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了,你对这个的考试成绩是否满意呢?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期中考试后的感受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期中考试后的感受
我们学校进行了期中考试,这是我升入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大考。这次考试学校把每个年级都分成了七个班,除了初一、初二和初三原有的18个班外,在底楼也弄了三个考场,我被分在了底楼西一那个考场,听说这次分班是按照开学时的考试成绩来排的,每个年级成绩最好的同学都会分到底楼去。
这一次考试,就三门主课来讲,虽然总成绩取得年级排名第六(所有科目总分年级排名第四),却发挥的不尽人意,除英语外,其他科目发挥的都不好。英语虽然发挥得还可以,但就扣分情况分析,主要是选择和阅读题扣得多一些。因此,今后我还要加强阅读和语法的训练。
数学本是我的强项,可这次考试发挥的却最烂,原因是我因为图省事、偷懒而跳过步骤,导致题目做错,比如说:有一道3分的转换器的题目,我没有把过程列在草稿纸上,而直接写出结果,导致过程中减去-4算成了减去4。还有一道3分的应用题,本来是以5个小孩为价格平衡点的,增加小孩的数目,应该从6开始,可我却为了计算方便,用7来计算,结果扣了3分。我爷爷看了看我的试卷,说我如果发挥得再好一点的话,应该可以得满分的。
语文没考好则是因为不能很好的适应中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平时缺少作文练习和考试演练。虽然我平时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不能说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了,由于缺乏实战演练,考试时仓促上阵,兵败是可想而知。这次考试仅阅读题就扣了12分,60分的作文我也只拿了50分,中学的作文和小学大相庭径,而我由于进入中学以后,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其教训确实很深刻。
以后,我一要下定决心改掉图省事的坏毛病。认真审题,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二要加强语文的单元、课时演练(尽可能从网上下载一些试卷进行练习)和作文练习,使每一课时,每一单元都能充分的消化(其它课也是一样),争取期末考试能更上一层楼。
篇2:期中考试后的感受
这一学期我升入了初中,虽然我学习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我的成绩还是不大理想。我的语文考了96分、数学87分、英语考了100分、历史98分、生物93分、地理91分,政治分数还没有公布,估计在90分以上。最让我不理想的是数学,在卷子发下来以后,有好几道题我都不会做,就因为这几道题,拉了我的分数。
语文成绩还算是不错,在我们班里是第一,这次的考试让我觉得自己还是学的不扎实。以前的考试是粗心出错了,可这次的考试有好多题是不会错了的。
这次的考试我们班有四门功课100的同学,这使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让我觉得以后必须更加努力学习,灵活掌握知识,要奋起直追赶上和超过比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同学们好的学习方法,加倍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这就是我的感想!
篇3:期中考试后的感受
期中考试已经陆陆续续结束了。关于期中考试后的感想,同学们都要写吗?虽是试是考完了,大家有没有对这次的期中考试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整理了一篇关于期中考试的`感想,供大家参考:
考试前我只想到玩了,把复习抛在脑后,复习时又没细心复习,想着卷子一定很简单,就不用复习了,我们为什么考试后的成绩不理想呢?因为总把玩放在前面。
考数学时,数学卷子做完后,我答卷的时间很短,剩的时间也很长,我们本来是可以考好的,答完卷后把卷子放在一旁,没心检查,有些错题没看出来,如果细心检查把有些问题检查出来,只要改成正确的就能拿满分,有些计算题我做的时候,没有反复检查,我在计算题错的时候,一般是计算题错了或这是抄错了。
我们不会的题,为什么不提前去问老师或同学呢
懒,是我们的通病。懒得检查;懒的发问
我不理解的卷子发下来,为什么老师一讲就很简单。
其实有的难题,只要一动脑筋就能做出来,再一看是那么简单,是我们把什么问题都想的太复杂了。
应用题没看懂题意就往上写,我们应该先多看几遍,把题目理解后,把方程列出来然后检查是否正确,然后再写上去。
在语文考试中,我们像一些注拼音的题,还没有看完题目就写成解释了。在阅读题中,我们应该把问题看一遍,然后把问题带入文章中读一遍,把问题答完,背诵古文我们应该背的熟熟的,文言文要会背、会写、懂其中的意思。要会读,要把它写会,今后的基础知识,阅读知识,拼音知识就可以拿满分了。
我们应该多读一些报纸,多读一些作文,把其中优美的句子画出来,积累起来,写作文时就可以用上,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和标点符号的用法。
在英语考试中,我们应该在考试前,把单词背会,用单词来造句。我们光做到这些还不够,还要把其它科目也提高上去。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shijianzuowen/202112/112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