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民风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22-01-09 08:18:00 民风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风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风作文 篇1

  这次的作文评讲,余老师让我全程负责,包括作文的批改,整理,以及评讲,针对此次作文评讲的整体效果,有几点我觉得是蛮成功的!

  在作文批改完之后,我咨询了一下余老师的意见,问她这种类型的作文该怎么讲,余老师也没说什么,只是鼓励我说:“你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无论上什么课,都要自己去琢磨,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这些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我是相当的信服的。但我也犯愁了:一是连着两节课用来评讲作文,时间上非常的充裕,如果内容不充实的话会非常的浪费时。二是“民风民俗”类的作文是属于说明文,不太好讲。于是我就在琢磨该怎么去讲,在看完他们的一篇篇的“佳作”之后,我发觉此次作文整体来说写的都不是很好,大部分同学写的都是过年,过节的事情,没有抓住重点来说,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内容很空泛,没有按照说明文的要求去写,比如:1说明方法运用的少,2没有一定的叙述顺序3是结构方面也是不尽合理。另外,有些同学写的还是同样的题材(貌似有网上抄袭的嫌疑)。当然还是有几篇写的还是可以,比如:易文标同学写的是过年的习俗,严格的说他此次写的文章不是属于说明文,但是他在文章当中娴熟地插入了一些成语(有些还是相当生僻点儿的,可以看得出这位同学平时在这方面还是下了功夫的),使整篇文章读起来就有种流畅的感觉,过年时的那种喜庆也被他描写的有声有色,还有葛正怡同学写的山西稠酒,是比较符合说明文的要求的,从一开始引出对象,然后介绍陕西稠酒的起源,制作的材料,还有在社会上的声誉,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字体也写的非常漂亮,另外一篇写的还可以的是杨兆辉同学写的《河南的过年习俗》,这篇文章写的还是挺好的!在文章当中细节描写很细致,说明方法也很到位,连余儿老师都说写的有点老舍的味道!

  这些就是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

  分析完这次作文的整体情况,我突然有个想法,既然他们此次作文整体来说写的都不是很好,那么何不让他们互相的修改,互相评价一下呢!既可以让他们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和不好的地方,又可以让他们对说明文的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另外,我还发觉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开头和结尾都是写的很随意,让人读起来平淡无奇,于是,我抓住这两点开始评讲前的准备工作,认真的分析每一篇文章出现的问题,把它们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而文章本身我只是给了一些极短的评价和基本的评级,另外,把文章中出现的较好的开头和结尾找出来,再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写作文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整理做成一个课件。一切都在计划中进行,但是我还是担心效果会不好。。。。

  第二天,作文课。。。

  我说这次作文课我们来做回老师,来修改一下其他同学的作文,听到这,同学们都有点惊奇,还有点兴奋,在发作文的时候还在刻意的挑自己想要修改的作文,在第一个环节当中,我先让他们修改自己手上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好的与不好的地方总结出来,或者是直接写在作文本上,刚开始同学们还是有点犹豫,不敢下手,后来在“鱼儿”老师的“鼓励”下,个个都认真地修改起来,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以后。我开始了第二个环节:讨论阶段(平时这个班上课都养成了讨论问题的好习惯,所以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他们邻桌之间讨论的非常地热烈,教室有点闹哄哄的(我就喜欢这种感觉),大概再过了十来分钟,我让他们进入“自由发言”阶段,在计划这个环节之前我还有点担心他们会不配合,但我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他们都非常的积极,非常的活跃,评价的都很客观,首先说好的,然后再针对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当有同学听到其他同学在评价自己文章的时候,说的好的,他也会不好意思,说到不好的,还会会心的点点头,表示同意,整个环节进行的很顺利。第三个环节,是进行“佳作评析”,我选出了那几篇写的比较好的文章,先让他们自己念出来,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行分析评价,点评,然后再让作者说出自己还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这么一“折腾"第一节作文课还是上的很充实,效果也很好!第二节语文课,为了能让学生们的热情延续下去,我紧接着把昨晚整理好的课件放出来,把那些好的开头和结尾摆出来。一一分析。让他们自己总结这些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再出示“谜底”,让他们对号入座!整个环节也是进行的比较轻松和有趣!

  这就是这次的作文课,有必要记下来!因为我为此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不容易啊!!!

民风作文 篇2

  假如说从3岁开始记事,8个大年初一让我懂得了许多“规矩”。

  新年早晨起床,我整理好床铺,习惯性地去拿扫帚扫地。可到墙角一看,扫帚不见了,我恍然大悟——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把财运扫光。假使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外头往里边扫,名日把财运“扫进来”。

  大概是先天一团一圆饭吃坏了肚子吧,我上完厕所去找健胃消食片。爸爸看见了,不动声色地对我说:“大年初一是不去医院不吃药的,否则一年四季疾病不断。这两天你少吃生、冷、硬食物,多吃软食,每餐吃八分饱,就会好的。”我只好作罢。

  要出门走亲戚,妈妈拿来一双新袜让我换上。塑料线把新袜连得紧紧的,我扯不断,去找剪刀,可怎么也找不到。我问妈妈,妈妈并不回答剪刀在什么地方,而是麻利地接过袜,用牙齿咬断了线。这时我才想起.大年初一是不能动剪刀的,免得口舌之争。所以每到这一天,奶奶总要把剪刀藏起来,免得我们忘了形而误拿了它。

  嗨,大年初一规矩可真多!什么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倒水和垃圾,以免把财运倒掉;不晒被絮,免遭瘟神;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给睡觉人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不借钱,免得“初一借了别人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一流整一正”

  大年初一可真是有趣的一天,虽然有禁忌,但是是象征。这些传统习俗,莫非是想新年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讨个好彩头,以图一整年平安吧!

  刘老师:本文最大的亮点是选材典型,有详有略,写出了习俗特点。习作从人们希望富裕、健康、和睦三方面,详写了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吃药、不用剪刀三件事,略写其它,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习俗具体,特点鲜明。

  同学张倩:刘思颖同学按“总——分——总”的结构,有详有略地写出了大年初一的习俗,既让我们学到了构思、选材的方法,又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社会知识。

民风作文 篇3

  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可能了解不多的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主要居住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山区和东部山区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上。

  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一般用竹子和树枝做房屋的围墙,用木棍做主柱与横梁,以茅草搭建房屋。高山族喜欢一个同宗同住在一处,每一个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宿舍——公廊。未婚男子在公廊接受生活、生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婚后才可以离开。公廊建在村寨中央。公廊广场也是村里人活动的中心。

  高山族的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誉为“歌舞繁荣的社会”。其杵舞和长发舞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杵舞源于舂谷劳动,参加者环绕大臼,边唱边杵击臼而舞。长发舞一般在月光下进行,跑跳到高潮时弯腰以发触地,舞姿优美,气氛激烈。

  我也非常喜欢唱歌跳舞,有几回梦里到了高山族,和高山族的人们一起唱啊,跳啊,高兴极了,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来到高山族。

民风作文 篇4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韶关,那里有别具一格的客家习俗,其中,春节最为热闹。

  除夕的前一天,村名们都蜂拥而至的来到集市上,买鸡、鸭、鹅,买黄酒、白酒......留在家里的人则要将全部的物品更换,俗话说"干干净净迎新春。"扫完后,贴上年画与对联,整个屋子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息。

  除夕那晚,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从下午,人们就开始准备着这一年一度最为丰富、最为开心、终于有意义的团圆饭了。吃完了饭,全家人都会在自家的屋顶上放鞭炮,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啪啪啪"飞上天空的烟花,好似一盏独灯,照亮了天空中的一角。十二点钟的钟声敲响,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都要放很大很大的爆竹,"隆隆"的声响伴着新春的到来。当晚,每个人都要守岁,如果要睡觉,就要开着灯睡觉,因为长辈说那样年兽就不会来找我们。

  大年初一虽然没有除夕那样的热闹,喜气洋洋,但还是很开心,欢乐的。早晨,六点多,每家每户都要去庙里拜祖宗。给祖先敬完酒,还要按大小辈分站一列,朝祖先拜六下,六六大顺,祈祷来年平安,吉祥,富贵。回到家以后,晚辈要收取长辈给的红包,并且要说:"祝某某某,新年快乐,吉祥平安来年如意。"

  初二那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家探访,回家那天,她们都会带一些糖果,水果,贺礼......

民风作文 篇5

  寿县春节习俗颇多,进入腊月,也属农闲,家家户户都要腌制咸鸡鹅,一面备节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祝福腌进浓浓的腊味。

  改革开放前经济尚不宽裕时,群众诙谐地说“不吃二两猪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异,家家户户腊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上街赶集的群众更多起来,过后十来天就要“扫尘”,“要想发,扫十八。要想有,扫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一新,规整利落,人们心里也更加敞亮起来,大多数人家整个春节的准备工作到此至少已经完成一半。

  腊月廿三过小年,俗称“祭灶”,隐北地区也有廿四过小年的,长年在外的人们多在此前回家团圆。这一天要祭灶王爷,吃白面、麦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块厚过月饼,小块状如弹珠,寄意请灶王爷回天庭向玉帝多说好话,以求家庭来年殷实。有趣的是,在寿县农村,春节一定要把未过门的媳妇接到家里过节,而且要给她买一身新衣服,这样才有礼有面子,否则亲家是要恼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这门亲事了!在热闹的筹备中,人们终于迎来了年三十,中午过后,家家早贴春联,早鸣鞭炮,早吃团圆饭,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户户烧香点烛,吃饺子,晚辈给近亲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这时常有乞丐来家门旁贴财神,可不是一两个小钱就能打发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亲戚, “往年酒”活动也就拉开了序幕,你来我往,一般要持续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农村都在初三早饭前,烧香、点烛,拜祖祭神后,将封檐钱纸、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场地上,燃火尽烧,鸣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镇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紧,有的是热闹——

  “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几十里的亲戚家走走拜个年并不晚,熟人见面时还要说“过年好、恭喜发财”。

民风作文 篇6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春节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春节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我最喜欢过春节了,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你们家乡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去广西桂林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我发现广西桂林的瑶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风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假如你有一天去瑶族游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银项圈,而且这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这表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订做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只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为解下来。那么,如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问一瑶族小姑娘几岁了,应该问:“你家酸鱼淹多久了”她就会告诉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如你说“你几岁了?”她理也不理你。原来,她们从刚生下来的那天,她阿爸阿妈就一定到街上买条大鱼淹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她舅舅吃,别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的也揣她一脚。因为,她揣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揣得越重说明她越是喜欢你。如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订亲,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伙子看上谁家姑娘呢?他就会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她,就会洒一盆冷水下来,那他就会知趣的走了。

  同学们,你们说瑶族的风俗有趣吗?

民风作文 篇7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民风作文 篇8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 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汤圆或面条,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如书法家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京剧、越剧爱好者们会组织演唱会等。

民风作文 篇9

  天津身为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一直因其奇特的饮食而闻名天下,而作为其中的代表者狗不理包子、耳朵眼儿炸糕、十八街麻花,已经香飘津门。“狗不理”包子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

  上个星期天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慕名去了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高大的建筑外面有华丽的外饰,大门中央的那块写着“狗不理”的匾牌,显得格外的古朴典雅。我们走进到店里,就被饭店里挂着的介绍狗不理来历的画框吸引住了……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包子店主高贵友乳名“狗子”,他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很快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不理”,因而深受广大食客赞扬与青睐。

  看完了狗不理包子的来历,心里大为感叹:狗不理包子这么红火,今日能吃一顿,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等了好久,终于送来了一盘包子,刚出屉的包子热气腾腾,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我立刻尝了一个,咬上一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含在嘴里回味无穷,包子里的菜让本来油腻的肉更加爽口,还有汁呢!妈妈告诉我:“狗不理包子要有肉等和很多新鲜辅料和在一起做成馅,用面包好,放入鸡汤煮好再蒸,才能出你吃到的那种感觉那!”听完这些话,我更喜欢狗不理包子了,小小的狗不理包子还有真么大的学问,做起来还真么麻烦,不可思议!

  津城特有的文化底蕴,使“狗不理”在人们的心中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享受,以至于“狗不理”这个牌号逐渐成为饮食行业乃至津城的代名词,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

民风作文 篇10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说起杭州的春节习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诉大家我们浙江杭州的习俗吧。

  首先“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还有就是:开门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到处是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谓"接年"。放“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气和倒霉,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大丰收。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说一些吉庆的话。一般鞭炮都是红色的,燃放后满地通红。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老杭州人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锣鼓、纸鸢、龙灯和花爆。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提高气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落花生叫长生果……。

  这些就是我们浙江杭州过年的习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4735.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