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作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作文 篇1
我喜欢抄抄写写,信手涂鸦,写的作文在妈妈那总是被无情地粉碎。妈妈找来了教语文的叔叔,帮我“诊断病情”。叔叔看后皱了皱眉,什么也没说,只是提出要带我去爬山。
我去了,到达时,正是傍晚。群山伴着夕阳,显得如梦似幻,甚为迷人。山腰云雾缭绕,恍如仙境。山顶的景色很壮观。
正当我沉迷于这美景时,叔叔拍了拍我:“这景色如何?能描述出来吗?”我愣了一下:“好吧。”
我将我所见到的景物一一描述了一番,连绵起伏的山峰,如梦似幻的夕阳……
叔叔递来纸笔:“把你刚刚说的写下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再发挥想象,稍作修改……”
我拿起纸笔,在山间的石桌上刷刷地写了起来。等我写完,叔叔说:“自己读一遍。”我声情并茂地放声朗读起来。
“自我感觉如何?有什么想法吗?”叔叔问。
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叔叔意味深长地笑了。
“其实写作很容易,平时注意观察,留意生活,看到有感受的,不妨挥笔记下来。记住,我手写我心。”
原来,生活才是一场永不完结的语文课,而社会就是多姿多彩的课堂啊!
课堂作文 篇2
在我家,从我与家人一起上桌吃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听唠叨”。吃饭时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家人们常说,一个在餐桌上不懂礼节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难有作为。
瞧!又开始唠叨了。吃饭时,我喜欢左手靠在桌沿上,嘴巴凑近饭碗,右手拿着筷子往嘴里扒饭。这时奶奶提高音量:“端住饭碗。”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听奶奶的教导,不就是一个饭碗吗?怎么一定要端住啊?奶奶说:“连个小小的饭碗都懒得端,端不住,以后还能付出什么辛苦啊!”
哎!奶奶“过瘾后”,妈妈又开始上课了。吃饭时,我喜欢把一只脚抬起来放在椅子上。这时,妈妈总是一边呵斥:“把脚放下去”,一边用手狠狠地在我的膝盖上拍了一下,我瞪着眼张嘴大叫一声:“疼!您可是我亲妈呀!下手怎么这么狠?”妈妈总是回敬一句:“别跟我贫,这就是规矩。”
吃饭时,我老是挑食,看着荤菜,避而远之,如鸡琢米;看到素菜,食欲大增,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想:这下没人管我了!一。我没犯奶奶的纪律;二。我没破妈妈的规矩,他们总不能不让我吃饭吧!
这时爷爷却不肯罢休,我心里想:这下可惨了,爷爷教训人一向是软硬兼施,我只好乖乖地听话了。只见爷爷坐姿端正,一副领导教训小职员的样子,太严肃了。爷爷教育我说:“入口太精,出口受阻,肠子迟早会受不住的。要荤素结合,合理搭配,才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他的监督下,我在餐桌上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我要有条理,合理搭配饮食。”
好不容易周末回家,一家人吃顿饭都不让人消停,真是家有一老,不如有块宝。就是这样寻常的餐桌,成为我家独特而又幸福的课堂。自从我学会了这些餐桌上的礼仪,我在外面吃饭时经常受到别人的夸奖,那种感觉让自己心里甜甜的。
到这里你就会问,我仅抱怨自己的“不幸”,那么幸福又在哪里?
哈哈,让我来告诉你,其实,生活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对幸福的感受。如果你用心体会每一个瞬间,相信你会和我一样找到餐桌上的幸福,幸福无处不在,不是吗?
课堂作文 篇3
今天下午有节语文课,方老师给我们上词语盘点(八)。刚开始方老师叫徐淇带读读读写写部分,我带读读读记记部分。接下来嘛,就轮到方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平时,讲解的时候是最有趣的.,也是我最爱听的。可这次,我真希望方老师不要讲解。
方老师讲解有一个特点,就是总喜欢把我们班的同学也“比喻”进去,让我们感觉很真切。这不,他又来了:“我看看我们班谁是莞尔一笑的?”“汪子惠!”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喊道。方老师脸上浮现了一个神秘的笑,说:“我们班方旎也是莞尔一笑的!”讲着讲着,讲到了读读记记部分,因为快下课了,方老师只是大概的讲了一下,但不知为什么,方老师对“含情脉脉”这个词他特别感兴趣,还说要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徐子薪被叫了上去,看来他是想对大家“含情脉脉”可方老师说一定要对一个人,于是有同学起哄说:“对方老师,对方老师!”可没想到方老师真接招了,说:“那好吧,就对我吧!”表演才刚开始,他自己笑了出来,表演失败。接着夏苗又主动说她要对夏婉璇“含情脉脉”,可她也没“脉”成。接下来就没人了,同学们各叫各的,乱七八糟。结果方老师说:“可能这方面胡旻茜好一点。”就这一句话,使全班爆开了,说什么对徐昊通啦,还有的说好啊好啊。……个个都很活跃,只有我呆在那里,面对着在笑的老师和同学。
真是气死我了,像“莞尔一笑”这样好的词轮不到我,这种使人尴尬的轮到我,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更可恶的是,直到下课同学们还在说,气死我了,唉!
课堂作文 篇4
课堂上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时常发生有趣的事,使同学们哈哈大笑,让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
课堂上有趣的事多得数不清,要一一举例出来简直需要三天三夜,这不,我说几个给你们听听。
数学课上的笑声——记得那次数学课上,有位同学不认真听讲,对着外面发呆。数学老师就请这位同学说说老师刚才讲了什么?那位同学迷迷糊糊地回答了好长时间,同学们都听不懂。
数学老师说:“回答得很好!”同学们都很惊奇,明明回答错了,却说回答得很好。
正当同学们诧异,那位同学暗自得意时,数学老师接着说:“可惜是错的。”
同学们这才明白过来,大家笑了,这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笑声。
英语课上的笑声——还有一次,在英语课上,老师在黑板上指导同学们书写单词。可有的同学不看老师怎么写,只管说自己的话。
老师生气极了:“你们看我呀!”
有位同学望着老师的脸,疑惑不解,轻声滴沽道:“老师的脸上没有什么啊?”不过还是被老师和同学们听到了,霎时,同学们哄堂大笑。
语文课上的笑声——语文老师对同学们说:“今天,我教你写记叙文的要点。”
有位同学突然发现窗外一只小小的麻雀在窗户玻璃上边撞了好几次,不禁来了兴趣,语文老师见了,对这位同学说:“我上课你不听,你可以用‘麻雀’为题写一篇作文吗?”
那位同学说:“我要小便!”原来他一遇见急事,那尿可就多了。老师又说:“那好,你就说一句话也行。”
“语文课上,一只麻雀飞来,撞到玻璃上,我抬头望去。”情急之下,这位同学脱口而出。
语文老师说:“去吧!”
看着这位同学匆匆跑出教室的情景,同学们哈哈大笑。接下来这节语文课,大家就以“麻雀”为题一人一句,完成了一篇生动的文章。
我喜欢我们的课堂,我喜欢课堂上的欢声笑语,我在课堂上的笑声中成长。
课堂作文 篇5
记得那天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精神并不振奋。我极力地调动,他们的坐姿也精神不到哪儿去,读书的声音稀稀拉拉地从几个方位飘来,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读得懂吗?我心里直打鼓:这篇课文的篇幅并不长,但语言精练,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文章的主旨“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让五年级的孩子来理解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以这种学习状态,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果然,连课题《剥豆》中“剥”的读音都争议了半天。点几个同学读课文,都是磕磕吧吧,不是添字漏字,就是读错别字。看来真的有难度,我有些失望。
“同学们,你们猜猜,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马上,他们开始四处寻找。按照惯例,先找书的下方,没有;往后翻了一页,也没有。行动一番后,教室里安静下来了,他们在静静地等待,等待老师的答案,甚至有几个同学把笔都准备好了,只等着往书上抄。
我也在等待,微笑着等待。犹豫中,举起了一只小手,“毕淑敏。”声音不大,还有些颤抖,显然不够自信。
这个答案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只想让学生说出是文中的母亲写的即可。本想用这个问题提醒学生关注母亲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至于作者具体是谁,教参上没说,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呢?”我也有些好奇。
“因为这篇文章跟我们学过的毕淑敏课文《学会看病》很像,都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哟,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写作特点,还能联系学过的课文,这让我有些意外。
她这一说,似乎给了同学灵感,马上又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并且都写的是母亲矛盾的心理。”又有人补充说,“第8段写母亲为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想让孩子赢;第9段、11段又写母亲不能故意让孩子赢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说得清楚、明了,看来同学们已经注意到本文的写作特色,也读懂了文章的大意。我一阵窃喜。
“我也认为作者是毕淑敏。”学生小雪胸有成竹地说,“《学会看病》这篇课文写的是母亲在生活中磨练儿子,让他学会独立;这篇课文也写的是母亲用生活小事磨练儿子,让他体验失败的痛苦,知道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这么狠心的母亲,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只有大作家毕淑敏才能做到。”
她滔滔不绝,分析得头头是道,别的同学也频频点头,随声附和,教室里热闹起来
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完全读懂了课文。不仅读懂了本文,还读通了课本,读懂了母亲的心。谁说孩子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对于老师的指导只是全盘接受?他们有思想,有思维,有独特的见解,有大胆的推理……我的心不禁跟着他们的精彩沸腾起来。
“孩子们,你们对文章的理解,对学习的理解,让老师刮目相看!你们大胆的猜测,连我也觉得是真的!”我由衷地说。
“老师,告诉我们,作者是不是毕淑敏?”一束束急切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我身上,那一双双眼睛如山泉般清澈。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坦白道,“无论作者是谁,无论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老师都认为你们的表现无懈可击。你们能够联系学过的课文,能读懂作家写作特色,能品味“剥豆比赛”的深刻内涵,你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我把誉美之次毫不吝啬地给了他们。快乐写在孩子们的脸上。
第二天,有几个孩子来告诉我,他们上网查了,《剥豆》这篇文章的作者的确是毕淑敏,他们还知道了毕淑敏是一位心理医生……
看着孩子们的高兴样儿,我也觉得幸福。作为教师。我可能辛苦,可能清贫,但我却又那么富有,我每天都能感受童真的纯洁,每天都在收获成功的喜悦……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shijianzuowen/202203/285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