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过新年。前几天,我是不眠不休的写作业,现在终于可以稍作休息,停下来享受一下猴年的新年。
此时此刻的我,深深的被过年的气氛包围着。
除夕夜那晚,我跟随者爸爸妈妈来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味儿。哥哥、姐姐、小姑妈他们都在餐桌上聊天,侃侃而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
享受完年夜大餐,大家聊了一会儿天。聊着聊着,新年联欢晚会就开始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顿美艳的视觉“团圆饭”。晚会上有绚烂的灯光,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一盘盘精彩的“菜”让我们回味无穷。
单看着新年联欢晚会,我觉得还是有些无聊了,我就找出了一副扑克牌边打牌边看新年联欢晚会。我们陪着奶奶玩了一会儿接猴,奶奶也玩的很开心。
到了深夜,哥哥就陪着我们去放烟花了。我们先放了一个蛋卷是的烟花。它的烟花非常得矮,但是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接着,我们点了一个荷花型的,那个烟花点燃之后,就一下子嗖的转了起来,喷出了粉色的火焰,那个样子,真的像是荷花展开一样啊!这个烟花却是名副其实啊。接着,我们又放了一个奇幻旅程,那个烟花可漂亮了,有红的,黄的,紫的,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绚烂缤纷。最后,我们放了一个手持式的烟花,那个上说是有60 发,我就一个一个的数。哥哥说这个烟花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烟花,一个烟花可以放好长时间呢。第一个烟花,我数到了53 个,但是姐姐只数到了47 个,诶,怎么回事呢?可能我们数错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十二点的钟声也敲响。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噼里啪啦的,一个个大的烟花也在空中汇聚出了漂亮的舞蹈,恭贺猴年的到了。这个除夕夜还真是年味十足。
相信我在狗年里,我会更加努力,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2
“啪啪啪”,一连串的爆竹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响!漆黑的夜空上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贴对联,挂灯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餐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的气氛。
我们家也不例外。能干的爷爷奶奶还做起了我们衢州的特色小吃——蒸米糕。今天,我可是亲眼看到了做米糕的整个过程哦!
奶奶先把米粉、芝麻粉、白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倒在一个木制蒸笼里,再用勺子把米粉刮平整,我偷偷地用手指蘸了一点米粉尝了尝。哇!香甜香甜的,一下子甜到心里了。接着,奶奶盖上盖子,将米糕放到大锅里蒸,没过多久,锅里就飘出来一股股芝麻的清香,那香味直钻我的鼻孔,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吮吸着。
这时奶奶把蒸笼抬出来,移开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米糕倒出来。蒸好的米糕软绵绵、香喷喷、热乎乎的。咦?这米糕怎么变色了,刚才放进去的还是白花花的,怎么蒸出来变黑米糕了呢?奶奶说:“蒸好的米糕变了色,是因为夹在中间的黑芝麻显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做米糕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有趣的一个过程——切糕。爷爷和奶奶手持菜刀,以非常快的速度把米糕切成一条条,一片片。只看见菜刀闪过的光影,只听见菜刀在米糕上“笃笃笃”地跳舞。我真为爷爷奶奶们担心,生怕锋利的菜刀不小心切到他们的手。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切得这么快,不能切慢点吗?”“因为刚蒸出来的糕非常软,如果切慢了,糕就变硬了,不好切。”奶奶说道。
不出几分钟,一锅蒸糕就切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块米糕放进嘴里,刚蒸出来的米糕热乎乎的,又软又糯又香甜,非常好吃。等米糕凉了,就是大家吃到的松、酥、香、脆美味的米糕了,这四味交杂在一起,就组成了一股独特的味道,这味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就是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3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自己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自己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4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近了,可爸爸妈妈每年总要为在哪过年的问题争执。妈妈认为在岐山县城过年方便,舒适,而爸爸总觉得老家范家营的年才接地气,年味十足。我和妈妈是一个阵营,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固执的爸爸。因此,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似乎成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事情!
回到老家范家营,我们的心似乎到了另一个天地。屋舍俨然,视野开阔,土地平旷,我们绝不会像在县城一样窝在舒适的房间。老家的庭院很大,再加上许多在外的游子也回家过年,少不了串串门,拉拉家常,畅谈自己阔别回乡的情感。许久不见的孩子们也会聚在一起玩耍,这就使得老家的年味多了一些热闹,亲切和乡亲们的大团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诗中辞旧迎新的盛况在今天也是有增无减。除夕是春节的序幕,这一天,天刚刚亮,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为过年做各种准备,我们全家各司其职,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忙活,我和爸爸、爷爷负责贴春联。贴春联是一个古老的习俗,红色的春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春联的内容都传递着一种美好的愿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遐想都寄托在这鲜亮的文字之中!我已迫不及待地拿出对联,急切地递给爸爸。咦,先贴那个呢?两张都一样呀!突然想起妈妈说过,上下联要看尾字的平仄,仄起平收也就是上仄下平,我郑重地读着对联上金黄的大字:春光明媚山河锦绣,绣为仄声,这应该是上联,快点呀!站在梯子上的爸爸催促着我。我自信满满地把上联递给爸爸,他满脸疑惑:确定没错?贴反了会闹笑话的。我得意地说:没问题!一旁扶梯子的爷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内心一阵窃喜。
前后几道门的对联贴好了,接下来要贴神。俗话说,心诚则灵。奶奶特别讲究,因此,这个神圣的事情就由奶奶完成。我跟在奶奶后面,听听奶奶讲贴神的事情。老家的神位很多,有门神爷,灶王爷,天王爷,土地爷,井王神,仓王神,还有保佑大家财源滚滚的财神爷。贴神时,奶奶小心翼翼,而且念念有词,不断叮嘱我:嘟嘟,不要乱说话,小心触怒了你神爷爷。看着奶奶严肃而虔诚的神情,我吓得不敢吱声。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奶奶好笑,现在的我,竟也天真地相信,在这么多神爷爷的护佑下,我们全家人一定会平安无事,幸福美满的,我也理解了奶奶的良苦用心,这就是奶奶对家人的深爱。贴神,烧香,拜神,这一切在奶奶熟练而又习惯性的动作中完成了。忙完这一切,奶奶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情,就像实现了一个愿望一样安心。这时候,奶奶一声令下:可以放鞭炮了!拿着鞭炮的爸爸早已蠢蠢欲动了,乐得像个孩子。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浓浓的烟火味连同年味一起散开在乡村微冷的空气中!
忙完了,快来包饺子。厨房的妈妈忙得不可开交,她已经调好了饺子馅,等着全家一起包饺子。瞬时间,厨房又成了一家人的主阵地,我们说着笑着,酝酿着除夕之夜的欢快与喜庆,期待着除夕之夜的团圆与祥和
这就是老家的年味,这年味是爸爸念念不忘的童年回忆,是爷爷奶奶常年的期盼。如今,我和妈妈也认同了这份家乡年味,因为它也是家乡亲人对我们满满的宠爱。
明年,不用问,我们还在老家过年。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5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刚到老家,爷爷已经忙起来了。爷爷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贴。爷爷说“福”字是可以带来吉祥和幸福的,能祈祷在新的一年过上开心、快乐、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色的“福”字,往上贴的时候,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这样才能让福到,爷爷说完这番话,我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有这么多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其他人家的门、窗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也很忙碌。奶奶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一会儿工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松糕就出锅了,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和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子,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然后搅拌在一起做的,再配上传统的调料,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子放入蒸笼,过了一会儿,蒸笼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子冲我笑。我忍不住夹了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还是开心地笑了起来。
初八的时候,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人山人海,笑声不断。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新安江的路途。可家乡的热闹场景像电影画面一样浮现在我眼前——家乡的年味最浓!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6
家乡的年味,是最为浓厚的,也是最让人怀念的。家乡的年味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承载着厚重文怀底蕴的味道!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那奶奶亲手包的饺子,那红红火火的新衣服,那五花八门的爆竹,那让人满心欢喜的甜言蜜语。可如今都不复存在了。随着我一步步长大,如今的我不是等着新衣服给我穿,而是一本本新的作业本给我做。年味也越来越淡薄,直到那年。
我回到家乡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一直埋头在作业中。春节到了,我终于能休息一天了。当我趴在窗前,看着外面,我貌似看到了年的一角。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有的是崭新的豪华轿车,有的是一辆破损的摩托车,后面还拖着一些不忍直视的衣服。但他并没有感到羞愧,相反他面带笑容,眼里充满期待。顿时我领悟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在家中,奶奶也开始忙碌起来,剁饺馅,炒瓜子,杀公鸡,扫房梁,洗衣服。爸爸妈妈没闲着,他们买鞭炮,买糖果,买着各种各样的`年货。
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是现在国家政府到处禁止放炮竹,导致让年味缺了一种味道。但是,小朋友们却不甘心,拿着·自己的压岁钱偷偷的买炮竹,又偷偷的放炮竹。这又给年味添加一种神秘的味道。
在除夕之夜,家家灯火相照,一家团聚。全家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有说有笑,但也不缺乏低头族,
吃完年夜饭,一加坐在一起看春晚。这一天,许多人会守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声钟响,过年了,新年好,恭喜发财!这样的声音起此彼伏,即使没有炮竹的声响,却也有哪班热闹。
如今,年味越来越淡,这个中国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节日不应该如此淡薄,我希望那独有的年味能够再次散发出那味道。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7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很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的妈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婆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8
过年了,人们纷纷回家过年,新闻上也有说春晚的事了。我回到了奶奶家,奶奶家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除夕傍晚,我们开始放鞭炮。传说叫“年”的怪兽最害怕的是巨响和红色。于是人们燃放烟花爆竹驱逐年。
鞭炮声音很大,噼里啪啦的。我们捂着耳朵观看这个热闹的景象。
然后趁着天还没黑,贴春联。上联:人逢治世居栖稳;下联:运际阳春气象生。横批:家庭幸福。
接着就是过年的惯例——看春晚。
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一个个小品,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蔡明和潘长江演的《车站奇遇》,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大妈的女儿过年加班不能回家,她就准备在12点前去他女儿的公司给她一个惊喜,她去搭车,与司机发生了一系列搞笑的东西,却没能在12点去他女儿那,后来她发现司机的儿子也是五年没回来了,他就准备陪司机过年,后来他儿子回来了,他们两家就一起过年去了。
春晚的海报上明明有鹿晗、吴亦凡和陈伟霆,我从七点半一直看到了半夜一点,直到结束,他们连个影子都没有。我很气愤:“这不是浪费我时间嘛!”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SM公司删的,我恨SM。
(以上这段不在我作文本上,我要是给老师看这个……我就死定了……)
过年还要放炮。表姐买了一盒“烟雾弹”,点着后不会发响,只会喷烟雾。因此怕响声的表弟总算找到了适合他玩的。
最重要的是两盒大的烟花。12点了,四周的烟花都放上了天,很漂亮。我们全出去观看放烟花。我们也该点了。表哥和大爸爸点完,一个个烟花在漆黑的夜幕上绽放,连同附近的烟花,将世界照得如同白昼。
在家乡过年很热闹,家乡的年味很浓。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9
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新年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新年毕竟是新年,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对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对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0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忆起那片小村庄,总会闻到一股浓浓的年味儿。
每到寒假,我就和爸爸妈妈回到家乡。一到小村庄,我就和一群差不多年纪的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拿着一两盒小烟花,一手包住耳朵,一手颤抖着点起烟花,心怦怦地跳个不停,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害怕。“砰!”突然蹦出来的烟花总会吓到几个年纪略小的孩子,肉嘟嘟的小嘴翘得好高。大家挥动着烟花,唱着欢乐的歌曲,烟花在我们的挥动中,一会儿变龙,一会儿变蛇,张牙舞爪,扭动着细细的身姿。
如果不下雨,我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公园的草地。在草地上踢几脚球,打几个滚,坐下来吃一些在家长嘴里所谓的垃圾食品,配上一杯冰镇汽水,在没有大人管的草地上自由的感觉可真好!玩累了,就在草地上躺一会,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和暖暖的阳光。
我们无力地躺在草地上,远处传来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我们走进一看,原来是叔叔们正在打年糕。“嘣,嘣,嘣”大家用力打着,我们的眼睛也跟着一声声敲打声一眨一眨的。我心里想着:大人们可真忍心,年糕都被打扁了,说不定正在哭呢!想着想着心就不觉痛了起来。我双手放在背后,装出很自信的样子,说:”我也来试试!“这可惊到了叔叔们。我挽起袖子,用尽全力,可那大大的木榔头似乎并不听我的话,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我有些不好意思,可并不服输,认真看着。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打好了。大家捏的捏,切的切,装的装,好有默契。
不过一会儿,香喷喷的年糕上来了,白白的身子像个胖娃娃似的,肥肥的,嫩嫩的。令大家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的拿上一块,哇!好好吃啊!香甜可口,一不小心吃太多了。个个都顶着个大肚子!
家乡的年味甜甜的,草地上一个个快乐的身影,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将成为我童年最美得回忆!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1
春节,是一年之首,我们也把它称之为过年。春节还有许多其它的名字,比如新春、新岁、新年、岁旦、年禧、大年等、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民俗,不一样的食物,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浓郁的地区特色,但同样都是热闹喜庆,我的老家在温州,那里的春节习俗和特别,想知道在我的老家是如何过春节的吗?快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盼呀盼,终于盼来了春节,我去了心心念念温州的奶奶家。每次回老家去过春节都会变得格外忙碌,尤其是大年三十这一天,大家都会忙着做年夜饭、掸新、贴春联、挂大红灯笼……掸新的意思是大扫除的意思,而年夜饭当然是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啦,在温州地区年夜饭也称分岁酒,吃年夜饭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幸福福,老家的年夜饭有许多美食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其中最具家乡特色几道菜的便是温州鱼饼、酱油肉、鳗鱼鲞、血蛤、鸭舌和虾干了,而且每道菜都有吉祥的寓意,温州鱼饼代表“黄金白玉”,因为鱼饼内白外黄。酱油肉则寓意着"红红火火",虾干是“有头有尾”的意思,表达了在岁末年初,干活要干脆,做事要认真努力,这些美食不但有这些好寓意,味道也很好,光是听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大年三十晚上满满的一桌子温州美食,爸爸还特地炒了一盘年糕,每年年夜饭的必备菜肴,意思是年年高。
今年我还去参加了老家一个叔叔的婚礼哩,这里的婚礼也有许多特殊的温州习俗哦,最特别的是要吃两顿喜宴,新娘子要嫁到新郎这里来,提前一天的起门酒上要给新郎的亲戚们敬茶,来熟悉新郎的亲戚们,这顿喜宴招待的都是近亲,我可也是新郎的一个小亲戚呢,也是第一次参加一场吃两顿喜宴的婚礼。
虽然这么多有意思的习俗,可我最喜欢的还是年三十发压岁钱,谁让我是个小财迷呢?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2
当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时,当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桌时,当相隔千里的亲人相聚时,当火红的灯笼被挂上墙时……这一却,都在传递着一个消息:过年啦!
早晨,是不同寻常的热闹,各种各样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满是爆炸完的烟雾,弥散着浓浓的火药味。梳洗完毕,吃过早餐,“声势浩大”的拜年队就出发了,踩着由爆竹碎片拼成的“红地毯”,碎片踩在脚下的声音清脆,小树在晨风中摇摆,树枝上挑着一点红,好像也在庆祝着新年的到来。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邻居的门前,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就得到一大把美味的糖果。小时的我,对糖果可是爱到了极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糖果的热情度似乎也在一点点的减少。无奈下,只好假装很欢喜地收下糖果,前往下一家,拜完了所有的人家,也快到8:00了。回到家,将糖全部掏出,装进袋子,送给了弟弟,弟弟欢喜得脸上都笑开了花。你看,他还在兴奋地拍打着糖,将糖一股脑地扫在地上,弄得“一地狼藉”呢!
拜完了年,喝点水,磕磕瓜子,一眨眼就到了中午。肚子开始不听话地“咕咕”叫着,奶奶也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美味的佳肴,让人看得可谓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家人全部到齐,午餐便开始了。在轻松的交谈中,分针飞快地转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下午。吃完饭,“全家总动员”便开始了,该洗碗的洗碗,该带娃的带娃,该洗食材的洗食材,各干各的。只有孩子们闲着,走街串巷,呼朋引伴,一起放鞭炮,一起狂奔,一起撒野,笑声响彻云霄。到了傍晚,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回到家,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看见了奶奶头发中夹杂的许多银丝,不禁陷入沉思。我们盼着过年,一天天地长大,爷爷奶奶却在一天天地变老。这一刻,我才明白,爷爷奶奶经济不算好,为何也生活的如此开心。原来有钱并不是很幸福,家人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这才是最幸福的,爷爷奶奶就享受着这亲情之间的一份快乐呀!
年,小时候盼的是过年,长大后,盼的是团圆……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3
对于我来说,自家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就是一份特别的年味,看着在夜幕下闪闪发亮的灯笼,脑海里不时会浮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年夜饭的场景。
年味在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中,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男女老少。跟着妈妈走进菜市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卖菜的大婶,买菜的阿姨……每个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之情。就连花鸟鱼市场也随着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叫喊声充斥了整个卖场,“老板,这只金鱼可真漂亮!”“大妈,来一棵发财树吧,祝你们财源滚滚!”“老板,真是谢谢了,祝你们生意兴隆!”祝福声,笑语声,不绝于耳,可真热闹啊!一个个顾客走过,他们脸上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浓浓的年味,更在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里,热气腾腾里面透露出丝丝团圆的气息。大人们包着饺子,小孩们当然也不能闲着,帮大人放饺子、擀饺子皮……甚至玩起了“面粉大战”,趁别人一不注意,就把面粉抹在别人的脸上,被抹的人自然就成了京剧演员喽!……等大人们包完饺子,我们的脸上白花花的,可心里却是暖暖的。
年味还藏在美味的佳肴中与热闹的爆竹声中,俗话说“爆竹声中一岁除”。在爆竹声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在老家,小孩子要到十二点才能睡觉,老人们把这种习俗叫做“守岁”。年味在大红灯笼中忽隐忽现,年味就在这夜幕中,逐渐浓厚。家乡的年味是人山人海的市场,热气腾腾的饺子,可口美味的佳肴,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是回家过年的人们脸上的喜悦与互相传递的美好祝福……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家乡永远永远不可替代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4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平日里安静地出奇的小镇,在今天,却“活”了起来,洋溢着年的味道。
镇子里,小巷里源源不断地传来爆竹声,使我想到了王安石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着隔壁的小朋友们手里放着烟花,不禁羡慕起来。我对正在吃年饭的大人们急切地喊着:“放烟花吧!隔壁的人都开始放了。”“急什么?饭都还没吃完。”奶奶在饭桌上嚷嚷着。
终于到了放烟花的时候,哥哥们带着我来到门前的空地上,因为这儿宽敞,又没有易燃物品,由于我胆子小,所以只有看的份儿。哥哥们点燃了一只拿在手里的冲天炮,“吁……砰”随着一声声巨响,烟花在空中绽放了,好似一朵朵鲜花,那绽放开来的小火花向四周飞去,不一会儿,便在半空中消失了。
随及他们又点燃了一个外形像极了圣诞帽似的烟花,烟火从帽子的顶端射出,像鲸喷出的水柱一般。烟火的颜色变化多端,时而是天空的蓝,时而是云朵的白;时而是树叶的绿;时而是西瓜的红。我和哥哥们玩得不亦乐忽,于是我作了个大胆的决定,想亲自放一次爆竹,感受一下过年的快乐。
哥哥们挑了一个圆柱状的爆竹给我,开始,我也以为是个不会爆的烟花,但我却被耍了。我把它稳稳地放在平地上,打算用火柴点燃之后就跑开,但我迟迟不敢下手,怕它的火花烧着我的手。眼看火柴快燃尽了,便鼓起勇气用火柴点着了爆竹,看着爆竹一点点冒烟,我便赶快撤离。只听见“嘭”的一声,爆竹炸了。我的心被吓得急速跳动着,哥哥们却在一旁得意的笑着,我又气又好笑,气的是他们故意耍我,好笑是为自己的举动好笑。
那一晚,院子里飘着爆竹的硝烟,烟中是一群放爆竹的孩子,正因为我们,家里才有了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_初二作文15
大年三十儿一早,老家的厨房就为年夜饭忙碌起来了,我也参与其中,最有趣的就属做番薯饺了。
番薯饺,顾名思义,就是用白番薯、芋艿等做的饺子,方言叫做“三粉饺”,它的样子像飞镖,三个尖角托着里面的馅儿,看着很特别。开始做面皮:它是用白番薯磨成粉、过滤,沉淀后,取沉淀而成的淀粉和芋艿糊(将芋艿煮熟,去皮后碾成糊状)搅拌一起,加适量水、反复的揉搓和面,之后搓成长条,截成一段一段的,揉成一个个小球,用大拇指和食指往球中心按压,慢慢往四周按,把小球按成一张薄薄的圆饼面皮。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馅儿,馅里面可以有胡萝卜、猪肉、生菜、虾米、蘑菇等等,舀一勺馅儿堆放在正中央,大拇指与中指用力一掐,用虎口形成一个小角儿,重复三次,番薯饺就大功告成了。
刚开始我做的乱七八糟的,一会儿水太多,一会儿水太少了,做出来番薯饺不是软塌塌的,就是硬邦邦的,形状凹凸不平很难看。当我快失去信心的时候,厨神外婆耐心的教我方法,按压时要用中等力度,不能用力过猛,水也要洒的均匀,我用了外婆的方法试了又试,终于做出来有模有样的番薯饺。
三粉饺可以清蒸、可以水煮、可以过汤,烧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各具独特风味。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原汁原味的水煮。一开锅,一股芋艿清香扑鼻而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番薯饺在水中翻滚,关火盛盘,夹了一只热腾腾的饺子,咬上那么一口,汤汁一下子流了出来,灌满了整个口腔,咀嚼中,Q弹的感觉很爽口,唇齿间流露出老家的年味儿,简直一个美字了得。
我爱家乡的年,爱家乡的美食,爱家乡的“三粉饺”。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28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