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味儿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
除夕前一天,我和家人回到老家。
老家的变化可真大呀,马路又宽又平。小河更加清澈了,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每家每户门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以前垃圾乱倒现象不见了。
人们忙着为过年做准备,有的在贴门联,有的在杀鸡、鸭等,还有的在“谢年”。“谢年”是老家的传统祭祀,鱼、肉、水果、零食等摆满一桌。奶奶告诉我,谢年就是开开心心送走旧年,欢欢喜喜迎来新年,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健健康康,万事如意!同时,奶奶告诉我桌上摆的东西都有寓意,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代表“一年比一年高”;火龙果代表“红红火火”等。
腊月二十九,是年前的最后一个赶集日。奶奶带着全家一起去逛集市。穿过一条狭窄的老街后,奶奶告诉我,这就是我爸爸妈妈小时候赶集的街市。不过那时候集市上买卖的东西品种不多,都是乡下农民伯伯们自己种的菜,手工编的一些竹篮等。农民伯伯们把这些东西放集市上卖了,然后买回一些肉和生活必需品。这一条窄窄的老街,给爸爸妈妈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新街集市上。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商品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看来过年了,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看着人们大包小包拎满双手,我也跃跃欲试。穿过拥挤的人群,我拉着妈妈的手挤到一个老奶奶的小摊位前。只见老奶奶面前摆着好多红色的窗花。老奶奶告诉我们,这些窗花都是她自己剪出来的,看着这些漂亮的窗花纸,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些。妈妈毫不犹豫的给我买了一堆,让我把家里窗户到处都贴上窗花,我开心极了!
谢年、赶集,这样的场景年复一年地上演着。它们是最朴实而又纯正的年味儿,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深深地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要好好地坚守并发扬这些传统。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2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的,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的两头,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的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的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的为自己的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的歌声引来姥爷的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的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的。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的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的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的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的面,真的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举动笑的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的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3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过新年。前几天,我是不眠不休的写作业,现在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停下来享受一下猴年的新年。
此时此刻的我,深深的被过年的气氛包围着。
除夕夜那晚,我跟随者爸爸妈妈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味儿。哥哥、姐姐、小姑妈他们都在餐桌上聊天,侃侃而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
享受完年夜大餐,大家聊了一会儿天。聊着聊着,新年联欢晚会就开始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顿美艳的视觉“团圆饭”。晚会上有绚烂的灯光,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一盘盘精彩的“菜”让我们回味无穷。
单看着新年联欢晚会,我觉得还是有些无聊了,我就找出了一副扑克牌边打牌边看新年联欢晚会。我们陪着奶奶玩了一会儿接猴,奶奶也玩的很开心。
到了深夜,哥哥就陪着我们去放烟花了。我们先放了一个蛋卷是的烟花。它的烟花非常得矮,但是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接着,我们点了一个荷花型的,那个烟花点燃之后,就一下子嗖的转了起来,喷出了粉色的火焰,那个样子,真的像是荷花展开一样啊!这个烟花却是名副其实啊。接着,我们又放了一个奇幻旅程,那个烟花可漂亮了,有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绚烂缤纷。最后,我们放了一个手持式的烟花,那个上说是有60 发,我就一个一个的数。哥哥说这个烟花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烟花,一个烟花可以放好长时间呢。第一个烟花,我数到了53 个,但是姐姐只数到了47 个,诶,怎么回事呢?可能我们数错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十二点的钟声也敲响。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噼里啪啦的,一个个大的烟花也在空中汇聚出了漂亮的舞蹈,恭贺猴年的到了。这个除夕夜还真是年味十足。
相信我在狗年里,我会更加努力,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4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老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老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老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很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姥姥——我老妈的老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姥姥,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姥姥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姥姥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5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非常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非常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非常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非常令非常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非常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的妈妈。她非常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婆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婆婆非常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非常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非常招待我,我非常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6
清晨,天刚刚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里的沉静,为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终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个懒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向窗外望去,满地的白雪上铺着火红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开的串串鲜红的杜鹃,把这隆冬也打造的鲜活闪亮,或许这就是过年所特有的”年味儿“吧。
我总以为只有到过北方过一次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味儿。不说别的,单是这颜色上就比别的地方正宗。不知是不是天公也想一览这北国风光,在东北,过年前通常会下几场雪。于是在除夕这一天,白雪覆盖着整片大地、屋顶。所以与其他地方的杂色不同,北方过年的底色是绝对纯净的白色。这时,不知道从哪家开始,整个村子都开始披红挂彩,通红的大灯笼,闪亮的小彩灯,烫金的红春联,映着白雪。不知这北方的人们是否学过时装设计,怎就知道红色和白色是最流行的搭配,怎就将大地打造的如此俏丽多姿?
这北方的年味儿还要数那最朴实最实惠的菜品——杀猪菜。每到过年,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杀上一头猪,家里不养猪的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买上几脚猪肉。这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就特别的香。妈妈切下一块连肥代瘦放到锅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炖,那香味弥漫整间厨房。这时候,在院子嬉戏疯跑,冻得的瑟的孩子们就会乖乖回屋向妈妈讨一碗酸菜汤,也不顾烫就几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阵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这杀猪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们内心最温暖的牵挂。
我想,这北方的年夜饭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酒。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无论是原来的一斤散白,还是后来瓶装的丰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畅快痛饮。喝着滚烫的白酒吃着精致的小饺子,这样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才像是北方人过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出生起这17个年都是在北方过的。家乡的年过得年味儿浓浓,过得我心头火热。我相信以后不论在哪,不论春运多可怕,我都会——回家过年。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7
当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时,当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桌时,当相隔千里的亲人相聚时,当火红的灯笼被挂上墙时……这一却,都在传递着一个消息:过年啦!
早晨,是不同寻常的热闹,各种各样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满是爆炸完的烟雾,弥散着浓浓的火药味。梳洗完毕,吃过早餐,“声势浩大”的拜年队就出发了,踩着由爆竹碎片拼成的“红地毯”,碎片踩在脚下的声音清脆,小树在晨风中摇摆,树枝上挑着一点红,好像也在庆祝着新年的到来。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邻居的门前,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就得到一大把美味的糖果。小时的我,对糖果可是爱到了极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糖果的热情度似乎也在一点点的减少。无奈下,只好假装很欢喜地收下糖果,前往下一家,拜完了所有的人家,也快到8:00了。回到家,将糖全部掏出,装进袋子,送给了弟弟,弟弟欢喜得脸上都笑开了花。你看,他还在兴奋地拍打着糖,将糖一股脑地扫在地上,弄得“一地狼藉”呢!
拜完了年,喝点水,磕磕瓜子,一眨眼就到了中午。肚子开始不听话地“咕咕”叫着,奶奶也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美味的佳肴,让人看得可谓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家人全部到齐,午餐便开始了。在轻松的交谈中,分针飞快地转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下午。吃完饭,“全家总动员”便开始了,该洗碗的洗碗,该带娃的带娃,该洗食材的洗食材,各干各的。只有孩子们闲着,走街串巷,呼朋引伴,一起放鞭炮,一起狂奔,一起撒野,笑声响彻云霄。到了傍晚,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回到家,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看见了奶奶头发中夹杂的许多银丝,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盼着过年,一天天地长大,爷爷奶奶却在一天天地变老。这一刻,我才明白,爷爷奶奶经济不算好,为何也生活的如此开心。原来有钱并不是很幸福,家人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这才是最幸福的,爷爷奶奶就享受着这亲情之间的一份快乐呀!
年,小时候盼的是过年,长大后,盼的是团圆……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8
今年新年,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对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对联、贴对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对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意为新年福到。原来,贴对联也是很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了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迎神”。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了《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静下来了,我们也入睡了。
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了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9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与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非常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非常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非常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非常令非常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非常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的妈妈。她非常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婆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婆婆非常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非常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非常招待我,我非常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与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0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伴着美好的祝愿声,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今年,我们一家人回到老家——西安,准备在那里欢度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比如说:贴春联、挂大红灯笼、祭祖、点篝火等。下面,我就来说一说今年是如何体验西安春节年味儿的。
首先,我来说一说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以此增添过年的气氛。每逢春节,古人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由爸爸来完成这个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再来说说挂大红灯笼吧。中国的灯笼又称为彩灯。红灯笼通常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换上的。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大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节日气氛。我们家的这个工作由我和爸爸合作完成,爸爸爬上高高的梯子,我在下面指挥,“左边这个太高了,向下一点;右边那个灯穂没放好,要注意啊。”我在下面指挥得忘乎所以,爸爸在上面累的满头大汗。总算是过了把指挥大人的瘾。
最有意义的是大年三十晚上的祭祖活动。晚上7点左右,爸爸就带着我和妹妹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去本村其它成员家里祭拜先祖。每到一家,大人们总是忙着燃香、烧纸钱、祭拜先祖。而我们小孩们则忙着抓主人准备的好吃的东西,有花生、瓜子、糖果等。一圈走下来,我和妹妹足足赚了三大袋好吃的,实在是太开心啦!
祭祖回家后,在院子里点燃一堆篝火,一家人围着篝火谈笑风生,好不热闹。火红的篝火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
大年初一的早上收红包,是我们最爱的,只要我们给大人拜年,大人们就会给我们一个红包。接到红包后,我们就会躲在角落里偷偷数钱,个个都成了小财迷。
过年的喜悦,玩耍的快乐,都包含在浓浓的年味儿里呢!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1
屋子上下换上一身红装,地板被打扫的一尘不染,火红色的晚霞在天边燃烧,向山的那边涌去,像极了匆匆的旅人急忙赶回家与家人相聚。我看看手表,一月二十四日除夕。
已经时不时有鞭炮声了,分不清究竟是哪一家哪一户,但其中的欣喜是掩盖不住的,我走回屋帮大伯,点上两支大红蜡烛,明黄色的火焰猛地窜了上来,桌上,汤的余热还未散去,仍在咕噜咕噜冒着热气,时不时还冒上来一两个泡泡,电饭煲里煲了腊肠,热气将米饭的香气和腊肠的醇香一同带了出来,烟囱仍时不时喷吐着白烟,厨房里噼里啪啦的松枝燃烧的声音不断。
狗摇着尾巴,扑腾扑腾地小跑到桌前,眼睛发光地盯着桌上还在冒着热气,吐着白气的菜,它讨好地向我走来,呜呜地叫着,还摆摆头,示意让我给它夹菜尝尝,我则忽视它,朝外走去,天已经暗了,隐隐约约能看到几个星星,爬上房顶,嘣的一声,绚烂的烟花带着长长的焰尾,窜向天空,炸裂,迸发出无数的彩色的火光。紧接着隔壁的人又接着放,形成了烟花二重奏,这一瞬间,天空是属于彩色的。
打开电视,新闻联播正在播放,捡一个凳子,挑一双筷子,拿一个碗,坐在餐桌前,等待大家。等到大家都齐了,便开饭了,热乎乎的鸡汤加上香菇的香气,都融入到了鸡肉里,汤上浮了一层鸡油,让鸡肉变得鲜美还十分的滑嫩。还有一种叫米果的食物,又甜又粘牙,嚼两下,你的上齿便跟你的下齿连在一起了。狗穿梭在脚下,忙着找骨头,找到了,便咬得嘎嘣嘎嘣响。
吃完饭,陆陆续续洗完澡,有的人早早上床,有的人则在等待,有的人则在看春晚,这时,是寂静的,草间的蛐蛐声也没了,仿佛都在等待,等待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临近零点,我匆匆忙忙帮忙铺好爆竹,放好烟花,屋里的蜡烛也快燃完了,大家屏气凝神,等待,三,二,一,紧接着,爆竹红色的外皮伴随噼里啪啦的声音和火光在地面上炸开,这一刻,世界是热闹的,还是喜庆的。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2
新年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父亲母亲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父亲老家三王庄,再去母亲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父亲的母亲。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很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我们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母亲的母亲。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婆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我们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3
在我的家乡,喝了腊八粥,年味儿也就发酵起来了。
年三十,是最红火的日子。
姥爷喜欢炸丸子。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将大火炉抬出,姥姥往火里装炭,姥爷添柴、生火、吹风。火生旺之后,姥爷上油锅,姥姥把捏好的肉丸放入油锅里,滋滋肉丸在锅里翻腾着,热油不断冒着白花花的油花,肉丸散发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馋嘴的我偷偷捏几个放在嘴里美美地嚼几下,热热的肉丸,淡淡的香气,可真解了我这只小馋猫的馋。
下午,贴对联的事情需要我上阵。我和姨姨把买来的对联分类放在地上,哥哥和我从楼上放下梯子。区分上联和下联的事情当然是我的。我把对联一条条送给哥哥,然后哥哥贴,我招呼稳梯子。看着一副副贴成的春联,我会一遍又一遍朗读,并琢磨它们的意思。福字、车贴、出门见喜、天帝爷、灶家爷等都由我来贴。等到日落时,我们家的对联才能贴完。白色的墙壁映衬着红色的对联,给年罩上了一片喜庆的色彩。
最有趣的当属初一早上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全家会早早起床。打开门,哥哥会先点一发炮,然后扔出去,大家都叫这炮开门炮,响亮的炮声会冲破寂静的夜空,清脆的炮声会把我附近的邻居全部惊醒。几乎同一时间,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扔出开门炮。
随着开门炮声,院子里红火起来啦!我们一帮孩子会拿上一盒火柴,挨家挨户点燃年柴。然后比赛哪家年柴火焰最高。爱搞恶作剧的几个孩子还会带我们走出院子,把别院的年柴全部点着。那些被点燃年柴火的大人对我们会大吼几句,我们听也不听便跑回院子里。
初一早上吃饺子是习俗。在我们家,姥姥总会将一枚洗净的钱币捏在饺子里。姥姥说,谁先吃到了钱,谁这一年最有福气。为了争到这吃来的福气,我和哥哥总是一碗又一碗的吃,直到把肚子撑得滚圆滚圆,直到这一枚硬币的出现。
吃完饺子后,我们会每人拿一柱香开始放炮。我们会将点燃的炮乱扔,啪啪啪咯咯咯哈哈哈,村子里会传来我们爽朗的笑声。
啊,家乡的年味儿!你带给我无尽的思念。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4
打芝麻嘞,葫芦儿,冰糖儿嘞!每当听到这样地吆喝,我就知道快要过年有盼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那时侯的天似乎也没有老舍先生说的那分寒冷,我也不是什么信女,但腊八粥是一定要喝的。记挂一下,这是一种习俗,更是一厢怀旧的情结。听母亲说,打小我就爱喝腊八粥,那时候家里也算不上是富裕,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抢着要,母亲每次都佯装没有了,到了夜里在偷偷拿给我喝。花生、莲子、桂圆、薏米粥里带着臻香,带有母亲身上的朴香,细皙的非有非无,化成了回忆里的几缕清烟,惹人恋家。所谓年味,就是游子乡心念的家母吧!
年将至,前面总归有个小年,小年是要买年货的。这时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银雪布满,好像在临年争喜。小年没有腊八的那分仪式感,却也不乏乐趣,家里人都会放了假,一起作伴买买东西,厚迎归子。到了那时,家里人都爱说:大孩子坐上火车了没,什么时候回家。说着,还要再买些什么孩子爱吃的小吃食品。与此,鞭炮和新衣也是年的硬角色,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是本命年,要穿些大红的衣服,象征的是红红火火,福气满盈。所谓年味,就是这美盼吧!
鞭炮声声辞旧岁,瑞雪纷飞迎新年。除夕清晨,家家早起,都迫不及待地揭下了旧的对联子和窗花,这等同于辞旧迎新。先前的时候,对联都是找人写的,然后用浆糊粘上。现在便捷了,总是感觉失去些什么。小时候,过了午,母亲总会和隔壁的杨婶作伴去赶集买些大鱼大肉,我总是缠着母亲带我去,但母亲却怕人多,我走丢而拿几块糖果哄我在家待着。到了傍晚,就是年的重头戏了。在外的人都在那一时回家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成为了乡土里最美的一道晚景。年夜除夕不是几束灯光,不是络绎不绝的鞭炮声,也不是一桌年夜饭,而是一家人团圆的热乎气啊!所谓年味,就是这阖家的闹意吧!
新年伊始,爆竹齐燃。没有我想象中的盛大欣喜,却依旧是记忆中不染浮尘的美谈,依旧是谈笑间的小时候。所谓年味,就是这干净简单的回忆吧!
我一直执念年味究竟是何,却不想忘记了珠光宝气,只留一拈乡意。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5
现在常听人提起:现在过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春节将至,感觉确实如此,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车水马龙、钢筋水泥,搅乱了年的声音、色彩和味道。
社会物质富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阶段,这固然让人欣喜,但物质富裕并不能掩盖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人类的需求是分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我们的物质需求渐渐的都能满足了,精神需求却突然变得非常空洞。
但是,让我感到异常的是,我们的春节越发变得无人问津起来,但类似西方的圣诞节、平安夜却在中国大受追捧。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遭受抛弃,而西方节日却大放异彩?我想这与大部分中国人的虚荣心态有关,什么叫圣诞节?我们开始好奇,好奇了就开始研究,研究了就开始体验,体验后就越发的感受到一种新鲜感,越发的感觉到自己与国际接轨了,自己越来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是什么理论认为我们能够过一过老外的“春节”就一定是现代人了?反而,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极度不尊重的行为。
其实,过年是生活本身的结晶,年味儿同样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过年是一种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暂时歇息一下,开春了再走。过年是一种企盼。子女求学求职在外,过年就是回家,长辈盼望见到子孙,过年就成了愿望。过年是一种乡愁。浪迹天涯、绝少归期的海外游子,在客乡复制了传统的春节,西方国家唐人街的庆贺倒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庆典仪式,以满足游子对家乡和故土的怀念,年节的欢乐中夹杂着淡淡的乡愁。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体贴细心地守护着她。
总而言之,春节为什么在中国越来越冷?这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民族风俗的尊重,对于自身存在的那一点点虚荣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难道,我们都搬到国外去过年?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28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