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1
二胡的悠扬踩着三月斜雨的韵脚,沁过薄雾和窗纱,微微的还有些许暖意。冉冉檀香弥漫着空气,让我不觉神游于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长河中。
天地初开,万物终归混沌。祖先们就踏上了征服自然的征程。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理论无一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争鸣,如一声春雷惊雨,给华夏大地一片润泽。道家,法家,儒家诸如雨后春笋纷涌而出。其文学思想,道德学说更是沿用至今,令我们受益匪浅。自春秋《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文学,后唐诗宋词元曲,品读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怎不叫人感慨古文学的博大精深。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给人们打上了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谈笑可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这种忧患意识逐步上升到爱国情怀,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崇高天伦。“天行健,则君子自强不息”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
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功业报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天人共鸣都是西方文化所望尘莫及的。当世界文化的铁蹄滚袭而来时,总将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难以抵挡的。在这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者自己想要的物质生活。欲望、拜金、权利等都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节”,昔日的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被淡忘。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比比皆是。追求自己喜欢的,是没错。可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漠视?那些我们都曾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都去哪儿了?
我记得鲁迅曾说:“唯有民魂是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来构造我们祖国的辉煌。我们是龙的传人,头顶着祖国的蓝天,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血管里流着的是祖国的热血,生命力延续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2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
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视角,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也是这样。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上文的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能够有不同的视角,正视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3
古往今来,悠扬文化,而今,去了何方?——题记
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佳篇不知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佳期如梦,那一阕阕仄仄平平的诗词不知动容了多少人的意愿;凝眸望远,那巍峨巨章,滚滚词藻,不知激荡着多少壮士。
可如今,如今的地球村,便轻而易举地开工动土,将流淌了几千年的悠扬打断根茎,让现代,真正现代了。
饿死文人的世纪
当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沧海桑田时;当那摇落漫天芳华的梧桐兼细雨不再映入眼帘时;当峨冠博带,长袍轻袖已成齑粉时——疲惫了的心,该怎样才能释放?
没有去处!人,赤裸裸的暴露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没有去处!文化,又岂是说去就去的,古往,又岂只是高楼大厦堆砌而成的?
季羡林大师曾倡议“国学”乃根本。中国的根,便在这儿,中国的魂,本就于此。古今多少事。悠悠,切莫让,文人骚客,在其心之初,梦之萌的地方,画上休止符。
没有诗歌的世界
我念,那红酥柔夷,香脂粉腮,定是难得的尤物;我信,那一枚红叶寄相思,蜀女的爱连梧桐叶也载不动的刻骨铭心,定是时空再移,也难再有的佳话;我怜,桃花血泪,落红流水,定是咳断了心肺,也诉不尽哀怨的相思——五千年,便就锤炼了多少凄艳、哀绝的佳话。
这些,你舍得丢吗?舍不得!
钱钟书不知倡议过多少次了,王国维大师也不知提过几遍,就连最“潮”的教授也倡议——人之根本,树之种粒,文化,丢不得!
黑夜寂寥,无人对月怀吟,邀玉盘,端酒觞时,这黑夜,真就黑了,没了心中的那抹光,暗下的,又岂只是世界?
由此观之,文化,不该丢,也不能丢。
莫忘,当听到“本草纲目”时,也要想想天青色雨下,一把纸伞,撑起的一颗千年执拗的心。
莫忘,当吃到不知油滚了几遍的炸鸡炸虾时,一枚艾叶,还香着,一艘龙舟,还游着。
莫忘,当一切都充斥着尖端科技时,这远古而来,早已泛黄的纸页,是其根本。于是,自己便懂得,雨天,行于舴艋中,缓步轻移,等一缕香,看一缕魂,悠长了,几世的缠绵。
文化于我,而今,依旧在我心中,永驻。
莫失,莫忘。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阶级统治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价值。
“礼”显于制度,“仪”重于形式。“礼仪座度,笑语座获。”其解释为:古之祭祀礼仪尽合乎法度,笑语尽得其节制。在现代,我们根据礼仪发展的规律和其本身的作用、特质,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貌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侧重于内在修养。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要求尊重对方、承认肯定对方并尊重对方的人格。基本要求是诚恳、谦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诚于中而形于外”。主要内容包括:遵守秩序、言必有信、敬老尊贤、待人和气、讲究卫生。
礼节是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敬、祝颂、问候、致意、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一种外化。是交往中一切行为、举止、仪表、语言的规范。
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包括举止仪容、服饰、姿态等方面。它与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对人们的形象起到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的作用。
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的过程。多数以组织的形式出现在较为大型的交际活动中。如:迎送、开业、升旗、剪彩、签字等。是公关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礼仪比较外在,比较轰动的表现形式。
礼品器物是指为表达敬意,寄托情意的一些物品。例如过去的礼器、少数民族的哈达、锦旗、奖杯、纪念勋章,以及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物品。
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文明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建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文明天空。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5
这样的会场是第一次见到:一进礼堂的大门,就有专门人员领你到你所在的小组,不用拥挤,不用等待,就把你安排到你的位置。一路上总是见工作人员以90度的鞠躬礼向你问好。进入会场,耳边是悠扬的民乐,身边是坐定的人们。于是,你也就收敛了说笑声,感悟到心灵的恬淡和宁静。举目望去,主席台设计庄重肃穆,一幅以人工天河为背景的风景画,引得我们安阳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会标醒目:安阳市首届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两条标语渲染了气氛,一条是:“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另一条是:“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安阳”。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置身于这样的会场,心里反复念叨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不愧为礼仪之邦。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不出如此韵味悠然的会场,没有深厚的积淀,也成就不了谦谦君子般的礼仪,让我们由表及里受到了文明礼仪的熏陶,又由内及外的要把自己内心的那份文明与礼仪自然的流露了出来。感慨到:以往参加的那些乱糟糟的会议,不能埋怨与会者素质低下,不遵守会场秩序,如今一对比,只能说,是那些会议的组织者考虑的不到位,布置的不周密。
然而,下午再看这种躬身礼,我的心里就不舒服了。每个工作人员(后来听介绍说是义工,不收取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奉献。)见你都在微笑,这还能泰然应对对方一个礼貌的笑容。然而,每个义工都给你90度的躬身礼,而且还是三步一个五步一个的,甚至还有白发的老人家也这样做,让你心里面感觉承受不起!一个同事实在好奇,询问了一个义工,确认了他们的确是无偿付出的,他们的躬身礼没有进行过培训,代表了忏悔!这样一说,吓我一跳:难道,不是礼仪?仅仅是忏悔?我眼前浮现的是电影中藏族同胞没有解放时被唤作藏奴的影子。这样一闪现,再看在主席台服务的义工,他们都是那样弓着身子进退的。我心里的感觉更加不好了。我愿意他们是文明的化身,是利益的典范,实在不愿意相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赎罪!
也许就是赎罪吧。下午论坛安排的内容都是一些误入歧途的人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准确说是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幡然醒悟,迷途知返的事例。这样的安排,是想突出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也是很有用的,指导着我们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但传统文化可不仅仅是一本《弟子规》啊!
不过,这次活动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师者,更应该学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植根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中。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就是王安石的《元日》,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中国自古是个文明大国、礼仪之邦。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无疑是中国的春节。一个媲美外国圣诞节,甚至比其更为庄重的节日,也是我从小最翘首以盼的日子。
我家住在偏远的小山村,就算离城镇再远,对于春节这个“大日子”,我们也是不敢懈怠的,在腊月开始这几天,我们就必须开始筹备年货了,什么糖果、饮料、水果……每样都要制备好几口袋在家,只为图个好兆头,争取在众多的亲戚眼中博个不愁吃穿的好名声。春节前几天,我们还要准备一大堆好吃的,譬如新鲜的肥鱼就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为它寓意年年有余。对于我们这群小馋猫,吃的当然是新年最大的福利了,除此之外,压岁钱才是一年的重头戏。
据说压岁钱是必须整天揣在兜里的,意作压岁,什么叫压岁,至今我还没有弄明白,难道说压岁了就会长的快一些?管他呢,有钱钱白拿,谁还管那么多!小伙伴说,他们的压岁钱少不了四位数,我那个眼红啊,却又听他们说,每次收到压岁钱后总是要“充公”的,突然心里平衡了许多。虽然我们家的压岁钱不多,但往往可以自己掌权支配它,比起哪些独裁的父母,老爸老妈的形象立马高大了起来。
传统的春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必须要守岁,小孩必须守到十二点才能从大人那领到压岁钱,可是我们家向来没有执行过这个规矩,大人心疼孩子,早早的就让我们睡了,但是,第二天,你必须早早的起床,起的越早越好,爸爸说,这样,新的一年就会朝气十足。起来的第一件事无非是吃汤圆,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和妈妈一起包汤圆,那软软的、黏黏的糯米粉总是让我玩的不亦乐乎,把它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一巴掌把它拍扁。“妈妈,你看,我做了一个粑粑”我兴高采烈的把那被我蹂躏的不成样子的糯米团放在她的眼前,没想到却收获了母亲严厉的目光,啊偶,我说了不吉利的话。妈妈训了我几句,又告诉我大年初一只能说吉祥话,这样,在我的童年里,大年初一几乎都是不敢随便说话的。
除了压岁钱和吉祥话,新年必不可少的还有贴春联、祭祖先、走亲戚,当然,还有吃团圆饭,但我觉得这些事基本上都跟我没太大关系,我只要负责换上新衣服,到亲戚家骗吃骗喝收红包就好了,嘻嘻,这就是我家的春节,一个历久不衰的传统节日。
过完了新年,在让人瞩目的就是端午节、重阳节还有一个中秋节。不过,比起春节,它们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是,传统习俗是少不了的。比如端午,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在这天会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大赛,在我们这种旱地上自然是免掉了的,取而代之的是喝雄黄酒。另外一项必不可少的就是包粽子,对于吃货的我来说,对粽子的热爱可谓是情有独钟,每次蒸出来的粽子我都能吃上好几大个,家人也为我取了个不雅的外号——“粽子大王”。
中秋节和乞巧节是最具神话色彩的节日。关于嫦娥还有织女的故事早在老一辈人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也跟着迷信了起来,八月十五或是七月初七,我总爱在院子里仰头望天。月亮上的阴影,总让我联想到嫦娥,看哩,那风华绝代的女子正在广寒宫里翩翩起舞……传说,七夕节那天,你只要端个凳子坐在葡萄架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了,可是,造化弄人的是——我家没有葡萄架。传说终归是传说,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迷人风景。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多,可也不少,真说起来,给我三天三夜恐怕也说不完吧!
只是,最近入侵的外国节日慢慢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人们开始渐渐忽视传统文化,对于外国的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等外国节日却燃起了熊熊大火般的热情。
我不知道,这些意味深远的传统节日能够延续多久,但是我相信,只要中国人还在一天,这些传统文化就会就传一天。
我是中国人,我力挺传统文化。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东坡居士的这首诗描述的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春节是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是农历中一年的第一天。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华儿女历来对这一天都非常重视,只要是炎黄子孙,不管他们身在天涯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以相同或者相似的方式庆祝新春的到来。春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关于春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曾经有一种叫做夕的怪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人们在和夕做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夕这种怪兽害怕人群、响声和红色。于是,人们就聚到一起,用放鞭炮、挂红灯笼、贴春联的方式把夕彻底赶走了。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天叫做除夕。而家人团圆、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等也成为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其实,春节的习俗还很多,比如说,农历二十三是小年,二十四迎灶王上天等等,从吃到穿、由内而外,每一天都很有讲究。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传统似乎也在悄悄地流逝……
过去
小的时候,最盼望、最激动、最高兴的就是过年。过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我总是缠着妈妈到街上买爆竹,把街上所有的铺面、地摊转个遍,美滋滋地去挑我喜欢玩的爆竹。别看我是女孩子,那些鞭炮、震天响之类一般女孩不敢玩的我都喜欢。我觉得动静大才有年的味道,爆竹声音越响,来年的日子才会越好!
除夕清早,我把早就准备好的红纸送给爷爷,请爷爷写春联。爷爷酷爱书法,一手漂亮的柳体行书刚劲有力;每次爷爷写春联,我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觉得十分有意思。春联写好后,我帮爷爷奶奶刷浆糊、贴春联,年的感觉越来越浓。
贴了春联就该挂灯笼了,每年挂灯笼的时候我是最积极的。我要帮奶奶和妈妈设计一套悬挂灯笼和彩灯的方案,灯笼上贴什么字,彩灯摆成什么图案,我都会亲力亲为。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等着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了;我一直都觉得春晚是一道文艺年夜大餐,从我懂事起,每年都会一个节目不落地看完,并在整个寒假里回味。
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最少也得守到零点。即使是在短暂的睡眠中,我也会梦到第二天早晨穿上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的样子,常常在睡梦中发出“咯咯”的笑声,自己却浑然不觉。
大年初一那天,我与爸爸妈妈准备好所有的吉祥话,到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家挨家挨户拜年,为的就是能多讨个好彩头,当然,也少不了压岁钱啦!
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兄弟姐妹会自觉地把从初一到十五的聚会安排好,这半个月里我和堂兄弟姐妹们难得的聚在一起,撒丫子疯玩,爸爸妈妈也管不了。过家家、捉迷藏、打雪仗、上网玩游戏,一个都不会落下。
这一幅幅画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虽然年复一年,可是每年都是那么新鲜,从不会感到厌倦。
未来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历久弥香。传统在历史和文化中孕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生活的普及,人们可能更适应一种“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我担心,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就是10后、20后这几代人,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了解会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传统难以传承甚至流逝殆尽。传统的流逝也是文化的流逝、历史的流逝。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把这种悠久的传统延续下去,还要发扬光大,让传统在新时代里展现出它应有的魅力!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8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从深层涵义来说就是:文化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总体表征。但,随着现在电子产品的出现。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早已忘记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其中还包含了名家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等等。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戏剧(越剧、粤剧、京剧、昆曲、黄梅戏、湘剧、徽剧、汉剧、皮影戏、川剧、昆剧脸谱、川剧脸谱、京剧脸谱);剪纸;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歌、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四大名著);节日(元宵、寒食、清明、元旦、中秋、端午、腊八、重阳、除夕、春节);服饰;武术(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内家外家、太极八卦)……
随着传统文化的没落,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要肩负起拯救传统文化的责任:
(1)我们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点;
(3)我们要吸收世界各地文化的优点,将它们与中华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取长补短;
(4)我们要呼唤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
(5)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6)我们只有了解社会发展趋势,才能真正得出全面、中肯、成熟的结论。
传统文化,最主要的词就是文化。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会想文化不就是知识吗?但,在现代文化中的传统可能只剩下酒文化、茶文化、根雕文化、古董文化,甚至是绣花鞋文化。
在以前,难道人们只会喝茶、喝酒、绣绣花鞋吗?在现在,难道人们只会喝茶、喝酒、绣绣花鞋吗?我们应该往这个问题的深层去想;但我们首先弄懂“文化”这一词的根本含义,才有可能知道文化是什么?只有知道文化是什么,才能知道中华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弄懂的,需要我们长期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弄懂这个问题。
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为它们的进步、繁荣昌盛而自豪;也曾为了它们的落后而感到伤心。
文化,它们有繁荣的时候,也有衰败的时候。在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
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他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
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
这就是欧洲三位人类学家给文化下的定义。
我们要好好的守住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但我们在守住的同时,也不要闭关锁国;我们要多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9
虎头鞋俗称猫头鞋,这种鞋我和弟弟小时穿过,我妈妈小时穿过,我姥姥小时穿过,我妈妈的姥姥小时也穿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做这种鞋的人越来越少了。孩子要穿都是家中七八十岁的老人给做好的,要么就花钱去买。
我们邻村就有一位做虎头鞋来卖的老奶奶,她今年已经八十多了,老奶奶做的虎头鞋真叫漂亮,我还专门找她了解这鞋到底是怎么做的。于是老奶奶就给我讲了起来:首先把不用的旧布(最好是用棉线的)用玉米白粥一层布一层粥的粘起来,等它慢慢的干了,这个叫袼褙,然后用鞋底样、鞋帮样在袼褙上开出鞋底和鞋帮,鞋底三层纳在一起,鞋帮开好后用一块黑布贴在鞋的前脸上,最重要的就是在这前脸上绣上老虎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别忘了还要在脑门的位置绣上一个“王”字,在安上两个耳朵,最后把一条兔毛围在脸的周围,这样一双虎头鞋就基本做好了。孩子在穿鞋的时候还要在鞋的两边缝上鞋带,鞋的后跟处还要缝上一块四四方方的布——最好是蓝色或黑色的,这就叫叶跟,如果孩子生下来穿的是第一双鞋的话,还要在脚心处用五彩线缝上线毛毛,老人说这叫扎根。老人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一个好出路,踏踏实实的做人。
听老奶奶讲完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以前家家户户会做的虎头鞋,现在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原来制作过程太繁杂,真希望以后还有人会做下去,千万别再过几十年再也见不着了。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 篇10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路边的花都开放了,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参加了三(1)班组织的去西安市自弘中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我们玩的非常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很有意义。
自弘中学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草编、绳艺、剪纸、泥塑、脸谱等很多艺术课程和游艺项目,内容很丰富,安排得非常充实。
早上,我们听了自弘中学的哥哥姐姐们组成的古乐队的演奏,并在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很多艺术品的展览和现场制作艺术品的过程。我选择了绳艺和脸谱的课程,并在老师的辅导下现场制作了两个作品,编了一条漂亮的红手链,画了一个很个性的脸谱,很有成就感噢。
下午的安排就更有意思了,我们玩了打陀螺、滚铁环、跳房子、砸沙包、跳皮筋、套圈等这些传统游艺活动,大人孩子都玩得特别开心。我们觉得比电脑游戏和游乐场都好玩。
对了,最有趣的是,《都市快报》记者去采访了我们,晚上在电视上已经播出了《小手拉小手非遗咱传承》的节目,我在电视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特写,很满足哦,太有意思了。你们要是想看看,就去网上搜一下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4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