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习俗作文600字(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习俗作文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是我们华夏民族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它的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特色的活动,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深入人心,让人看了过目不忘。虽然我从来没有实地观看过,但是我很期望有朝一日能领略那气势恢弘、热火朝天的壮观景象!
让我印象最深的无非是端午食粽。因为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相传粽子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古人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所以又称之为“角黍”;然后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粽子就诞生了。虽然粽子这么早就已经“崭露头角”,但在春秋时期,它并还没有像现在一样有名,一直到了晋代,“粽子”这名字才被定了下来,粽子理所当然也成为了端午节的必备食物,后来又到了唐代,粽子就真正改头换面了。直到今天,粽子还是端午的“主食”,到了后来它又流传至国外,在国外流行起来,也让外国人见识了我国的人情风俗!
佩香囊这个活动想必大伙儿也很熟悉。因为古人认为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所以无论贫穷贵贱,小孩们都要戴一个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于是它又成了男女老少喜爱的小饰品。
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国南方地区家家都将菖蒲、艾叶悬于堂中或插于门楣,“蒲剑利刃斩百邪,鬼魅瘟神入虎口。”既有驱魔法鬼之神效,又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
端午节真是一个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节日啊!我为我国有这样一个节日而骄傲。
端午节习俗作文2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
端午节习俗作文3
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杭州人眼中可算是一个大节日。白天,人们划船、赛龙舟,傍晚,家家户户赶做起粽子来,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一到夜晚,人们便团聚一起,吃着粽子,聊着家常,好不热闹。是什么原因让人们这么重视端午节呢?那还得从一段传说讲起。
相传古时候,一位名叫屈原的人看到自己的祖国被欺凌,心如刀绞,肩负使命身处险境,却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受尽欺辱却坚守自己的名节,在走投无路之时于是便投河自尽。屈原死后,百姓们痛苦万分。渔夫们纷纷带上自己的工具去捕捞屈原的尸身,有些人则往河中扔糯米团等食物,以防他的尸体被鱼吞噬。之后,每当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爱国的屈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做糯米团的事情以及吃粽子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制作粽子看似十分简单,但每一个步骤却极其讲究。首先得将粽子叶清洗干净,并且将它折出一个角,围成一个圆锥状的凹槽,绝不能有空袭,再将淘好的浸满酱汁的米倒入粽叶中,在米过半时放入一块肉。之后用糯米将粽叶填满,并用红绳将粽子包裹严实。呈现出一个有四个棱角的小绿塔。最后,将在制作完成的粽子放入水中煮熟,过了一段时间,粽叶的清香便慢慢溢满房间的每个角落。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也是精彩的节目之一,人们用划船的方式,来驱赶那些食肉的鱼群,为此,每当这时候,各地的人们还会举行划龙舟的比赛呢!划龙舟这个习俗已经深深融入了江南百姓生活中。
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寄托了对家人朋友的美好祝愿以及爱国情怀。端午节就这样,在人们的欢笑与实践中,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端午节习俗作文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之手。想当年,屈原站在汨罗江边,哀叹国家衰败,奸臣当道,抱起一块大石纵身跳入江中。人们为了纪念他,便设立了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艾蒿。走进楼道就闻到一股清香,带着一点苦涩味,据说艾蒿能避邪。还有的地方的人们还要喝雄黄酒,给小孩儿抹雄黄酒。传统医学认为初夏邪气重,皮肤多有寄生虫,所以要在端午节时饮用和涂抹雄黄酒、熏艾蒿来祛邪、驱虫、除病。浓郁的酒味混合着艾蒿的清香,估计邪气就不敢靠近了。
钻进厨房,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哈哈,是粽子的味道。传说,当年屈原跳江后,当地的人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用竹筒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粽子渐渐简化为用粽叶包了。吃粽子容易,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将2~3张粽叶错开折叠,折成漏斗状,将泡好的糯米倒进去,加几颗红枣,再把“漏斗”包起来,用棉线缠绕起来,系一个活结,吃的时候方便打开,再用清水泡一段时间就可以上锅蒸了。说完粽子,再来谈谈咸鸭蛋。刚买回来的咸鸭蛋可真把我吓了一跳,乍一看我以为是用泥巴裹着的。洗净之后,蛋壳呈青灰色。
煮熟后,剥开蛋,不过剥蛋也是一个技术活,每次鸭蛋都被我“残害”。蛋黄是决定鸭蛋好坏的重要条件。好的蛋的蛋黄是有些红色的,差的就是黄色的。每年端午,我都想起了屈原,仿佛听到了他的哀叹……让端午的习俗一直传承下去吧!
端午节习俗作文5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大开了一个眼界,对包粽子有了新的认识。
我乖乖地坐在姥姥的身旁耳濡目染,简单的包粽子还能难住如天才般的我,我认为我自己能够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的粽子是非常的不容易呀!
终于开始动手了,我激动的心也燃一烧了。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也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最底下放了一个又红又大的一颗枣,再用已经浸泡好的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非常得意,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了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姥姥替一我解了围---弄掉了一些米,我这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经过了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菜一碟,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了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一圈,我还认为姥姥包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一不小心拉了一下绳子,只听见"哗啦"一声,粽叶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三只。
粽子熟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快乐。
端午节习俗作文6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据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今的端午节也依然保留着很多美好的`习俗,例如:吃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粽子是在端午节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节,奶奶就会包粽子给大家吃。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净的粽叶娴熟地一折,卷成一个圆锥形状,然后满满地填上事先用酱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间的猪肉塞到糯米中间,按照螺旋的手法,将粽叶一层一层的卷起来,像一个漏斗一样,把馅料紧紧地裹在粽叶里。卷到最后的时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叶尾部轻轻压住,右手用一根棉线把粽叶聚拢扎紧,一圈又一圈,直到粽叶不散开为止,最后打一个结,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完成一个。虽然粽子样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个三角包,但是自己亲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随着粽子的新鲜出炉,满屋子飘着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剥开了一个,酱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满嘴留香,真个是好吃。
端午这天,还要挂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绸缎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药粉而成,外观小巧玲珑,佩戴在胸前,香气扑鼻。每年,妈妈都送给我一个她亲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赛龙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风俗节目。每到端午节,人们就组织赛起了龙舟。虽然我没有亲临赛龙舟现场,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电视上看赛龙舟的活动。龙舟在湖面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好似一只只准备战斗的军队。比赛时,喊声四起,鼓声雷动,选手们一个个都奋力前进,场面十分壮观。
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从古代延续到现在,在让我们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时,又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端午节习俗作文7
端午节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个节日为何而来,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会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许是因为老家地处平原,没有吃米的习惯,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必备吃食,即便是备受宠爱的饺子,也不是主角儿。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太好的时候,端午节的特殊只是体现在早饭上,即糖包子和咸鸭蛋。糖包子,用发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红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这样,糖包子在平时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子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显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为什么吃咸鸭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家乡的人以面食为主,不爱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鸭蛋刚好可以中和糖包子的甜。
甜食对于小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时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欢吃糖包子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锅的时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馋的孩子往往拿起刚出锅的糖包子就吃,结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烫的直叫。
咸鸭蛋平时吃的也少,因为鸭蛋贵,一般家里养有鸭子的人家才会经常吃到咸鸭蛋,若是会过日子的妇人,还会把积攒下来的咸鸭蛋卖掉。没有咸鸭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鸡蛋来代替了。
小时候,早饭吃好就是过端午了,因为午饭又和平时一样了,能吃的起饺子的人家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早上的糖包子和咸鸭蛋越来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饺子到慢慢变成了主要的过节吃食,一到做午饭的时间,家家厨房里都传出“笃笃笃”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端午节习俗作文8
老家的习俗可真多呀,数都数不完,各种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我就喜欢端午节了因为不仅可以吃到粽子还可以亲手包粽子呢。
我们在端午节的前十几天就开始准备,就只差等待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早早地就把围裙穿好,等他们了。妈妈拿起香香的玉米叶开始包了(这种玉米也是用酒泡洗过的,所以很香,大家都用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叶子。我们喜欢玉米所以用玉米叶来包。)我也跟着学妈妈包,妈妈用惯有的手法熟练地包好了一个,我却跟不上妈妈,所以只能慢吞吞的。放入枣子接着包。我想让粽子甜一些,于是就多放了一些枣。等我包好一个的时候。妈妈已经包了好几个了。等妈妈包完了我却才包了三个。包完之后放入蒸笼慢慢等待,我趁粽子在包的时候跑到婶婶家,看见他们是使用筒子来包粽子的,我就也帮她们包了几个
回到家之后粽子已经出笼了,我立刻扑上去拿了一个我自己包的粽子吃,因为我包的粽子很难看,还小,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我把粽子解开以后咬了一口,哇,好香好甜呀!一会儿功夫我就吃完了一个。妈妈说“别吃了,一会儿还有活动呢!”
全部好了之后,我们提着篮子上各家各户交换粽子。回来以后就去参加吃粽子比赛。家里派我作代表参加比赛。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终于开始了,姐姐把粽子解开,我快速地吃,吃到一半吃不下去了。姐姐说:“你还要不要你的大粽子了。”我硬撑着吃了下去,终于赢了比赛。奖品是红豆味的一个超级大粽子。我抱着粽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累死了,累死了!”我要放松一下,吃我的大粽子啦。
这就是粽子的习俗:“可好吃了呢!”
端午节习俗作文9
每当我闻见粽子的清香从厨房里弥漫开来的时候,就知道是过端午节了。
当妈妈把盛着粽子的盘子放到饭桌上,我看见一个个三角体的粽子在我面前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有立着的,有斜躺着的,有趴着的,它们都由青绿色的粽叶包裹着,身体上还缠绕着五颜六色的细线,像生机盎然的美丽精灵降临人间。剥开粽子外面的绿衣,粽子乳白色的身体全部呈露在我面前,在灯光下它的一颗颗米粒都透着光辉,圣洁极了,我都舍不得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掰开粽子,看见了红色的豆沙从里面钻了出来,我用舌尖舔了舔,甜甜的,香香的,细细的,滑滑的,再咬一口,黏黏的糯米粘着我满嘴都是,我赶紧嚼着,暖暖地咽下肚里,这时,我全身上下都洋溢着幸福。
这里还有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呢!战国时代,有个叫屈原的人,是楚国大夫。一次,楚国去攻打秦国,被打败了之后,屈原被贬官到湘南(就是现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带)。后来楚国一直受秦国的欺负,但楚国君王却一声不吭一味求和,屈原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脸面去劝楚国的君王了,但又忧虑楚国的老百姓,就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里哪有屈原的影子呢?于是他们划着小船在江面上祭祀他,将竹筒里的米饭洒在水里献给他。
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把竹筒里的米饭改为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舟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就逐渐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所以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
端午节习俗作文10
每到端午当日,家家户户的主妇将买回的箬叶(菰叶或芦叶)、糯米等物,浸泡水盆中。苏州人端午节非但要自己吃粽子,还要用它来祭祀祖先。端午粽品种繁多,按它的形状来分,像秤锤的叫秤锤粽,像枕头的叫枕头粽,三角形的叫三角粽,老苏州则把它叫“小脚粽”。箬叶里除糯米以外,人们还常在里面加入其他物品,如肉、豆等等。于是就有了鲜肉粽、火腿粽,赤豆粽、绿豆粽、豆瓣粽、枣子粽、豆沙粽等等。只用粽米包裹而不放馅心的粽子,叫做“白水粽”。过去多用艾草灰汁来煮粽子,称作“灰汤粽”。
端午节苏州一家子人的习俗。一大清早,苏州人将艾草束成人形悬挂在大门边框上或厅堂门前,主妇用菖蒲浸水洗脸洗头发,并给起床的孩子头上戴上虎头帽,贴身穿虎头肚兜,外穿五毒衣,脚上穿虎头鞋。主妇除了包粽子,还要上街买回鱼、鲜肉、茭白等时令蔬菜,中午要烧一桌端午饭菜。
老苏州端午节第一件事是在厅堂中挂一幅钟馗像,并到药店买回雄黄和在黄酒中,配制成雄黄酒。中午开饭前,老苏州将小孩叫来,先用手醮着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一“王”字,再将部分雄黄酒洒在庭院四周。还有的人家煮燃苍术、白芷等中草药,烟熏室内,并用艾草、菖蒲烧汤沐浴。还有的人家以“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最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共享清凉解毒的端午饭菜,共饮雄黄酒,共祝端午节健康快乐。午饭后,主妇将香包给孩子带在身上,有的在自己手臂上缠上五色丝线,叫做“长寿线”或“长命缕”。全家人一起到书场听上一回书,说的是《白娘子》一折,讲的是白素贞端午节误食雄黄酒惊现蛇形的故事,听说书先生将苏州端午节的风俗娓娓道来。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