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兵马俑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兵马俑作文 篇1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西安,爸爸在西安的好友邀请下带我去兵马俑游玩,我们开车来到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叔叔带我们进了兵马俑的一号坑,这位叔叔好热情,一边带我们游玩,一边充当导游给我们做着现场讲解,他讲的是一个关于发现兵马俑的故事,故事的发展要追溯到解放后不久,有一次,几个村民打通了一口井,他们发现往井里无论放了多少水(这可能是当地人的习俗)水放进去后奇迹发生了,放入井里的水冒了许多许多泡泡,然后水就消失了,他们一连放了几次水,都是同样的结果,有一个胆子大的村民进了井里看看,他从井里挖出了许多许多的泥人,那些村民一位是神像,就把这些泥人供了起来,这实际就是兵马俑,后来专家闻讯立刻赶了过来,并挖掘出了一号坑,就此秦始皇的陵寝才正式开始了挖掘工作。随后专家们一步一步的挖掘有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
进入一号坑,你会发现这个坑是个拱形的大厅,因为一号坑是先锋部队,这些兵马俑一个个如真人般高,他们密密麻麻的站在坑中,再现当时秦始皇英勇所向无敌的勇猛部队。在拱形大厅上还有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兵马俑,如将军俑,跪射俑,骑兵俑等,所有已挖掘的兵马俑中只有七个将军俑。此外我还游览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实际上是一个军阵,由骑兵俑,战车,步兵俑组成的多种特种部队组成。三号坑是ig三军指挥中心,挖掘出了四匹马俑,七个将军俑,六十八个步兵俑和一辆战车。这些兵马俑没有一张相同的脸,而且每一个俑上都有制作人的名字,据说如有质量问题,都是可以追查问责的,严重的可是要接受五马分尸的酷刑。我想啊,所以这些也是兵马俑质量在历经了几千年都还保存的完好原因吧!
游玩了兵马俑,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秦兵辉煌了战绩,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盛大的场景,让我不由心生敬意,我的祖先实在太伟大了。
兵马俑作文 篇2
踏过青山绿水,尽赏名胜古迹。
五千年,冲不走古国的底蕴,带不走民族的记忆。
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家来到西安,参观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骊山北麓。汽车刚一开到博物馆门前,我就被颇具雄浑端庄气息的建筑深深吸引了。
跟随导游进入大门,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映入眼帘,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俑坑。千余尊陶俑,近万件青铜器,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前排的将军俑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披坚执锐,势不可当。刹那间,历史的距离感荡然无存,一种神秘的力量将我带入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
一行行的兵马,或站或跪,一声令下,就张弓搭箭,驰骋疆场。剑眉星目,白衣飘飘,黑色发丝随风而舞,背上的龙舌弓和柳叶剑,闪烁着凛冽的寒意,一身戎装的'将军,目光如深井般平静,剑锋在战场的硝烟中上下翻飞如蝶舞,大秦终一统六国,称霸中原。
向北走,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这边是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排,进可攻,退可守。另一边,亦是一些兵俑,从那些兵俑的眼中,我仿佛看出一丝悲哀:
阿房宫外,骊山陵园中,长城,驰道。一条条皮鞭抽向他们的身躯,炙热阳光下,三百万人徒手修筑起这些建筑,千里之地,尽是尸血。在我看来,它们似乎再不是砖块所堆积,而是用血汗所凝注,他们在人类历史画卷上,泼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到这里,我的心在呐喊,为眼前震撼的景象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这伟大奇迹而自豪!千古一帝秦始皇,千秋功过,只任后人评。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影响深远,却也曾焚书坑儒,刑法苟暴,以暴虐为天下始。大动干戈,修筑陵墓长达39年之久,水银作山川河流,宝石作日月星光。如此巨型工程,在科技落后的封建社会,全靠人民勤劳的双手,这虽反应帝王的贪婪、奢侈,却也体现人民的智慧。
迈出博物馆的大门,我的心却早已在历史中生根发芽,历史需要我们铭记,未来更需我们创造!
兵马俑作文 篇3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一排排列队的士兵,威武雄壮,气势恢宏,头顶着蓝天,脚踏着大地,兵马俑谱写了一部壮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兵马俑作文 篇4
当我走进展厅时,一个个冷峻的武士,一件件古老的兵器,仿佛要立刻把我带入那战国时期秦王一扫六国的战场一般,它们让我感受到秦国的战争与生活。 前方,跪射俑单腿撑地,另一条腿膝盖向上,眉宇间透出警觉,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矫健,身上的盔甲制作精细,是秦军中的主力军;骑兵俑神情稳重,一手握住牵马的缰绳;而将军俑则显得异常魁伟,特别是它们的铠甲甲片小而细,前胸还系着彩色花结,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秦俑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说头上的发髻,每个陶俑都截然不同。普通的兵士都戴着软帽,而高级军官则戴着制作精细的头冠。在陶俑中,找不到一个相同的面容,每一个陶俑都神形具备,毫无呆板之感。 秦俑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先要用泥捏塑出陶俑的头、手、足等部分,身体则用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而成;接着将身体各部分拼接好以后,在表面进行雕刻、拼贴、对细微处进行修改,才将这些半成品放入炉中,用1000摄氏度上下的温度烧制成俑。最后,还要在陶俑上添加丰富的颜色,使陶俑更加生动。(其实,原来所有的陶俑都是有颜色的,因为陶俑年代久远,大多数颜色都剥落了,所以陶俑都显出青灰色。)这样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凝结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我凝视着这些秦俑,仿佛看见在远古的战场上,秦兵手持兵器,勇猛向前的场面。战场上,军鼓擂得震天响,士兵刀戈相向,黄沙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战士的呼喊盖过了一切声音…… 似乎明白了秦始皇为什么要费尽心机,造出这庞大的地下军队——他要给后代留下他那段一统天下的辉煌历史。
秦始皇,灭六国,统天下,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下了“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巨大,场面威武壮观,我们为之惊叹,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雄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博大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同时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才能和高超技术,兵马俑作为中华民族的财富,我们应该 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八年七班 孟思奇
兵马俑作文 篇5
自课文中学到秦兵马俑之后,我就心心念念要到陕西临潼一睹它的风采。今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们到了位于陕西省临潼市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先找了个导游。
导游先带我们进了一号坑参观。一号坑真大呀,比我们学校的操场都要大。这儿人满为患,一号坑周围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我们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来到栏杆前,在我眼前的是成百上千的秦兵马俑,真壮观啊,我们赶紧把它拍了下来。走到兵马俑的周围,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个秦兵马俑支离破碎的碎片。原来,这些秦兵马俑不是刚刚出土就是这么完整的,而是一个一个碎片拼起来的。这让我感到很震惊,这一个一个碎片,全部混在一起,考古学家们是怎么拼起来的呢?又要花多少时间呢?
走进细看,虽然秦兵马俑有成百上千个,但每个秦兵马俑的神态都各不相同。有的神情严肃,好像在思考如何战胜敌人;有的紧握双拳,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秦兵马俑被雕刻得栩栩如生。如果你能走到兵马俑四周仔细观察,连它们的头发丝、鞋底指甲盖都能看到呢!
之后,我们又去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但都没有一号坑那么壮观。
看了秦兵马俑后,我再次感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兵马俑作文 篇6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西安旅游。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十三朝古都,有许多历史古迹。其中,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许多外国元首来访问中国,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一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我立即被里面恢宏的气势给震撼了,只见地下4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他们一个个威武雄壮,器宇轩昂,就像整装待发的战士,正准备上战场呢!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走近一看,兵俑身高在1米8到2米左右,全身呈古铜色。他们身穿铠甲,手持兵器,有的拿着弩,有的举着枪、有的持着剑,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太逼真了。再看那一匹匹陶马,有的4匹一组,拖着木质马车,有的仰着脖子,似乎在仰天长啸,有的举着前蹄,似乎要腾空而起,好一幅万马奔腾的画卷。
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地下军队,像这样的陪葬坑还有20多个,由于现在的考古保护力量还不够,其他陪葬坑还没有挖掘出来,现在展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们的古人真了不起,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兵马俑作文 篇7
走进一号坑,我来访问我的新朋友。
那个蹲下的陶瓷人,就是我第一个要拜访的新朋友。
瞧,他犹如一名请功领赏的将军,他打了多少次的胜仗,为国家立功就是责任。
他蹲下身,目光直视着前方的敌人;他发出命令,指挥着大军把敌军杀个片甲不留。
往更深处走,马和我打招呼,士兵与我分享胜利的喜悦,每一个军士都是我的好友,他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每一个士兵都望着我,他们仿佛对我这个从未来走来的朋友感到好奇,我静静地望着他们,一动不动,好像自己也进入了他们的世界。
领头的将军很威武,手提军器,虽然他面无表情,但从他的样子和姿势可以看出,他是那么勇猛直前、所向披靡。
他总是在第一个冲锋,面对敌人,他好像没有半点惧怕,保家护国是他的职责。
他那百战百胜的战绩给了军士们无穷的鼓励,也是军士们的榜样。
拾起一粒细小的沙砾,放在指间,我看到了历史的模样;拾起一把沙砾,轻轻搓动,我听见了历史倒退的回声;捧起一手的沙砾,放在鼻尖,我嗅了战争的火药味……
突然,太阳出来了,像许多侠客盯着我们,又仿佛是天空打开了微波炉。
用心感受了历史的辉煌,该告别这些可爱的历史朋友了,我恋恋不舍地挥挥手,把他们记在了心头。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