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和平,是许多人都渴望的。但是,却有人要制造战争,破坏和平。
“轰隆”的炸弹声,炸毁了多少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使多少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多少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个孩子失去了父母……
可恶的战争曾经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一张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的图片让我感触很深,当时黑暗笼罩着上海市的火车站,成千上万的逃难者涌到了火车站的南出口,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和他的父母都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不知该往哪里走才安全。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六架敌机,它们像恶狼似的向人们扑来,人群顿时乱作一团。呼喊声、哭叫声混成一片,紧接着,敌机又丢下了大量罪恶的炮弹,上海火车站倾刻间变成了一堆废墟。车站的天桥被拦腰炸成两节,建筑物完全被炸塌了,车轨被炸得四分五裂。地上尸体遍布、鲜血成河,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炸药味。偶尔还会传来炸伤的人们的痛苦呻吟声。原本喧闹的车站一下子变得死一般的沉寂。小男孩的爸爸妈妈都被炸死了,他孤零零到座在地上,满身是血,无助地痛哭,“呜、呜……妈妈你在哪?”“呜、呜……我要回家!”这声音让人听了撕心裂肺,这情景让人看了难以目睹。
即使小男孩能活下来,但他失去了爱他的父母,失去了温暖的家庭,失去了七彩的童年……又是谁剥夺了他这一切呢?是战争,是可恶的战争。现在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等国家仍然在发生战争,有许多孩子像画面中的小男孩一样,因为战争失去父母,失去家园,成为孤儿。
我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能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希望早日为战争巧响丧钟!我希望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我希望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下走进莫斯科城。
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挤的风雨不透。在围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就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
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的向俘虏走来的方向注视着。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
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接着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马上被汹涌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
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伐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带重伤,有的失去手脚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
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的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在遭到如此惊吓后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号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的哭号呼救。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命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
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号,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不会超过20岁。面对扑面打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
蓦地,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她怔怔的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的刺痛,在这个年轻伤号稚气的脸上,她分明看到了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的垂了下来,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包着的面包,轻轻的递到伤号的面前。年轻的伤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带着泪光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在他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吃饭了,饿坏了。
看到伤号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伤号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
悲怆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32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