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贵在能够灵活,灵活才能日新月异。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我学会了写诗的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我学会了写诗的作文(一)
我们刚学完“走近鲁迅”这个单元,老师就鼓励我们作诗来发表对鲁迅先生的看法。自从新班主任来到我们班以后,我们的作文水平便提高了不少,但对于作诗我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呀!
班主任是全能天才,作诗肯定也在其中!我要去问她吗?嘘,但我只有一个小问题——想不出好题目,这要去劳烦她吗?然后一个个问题涌了上来。这首诗是关于鲁迅先生的诗,我们本单元所学的都是关于鲁迅先生的课。“我可以翻课本呀!哎呀!忘了。”我才想起来课本在呢,我拍了拍脑袋,不用问老师了。
我开始想题目了,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表现出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品质,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太让人感动了!题目就写‘老战士’吧!内容呢,就从鲁迅先生的人品、助人为乐等事迹来写吧!别忘了他的名言也用一些,事不宜迟,开写!《老战士》:曾经有一位顽强的战士,拿笔当做武器,反抗反动势力……这三句开头,怎么样?
后来,我的诗歌得到了老师重点的点评,再后来,我爱上了作诗。从每天的生活中选取材料,随手拈来。看到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就在日记中来了首《初雪》;在早上来学校时看到初生的太阳,于是《早上的太阳更美》也出来了;《有的人》是学了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后老师布置给我们的;再后来,《天净沙·老树》、《如梦令·夜》和《大树的话》接连出炉,我们学校举办的“轻叩诗歌的大门”的诗歌展上我的三首诗被选中一起展出了。后来,我们的'校报《小荷拾趣》也给我的两首短诗配画刊登出来了!
我真的做到了!做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事,我学会写诗了!太棒了!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绘画、书法、歌曲、舞蹈等等都是艺术,其实,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动手实践,它就会显出原形,如果你也想作诗的话,就要像我一样,多阅读、多收集、多多练笔哟!
我学会了写诗的作文(二)
妈妈很喜欢写东西,喜欢把我成长的趣事写下来。妈妈文章写得很好,她的文章经常在她单位的厂报上发表,还拿了不少获奖证书,妈妈也经常鼓励我写。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大都是看图写话,妈妈就教我选择一个顺序来写,要么由远到近,要么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来写,只是不要没有规律的写。还教我读书的时候可以把平时课文写得好的语句记下来,写作文时可以拿出来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春天来了,我就把课文的语句结合起来写了:“春天到了,油菜花黄了,li(第二声)花白了,桃花笑开了脸,柳树qiao(第一声)着它那长长的bian(第一声)子,好像那少女的头发。真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老师就表扬我写得很好。妈妈还教我,我们低年级写作文就是要把语句写通顺,把话说清楚,词语用得正确,写完后自己一定要把它从头到尾读几遍,注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只有自己能读通顺,能读懂,别人才能读懂。
妈妈还很喜欢写诗,有一次妈妈写诗时我问妈妈诗要怎么写,妈妈说:“简洁,表意,压韵”。还和我讲什么是压韵,然后我就自己写了一首诗:“妈妈时常发大火,不是爸爸就是我。我爱玩耍不爱学,考试考差就挨打。”妈妈看到我写的诗笑了,说了句“孺子可教也!”当时我都不明白孺子可教是什么意思,爸爸告诉我是表扬我。我当时下定决心要跟着老师和妈妈好好学,一定要把作文写好。
我学会了写诗的作文(三)
今天,老师在作文课上教我们学押韵。
老师先给我们听写诗,老师说:“只要我说嗒嗒,说几声你们就填中间的字,就填几声。”要是不会了,就看我的口形,我们觉得很有意思。开始听写了,老师先让我们听写一首《春晓》的诗,说嗒字的填空很简单。第二首是德国人的诗,是《毋忘我》,这一首要发挥思想才能填。
又让我们学押韵,就是两个字的韵母是相同的。老师让我们想押韵,先说“天空”一词,这下教室就热闹起来。有的人说:“长龙”“恐龙”“窟窿”,教室里传来阵阵笑声。
老师还教我们猜诗,这一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打油写的:
雪诗
天地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
老师把最后一个字不写,让我们猜。老师说:“一首诗中可以有三个押韵,应该写什么呢?”有的说:“白”,“黄”,“痛。”我们都没猜对,老师要公布答案了,李欣阳说:“肿。”答对了,我们欢呼起来。
老师说:“我有一个家,往后写。”有的同学说:“家里有妈妈,家里有爸爸,爸爸爱浇花,妈妈爱刷牙。”我说:“我爱看漫画。”教室里欢声笑语。
这节课真有趣,我学会了写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redianhuati/202202/226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