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故宫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故宫作文 篇1
故宫,是个神秘的地方,内藏有不少价值连城的宝物,是我向往去的地方。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故宫玩(当时我们在北京),我既兴奋又高兴。
走进天安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大,中间的门叫午门,旁边有两个偏小的大拱形门洞。
走进去。一座座宫殿矗立在那儿,一片片瓦均匀地铺殿顶,在阳光下闪耀着淡淡的光芒,红色的墙壁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细细观察,便发现宫殿的尖头上,有一头怪兽,背上坐着小人,小人有的没头,有的是铜黄色的脸,有的是白脸,小人的脸上那种笑容,顿使游客的心灵蒙上一层阴森可怖的纱衣。听导游说,故宫里有“金砖”,其实,就是密度极高的砖,过种砖敲起来,声音是厚重的,证明,密度高。因为稀有,所以得美名:“金砖”。外国人闯入故宫,满以为可以带回一大堆金子,最后,找遍故宫也没能找到,殊不知,他们脚下踩的就是要找的“金砖”。
再往里走,便到了后花园,这里景色宜人,几颗参天大树还为人们送来降阵凉风,假山上,偶尔有只小鸟停下来,在这里休息休息。有一棵树,虽然不大,但却特别引人注目。它弯弯曲曲,下半身就像一条条蛇互相盘绕。特别奇怪,它歪着“脖子”好像在瞪着人们。
游完故宫,我很高兴。故宫里还有不少秘密没有解开,正等着我们去解开它呢!我喜欢故宫,下次,我一定还要来这里。
游故宫作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杨叔叔、熊伯伯等人一起坐火车去北京游玩,一下车我就感觉北京空气新鲜多了,刚来到这还因为空气差别太大而让嗓子哑了好几天呢,不愧是首都啊,啧啧!就是好啊!
我们走出铁路站,旅行社的伯伯就来接我们了,我发现,这儿的人们可守交通就则了,只要看到红灯,不管有何急事都会耐心的等待,所以北京的车祸大多只在车多的时候发生,人多并不要紧,真厉害。和怀化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无论是环境、气温、面积和建筑等都是比怀化好,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一天首先就要去故宫,那可是皇宫啊!进入故宫,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午门,导游阿姨告诉我:“电视剧中大都说是要把犯人推出午门斩首,可午门是皇帝家的大门,怎能杀犯人呢?其实是把大臣押出去打板子。”走进故宫,导游阿姨告诉我:“这地砖可厚了,这殿台有多高,砖就有多厚,因为怕人挖地道刺杀皇帝。”后来我最喜欢的景点就是御花园了,这有皇上以方先代表的每个季节命名的四个凉亭,比如万春亭等。除了四亭,还有许多的古树,有一种树像现在的发财树,是两颗大树被人工交叉在一起,代表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意思,那还有许多石洞、奇石……
在这御花园前头还有三个大殿,最大的是太和殿,它是节日文武百官、皇上娱乐的地方,只许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入内,在殿门口还有一个华表呢,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明天还要去圆明园呢!
游故宫作文 篇3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沈阳,我是你们导游,沈梦,大家可以叫我沈导游,也可以叫我梦导,我更喜欢你们加我梦导,好了,先简答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繁华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清代宫殿建筑群。就是我们今天目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建筑艺术和特殊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就是我们面前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主要场所之一。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午朝门”。大清门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深厚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地方。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帝后寝宫。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最高建筑,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十分贴切。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盛京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盛京八景之一。
各位朋友,穿过凤凰楼底层通道后,我们就进入了后妃居住台上五官。 台上五官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现在请大家随我参观皇太极和皇后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卧室。暖阁内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北陵。
各位朋友,现在请随我去参观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出于加强文化统治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天下藏书,历经十余年时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所以称为《四库全书》。书修成后,抄录七部,在全国建七座藏书阁分别收藏,沈阳故宫文溯阁便是其中之一。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回忆。
游故宫作文 篇4
叶子琦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坐一大早饿飞机从广州到北京, 第一站,我们先游览故宫。 我们从午门进去, 故宫真是雄伟啊! 它的墙是红色的, 瓦是黄色的,故宫是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地方。
导游告诉我, 故宫又叫紫禁城, 有九百多个房间,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 有十个足球场那么大。 它是明朝一四零六年开始建的,经过了十四年建成, 是用木头,青铜建成, 整个故宫没有一颗钉子, 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故宫有三大神兽,狮子, 麒麟, 和皮丘。 故宫经历了两个朝代建成, 分别是明朝和清朝。
我走在故宫里, 觉得故宫真雄伟!
游故宫作文 篇5
暑假,我们一家去北京游玩。头一天,我高兴的都失眠了,因为我从小学三年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我们下了飞机,转乘旅游大巴来到天安门广场。我们穿过天安门城楼,来到买票的地方。这是午门,是皇宫内与皇宫外的一条分割线,古代有句“推出午门斩首”指的就是这里,因皇帝不能在自家门口杀人———皇宫。一路上,到处热热闹闹,有许多小贩在进行“交易”。看到这,我的肚子也唱起了空调计,于是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些零食,在路上吃。我边吃边走,穿过壮观、华美的,弓形的金水桥时,我摆好POS拍照。拍完照后就来到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河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时改名皇极殿,清顺治时始称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
参观、拍摄完太和殿后,我们又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保和殿,保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时重修。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科举殿试的场所。
忽然,我发现,在保和殿的右侧,有一个大缸腹宽口收、容量极大,两耳处还加挂着兽面铜环的大缸,就问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这个大缸是干什么用的?”“它是救火铜缸,又称“门海”、“太平缸”,是救火工具。“门海”内一年四季贮满水,每尊缸里可贮水3000多升,如同一座座小水库。这些“门海”过去由十几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派杂役从井内取水,一担一担地把缸打满。与此同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了没有异味,夏天要保证水质干净,每年二月至十月,每半个月添水一次;冬天除在缸口加盖之外,还在缸外包上一层棉外套,另外,在特别寒冷的季节里(十一月至次年正月),要把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在石圈内点燃炭火为每只“门海”加温,以防结冰误事。”我又问:“爸爸,那上面为什么会有刮痕呢?”“宝贝,乾隆皇帝命令和?用黄金制造救火铜缸,和?为了贪污黄金,里面用铜铸造,外面镀了一层金。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由于救火铜缸太大,太重,不能带走。士兵就用军刀割金子,当刮去表面的金子时,才发现里面是铜,这是历史的见证。”
大家聊着、嘻闹着,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在钦安殿前有一连理柏占居显位,树的二根分别位于故宫中轴线的两侧,于l米多高处合二为一,正值中轴线上方变为一棵。相传两树自动结伴,心往一处想,坚贞不屈,因而感动了上苍,使之融为一体,人们叫它连理树,象征纯真的爱情,因而引来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与它相拥……北京还有许多美景。
参观完了故宫,天也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故宫,回到了宾馆休息,准备明天的游玩。
这次游故宫,让我们重温历史,同时也见证了历史。使我懂得了“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弱,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我立志要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47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