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菩萨过生日”,十分隆重。小编收集了家乡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重庆,我家乡的节日风俗和其它地区大致一样,我十分热爱这片土地呢。
我们那里过年称之为赶年,“赶年”这一名称还是从我们那两个少数民族流传而来的。这两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土家族和苗族,他们以热情好客、心灵手巧而著称。
除夕之夜是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在午夜十二点时要放鞭炮,老人家称之为出“天星”;晚上有星星月亮代表着第二天是个艳阳天,同时也昭示着来年会更加幸福美满。在这一天,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除此之外,一大家人要围着地炉烤火,嗑着瓜子,看着电视上演的春节晚会,聊着家常。妇女们负责把火越烧越旺,意味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孩子们只需在这一天高高兴兴的玩耍,希望来年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不仅如此,在除夕这天还要吃团年饭,不过这吃饭也是大有讲究的。首先必须做到的是:要在正午太阳当头时开饭,这菜色也是按着规矩来。要有一个火锅和一个干锅,火锅和干锅以辛辣为主。火锅以粉丝、白菜、萝卜、豆腐和猪血等为下汤的菜,以熬猪蹄、猪排骨、羊肉、牛肉、鱼肉一类的荤腥菜色为主菜。干锅则以鸡鸭为主菜,拌着土豆干煸。上菜先上凉菜,再上干锅,再上火锅,之后是炒菜。
正月初一不出门,一大家子人在堂屋里谈笑风生;而且不准把灰尘扫在屋外,把水泼在门外,因为传说财神爷、灶王爷等其他神仙会齐聚一堂为百姓祈福,祝福挥洒在每一个角落,如果把东西往外扔,就等于扔掉祝福。初二拜家庭,就是晚辈孝顺长辈,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三、初四拜丈人,女儿和女婿一起去拜访丈人、丈母娘以示孝心,教育后人百善孝为先。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是小孩子们的天地。吃汤圆、甜酒、做花灯、玩花灯、观花灯、舞龙灯、游龙等;吃喝玩乐是小孩子们的天性,然而这一天的娱乐活动仿佛只为玩而诞生。在这一天许多孩子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吃汤圆和甜酒,汤圆滑滑得像只泥鳅,总也夹不起来,好不容易用勺子舀起来了,它却又像只顽皮又灵活的.猴子,从勺子里逃跑了。
我爱我的家乡!
第二篇:家乡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第三篇:家乡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第四篇: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菩萨过生日”,因为八年才轮一次,所以十分隆重。
菩萨过生日的前几天,我们家十分忙。这是因为那天我们家既要拜拜又要请客。吃的、用的都要在那几天准备好,请客的名单也要准备好,搞得家里的大人手忙脚乱,一刻也不停歇。
那时,全家人都有工作:大人要买食物和要用的东西;老人在大院里杀鸡、杀鸭和切菜;小孩则哪凉快哪待着。结果大人最忙,老人最累,小孩最清闲。
终于到了菩萨过生日这天,本来想着这一天很热闹,很好玩。谁知道啊,凌晨五点半就要起来拜拜。老人是自己起床的,大人是被手机铃声叫醒的,而我们小孩是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的。紧接着,大人们把桌子摆到门口,摆上供品,摆上香开始拜拜。我们一个接着一个拜,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在拜什么,只是举着香,迷迷糊糊地跟着大人这边拜拜,那边拜拜。大人嘴里在念什么,我们哪里会晓得呢。但是,那种虔诚和肃静,让我们一点都不敢胡来。好不容易拜完了,又一阵轰轰烈烈的鞭炮声响起,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吓得连忙堵起耳朵。没过多久,大人们把供品收了起来,我们小孩却争先恐后地去抢能吃的东西。
到了9点多,又一个菩萨过生日的高潮来了,大人们摆好了十几个桌子,分别摆在了大厅、大院。然后又摆上了酒、醋、番茄酱和一些开胃小菜。接着,客人们陆续到达我们家,先跟我们打招呼,然后再找个位子坐下,我们小孩子也坐了下来。我们家准备的菜都是自己做的,并没有请厨师。一道一道的菜上桌了,我们小孩子的肚子一点一点的鼓起来。快乐的时光就这样在美食和美酒中溜走了,客人渐渐离去。
大人们又开始忙碌,收拾桌子,老人们帮忙打扫。而我们小孩子,丝毫没有困意,越玩越起劲。
就这样,菩萨的生日过完了,一天也过去了。我相信菩萨一定很开心,但我也相信大人们很累。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30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