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是文明的结晶,需要不断地传承。别让传统的鲜花干枯在缺乏活力的土地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作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作文
风清月白下的赏桂思亲,意趣不再;河浪拍岸中的悼古思今,涵蕴渐远;爆竹声声里的团圆重逢,欢乐已淡…… 现代人,中秋时分又有几人观月怀远,怕只有窝居在钢筋水泥的框架中,独啃风味更浓,情味已淡的月饼罢?春节佳际又有几人携手足揽妻儿共享天伦之乐,怕只有跑前忙后打点忙碌的生活罢?面对此景此情,我不禁困惑:传统,我们要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文化阵地萎缩了,引人遐思的明月再也吸引不住现代人的眼光,人们冷冷地把它丢在一旁,任由它在冷冷的夜晚,独放冷冷的青辉。太冷了!冷的岂止明月,还有现代人的一颗心,还有现代文明那颗蒙尘的灵魂。传统不复,一块小小的月饼自以为具备了所有,其实也只是一具空壳而已。没有了文化内涵,一切的载体都将失去意义!
我们的传统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人来传承来弘扬。我们传承的是什么?是那块自古吃到今的月饼吗?是那捆自古扎到今的粽子吗?是那锅自古包到今的饺子吗?显然不是。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自以为对着明月吃上几口月饼便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中秋;又有多少人自以为一碗水饺下肚便有为人满誉的团团圆圆?我们要传承的是文化的.内涵,而不是它的载体。
倘若我们能在中秋的明月之下,漫谈古今,不论是神话中的嫦娥奔月,还是现实中的探月之程,融古今为一体,以明月为纽带,把古人的哲思与今人的智慧沟通,那便是对文明的传承。抑或是随吟几首诗词,感受古时的明月带给人的情思,探索古人对明月独特的情感,那也是对文明的传承。
文明的传承不应该被困顿在实物的基础上,不应该被束缚在载体的限制中,我们应把握传统的内涵,让精神的血脉在历史的延续中流淌,并不断地注入新生,给它力量让它可以无限地延伸下去,给它活力让它可以不遭受干涸的威胁。
【2】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作文
多出去走走,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让自己见多识广。1月5日,我们《安徽青年报》的小记者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冶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官画”产业基地,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尽管当天下着毛毛细雨,但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激动的心情。什么是天官画?天官画难画吗?在玻璃上又该怎么画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天官画神秘的面纱。
走进天官画基地,一股淡淡的墨汁和颜料的清香味扑面而来,讲解员叔叔很热情地领着我们走进画室,在画室里几位叔叔正在进行创作,有的在玻璃上画着小鱼,看着他们拿着画笔在玻璃上一笔一笔的描绘,不一会几条小鱼就像真的一样在玻璃上“游来游去”;还有的叔叔在画着古代神话故事里的神仙——福星,先是用毛笔在玻璃上画出人物的造型和神态,接着用彩色的画笔进行涂色,看着叔叔认真画画的样子,我们也不敢吱声,生怕影响到他们。
看了天官画的创作,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我们对天官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采访了。采访中,我了解到,天官画和我们平时的画画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天官画主要是画古时候民间流传的一些神话人物,八仙过海、月下老人、嫦娥奔月等等,这些画都表达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还有就是天官画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爸爸妈妈告诉我,这么长的时间,我们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被人忘记了,都被一些现代化的东西代替了,而天官画能一直传承下来,肯定有它不一样的地方。天官画的叔叔也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每一个天官画的画师们都在默默地进行创作,他们就是想让这门艺术能传承下去,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特别是要多读书,多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知道奥特曼、蜘蛛侠、肯德基、圣诞节这些外国的东西,我们身边这么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才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传承的!
【3】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作文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结一起沉进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味,人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
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 了,我们舍弃的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 化。
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5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