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事件作文

诚信考试主题班会教案

admin 事件作文 2016-12-30 08:18:00 班会作文

  篇一:

  教学目的:1、使大家认识到作弊的危害,做到诚信考试

  2、使同学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班会过程:

  一、导入: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诚信考试”。的确,马上就要到统考的时间了,这个话题也是大家年年讨论的话题,这次班会同样与这个话题有关,希望本次班会能够给大家一些好的启发。

  二、班主任讲解如何正确理解诚信?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荣辱观之精要,诚实守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旬子

  言必信,行必果。——韩非

  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顾炎武

  这些都是古人对诚信的坚持,可见古人对诚信是很重视的。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明确的认识何为诚信和它的重要性。

  三、由同学xx为大家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诚信的小故事,如“曾参杀猪”示诚信。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家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们讲了许多诚信的小故事。诚实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可靠。诚挚,严谨的的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蕴在其中。

  四、同学们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格言,谈感受。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民无信不立。(孔子)

  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7、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最后的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9、华而不实,耻也。(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11、君子诚以为贵。(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12、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行为不正的人,不让人服气,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在一起共事)

  13、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14、言必信,行必果

  15、“狼来了”;

  16、如果我耍花招,人们便不再信任我, 我再也享受不到诚实的快乐。

  五、班主任讲考试中有以下方式证明你正直诚实

  1.即使没有老师监考,你也知道怎么做才合适;

  2.会多少答多少;

  3.不要作弊。

  考试作弊的`行为:

  1.偷看别人的试卷;

  2.问别人怎么答题;

  3.看事先写好的小纸条;

  4.作弊的后果:

  1.你伤害了老师和同学,给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蒙上了阴影;

  2.你对家长、老师和同学有负罪感;

  3.你改变了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失去了老师和同学对你的信任─本来我们都是相互信任、充满爱心的;

  4.大家都不好看;

  5.以后生活本身对你的惩罚要比现在严厉的多;

  6.学们,你真的作弊,老师不是没看见,他是不愿„„你的信誉价值连城,你怎么舍得用一点点考分就把它出卖了?作弊的代价太高了!一个作弊的人是没有信用的人,他永远树立不起诚信、伟大的形象。一个作弊的民族是不讲诚信的民族,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学生代表宣读《考试与诚信倡议书》。我宣誓 在这次考试中,认真准备好每一场考试,遵守考场纪律,不作弊,诚信做人,考出自已的水平,向家长和老师汇报最佳成绩

  七、班主任总结: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只有有了诚信,你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才能使他人信服,因为谁都不喜欢被欺骗,因此,做一个诚信之人是我们的责任,义务,和一个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要想做到诚信,就要从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诚信考试的话题。希望同学们能牢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

  活动目的:通过本节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对于诚信有个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

  活动过程:

  主持人:罗舒婷

  活动过程记录

  一、引入。

  从正面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

  同学们,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留身边?它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它离我们又是那样远,那样模糊。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它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诚信。

  诚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①所谓“诚”,就是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

  ②所谓“信”,就是言而有信,有责任心,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别人的信任。

  《狼来了》、《皇帝的新装》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有关诚信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二、展开。

  1、 学生交流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8人次)

  2、 学生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印证“诚实”、“守信”的重要性。(3人次)

  3、 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谈感想。(如就班里发生的“废纸风波”、“作弊事件”,要求当事人从不同的角度谈认识。)

  4、 主持人小结,指出“诚实”、“守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极其重要,而能够勇敢地正视自己的错误,则是向成功和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三、深化。

  1.班主任做发表自己对诚信考试的看法: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端正考试态度,争当一名诚信考生。

  **学年我们初二学年第一次考试即将来临,这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的最好机会。在此,同学严守考试纪律,抵制不良考风,从我做起,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用真实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我们都拥有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我们要充分把握复习时间,勤奋求知,夯实基础,认真准备好每一门功课,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在考场上,我们要摩拳擦掌,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以争取优异成绩,以诚信展现良好学风。

  2.让学生代表发表自己对诚信考试的看法

  陈翠婷: “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知荣明耻,做时代新人。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我们全体学子,当树道德之新风,立诚信之根基,作进步精神之表率,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抵制作弊行为,知荣明耻,做时代新人。

  刘梦婷:在不良念头面前,严于自律。 同学们,有些东西破了可以修补,有些错误犯了可以改正,考试没通过,可以总结经验,再来一次。虽然一时的作弊有可能使你跨过及格线,有可能使你取得暂时的较好成绩,但是一次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葬送的却是你的尊严、形象和信誉!考试作弊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和蔑视,更是对学校学风的亵渎。

  四、总结、升华。

  1、 主持人对班会进行总结,朗读 “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倡议书。

  2、 全班同学在“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倡议书上签名。

  3、 主持人提议全班同学背诵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 班主任提出希望。(出示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投影,要求同学课后摘录整理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并选其中一句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作弊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是一种违反学校纪律、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我们怎会为了无足轻重的考试而放弃我们心中那纯洁的一贯的信念。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会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走上考场,用扎实的知识,坚强的意志,求实的态度,为促进我校的学风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莘莘学子,诚信为本。让我们诚实面对自己,守住内心的一份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交出一份合格的诚信答卷!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shijianzuowen/202112/107750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