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借书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借书的作文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国庆节到了。我兴奋不已,但我却跟别人不同:别人兴奋都是因为学校会放七天假。而我却对这件事一点都不感兴趣。妈妈在两个星期前,就跟我说,国庆节学校放长假时,会带我和妹妹去镇一中那边的一个图书馆借书。我从来都没去过图书馆,更别说借书了。这才是我兴奋的主要原因。
这两个星期我几乎是熬过来的。因为我太兴奋了,睡觉都没睡好,从而导致我早上都没有什么精神,饭也吃的很少。我左盼右盼,国庆节终于被我盼到了。
那天早上,妈妈约上了外婆,一同去图书馆。我家离镇一中有些远,我跟妹妹也很少运动,本来我们是打算坐公交车去的,可妈妈却偏偏要走路,说什么可以边走路可以边锻炼身体。到了镇一中我跟妹妹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本以为已经到了,可谁知,这还不够。妈妈拿出手机,打开了微信。我都不知道她在干嘛。原来,妈妈连图书馆的位置都不知道。我还以妈妈是自己知道镇一中有一个图书馆的,谁知她是听别人说的。一问那个人,我们才知道,要去图书馆,就要先从一中走到方圆书店,再从方圆书店往右走大约走50米,就会看到一个幼儿园,幼儿园二楼就是了。看到这里,妹妹叫到:“什么吗!我们还不如坐10路公交车直接到方圆书店呢!就不用走那么多冤枉路了!”“对呀!”说完,我跟妹妹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打算不走了。妈妈外婆看到这里,又好气又好笑。外婆说道:“来,我给我的宝贝孙女买些东西吃!”听到这里,我跟妹妹两眼发光,一齐说道:“好啊,好啊!”我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有了食物的陪伴,我跟妹妹充满了活力。终于,经过跋山涉水,我们来到了方圆书店。可接下来,我们又遇到一个难题:微信里说,到方圆书店之后向右走50米就到了。可我们不知道,向右走是面对着书店向右走,还是反对着书店向右走呢?妈妈正打算问一问那个朋友,却被外婆阻止了。“你还是别麻烦人家了,这点事还是我们自己解决吧!”虽然不愿意,但妈妈还是把手机放下了。谁叫在这里外婆是老大呢?
我们四处打听,终于知道,面对方圆书店向右走就有一个幼儿园。我们向那边走了过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依稀看到前方有幼儿园的身影,仔细一看,果真是一个幼儿园。它一直在跟我们玩捉迷藏呢!
来到幼儿园二楼,一看,这里分为了成人阅读室,儿童阅读室,外借室三间房间。我们来到了外借室,妈妈在前台办借阅证,而我跟妹妹则在那里看书。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过来,说:“我已经去办了借阅证,你们可以借四本书回家看。”听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拿起书本就开始挑选。可是,这里的书太好看了,一次又能借四本。而我跟妹妹都要借。所以,我们一人只能借两本。这可怎么办?
十分钟过去了,妹妹早选好她心仪的书籍在门口等我了。我还是一直犹豫不决。最后,我下定决心,选了两本书,就美滋滋的回家了。
借书的作文2
我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和她们一起玩耍;一起开怀大笑,一起交流彼此的秘密??当然,这些秘密里也会有些小插曲……
希,不善言词,站在人群中不是耀眼夺目的那个人,但我们却是一张床睡过,一个幼儿园呆过,一起吃一碗汤的连裆裤女友。那次,我刚一转身去了厕所,回来时就发现我放在桌上的《时文选粹》被她捧着津津有味地读着,连吃饭时都爱不释手。我想:反正那本书我都只看得剩了一点了,不如先借给她吧!希听着,立马扑过来,把我搂得喘不过气来……
第二周了……我也没催还……正常这本书两天就看完了。可是后面的日子里,我才发现缺了那辑的痛:老心欠欠地想着那本最后的结尾是什么样……
时间来到了暑假,我有些捺不住催促的冲动了……希却推说忘了,下次还。
可是一晃开学了,我再次提醒她后,她又说:"那本书被我捐到班级图书角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眼前白茫茫一片:会不会再也拿不回来了?我突然就冒出一句:"有同学要借这套书,缺了怎么借,你能不能明天还我,不能拖了。""明天我另带一本替换它,好不?"希忙说。我如梦初醒,点了点头,还嘱咐了一句,你要记得啊!"yes,我不会犯健忘症了!"她捏了下我有些惨白的脸蛋,就蹦蹦跳跳地逃离了我的视线。
此后几天,依然毫无音讯,希像换了个人似的,见我就溜。我预感事情不对,可又不知哪不对,终于熬不住了,在过道上拦住了她,红着个关公脸说:"我的书呢,我妈也在问我!"说完谎额头润着毛毛汗,两手不住地绞紧,松开,绞紧……。心砰砰直跳,两眼不安地望着她。她的脸唰的像两团红艳艳的火焰烧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那个?上次?我换书时?发现没了?被谁借走了??我都找遍了,找不到了??"我的脑子突然就空白了??腾起一股怒火??可是,一看到她眼睛低低的不敢看我的窘样,才听清她说:"我妈也知道了,她会……怎么办?"她抬起无助的眼神,耷拉的嘴角极度颓丧的样子冲走了我的怒火。我实在不愿她这么恼懊,想到自己为了要书而让大家不开心了,我也收敛了心情,要挽回这个局面,于是我说:"你不管了吧,我知道怎么处理,你先走吧。"
我盘算着如何曲线救国,承担这个丢书的责任,到了家门口,深吸了口气,敲开了门,我伸出了手:"妈妈,你打我吧,我把书弄丢了。"妈妈先是莫名一怔,听着我和盘托出原因,还央求她为希打个电话解释。平时视书为珍宝的妈意外地合上我的手,说:你懂事了,好,你们的事自己处理好就行。"
如我如愿,希没有被训,至今书架上也缺着那本书,但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它让我们关系更深,更珍惜这份感情了。
借书的作文3
近来,不知哪来的兴致一连在书店买了好几本书,书的内容大体一致,都是散文性质的美描述与心灵的启迪。或是出于自己兴致或是对书的内容的崇拜,就那么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一股脑的扎了进去。
总有种不同的感觉,对买书与借书。或者说是对拥有与流通的不同感觉。尽管大多数时候你总能发现大部分珍贵或价值毫无例外的砸在了自己手里,或者说是把它们都荒废或是遗漏了。但总是对拥有一样东西还是显得格外的情有独钟。也许从中可以隐隐约约读出那些收藏家们的心思与独有的个性。
拥有,并不一定指你对这个东西实用价值的掌握或是精神品味的斩获。即使这两样东西都是我们为当初所拥有而设立的目的和要求。如果没了这两样东西。也许,在一开始我们便会好怒留情的抛弃与放手。但现在看来,所谓拥有,其实很简单。是你的,摆在你桌上,放在你手里,在你眼及之处,是你的就是你的,尽管带着点偏颇与强盗逻辑。但这是我想说的,也很明确地表达着我的意思。
正如对借书与买书的不同感觉与思考。借书,永远有那么个期限,时间或长或短。这边不自然的对你有了个约束。在期间什么事也许你都能做得出来,或疯狂的啃读或是聊聊落落大体概梳一般寻寻觅觅的收获其中你所想的精华。而从中所获的,我想却应该算是不那么尽如意了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这个道理了吧。拥有应该就不是这个味道了。你有了它。很简单,只要你还在,这书的主人便没了变更,除非你对他敬而远之或是赠与他人。这些当然都取决于你个人的偏好。拥有它,你便在你逻辑思维框架里给了自己一个大前提,我有的是时间,我可以在我喜欢的地方圈圈画画或是发几句内心的感慨与独白。
以前读书,或者归咎于忙于读书,学的就多了“一目十行”“精简目录”游离与夜战却不忙于全片的概括。挑一些吸引眼球的故事与情节而过于遗漏了曾为发现的书的价值与不可估量的真谛。也就错过了更多的灵光一现的所谓灵感的出现机会,那么与之而来的便是一阵一阵的失落于是落后的内疚与自责。
错过的太多了,我们给的也太少了。就像历史因拒绝偶然性而失落了大量被解读的可能;人类,同自以为是的逻辑而添加了多少愚笨。
人之生有限,而世之怨伪无限。只是觉得更应该去领会每一天。看着太阳升起然后在送走夕阳。当别人倦手提携弥留昨日之际,顿首思悟。拥有过去原来来得比一切都幸福。哪怕丢开了未来之所独具的价值与本质意义。
回忆是好的,总能像放电影一样,留在屏幕上的都应该是写着的精彩的瞬间。即使有一天她成了过多的坠余而钝化了你的思维……
借书的作文4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疯狂”的小书迷,家里拥有着许多大大小小、古今中外的课外读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快撑爆了我的书柜。即便如此,我对于看书的欲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除了买书,我也很喜欢去图书馆借书,这也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去年的暑假,天气格外炎热,在家里吃着甜爽的冰棒、吹着凉爽的空调,舒舒服服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应该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可是我待不住,我不想一个暑假就这样吃喝玩乐,不学无术下去。放下手上的那本早已被我翻旧的《故事作文》后,我开始在书柜里继续寻找新的书籍……过了许久,我突然好想去图书馆了,便和妈妈商量着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出门。
上午九点整,我和妈妈就来到了位于步行街上的图书馆——前言后记。待大门一开,我便直奔三楼的儿童读书区域,哇!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本让我目不暇接!为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看书,我轻轻地徘徊在各个书架前,几乎把所有的书都“扫视”了一遍,就那一下子,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映入我的眼帘,我兴奋地拿起书朝妈妈坐定的位置走去,妈妈用手指了指座位,我便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钟,妈妈小声提醒我,应该回家吃饭去了,我意犹未尽地望着这本还未看完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心里有点不舍,心想: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呢?我考虑了片刻,便对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办一张借书卡?我想把这本书借回家看几天再来还。”妈妈听后表示非常支持,就带着我去前台登记办理了。拿着借来的这本书,我别提有多高兴了,一个劲地对图书馆阿姨说:“谢谢!谢谢!……”临走前,阿姨对我说:“小朋友,一定要爱惜书本,按时归还啊,欢迎常来!”
“放心吧,阿姨,我会好好对待它的,谢谢!”
我小心翼翼地将书和借书卡一起装进包里,然后把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和妈妈开心地朝停车场走去,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一下子就让我满头大汗,但是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想着有了一张借书卡,等这本书看完了,我以后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借到自已喜欢的书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借书的经历,也让我对书有了极度的渴望。我喜欢看书,喜欢阅读。在夏天,书让我不惧炎热;在冬天,书给我带来了内心的温暖……是谁,给了我丰富的知识?是谁,带给了我温暖?是书,是我喜欢的每一本有意义的书。是它们为我们做出了无穷无尽的贡献,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春光,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时我们也要给书一些小小回报,爱惜它,爱护它,因为,我爱读书!
借书的作文5
临近暑假了今天去图书馆借一些书。
图书馆很热闹,很多大四的学生在还书,盖章。中国就是这样,毕个业要盖12个章,也就是说要跑12个单位。我们学校图书馆小,人多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把还书的人抛来抛去,这个说你到那边去还,那个又说你到那边去还。等到你转一圈,别人又排了好长一队,你说你来的早又排到后面去觉得不爽,不排别人会说你不懂规矩。
今天照列的人多,多是大四的。在武汉抢公汽也学到了一些心得,于是便坚决不动地方,就算前面是个女的你也得紧跟她,并且不让后面的`人上前。中国人排队很喜欢不断向前看,自然就歪了,很多人乘乱的时候插队。
好不容易还了书,再去借,原来好的书籍早就被别人借了去。在文学类那地方转了一圈也儿没找到好的书。再到艺术类的也没几本好书。找到了一本关于书法练习的,是以王羲之《南亭集序》来讲学的。我看书有个习惯,先看里面的内容再看作者。觉得这本书不错,正准备借的,但我还是看了下作者,一看吓一跳,竟然是日本人主编,还在名字的上面打了大大的括号注明日本。当时我心中一股无名的火,试问日本人有什么资格来主编中国的书法?我愤怒的将书仍在了一边。中午吃饭的时候对朋友讲了这件事情。朋友是个很排斥日本的人,他说是中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而时至今日日本还是觊觎中国这块肥肉,因为中国确实有很多的“好东西”可惜连我们自己都不珍惜,而他国人却把我们的文化拿去研究,还很得意的说书立著。这不能不说是悲哀。由此想到了我的专业老师说的话,她说现在国外用的很多图案都是中国人创造的,而我们没有是申请专利,任何人都能用。是的,毛笔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连我们自己都没很用心的去学它。看看我们现在的人吧,不但不尊重传统文化,而且还对其进行讽刺,认为是老掉牙的东西。上次上语文课老师放中国古代诗词朗诵的录象给我们看,而下面的学生是喧闹一片,睡成一大片;而倘若是放电影的话,学生们会抢中间的座!中国古代诗词确是我们中华文明长河里的一颗璀璨明珠,祖先留下的文化成果我们年轻人不但不学,还说那是老人家爱听的东西。在看的时候我一同学问我是不是很喜欢看这样的片子,我说喜欢,他很鄙夷地笑笑,摇摇头。其实我很不想回答他的,因为我知道他会这样做。但我不得不回答,因为这不是不光彩的事情,难难道真理会受“大流思想”的抗拒而卑微?难道中国文化因为这些年轻人的笑而不能露面?
我们总是在高喊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恰恰连我们自己最璀璨的文化都不愿意去接受,何谈接班!现在,幸亏有学者建议要坚持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不然,我们会忘记李白是谁了。
借书的作文6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出自于清人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一文,放置于而今仍有它的现实意义,个中的含义言及的,书不是借的就不能很好地阅读。其中的“好”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书借来阅读省了买书的钱,照样可以吸取书中的营养,这对寒酸的读书人而言,意义非同寻常。还有,因为不是自己的而倍觉书籍的来之不易,而更加用心地研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实为读书者的悲哀,读书人的读书其中必须以书籍为前提、根本。到了无书可读的地步,必定要经借书这一途径来实现读书的这一愿望,心酸如是、不言而喻!
同样,还有一个问题,向谁借的问题。能借、能借到大多是熟人,因熟人有限则熟人中的读书人就会少之又少。而且,读书人中家有藏书的又少之又少。还有,能欣然借阅不吝惜手中的书籍不怕外借所遇的风险比如破损、丢失,则少之又少。可见,借书实为不易。还有藏书人的藏书必定有限,能符合自己的读书需求又会少之又少。
向谁借这个问题一直是很现实的问题,借书由“私”借转向“公借”才是最佳途径,但“最佳”最可靠得住的是公共图书资源,但现今的公共读书资源实为薄弱,城市里尚有公共图书馆,能解决部分读书人的读书欲望,节假日里各地书店人员暴满,也说明了群众读书的强烈需要。但对广大农村如乡镇一级读书资源匮乏。小时候,曾有过文化馆读书与借书的经历,但而今问及现在的小朋友,他们也许不知文化馆为何物,文化馆在乡镇这一块恐怕是名存实亡。
书非借不能读也,能解决大部分人的读书问题。有时,读书是一次性消费,能满足自己的读书需求即可,书籍手手相传,实现读书资源共享,可以大大地节省了读书成本。许多国家,实行教科书的“轮流”使用制度,这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的“中为洋用”的实例。
书非借不能读也,满足了读书人的愿望。而今,读书人大多经济上捉襟见肘,但现实中的正版图书的书价高得离谱,动辄就得几十元,抵得上居家一日的生活费,买书得思虑再三,故而买书而读,对读书人而言是奢侈的消费这是个值得为生活思考的问题。借书就不同了,经济上不产生压力,读起来产生精神上的快慰,一举两得。让读书人有钱,让有钱人读书。只不过是矫情的掩蚀,掩饰读书人的寒伧,连书都买不起,枉为读书人这实际上是个社会问题。一直以来,根据相关调查,国人的读书率大为下降,仍然保持阅读习惯人的比率,今不如昔。读书率的下降与前述的因素不无关系。有人提出了“国家读书节”的构想,真是尴尬之举,因不足而需重视,大都是时不我待,亟需重视。
由借书实现读书的梦想,寻找到借书与读书最佳结合的“节点”,值得人们深思!“让书非借不能读也”不再言及,回归到历史上的枯纸堆里,尘封于往昔,愿“不知借书”为何物,尘埃落定,则读书者幸甚!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tahuati/202202/250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