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
刚刚出去,却不知道外面早已下起了倾盆大雨,只好又折回家换衣服,拿伞。偶然透过了窗户,看见了路上早已有了很深的积水,心想:这应该是今年最大的一场雨了吧。
准备出去,却听到了一些声音,我心生好奇:下了这么大的雨,难道会有人无聊到雨中徘徊?原来是经常在我们这里乞讨、捡垃圾的老奶奶,见到她,我从来都是敬而远之,她也准是快步匆匆离去,如今看见她淋雨的情景,我也可怜她三分,她矮小的身躯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衬衣,穿了一条打了无数补丁的裤子与一双早已破烂不堪的鞋。滂沱大雨顺着她花白的头发往下滴,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干的地方。不知怎么了,我开始隐隐心痛了起来,刚准备拿给她一把伞,却看见旁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难道有人比我快了一步?我便停下了脚步。再仔细一看,竟然是我的邻居。再仔细想想,他好像是个文化人,整天满口大道理,帮助别人很正常,虽然他脾气暴躁,但却不会不可怜一位在淋雨的老太太吧!
刚准备关门,却听见了邻居的“大嗓门”,原来邻居是准备出门倒垃圾,却看见了一位乞讨的老太太站在门口,于是破口大骂。谁能想到这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的行为?我怔住了。原来是老奶奶看见他的垃圾袋中几个矿泉水瓶,便想让邻居将垃圾给她。
谁知,邻居不耐烦地说:“好吧,拿去!”老奶奶刚伸出手,邻居便将垃圾袋随手扔到雨中,然后只听到“砰”的一声,门关上了。老奶奶脸上却依然挂着微笑,一个劲地说:“谢谢!”然后从垃圾袋中拿出矿泉水瓶,还不忘把垃圾替邻居扔掉。我的心灵震颤了,竟忘记送伞的这件事。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则漫画,大象与蚂蚁站在重量的天平上,大象重量远远超过蚂蚁,而在生命的天平上,却两者相等。
老奶奶的“谢谢”让我感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尊重他人就是尊敬自己!这句“谢谢”一直在我的记忆的深处,它使我时刻铭记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道理。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2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来自江河奔流的豪迈,它来自戈壁风响的震撼,它来自火山暴发的壮阔,但它更来自山水行吟的歌者,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曾唤醒多少人的斗志;它更来自破浪前进的行人,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曾叫多少人鼓起信心,勇往直前;是的,李白就是这样狂放与自信,他曾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倒酒,让国舅研墨,他诗诗都是那样的豪放,句句都是那样的刚强,他的声音,教会我自信也坚强。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发出的含混不清的第一个章节,它是少年发出的感觉最温暖的语语,它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心中最常念到的挂念,它给予人的耳膜最温暖的振动,它让一个女人从此变得完美,它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情与阳光,它的名字叫做妈妈,是的,妈妈,这个读起来让我们最为信任的人,她给予我们的,不只是生命,更是我们一生也偿还不完的恩情,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一声一声去呼唤她妈妈,她便心甘情愿为我做一切,乃至生命,妈妈,妈妈,这个柔弱却又刚强的声音,教会我感恩。
有这种一种声音,它可能来自素不相识的路人,它可能来自从小到大的伙伴,它告诉我,我们彼此之间是透明的,它告诉我,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的,这个声音,来自我们最信最至的朋友,在这个世上,父母有一天会先我们而去,孩子有一天会远走高飞,陪伴我们一生的,还是朋友,朋友,我们困惑的时候,给我们鼓励,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加油,在我们骄傲的时候,给我们提醒,是的,朋友一生一起走,在我们走过的一串串深深浅浅脚印中,都留有朋友善意的回音,这种声音,教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摆正自己的方向,给我一生的鼓励与支持。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草长莺飞,有花香鸟语,有过各种各样的美景,但是,它们总会有一天离我而去,而陪伴我一生的,是这些声音,它们时时回绕在我的耳边,告诉我人生的路该怎样走。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3
从小,我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般丰衣足食。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妈妈每月从别人那里领回一点儿半成品的衣服回来赶制。缝纫机那“哒哒”的声音,便成了我幼时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为了让妈妈每天能多赶出点儿活儿,我便承担起了部分家务。小小的我开始像个小大人儿,学着帮妈妈做饭、扫地、洗碗、洗衣……而妈妈则成天扑在那台旧式缝纫机上,用她勤劳的双手,穿梭在岁月的布料上,编织着我们家庭的梦想。
但这个成天忙着做衣的普通农家妇女,对我的教育可一点儿也不马虎。除了告诉我学习的重要性,她最爱念叨的做人道理就是:做人不能偷、不能抢、不能懒、不能贪。而我小时曾经犯过她的“四不”忌讳。记得那时我上小学吧,一天在邻居小朋友家玩,我看上了她家的布绒娃娃——流氓兔。兔子?不正好与我的属相相配吗?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竟鬼使神差地将那只兔子请回家“做客”了!结局自然是一出悲剧:妈妈抓起那把裁衣的市尺,狠狠地抽打着我的手心。通红的手心上,竟落下了妈妈的眼泪,我真是又惊恐又悔恨。我情绪复杂的哭声,最终在一片更加急促的“哒哒”声中融化不见了。
如今,妈妈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也走进了服装工厂,可劳累一天之后,她总不肯闲着,照旧领些加工衣服的活儿回家来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家里也添置了新式的马达机,“哒哒”的声音总是将妈妈的生活缝隙填得满满当当。偶然补补东西,也会使用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哒哒”的音调依旧,可听来却一片苍凉。透着红锈的踏板踩上去,便会发出“吱呀,咯嗒,吱呀,咯嗒,吱——”的声音,仿佛在说:“哎呀,不知不觉老了,老了……”
对,缝纫机是老了,妈妈也老了,可不老的是我心中那欢快的“哒哒”声,是妈妈那张憧憬生活的笑脸。缝纫机是我记忆中最早认识的大机器,它的“哒哒”声,曾经温暖了我的童年,也必将在时光的回音壁上反复回响。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4
午后,阳光透过窗隙,慵懒地洒在桌上。桂花开了,沁人心脾的幽香在空气中氤氲。望着茶杯中冉冉升起的热气在空中消散。
嘎吱嘎吱,嘎吱嘎吱……
老式自行车的声音从一栋小楼中传出。我坐在奶奶的自行车上笑着,脚不安分地乱踢,突然被车链卷住了,夹在轮子里。我大叫一声,手紧紧捏住了车垫,眼睛紧闭着,强忍着不让眼泪留下。
奶奶连忙跳下车,用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绕过乌黑的车链,轻轻一用力,我的脚就挣脱了。她紧皱眉头,心疼地看着哭成泪人的我,轻轻在我脚上抚摸着,一下一下的。
“不哭啊,都是奶奶不好。”说完还踢了她最爱的自行车一脚。自行车“嘎吱嘎吱”地叫了,似乎在向奶奶申诉。
自行车的到来,也会伴随着快乐。每当“嘎吱嘎吱”的声音响起,我总会兴奋地跑出大门迎接奶奶,或者是说迎接那辆装满零食的自行车。奶奶看着狼吞虎咽的我,眯起了眼,轻轻摸着我的头:“慢点吃,不急不急。”
童年就像那自行车的车轮,转着转着,时光就悄然逝去了。
我要上小学了,奶奶得从乡下过来陪着我。妈妈也曾问过奶奶是否还要那辆自行车。奶奶笑了, 手抚过那掉了漆的冰冷的车身,“我老了,它也老了,别让它打破你们的时尚,不要了。”奶奶眼中似乎闪过什么,但又像划过夜空的星星,瞬间就消失了。
那陪伴我整个童年的“嘎吱嘎吱”声消失了,奶奶老了,童年逝去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隙轻柔地照在指缝间,像是温柔的轻抚,让人想起从前的快乐。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只见一位老奶奶骑着老式自行车,载着个小男孩。慢慢悠悠的骑着。
久违啦,那个声音。
笑了……
不知是否是那声音勾起了童年悠长的回忆,顷刻间,心中洋溢着奶奶、自行车和我一起生活的幸福。
像是睡着了,但愿那个梦中有“嘎吱嘎吱”的声音吧。
有一种声音催促着成长,更有一种声音见证了时光。 奶奶老了,自行车也老了,自行车已离我远去,可奶奶仍在。我不知道她是否也会像那自行车一样、那个记忆中的童年一样突然离开。只知道她头上的白发已数不清,对我的爱诉不尽……
童年的那辆自行车,那“嘎吱嘎吱”声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惦念,是我今生永恒的怀念。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5
小巷深处,余音绕梁。小河潺潺,身影依驻。小桥傍水,迎春相缠。
早晨的小巷,仿佛沉寂了。不知过了多久,早蛙的叫声,在一丛青青的菖蒲下面。也就那么断续的一两声,像试嗓子似的。满巷的绿,因这活泼的一两声,轻轻地抖了抖,天空倾下半个身子来倾听。没有谁知道,天空已偷偷用了这巷的绿,洗了一把脸,望上去,又洁净又碧青。
接着,小巷活泼了许多,家家户户都起来洗衣服,淘米。孩子们都站在老地方,等待一个人。“卖糖葫芦喽!卖糖葫芦喽!”我们组队的小朋友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们人手几块硬币,像是约好了似的,他们手里拿着的硬币不由自主地晃了起来。老人渐渐往我们这走了过来,他们抓硬币的手渐渐松了。
老人手中抓着一根插满糖葫芦的棒子乐呵呵地走过来。我和孩子们一起拥到老人面前买上那几元的糖葫芦。一颗颗红红的粘了芝麻的葫芦包了保鲜膜,小心翼翼的撕下,吃着那略带冰凉的糖葫芦,很满足。小朋友们手上粘粘的粘着糖,朝老人笑着说:“老人家,明天一定要来哦。”老人家抚摸着他们的头笑了:“只要小朋友们想吃,我天天都来哦。”
那时,我也是其中一员。当时拿着硬币给那位老人,老人从上面拔出一根糖葫芦给我,我蹦蹦跳跳地回去了。
老人家见我们已经吃到心中的美味,便拿起插满糖葫芦的棒子朝另一个方向走去,继续喊着:“糖葫芦,卖糖葫芦喽!”每天下午,我们都会听到老奶奶的声音。由远到近,变得有力。那时,糖葫芦是我们心中的美食。每次听到这声音,家家户户的孩子相约走到老地方,去享受自己的美食天地。
木桥。轻轻地搭在小溪上,这边是水,那边也是水。
来到小巷,便会听到那声音:“卖糖葫芦,卖糖葫芦喽!”整个小巷弥漫着糖葫芦的香味。
梦中,仿佛又回到了那里,又听见了那记忆深处的声音,由远到近……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6
蝉鸣如网,撒自古典的天空。
走出来,与满天的蝉鸣和满塘的红莲撞个满怀。我沿着野草缠绕的小径随意走着,我不想寻找确凿的目的地,我把双脚交给这些古藤般时隐时现的小道,就由它们把我带到哪里算哪里,即便被带进密不透风难辨方向的林莽,我也不会埋怨,就迷一次路吧。
听,这是大自然深处的声音。
我,没有伴侣,独自一人,走在这充满声音的小径上:鸟鸣声、溪水声、蝉鸣声……融汇在一起,奏起了一首生动而又活泼的自然协奏曲。
突然,滴———滴———滴———滴的一声撞入了我的耳,敲击着我的心,唤醒了已陷入尘世的心。
随着滴答声,我迈着轻快而又富有节奏的脚步向无尽的未知走去,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憧憬。
一路鸟鸣相伴,一路蛙声相随。心,在向大自然的深处探寻着,欲心静,欲豁达。
到了,这是一处自然洞穴,一声又一声,里面有一处天然积水。高处的水从岩壁上一滴又一滴地落下,滴答在一块已凹凸了的岩石上,走近一看,滴水处已有了一个小水坑,不大,挺小。
听,这是大自然深处的声音。
它唤醒着沉睡的记忆,突然,一幅幅早已生锈的记忆画面浮现在眼前……
欢乐、激动、感动、一切的一切都涌上大脑,钻入记忆。
你曾经有过坚持吗?
千万年前,自从岩壁开始滴水时它便有了一生的使命,它便有了坚持。
千万年后,现在,岩壁依然在滴水,但是,千万年来,它一直向往着肥沃的土地,能够重生。于是,它便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坚持。终于,有这么一天,我来了,我找到了它们,它们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你看,水坑里的水一直在笑,一直在笑。
在你的记忆深处,往往会有一种声音在某时某刻敲击着你的心,引领你走向人生的巅峰!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7
翻开记忆的扉页,浮现出一个最美的笑脸。那些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普成一首最动听的歌,而你的声音,一直在我的记忆深处。
——题记
清晨的太阳从云朵中窜了出来,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我躲在自己的被窝里迟迟不肯出来,享受被窝的温暖。可你的声音却打破了这一切美好——“快起来,不然要迟到了!”我不情愿地穿好衣服洗漱好后正准备出家门,你又说我不小心,忘了拿书包。我只是呆呆的“哦”了一声便背上书包走人。你又说:“要小心点,过马路时要注意。”我只是点了点头就走了。每天都是如此,我已经习惯了你的叮咛,也可以说是厌烦了你的叮咛,因为那时我不懂你的叮咛。
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回家,这是再也美好不过的事了。心随着渐渐散去的云一起飘,直到临近家的那个地方你的声音把我的心换回——“儿子,回来了,饿吗”我说回来那飘逸的心,点点头,匆匆地吃完饭后就写作业了。当我在咬着手指思考时,你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多大了还是咬手指头?”我红着脸把手放在桌子上。每天如此,我觉得这“叮咛”太烦心,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你的叮咛。
写好作业后,刚想趴下休息,可你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作业写完了吗?那你背背书吧!”我只好又拿起课本背诵。之后,我洗完澡准备睡觉。你的声音传来:“早点睡,明天还要早起!”我正准备狠狠地关上门时,你轻轻地温柔地说:“晚安!”我的泪水忍不住地流下来,我觉得这是最好听的声音。
一个不懂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汇报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妈妈,你的声音已经烙在我的心里,永远磨不掉你对我的关怀,就算记忆开始泛黄,可是只要听到你的声音,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你曾经给过我的爱。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声音的来源就是你——我的妈妈。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8
窗外的蝉鸣被头顶的电扇转破敲碎,稀疏地砸到眼皮上,断断续续,无休无止。随着白昼的一点一点拉长,“知了知了”的叫声也逐渐悠长起来,夏天到了。
还记得那些年的夏天,一元的冰棍,破旧的蒲扇,井水冰镇的西瓜。白天四处挥洒汗水,蝉声孜孜不倦地传遍我玩耍的每个角落,我听腻了也就当听不见,可蝉儿还是以同一个调子充当着我生活的背景音。然而到了傍晚,外婆飘渺深沉的声音与那悠长的蝉声混合,形成了夏日里最美好的二重奏,轻柔地在我脑海回荡。这时,我才注意到那蝉声的美妙。
那时天边的云彩美如梦境,我和外婆沐浴在灿烂的夕阳里,两个人影交织着投射在地上。外婆拿出那本书,泛黄的书页昭告着它的古老。粗糙的手指小心地指在书页上,苍老的声音也藏不住那温柔。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我念那些生晦古老的诗歌,老树上的蝉这时也一遍遍地“知了知了”,我就一遍遍跟着念呀念。如果念对了,背出来了,外婆就拍拍我的头,给我拿支冰棍,她笑眯眯地看着我,如云彩般美丽,如夕阳般温和。
吃完了冰棍外婆就给我讲那诗歌的故事,这时她的声音格外轻柔,像被那清风裹挟着从远处传来,又似薄纱般轻柔梦幻地笼罩着我。她说李白落寞地站在窗前,看满地像霜一样的皎洁月光,思念着遥远的故乡;她说张九龄凝望着海上的月,想远方的友人是否与他共享这一轮明月呢;她说苏轼在中秋佳节望月独自感怀,又重新振作起来……夜幕逐渐降临,蝉声也稍稍收敛,外婆一边挥着蒲扇帮我驱赶扰人的蚊虫,一边给我细细讲那诗中的美丽世界。她的声音空灵美妙,把我吸引到遥远的过去,枯燥的文字也变得妙趣横生。我乐此不疲地听着那些古老的故事,缠着外婆再给我讲,外婆刮刮我的鼻子,说要等我再背一首诗才能听故事,我便悻悻回了屋。
又是一年蝉声起,而外婆吟诗的声音渐渐远去,只有在梦中,才能再听见那轻柔的声音若有若无地回荡。
记忆深处里,有一种声音包含了那些最好的夏天,有一种声音深刻地被我铭记在心,有一种声音,承载了外婆最美的爱。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9
四季更替,日升月落,时间不停地向前走,儿时光阴多么美好,有太多难忘的回忆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我从小起床总是有我专属的“闹钟”,那就是奶奶的缝纫机,当清晨的初阳将它们的光辉洒满整个屋子时,那“轧轧轧”的声音便恰到好处的漫进了我的梦乡,温柔地唤醒我开始新的一天。
我年幼时最喜欢陪奶奶缝衣服了,看着那台油漆斑驳的老古董,在奶奶双脚有节奏的运动中,巨大的圆圈带动着一根细细的绳子,快速的飞转着,发出铿锵有力的“轧轧轧”的声音,太奇妙了。懵懂的我尽管不知道这其中的机械原理,不过,我还是喜欢听缝纫机发出的声音,这“轧轧轧”的音乐见证了我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记忆中那缝纫机总是比我起得早,无论我多早醒来,那台缝纫机都已经开始工作了,全神贯注的奶奶坐在缝纫机前,戴着老花镜,伏在案上,那灵巧如蝶的双手挪动着,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的洒到奶奶肩上,爬上奶奶的银发,一切时间仿佛定格,多么温暖而幸福的一幕啊。
在以前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那台缝纫机是花了家里大半年积蓄买来的,自此奶奶操持着家里的一个“得力助手”,全家人的衣服与被单一年四季都靠它来修补,它一直工作了几十年都没“退休”。小时候,不管冬天的温度再低,寒风再刺骨。坐在奶奶的热炕上,总是安心的;穿着的棉衣棉裤,也是最温暖的;“轧轧轧”的缝纫机声,也是最动听的。
现在生活好了,衣服也买的越来越多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似乎也不适用了,缝纫机自然也就被请进了阁楼。看着那落了灰的缝纫机,好像也看见奶奶那落了灰的心,偶尔心灵上的慰藉,似乎也只能来源于零碎的针线活了。
冬天又到了,厚实的羽绒服穿在身上似乎总是没有奶奶做的棉衣棉裤温暖。双眼渐渐模糊,耳畔又重新回荡起“轧轧轧”的缝纫机声了。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0
“滴答,滴答……”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放下了手中的书,站在窗前聆听,那点点滴滴的雨滴好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舞动出一种伤感的旋律。我的思绪仿佛跟随它的脚步,回到了那年,那天……
那天窗外也下着小雨。
中午放学回家,妈妈给我做了海带炖排骨,但我不喜欢吃海带,而妈妈非让我吃,说吃海带有营养,那时不懂事的我和妈妈吵了一架。那天晚上,我又无缘无故地向妈妈发脾气,把自己反锁在阳台上,我紧靠着阳台门,静静地流泪。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拍打在窗台上,仿佛在批判我的行为。阳台上晚上很冷,我的`双手冻得直打哆嗦。妈妈在屋子里面,敲着门,叫我进屋。我却边哭边摇头说:“妈,你快去睡吧,我不想进去。”妈妈说:“不进来怎么行,你这样会感冒的,听我的,进来吧。”“妈,我现在真的不想进去,你先去睡吧。”
屋内一片寂静……
突然,我感觉有人在撞阳台门。透过门缝,我看到了妈妈。她正在用尽全力地撞门,想要把阳台门撞开。我还从未见过妈妈那样着急,她的手暴起条条青筋,脸上豆粒大的汗珠滚落下来,眼睛里流出点点忧伤。妈妈那原本乌黑亮丽的秀发也渐渐变白,原本美丽的脸颊现在也有了丝丝的皱纹。我的心似乎被一种东西在温暖着。妈妈究竟为了什么而日夜操劳?外面滂沱的大雨狠狠地给了我一记耳光。我明白了,原来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眼皮再也承受不住眼泪的重力,任由它流淌。
我打开门,没说什么,妈妈的脸上露出了原先的笑容,并给我披上了一件暖和的衣服,抱着我说:“小菲,妈妈只是希望你能够开心快乐,好好学习,要学会坚强。”“妈,我以后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妈妈给我擦干了眼泪,我们俩都笑了。妈妈又说:“对了,我给你做的你最喜欢吃的老厨黄豆芽,快去吃吧,不然就凉了。”我跑向餐桌,经过一扇窗户,看到窗外的雨好像停了,也许它们也在为我和妈妈的重归于好而庆祝吧。
“滴答,滴答……”思绪又回到了现在,雨滴的声音又引发了我的新的思考:我们在慢慢地长大,而我们的父母在慢慢变老,但他们对于我们的爱却是不变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再浪费时间,来报答他们对我们养育之恩。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1
时针悄悄地走了几格,紧接着,就是期盼已久的放学铃了。
这并不是最让我期盼的。最让我期盼的是小学门口的那一家书刊摊子,摊子的老板是一个老头,已经年过半百,可还是精神抖擞的。每天放学后,我走出校门,老头认出我们班的班级标识,看到我就叫我,“小朋友,快过来看看,有新到的书、杂志”——用义乌的口音说着那里的方言,声音总是能让我亢奋起来。
每次叫我的目的当然是向我推销书刊,不过,也只有星期四的时候才有生意做,星期四出的书正好是我最爱看的漫画,不管怎么样我都一定会过去的。我是那里的老客,我买五元一本的漫画,也买了几十期了吧。不用叫我也会去买的,叫我可能是为了添加几分热情。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朋友,快过来看看……”,这样的声音也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我小学毕业。毕业离校的那一天,卖书老头用沙哑的声音问我:“明年读几年级了?”“要毕业了,可能以后不怎么来了吧。我不是本地人,要去义乌读私立学校。”我又买了一本漫画,却怎么也想不到,那本漫画竟然是我在那老头手下买的最后一本书!
在我读完一个学期从义乌回来的时候,我又想到了那个书刊摊子。我骑着车,又到了那个曾经伴随了我六年的母校前,我发现书刊摊子里面那个老头已经不在了,摆在方桌上的烟灰缸也已经收掉了。“他不会……”我心中一激灵,立即骑到书刊摊子前。摊子已经换了一个人经营,我问她:“以前那个人去哪了?”“你说以前那个卖书的老头吗?他可能回去养老了吧!”我感觉这话中带着伤感的语气,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善意的谎言。我骑着车准备离开书刊摊子,她叫住了我:“不买《知音漫客》吗?”“不了,这期的内容没有我爱看的东西。”我笑着说,心里却是无底的悲伤。
那一次我才感觉到,以前那个老人的声音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虽然他不是我的亲人,但我却觉得他像亲人般地存在。那让我难忘的声音在记忆深处响起——
“小朋友,快过来看看……”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2
在我心中永久恒温的,那在岁月中日渐沉重的,那在我记忆深处深深烙刻的,那一阵阵脚步声,在时时刻刻叩击着我柔软的心。
每晚的散步是必不可少的,而妈妈也一直陪伴在左右,不知与我一起走过了多少一岁,多少个春夏秋冬。一如既往……
雨后的空气湿润着,一棵棵高大的梧桐树面面相视着,沉默着,被打湿的叶子厚厚地铺着,说不定哪片底下就藏着一只小蜗牛。与妈妈并肩漫步着,发现不经义间,我长高了不少,也长大了,妈妈却一直喜欢牵着我的手。
“啪,啪,啪”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冷清。进入了公园,快步走着,妈妈依然牵着我的手,跟随着我的脚步。一圈,二圈,三圈,我有些累了,也才结束了今天的散步时间。脚步声,继续着……
我和妈妈相互间牵着手,倚靠着,默契地都没有说话,很享受这样静心的时刻。
我也顽皮地和妈妈开起玩笑,用力地摇摆着我们紧握的手,时而大步向前,时而缓慢下来,而我一旁的身影也好像一刻没有离开,渐渐地,我的脚步与妈妈不一致了,她都会耐心地等待我一下,或开快自己的步伐,所以,我们的脚步一直都是一致的,手也是随着我摆,妈妈的气息也加重了一些,我却也没有停下的意思,脚步也一直紧紧相随着,为了让我走得舒服一些,而我竟也是那一天,才发现了这个令我有些自责的小细节。脚步声,继续着……
对于妈妈那双温柔似水的明眸,发现她已苍老了许多,棕黑色的鬓发中掺杂着几缕银白的碎发,就只有那永恒的微笑从来没有变。脚步声继续着……渐渐地,我也留意起妈妈的步伐。
亲爱的妈妈,时间过得真快,您的步伐声却日渐沉重,变慢,现在是我依靠着您,将来,我会让您依靠着我。你我之间的脚步声,是一段永远不会降调的情……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3
白驹过隙,韶华易逝。打开记忆的闸门,随时光的洪流涌进记忆深处,“因为函函最喜欢吃桑葚了……”,耳边传来这熟悉的声音,淹没在桑树林里,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柔弦。
小学的时候,我住在爷爷奶奶家,一到五月份,爷爷准在自家院里摘些杏给我吃,小小的我特别任性,那会儿吃桑葚比较流行,我就总吵着要桑葚,爷爷也总是能弄些回来给我吃,我吃着开心,爷爷也总是笑脸相迎……
五年级那年暑假,爷爷病倒了,走不了路,他只能坐在轮椅上,脸色白得像一张纸,颧骨高高地凸起,目光呆滞,一声不吭,这是我回家后所看见的爷爷的形象,这还是我所认识的爷爷吗?这就是夏天了,想起院子里种的杏树桃树,我突然起了兴致:“爷爷,我推您出去走走吧。” 爷爷用一双蜡球似的呆滞的眼睛望向我,木木地点点头,经过母亲的同意后,我推着爷爷在院子里转悠。
院子里,青草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我推着爷爷漫步在院子里,“爷爷,您还记得嘛?”我低头问道,“小的时候您就总带我来这里,给我摘好多好多的水果,真的很好吃呢!”爷爷呆呆的看着前面,我苦笑,是啊,爷爷已经不记得我了,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去那儿……”爷爷指着一颗桑树对我说,“我要……”我立刻明白了爷爷的意思,我不敢拖延,立刻去摘树上的桑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摘下了一串,忙跑回来给爷爷,爷爷这一病,倒也像个小孩似的,竟然爱吃桑葚,小的时候我也常吃的,不过后来嫌吃了满手满嘴都是紫色,也就不怎么喜欢了。我继续推着爷爷往前走,没什么可说的,我就问“爷爷,您为什么爱吃桑葚啊?”“因为函函喜欢吃……”爷爷几乎毫不犹豫就说了出来,那黑洞洞的眼睛里仿佛闪闪发着光,我愣住了,爷爷他什么都忘记了,忘记了奶奶,忘记了我父母,忘记了我,忘记了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但他爱我疼我,宠着我的心却从没有变!一股暖流蔓延全身,变做泪水缓缓滴落……白云下的我与爷爷,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继续驻足于时光的肩头聆听,有爷爷的声音,在记忆深处。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4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我们总是不拘泥于饭菜最终的味道,光是烹调时的香气,下锅时油水沸腾的声音就足以让我们在精神上美餐一顿。
我亦是众多食客中的一员,只是比起味道和香气更热衷于声音罢了。
生于这个多姿多彩,物质丰富的年代,我是多么幸运,厨房里时常会有美妙声响伴随一股香气溢出。一年四季,无论花凋果落还是冰消雪化,唯有厨房中那熟悉的声音未曾断绝。
春,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我家桌上从来不少的就是肉丸子。母亲是异乡人,每逢过年便会从老家带回一堆当地盛产的肉丸子。父亲和我都非常喜欢,这种肉丸子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会在表面一层夹杂些许野菇。直接用开水煮沸配上酱油与青椒圈,一口一个,这是我最喜欢的吃法。每当肉丸子下锅时,水沸声渐明,总让我垂涎欲滴。从儿时到现在,那肉丸子下锅的声音在这春天奔腾不息。
夏,提起这炎热的季节,首先想到的就是雪糕与各种冷饮甜点。我最喜欢的,则是本地名产双皮奶,尤其是冷藏后的。在我不懂事的时候,我就天天缠着母亲要去吃双皮奶。母亲开始还惯着我,后来想必也是厌烦了,索性自己在家中做起来。开始不是特别顺利,母亲不能好好地将蛋清与蛋黄分开,最后总是将蛋黄也弄进去了,出来的双皮奶总是有点泛黄,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味道过得去。每当她开始做的时候,我便在一旁盯着,鸡蛋敲碎的声音,牛奶与鸡蛋在金属大碗中碰撞的声音,声声入耳。
秋,丰收的季节自然少不了蔬菜瓜果与香喷喷的米饭。远房的农村亲戚总会送上一些自己种的米。这时,母亲就会去市场上买来新鲜的菜心与排骨,拿回家中制成豉汁排骨蒸饭,豉汁与排骨的组合是我挡不住的诱惑。淘米声,菜刀斩断排骨时清脆的“铛铛”声,高压锅中水蒸气呼啸而出的“呜呜”声,皆让我欲罢不能。
冬,是火锅的季节。各路亲戚都会来我家串门,大家围成一桌,美美地吃上一顿。水煮开时沸腾的声音、扇贝绽开的声音、筷子的夹击声,如同热浪,一下子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从流口水到咽口水,从立春到冬至,厨房中的声音未曾断绝。
饭桌上的菜式越来越多,厨房中的声音婉转久绝。且行且珍惜,珍惜厨房里的声音,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700字]15
母亲的歌声是我听过的最无私最美的声音。
其实,从我记事以来,母亲很少在别人面前唱过歌,纵然偶尔一两次,也不过是哼哼小调罢了。有一次,我与母亲来到商场买点东西,我稚嫩的小手被母亲略显粗糙的手掌牵着,她去哪儿,我就得去哪儿。路过一家音像店,店门上有一个大屏幕,里面有一名歌手正在唱着悠扬的歌曲。歌声飘进了母亲耳中,母亲渐渐放缓了脚步,情不自禁地陶醉着停了下来。曲终,母亲才缓缓睁开眼,继续拉着我,走进这家店,买下了刚才播放的那张光盘。后来,我才知道,屏幕上唱歌的歌手叫邓丽君。
慢慢长大了,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崇拜的歌手,还有属于自己收藏的小箱子。这些,母亲也都曾有过,她最为自豪的是她那收藏满满的一箱明星光盘或是照片。——母亲说,这是她近二十年的用心收藏,十分珍贵。
可是母亲酷爱收藏唱片,却不曾听她唱歌,这令我十分不解。
我不敢问母亲,便向父亲打听。父亲说,母亲确实是一位酷爱音乐的人,结婚前十分爱唱歌,唱得也很好听。但是结婚后,尤其是我出生之后,她开始忙着打理家中里外大小事情,做家务,还要上班,十分辛苦,歌就很少唱了。最后,父亲对我说,因为你啊,她嗓子出了点问题。我很疑惑,一时却没有追问。
真正听到母亲的歌声,是在我十六岁生日的成人礼上。那天,母亲喝了点小酒,看得出她真的很高兴。亲朋好友一起去唱歌时,她便点了几首。她唱了,声音仍有些沙哑,但是很好听,仿佛带着磁性和魔力。所有人一下子都静下来了。听她唱,听她唱完,大家都给她鼓掌叫好。这时我倏地被激醒:正是这声音伴着我幼时的每次入睡。——这个声音,来自于我生命记忆的深处!——我哭了……
如果母亲的爱是世上最美的歌声,那么我作为儿子,定将它化作世间最长的音符,为母爱,轻轻唱!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ngganzuowen/202201/161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