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春游都是新鲜的,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下面是记一次春游活动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记一次春游作文篇一
星期五,我们要去抱石公园春游。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也都来了,我们等了一会儿,车来了,我们跟着老师坐上了汽车,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春天的抱石公园非常美丽,一下车,满眼都是碧绿碧绿的,花也开了,五彩缤纷的花朵为公园增添了更加美丽的风景。
我们先去的是“太空漫步”,大家都很兴奋。终于轮到我了,我和谭澍共坐一辆车,我们的车走的很快,和前面的撞上了,于是我们改用脚踏,一边听音乐,一边看风景,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游戏。
接下来我们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孔雀开屏、大金蟒、老虎……,我还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比如小猴子咬棒棒糖,小熊爬上了围栏等等,这些小动物真是既可爱又聪明。
看完动物园,我们又玩了迷你飞车,然后又到了儿童乐园玩。午饭我们也是在公园里吃的,我和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食物,分着吃、抢着吃、换着吃,可开心了。
午饭后我们还看了惊险的4D电影,许多同学都被吓得大叫……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享受着真挚的友谊,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家里。
春游,对于我,每次都是新的,美妙的,令人难忘的。
记一次春游作文篇二
同学们!记住这最后一次的春游吧!
4月9日。这个盼天盼地的日子。终于到来的!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我还是感受到了——不舍。是啊!六年的时光啊,六年的友情,有谁能放得下?六年的学习啊,六年的快乐,就这么渐渐离我们远去?若时光倒流,我们一定更加珍惜。
收起了那些伤心,快乐的笑脸又洋溢开来了
走上客车,顿了顿,拿过最亲密的好友的手,坐在了最前的座位。同学们开始兴奋地谈论。
我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车窗外,不会忘记!永远不会!这小学的最后一次春游。我要牢牢地记住这旅途中的一切。
很快,到目的地了——横店国防科技馆
我们纷纷下车,在组长,班长,老师,导游的带领下,畅游了横店的秦王宫。秦王宫很大,到处都是古建筑。我拿着相机,不停地拍。因为老师导游走得太快,都是寥寥几眼就跟上去的,来不及细看,所以也就没几张有自己的'照片,都是景,物
逛了很长时间,大家肚子都饿了,却都不怎么想吃零食,是很奇怪。大家都盼着早点吃中午饭了。可是,天知道!这是为什么啊!太不公平了!要我们到下一个景点吃午饭!OMG!
不过,反抗又能怎么样呢?还是乖乖认栽吧!
拖时间还不说,还要我们挨着邻班的车?那个济的呀!我们都得站着,司机大叔车一刹!全部前倾后倒。
到了下一个景点,吃了午饭,因为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来过了,都知道怎么走出去。所以,老师很放心,让我们自己去玩,约定3:40的时候在吃饭的地方集合就可以了。
我们随心所欲地逛着,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拍了许多照片,有景的,有我一个人的,也有合影,这里留下了我们的欢笑。
这次的春游,我没有细写,是因为,其实我知道,我们应该记住的,不仅仅是这最后的春游,还是这小学六年的友情。
记一次春游作文篇三
春游,理应是美好的,是快乐的。可为什么这次的春游却略带点伤感呢?
六年了,这六年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春游与秋游。开始的春游,满怀期待。那最后的春游呢?
转眼间,一大半个上午过去了,我们即将徒步十公里去往北峰的寿山村。
在我们即将启程时,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环形瀑布,这道瀑布虽没有李白笔下的飞流三千尺,虽不能成为气势雄浑、宏伟高大,可李白若来到此地,定会觉得此处不必庐山瀑布逊色。
一路上,陡峭的石阶已经使不少同学气喘吁吁了,我也不例外,但这儿的空气新鲜,芬芳怡人,倒在空闲之中得到了一丝享受之感。
这儿还有有许多棵翠竹屹立在山间,却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倒觉得应了苏轼口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走了三公里路,一个刻着“3”的小石头隐藏在青青绿草间。从上往山底下回望,一股浩然之气环绕其间,显得异常惊心动魄,李白路过此地,比敬亭山还相看两不厌。
走到半山腰了,一股潺潺的溪流顺着一条管子直至地面,我连忙捧起流水往脸上扑去,一股清凉之感流遍全身:我又引其一小口,溪水顺着喉间直至胃中,我又感疲惫忽失一大半。看这着缓缓而下的溪流,我豁然开朗:也许这溪流是故意安在这儿的吧。在疲惫之余,登山者洗一洗脸,饮一口清泉,或许不能带给他们太多的清凉,却能做一股力量,引登山者向着山顶而去。
走过宋古驿道,穿越历经百年的黑森林,忘到了那仿佛近在咫尺的太阳,我大喊一声,一股成功之感让我觉得十分愉悦。
夕阳的倒影拉得长长的,春游也不知在何时结束了。也不知多年以后,等我们都上了中学,这次的活动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shijianzuowen/202112/112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