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湖农场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接同学通知,要我参加知青聚会,我于是欣然应约。去华容银河大酒店接待大厅签到后,乘电梯直奔八楼宴会厅。只见大部分人不认得,似曾相识但不敢相认,久违了,兄弟姐妹们!只好先作自我介绍,一番打探下来,自然感叹不已。
四十年,斗转星移,韶华已逝,大家携手相对,连猜带蒙地喊着各自的小名;宋四伢、华华、白毛、康巴、七七等,昔日的帅哥靓妹们历经风霜磨砺,无所谓尊卑、贫富,彼此亲密无间,似曾回到了年少时光,那个令人难忘的地方——板桥湖农场。
农场离县城大概也就十几里路,但自离别后我未敢造次踏上那块土地。一是自顾生计奔波,二是自惭形秽无颜面对。但我总是不忍忘怀,以至于每次坐车经过时,我都会把目光转向板桥湖的方向,专注地眺望,直至看不见而不免留下一声怨叹。
第二天上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我们乘大巴车来到湖畔,车还未停稳,就有人急匆匆地下车。我们一行人拥向板桥湖的大堤,像“少小离家老大回”似的重蹈旧辙。
久违了,请接受我们迟来的亲近!
回来了,请谅解我们迟到的歉疚!
远远望去,长方形鱼池一排排的错落有序,波光粼粼;间或有几栋农房点缀其中。路两旁的白杨也像欢迎我们似的婆娑摇曳,风轻和煦,日暖叶绿。也许是前一天雨下得大的缘故,路面尚有积水。但我神轻气爽,贪婪地吮吸着久违的空气,清新又甘甜。我们边走边谈,不知不觉中看见刚落成不久的两孔小桥,横跨在两渠之间。我依稀记得,这里便是场部通往湖田的必经之路,只是当年没有桥,只能靠船渡过往。
此时桥头上,闻讯赶来的当地老农户们早就等候着,`刘海哥,你还认得我吗?'`贤彩哥,你还未老。'我们簇拥在乡亲们的周围。他们拉着我们的手仔细地端详辨认,激动地叫道:`你是宋四伢'`你是白毛'。居然还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我们的名字,真的不容易,仅凭这一点足矣说明我们在他们心中的份量有多重。让我们好感动,好羞愧。真的是感概万千。
原场址上,不见我们开垦的湖田,也难觅当年的羊肠小路。昔日的食堂、宿舍、仓库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寺庙、茂盛的竹林和两户人家。好一个人是物非,徒增一份沮丧。但我们心态平和,毕竟事过境迁,没必要忧伤。仿佛当年的喧哗、嬉戏场景又回来了。我们在这里唱歌跳舞,合影拍照,诙谐打闹,谈笑风生。好不兴奋。然而,睹人思物,往事如烟让我回忆起那个火热的年代。
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对于我们这一群人来说,是一个特殊而温馨的日子,四十年前,在碧波荡漾的板桥湖边的一个小山岗上,来了一批还带着稚气青涩的男女青年,加上先期进场的知青,一共是五十二人。为了响应毛主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怀着“战天斗地、大炼红心”的决心,他们踌躇满志,风华正茂,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气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板桥湖地处胜峰乡,东接三封寺镇,南望珠头山氮肥厂。湖内滩涂平坦,菱角、浮萍、芦苇、蒿草葳蕤,满目空旷邈远。两条水渠毕直延伸到华容河,湖畔、山岗上,野草丛生,蛇鼠肆意乱窜。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烧窑做砖瓦,自己盖房子。挑坯上窑,战战兢兢;担砖下窑,更是惊心胆颤,稍不留神就有掉下去的危险。没日没夜地干,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落成了三栋红砖瓦房。
从宿舍到湖田,要经过那两条水渠,由两艘小船轮番渡过,两岸用纤绳固定来回穿梭,经常发生有人不慎落水,便会有“金训华”式的男知青跃水救人。我们围湖造田,在滩涂上围个院子,挖沟理水,平整土地成方形的稻田;赤脚下到田里,就会踩到很多菱角;春种秋收,向老农请教,学会了很多农活。我记得,那是一个雾霭的阴雨天,我头戴斗笠,裤脚扎得老高,在田里吆喝牛犁田。一个人站在我背后说:`歇会儿,抽支烟?'当我转过身后,他惊奇地说:`想不到是下放知青。'事后我才晓得,他就是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并写了宣传材料上报县委。晨出暮归,全身都是湿漉漉的。一天的劳作回来,还要在自制的柴油灯下,含泪忍痛小心仔细地用针挑出钻入脚板上的菱角刺。不仅如此,那个时候处在计划经济年代,生活物质供应严重不足,我们经常吃的是没有油的菜。如果有人休假回城,总会从家里带来一瓶猪油或可口菜肴;因此,只要蜿蜒的田埂上走来回了趟城的战友,便会引来所有人的注目而欣喜若狂。
尽管如此,我们都没有人退缩逃避。而是积极主动地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如开荒种菜、养鸭养猪等,生活才得到逐步改善。
那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豪言壮语不绝于耳,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单纯的我们如纯净水般地清澈见底,服从分配任劳任怨,组织纪律性特别强,从来就没有人因偷懒而迟到早退。要求进步,向党团组织靠拢,无非要图个好的表现,目的就是为了早日回城。没有谁像“现代人”那样,为一己私利而勾心斗角,最多也只是羡慕他人被招了工,奢望机会轮到自己。
艰难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泯灭我们的天性。集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逢下雨天或晚饭后,优美动听的歌舞总会吸引周围村民。我们这个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我们血气方刚,精力充沛。记得那次在三封寺的聚众过激事件,所有男生空前齐心互不推诿,敢于担当责任。纯朴的村民对我们是爱护有加,尽管有个别不雅的行为造成他们的缺失,例如:鸡、狗突然不见了,或菜园里的菜被人扯走了,但从不迁怒于我们。
板桥湖农场这里曾是大家的`家,也似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共同生活、学习。这里也曾是一个容易产生爱情的地方,活力四射我们也会情窦初开,也会曾因暗恋某个意中人而心神不安。曾几何时,在朦胧的月光下,在黑黝黝的屋角,在弯曲的小路上,在未收割田野里,不时传来恋人们的窃窃私语。至今成为了我们这次聚会的经典笑料。值得庆幸的是,有三对情人结成了美满的姻缘。
不知什么原因,七六年后期农场解散,我们这些人五、六个一组被发配到各个生产大队、林场,接受再教育。很多人因招工、上学也就失去了联系。
将近四十年才重逢的板桥湖,这里有我们流过的血、淌过的汗,有我们最美的青春年华,有最善良朴实的父老乡亲。我们和乡亲们话桑麻、谈变化。看到他们生活一般,我们捐了款。我们期望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祝福他们幸福长寿。临走时,我们与老乡们依依惜别,我不经意地偷窥到,有些女战友不“争气”地偷偷拭擦泪水。我暗忖道:我们还会再来,一定再来!
重走知青路,重温知青情。四十年风雨人生,沧海桑田,我们都有太多的改变,而唯一不变的是梦中的那片绿草地和彼此温暖的情怀。我们虽然聚少离多,各奔东西,但是我们始终惦记着彼此之间的真挚友情,恰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彼此的思念和相聚的期盼,始终是深藏心底的一份牵挂。所以这次聚会圆了我们多年的梦。
这段经历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那个特殊年代纠结的那份苦涩、迷茫、悲壮的历史不会忘记。即使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曾遭受过失考、失恋、下岗、疾病的打击,也能坦然面对。好在我们大多数人尚健在(除了一人因车祸去世外),都是奔六十的人了。我暗暗祝福即将进入耳顺、花甲之年的战友们,好好地享受人生吧,珍惜今天,健康、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48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