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子桥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湘子桥作文 篇1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湘子桥格外精美,用石头切成,桥间两边有许多精美的小亭子,可爱的小亭子就像一个个亮丽的小房子,遇上狂风大雨的话,,我就跑进小亭子里,小亭子里有石椅,坐在上面,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些美丽的小亭子,配上后面那闪闪发光的金山,真是完美绝伦耶!
在湘子桥上,我和姐姐咱在可爱的小亭子里嬉戏,我东躲西藏竟跑到湘子桥的尽头了,我眼看就被姐姐抓住了,我灵机一动大叫道:“看那里有飞碟!”姐姐可不上当,继续要抓我,我看到姐姐分散了注意力,我从她的.胳膊下钻了过去,继续跑着,姐姐突然叫道:“不玩了,不玩了!”她走过来把胳膊搭在我肩上,我看到她满脸是汗,于是我掏出早上姐姐忘了带的手帕,替她擦干汗水后,在扶她到一个小亭子的窗边,吸取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真是人间仙境啊!
每当我反往湘子桥的时候,看到这美不胜收的湘子桥,总会为它的精细美观而赞叹。
湘子桥作文 篇2
在古老的潮州名城,有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桥横跨于韩江之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湘子桥。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小林。
俗话说:“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可见湘子桥的地位多么高啊,现在,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湘子桥,是一座历史名桥。位于桥东与市区间,中间有十八艘船连接,建筑结构十分奇特。从桥上望去,隐隐约约可以望见笔架山。
据说,韩愈到潮州后,时常登笔架山,但深感过江之苦,于是请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韩湘子去凤凰山取石,化作黑猪,正赶到半路,被一妇人识破,泄露了天机,于是黑猪再也赶不动了。
再说在桑浦山取石的广济和尚,把石头化作乌羊,沿山路赶去建筑工地,却遇见一个恶霸地主。那地主说:“哟!你这穷和尚哪来的羊?正好我丢了几只羊,这分明就是我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只好说:“拿去吧!看你能赶不?”地主将羊牵进篱笆里,那些羊马上化作几座大山,传说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结果一建起来,桥因缺石,中间缺了几座桥墩没建好,于是何仙姑抛下佛珠,化作十八梭船,建成了广济桥。
游客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传说了吧?不过传说不是真实的哦!现在有三小时的时间游玩,请游客朋友们自觉遵守时间。
湘子桥作文 篇3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着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生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铁牛一只溜”。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48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