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事件作文

感知作文课堂实录

admin 事件作文 2016-09-20 08:18:00 课堂作文

  课堂实录指师生整节课互动过程的一种记录,下面是关于感知作文课堂实录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导入

  放映自制课件: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幻灯片1)

  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母爱”的真切体验,今天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就围绕《我与地坛》来进行“生命”和“母爱”的再体验,从而浸染生命意识,咀嚼母爱情怀。其实,写母爱也是对母亲生命的解读,所以我们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体验“生命”上。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史铁生就是如此。

  (二)体验文本

  师:请同学们翻开《我与地坛》一文,回忆一下: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使得由于残疾而想到死的他有了怎样的生命体验呢?

  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地坛使他不再为自己的处境而痛苦,所以他决定活下来。

  师:怎样活呢?

  生:园中到处都是生命的印迹:落日、雨燕、脚印、古柏、各种味道,这些都展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必须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师:母亲生前的爱又给了作者哪些生命体验呢?

  生:42页“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愈加鲜明深刻。”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是在母亲去世后才慢慢领略到的。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了她的生命历程,母亲的活法使作者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三)拓展文本体验

  师:这些是我们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感受到的史铁生对“生命”的体验,下面我们可以上网查找资料,看看别的作家是怎样体验“生命”的,从而丰富我们对生命的体验。

  重点提示:查找生命意识浓郁的作家、作品,如刘亮程、毕淑敏等,体验感受他们浓浓的生命意识。

  提供部分参考网址及有关内容。(幻灯片2)

  散文家刘亮程,他会发现动物、昆虫、植物跟自己一样喜欢阳光,因为他意识到它们跟自己一样也是生命。

  他会认为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他有这样一句特别感人的话:

  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的孤独、尴尬。

  他有一篇文章叫《对一朵花微笑》,其中写道: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语,把一滩草惹笑了。

  他要求自己跟大自然进行交流,那朵花正在对我们整个世界微笑,那我也应该对整个世界微笑,对每一朵花微笑,用这种美丽善良的微笑欢迎一个一个生命的诞生,鼓励它们的生机发展。

  他用和谐的眼光、善意的眼光、爱惜的眼光看待世界,于是到处看见了阳光的灿烂,看见了鲜花的欢笑,看见了蚊子在认认真真地觅食,看见了老鼠在兢兢业业地劳动……总之,满世界都是令人欢喜的东西和气象。

  学生搜集资料后,教师做小结:无论是史铁生、刘亮程,还是毕淑敏,他们文中浓浓的生命意识浸染着我们,引领我们对生命有了一个新的、更高程度的认识。

  师:(重点)让我们再来品读有关“生命”的几句名言,并想一想,这几句名言分别道出了生命的哪些内涵。(幻灯片3)

  生命的出现是自然界无数年演变的结果,地球上存在的每一种生命也都经历了千万年的物种进化。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从生存的本义上讲,生命无所谓高贵和卑微,死了一只白天鹅和死了一只麻雀,并没有什么区别。

  生命的尊严在于能够自然而坚强地活着。

  这几句名言分别道出了有关生命的哪些内涵呢?

  生:分别道出了生命的来之不易,美好无比,平等和尊严。

  (四)学生谈自己对生命的真切体验

  师:同学们,刚刚看的都是别人对生命的体验,下面让我们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

  师(启发):生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命题,是一个很沉重很沉重的话题,是一个活一辈子想一辈子的问题,有的同学会说,我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我又没有史铁生那样特殊的人生经历,我的生活比蜜还甜,我该怎样谈呀。不要急,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从身边事着手,去谈自己的内心体验,不要求谈很多,一两句话也可以。

  举个例子吧,有一位学生,他曾这样谈自己的生命体验:(幻灯片4)

  刚才我怕迟到,跑步来校时,心脏猛烈地跳动着,我体验到了生命的本体运动。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的两节作文课,王同学匆匆跑进教室,刚刚坐好,铃声即落,便气喘吁吁地谈了他的体验。虽然只有一句话,谈的却是他对生命本体的真切体验。

  师:也可以从一则童话故事入手,来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如,有这样一个童话:火柴在燃烧着,风婆婆看见了痛惜它的生命,就把火吹灭了,我们想想火柴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火柴会伤心,因为它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在于灿烂。

  师:这样谈很好,这也是对火柴生命价值的一种认识。

  师:还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2003年底,当SARS病毒突然而来的时候,人人戴着大口罩来来往往。有的患者被SARS夺去生命;医护人员弃家离子奔赴“抗非典”第一线,甚至被患者感染而牺牲时,你对生命又有何体验呢?

  好了,下面就来谈谈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吧。

  陈同学:每一个生命,都是珍宝,都是一块金子,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放纵生命,甘于平庸,那么生命永远不会有闪光的一天,生命在于拼搏,在于奋斗,在于抓住机遇,展现自己。生命是不二的,生命只有一次,小心走好每一步,享受生命的珍贵。

  吴同学:生命,有时就像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只留下一闪而过的光芒,却不给人认真品味的时间。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活在世上的每一秒。

  蔡同学:生命本身是一个奇迹。生命是快乐和不快乐的交替。对于生命中的一些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编织梦想,虚构故事,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找到更多笑对生命。

  张同学:人的一生就像一块极其平凡的石头一样,其实也是最不平凡的,只要你细心地雕琢它,它就会变得有价值,是个很好的工艺品。假如你认命了,你就是块普通的石头。所以,我们应该细细雕琢我们的一生,这样才会不枉此生。

  康同学:近来,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四少女集体轻生的文章。她们一时冲动,就差点命丧黄泉,幸亏被救。生命是经过千万年演变而成的,那么宝贵,我们千万不要漠视,要珍惜。

  马同学:生活是一幅并不完美的画,总有不称心的事发生,就因为这样,我们更不能放弃,要将不完美的地方用人生的画笔去修改。

  李同学:生命是人的根本。生命如草,有荣有枯。生命如舟,总在波涛中起伏。拥有了生命,才拥有创造一切的可能。

  杨同学:有一位画家,当他的画室起火了的时候,他先抢救猫,不管他那价值连城的画。他说,猫是有生命的,画虽然值钱,烧了还可以再画,而生命能够再生吗?有位高僧说过,你连活都不怕,还怕死吗?死只不过是对生命的一种逃避,生命赋予你那么多色彩,虽有坎坷,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享受,让我们享受自己的生命,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吧。

  (五)怎样表达体验(写作)

  师:同学们,看来我们对于“生命”,有体验了。那么,怎样表达体验呢?(幻灯片5)

  让我们先体会《我与地坛》中“我”对母亲的怀念:

  生:(饱含感情,齐声品读)41页“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师:读后有什么内心体验?

  生:酸酸的、心痛的、痛悔的、悲切的……

  师:是啊,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当“我”深深地理解、怀念母爱的时候,母亲却不在人间了。“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够知道现在的一切啊,可是母亲的生命已逝。天上人间的阻隔,让活着的人流泪。因此,我们要早日学会去读懂母亲对生命的理解,读懂母爱、读懂亲情。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欣赏深情歌颂母爱的一首歌《懂你》,从而去加深这种情感体验,去咀嚼母爱情怀。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请留意哪处歌词打动了你。

  播放VCD。(观看时,听课的老师有的流泪,有的眼眶湿润;同学们有的拭泪,有的默默不语,若有所思。)

  师:听完了歌,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歌词进行咀嚼,说出你的心灵感动;还可讲一些体验母爱(或“亲情”)的细节、片断,也可以进行场景描述。

  罗同学:要对母亲好,不是给她吃的、穿的,或是给她钱花,就代表你很孝顺!这就错了,真正的孝顺,是要读懂母亲的心。

  李同学:我最喜欢《懂你》中的一句歌词“多想告诉你,其实我心里是多么地爱你”。因为这歌词就像说我的生活。我总认为我和母亲之间有隔膜,可能是我的羞涩,我很少和她沟通,有很多心事,同学间的,朋友间的或其他问题,也从不跟她说。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也理解她,但我们之间好像隔了一层说不清的东西,我从未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拉着母亲的手去公园……(泣不成声)或拥着母亲一起走路,从小我就很羡慕别人能跟母亲谈心事,我也很想这样做,可是我从未尝试过。我也常在心里想:母亲,其实我很爱你。但我长到16岁了,却从未跟母亲说过心里话,我好后悔,可我还来得及。所以,我也告诫同学们,不要羞涩,大胆地跟母亲沟通,你定会感受到母爱的。

  张同学:我最喜欢歌词“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这会使我想到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只会奉献的母亲。……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常说,我和你的命是相互依存的。(含着泪水,说得很有感染力)母亲为我吃了很多苦,我绝不能辜负她的期望,我要创造出精彩的人生给我母亲看。

  我还想说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家里很穷,她恨她的母亲不能给她幸福的生活,母亲为了能使女儿开心,能原谅她,母亲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的一点点钱带女儿去滑雪,他们租了最便宜的白色羽绒服,不幸的是,她们遇上了雪崩,母亲醒后看见直升机在上空根本找不到她们,母亲知道,要是再不快救起她们,还会再遇到雪崩,于是母亲用利器在脉上一划,一片雪被染红了。故事的结果是女儿活下来了,母亲死了,我觉得母亲用生命来换取女儿的原谅,未免太大了吧!我讨厌“后悔”这个词,为了我们不要有后悔那一天,我们现在该在还可让我们的父母开心的时候,多让他们开心,多让他们快乐。

  唐同学:有一天,妈妈叫我吃饭时,我不饿。所以我找了个借口说不想吃饭,想吃炸芋头。原以为妈妈会说不吃就算了吧,没想到,妈妈马上出门,一会儿就买回芋头,并开始做起来。看着妈妈瘦瘦的背影忙碌着,我想帮她,但倔强阻止了我。“啊”妈妈叫起来,因为太着急,她的手指被割破了。我来不及多想,马上找出止血药为妈妈止血。“妈,对不起,你的手一定很痛,都是我不好。”我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说出来,但我感到心中那堵塞的血液终于畅通了。

  陈同学:我想就母亲的手来一个特写。曾几何时,那双手抱起不懂事的我,让我变得懂事了;曾几何时,那双手牵着顽皮的我,让我变得不顽皮了;曾几何时,那双手打了任性的我,使我从此不再任性了。那双浸泡在肮脏的泡沫水中的手,洗着衣服;那双温暖却粗糙的手,抚摸着我。我又是如此无知,不能及时感觉到温暖。但我喜欢那双经历风霜雨雪的手--母亲的手。

  康同学: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妈妈的身影。妈妈总是离我很远,这使我感觉妈妈不爱我。自从我又有了一个弟弟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可是有一次,我生了一场重病,整整一个星期,妈妈寸步不离我,这使她的旧病复发。我很感动,我这才感觉妈妈是爱我的。

  师:同学们对母爱都有真切的感受,我也说说我的一次体验。记得去年SARS时,有一天,我发起烧来,我想,睡一会就好了,母亲不断地叫我去医院,我说没事的,母亲见我不肯去,急得泪流满面,我只好去检查,验血的结果一出来,我马上打电话告诉母亲没事,她才放下心来。老师都这么大的人了,母亲还是如此操心。我们拿什么来报答母亲呢,我想,我们要善待母亲、善待亲人、善待所有需要我们善待的人。要活出我们的风采来,让母亲欣慰。

  师:我们再来看另一文段,注意读后有什么心灵体验。

  (幻灯片6、7)

  这是吴锡平在《幸福是灵魂的香味》一文的一段话: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写道:“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这是我在所有关于幸福的描述中读到的最具诗意情怀的也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种说法。灵魂散发着香味,多么美妙。

  初为人母的姐姐写信告诉我,尚牙牙学语的女儿已经懂得把别人送给她的果冻递给她:“妈……妈……吃”。姐姐感慨:成长中的女儿已经能从给予中体验快乐,这份幼稚的爱让她激动不已。薄薄的信笺上也因此处处洋溢着她的幸福与满足,我也为姐姐的这种幸福而感到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

  而且在很多时候,幸福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一个美美的懒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晚风中年轻的母亲回头看车座上已经睡着了的婴孩,轻轻地喊着他的名字;男朋友在手机上的留言:“秋凉如水,注意加衣”;推掉无谓的应酬,蜷在沙发里读一本刚买的书……

  师:读了这些,我们的心灵体验又是怎样的呢?

  生:确确实实觉得这样就是幸福,读起来是轻松的、愉悦的。

  师:通过这两段文字的品读,我们能总结一下吗?史铁生怀念母亲的心痛感,吴锡平的幸福感都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讨论后代表发言)

  生:心痛感是靠回忆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幸福感是回忆姐姐的来信和回忆自己对幸福的感觉。

  师:是的,是靠唤醒沉睡的记忆来表达他们的体验的。具体说,《我与地坛》中痛心的体验是通过唤醒母爱的记忆来进行的;“幸福是灵魂的香味”也是靠唤醒姐姐初为人母的幸福感以及自己对幸福体验的记忆来进行的。(回幻灯片4)

  师:他们又是如何把他们的体验传达给我们的呢?

  用“我”的体验感染他人。即:

  要表达心痛的体验,就使得别人也心痛;

  要表达幸福的体验,就使别人也感到幸福。

  要做到用“我”的体验感染他人,应像前苏联的艺术表演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样,重视自己的“情绪记忆”。我在这里引用他的一段话作为我们这节课的一个小结。(幻灯片5)

  人啊,在生活里,情绪不是想有就有的,往往是不想就有。悲痛啊,冤枉啊,诸如此类的。这条对于我来说,至少是个很大的安慰。就在最倒霉的时候,还可以告诉自己:记住这个感觉,就不定哪天能用上,而且还真的这样。

  所以,平时我们要注重自己的情绪记忆,无论是悲痛的还是幸福的,努力做一个注重自己心灵体验的人,这才是学习写作的良好开端。

  (六)布置作文(幻灯片6)

  以“生命”(或“母爱”、“亲情”)为话题,谈谈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想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要求:力求做到以“我”的体验去感染他人。

  (1)列出写作提纲。

  (2)课后完成作文。(并将你文中最真切的体验、最具感染力的文字勾画出来)

  未曾想到这堂作文指导课也能如此感人,课后,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催人泪下?是生命的意识,是母爱的情怀?是VCD《懂你》的播放?是注重了内心的情感体验?是唤醒了沉睡的记忆?是课堂设计的心血凝聚?这些因素分得清吗?何必要去分清楚?没有精心的课堂设计,会从生命谈到对母亲生命的解读再谈到母爱吗?没有“母爱”的内容“皮将焉附”?不去注重体验,又有多少人去细心体验过?没有VCD的播放,又怎能唤醒那沉睡的记忆?又怎能将这情感体验推向高潮?平时谈母爱,平时看VCD《懂你》,为何不感动?这些要素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人文教育起了奠基作用:当他们有了生命的意识后,在以后的人生阅历中不断地丰富生命的体验,在人生的坎坷旅途中,他们不会轻言放弃。当母爱情怀在他们心中萌芽后,他们会去学着读懂母亲的生命,去读懂母爱,读懂亲情,只有如此,他们才会学着善解人意,去理解他人,如果这节课能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同时又为学会做人起一点启蒙作用,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shijianzuowen/202112/1110531.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