树,突然心生不悦,冲着她发脾气。妈妈见状,马上跑过来要教训我,外婆立马追了上来,用她矮小而健壮的身体为我挡住了这次惩罚,并且,还指责妈妈一味逼我学习,让我失去了孩子应享有的快乐。然而我并不领情,吵着要回家,甚至冲上了公交车,外婆在我身后一路气喘吁吁地追着,一路喊:“洋洋,要多穿点儿……”
回忆此情此景,我的心很难受,我怎么可以这样任性和倔强,怎么可以对着外婆大喊大叫,这样不敬重我那慈祥和蔼的外婆呢?
“百年牵挂如何了,一念轮回未有涯”,史铁生曾在追忆他的外婆时写到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如今我所在的校园里也栽有银杏树,长得那么茂盛,深绿的叶子,风姿绰约。我偶尔会在树下站一站,这时候,思绪便抑制不住,飞到我的家乡,飞到我牵挂的外婆身边。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一直都是用她最真挚的心来为我付出:孩提时候的衣服,是她一针一线缝补出来的;冬天用的厚被子,是她用灵活的手脚不分昼夜地赶制的;我爱吃的土鸡蛋,也是她清早就赶车专程去乡下农户家里细心挑拣、买回来的……她对我的爱从来都是用切身的行动来表达,而这样温暖的外婆成为了我心中最深的牵挂!
牵挂优秀作文2
朱红色的大门,古拙里透着庄严,昔日辉煌不必言说;两边各一只石狮,也仍旧威风凛凛。一切与书中、梦中并无二致。
我与父亲踏上泰州的土地,为着这一座不太有名又太过有名的雕花楼。隔着不远的距离,在宿处的窗前,我久久凝视:耸构巍峨,重檐翼馆,青垣环绕,溢彩流光。透过凄风苦雨,隔着岁月之河,我知道它候我已久。
次日,清晨微凉,我兴味盎然,意欲看个真切。我暗暗庆幸,没有如茫茫众生错过这样一座依旧翻修的古楼。
时间尚早,楼中游人寥寥,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在长廊间回响,从漫漶到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
红木雕刻沉稳又雅致,带着点渊博学士的大气,又溢出闺阁小姐的矜贵,连路过的风都放慢了脚步;雕纹精细繁复,转笔内卷收刃处均无划痕,腊梅含苞傲立,柔软的芙蓉花舒卷婉约,恍如隔世散古香,耽于其中,不可自拔。第一缕阳光穿过镂空的“四君子”,寿桃,蝙蝠,石榴,牡丹。千百年前的美好祝愿与新生的灿烈阳光混合出澄清的金黄,穿透心扉。
步入庭院,透过漏窗观赏青翠欲滴的成林松柏,简约而厚重;倚在汉白玉雕莲栏杆前看水波微漾,幽静自得。你如何相信这是经烽烟战火后整座楼损伤最严重的地方?你如何相信,在这里,展翅欲归山林的`杜鹃曾断了翅膀;娥娜似仙子的莲花曾折了花瓣跌落湖中,惊起点点浪花再不见踪影?如今,她安卧,静好!
楼里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人们拍照留念,触摸那些我不敢触摸的纹饰——岁月的创伤,然后惊起一阵啧啧赞叹。然而,终究,他们的目光只迷恋于奢华而精细的雕纹,或许,于他们而言,此外无须牵挂。最后他们转身离去,没有停留。偶有步履匆忙的,撞着我肩膀,连“对不起”也懒得出口,人已经走远。
时至中午,有人早已去了大半。父亲也在游完一圈后,携着相机回了旅店,留我一人闲逛。我的思绪流回百年前,暮然想起或许曾经在书房会有整齐的朗朗读书声,楼上的深闺小姐们一面绣着女红,一面互相调笑,纤细的声音间或掺杂着银铃般的笑声;窗外柳树上,趴着一只蝉,拉长了音调念“知—了—”,悠哉地甚至有气无力。檐壁伏一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仿佛与静谧赛呆。
毗邻雕楼的菜馆的热闹如水般蔓延,嘈杂、喧嚣令我不安。难道那远久年代的呢喃已经被逐渐忘却了吗?难道这画栋亦雕梁已不再被如今的都市牵挂了吗?难道我们都忘了自己的先祖曾为了什么悲恸至声撕喑哑?
日影西斜,我绕过雕莲花柱和圆雕雀替,心里计较着:雕花楼在明清至民国年间悄然屹立;抗战时,毁坏严重;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一百军十九师驻扎楼中,伤害再次严重;最后是期间的“破四旧”,触目惊心。
在中国建筑历史上,雕花楼立身并不算早,尚且如此;更遑论莫高窟,紫荆城,避暑山庄,岳麓书院……它们无一不浸润着曾经鼎盛和今日苦难。是否唐的纷奢大气,宋的洒脱豪放,元的婉约粗犷,明清的精致小巧……都与这眼前的青砖白瓦、雕栏古槛一并斑驳朽烂了?无论如何,它们的历史足以写一篇恢弘诗篇,如今却少人记挂。
天井对面的雕花楼内隐约传来软糯稚嫩的声音。我走近驻足,透过雕花缠枝花纹,看到十来岁的少年在给略小一点的孩子们讲些什么。讲些什么呢?也许讲雕花隔扇上的三国戏文,也许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也许讲渔樵耕读,也许讲中国的未来文化传奇。
他们的身影在泪水中晕开,我甚至来不及多想他们清亮的眼眸中藏着些什么。是过去还是未来?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还是新的承继和开拓?余晖把我们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又有谁,在守护深处,因我们的牵挂而会心一笑?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ngganzuowen/202201/154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