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中趣事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中趣事作文 篇1
我们家每天都有很多趣事,今天我就来和你们说说吧!
去年五一劳动节,我们一家早早起床了,我一手拿着抹布,妈妈拿着拖把,爸爸拿着扫把,一副大动干戈的架势,我点着脚,轻轻擦去灰尘,再用干抹布再擦一遍,可能水桶太重了,摇摇晃晃,一点也没有重心,差点摔到了,我一边扶着墙上,一边用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当我再次拿起水桶时,水好像跑到了右边一样的,我一不小心打了一个绊脚,水桶翻了,水全部倒在一旁的爸爸身上,爸爸成了落汤鸡,我拍着手笑了起来,毫无做错事的感觉,爸爸也没有生气,反而自己笑了起来!
开始清理残局了,我蹲了下来,细心的擦着,有时候故意把水挤到爸爸门口,想让他再滑倒一次,没想到妈妈从阳台出来,险些滑到,还说我我一顿。
我坐在沙发上,累的不行了,我们都成了一个一个的小花猫,不是满脸灰尘就是全身湿漉漉的。我们相互看着,相思而笑!
家中趣事作文 篇2
说起家中趣事,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哥哥和我了,我俩可是家中的“笑星”,如果再排练一下都可以演小品了。
我小时候经常是哥哥带我,而哥哥却整天想些奇怪的事情捉弄我,因此我俩成了家中的笑星。
在我5岁的时候,我突然对电视中的《动物世界》很感兴趣,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种很帅气,很拉风的鸟-——秃鹫。然后我就对哥哥说:“哥哥,秃鹫怎么那么帅气呢?”哥哥对我说:“你那么喜欢秃鹫,那我也让你变得跟秃鹫一样帅,行吗?”而我这个一心想变成秃鹫的小孩,肯定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我开启了我的变形之旅——
哥哥先拿出了剪刀,然后让我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变得跟秃鹫一样帅了,心里还真有点小高兴呢!
变形结束了——
十几分钟过去了,终于,哥哥放下了剪刀,让我睁开了眼睛,并且还神秘兮兮的对我说:“你现在还不能出去,只有等到咱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你才能出去,不然,你就会变成以前的样子哦!”为了能保持住现在的样子,为了不变成以前的样子——我于心不忍的等待了两个小时。
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了妈妈跟前,既高兴又好奇地问:“妈妈,你看我帅不帅?”妈妈却捧腹大笑了起来,我疑惑地问妈妈:“是我不帅吗?”妈妈仍然是笑个不停。
我又去问爸爸,爸爸也笑了起来,并且我在笑声中清晰地听到了6个字:光光头,卖羊油。我去照了照镜子,果然,我的'头发被哥哥剪光了。
唉,这会是我哥哥。这就是我们家中的“笑星”。
你可以让我听听你的家中趣事吗?
家中趣事作文 篇3
家庭趣事像五彩缤纷的盒子,里面装满了许许多多的爱,同时也装满了许多幽默的趣事。形形色色的趣事常常会在我们家上演,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场 风波 。
有一天,父母因为一些小事拌了几句嘴。就因为这点小事所以好几天没说话了,当时,我改变了职位变成了他们之间的 小信鸽 。到中午时,妈妈就托我去问爸爸吃什么饭?爸爸告诉我,我在去转诉给妈妈;爸爸外出时,妈妈就让我把手套递给爸爸;爸爸上班时,妈妈托我把包递给爸爸。这爱永不停息,但彼此都不道歉,不去面对事实,只好辛苦我了,哎,没办法,谁让我是 小信鸽 呢!来来回回一天我至少要跑10次。
一天,爸爸和妈妈正好都在家。我当了一次和事老,首先:我把他们叫到一起,然后,把他们两个错的地方先说出来并让他们改正,接着再让他们双方各退一步道歉,然后向他们摆正事实讲道理。让他们面对事实最后,让他们和好。父母认为:如果没有我的和解他们的矛盾不会这么快化解,可比此之间还是相互关心的。因为有爱,所以无论争吵、打闹都剪不断那丝丝的情意。
家中的事,有时乱,有时烦,可细细品味又像糖一样甜,让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共创幽默的故事。
家中趣事作文 篇4
一天晚上,我们在外婆家吃晚饭,我弟弟的爸爸妈妈都没在。他爸爸出差,妈妈在外地挣钱,只有外公外婆带着他。吃饭时,我妈妈突然问他:“你是不是留守儿童?”我连忙问:“什么是留守儿童?”妈妈说:“就是爸爸妈妈都不要的儿童。”我爸爸又喊了一句:“留守儿童?”“哎,干什么?”我弟弟憨憨的答道。我们全家哄堂大笑。我外婆笑得扑到外公那,外公笑得被汤呛到了,我爸爸笑得差点摔倒了地上。我妈妈笑得头都撞墙了,而我忍不住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本来我没笑得,但看见弟弟那憨憨的表情,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便又哈哈大笑起来。我的凳子没坐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啪的一声又引得大家大笑起来。
我们家还有许许多多地趣事。回想到这些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shijianzuowen/202203/284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