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民俗的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16-12-05 08:18:00 民俗作文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有关民俗的作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民俗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有关民俗的作文1:傣族民居、服饰、婚丧习俗

  傣族在普洱全区均有分布,以景谷、孟连、澜沧、江城、宁洱、墨江、普洱居多。景谷、孟连的为傣那支系,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江城土卡河的为傣社毫支系。景谷傣族多住平房,土木结构,以茅草或瓦覆盖,进门为中厅,设煮饭、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支有铁三脚架,厅中铺床,供待客用,中厅左右两厢小房为主人寝室。房屋结构有落地式和干栏式两种,干栏式的掌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放柴禾和生产工具。干栏式房屋冬暖夏凉,以竹木为建筑材料,以杂木为主,多用红毛树、锥栗树、黑荆树当柱,以竹片或木片做椽.房顶盖草排或板瓦不等,房屋分上下两层,上层用木板或竹笆围墙,楼后搭有晒台,孟连、澜沧、江城整董等地傣族居住干栏式屋。江城土卡河傣社毫支系人居住落地式鸡罩笼房。

  景谷傣族的服饰,男子头缠白头巾,节日期间爱戴毡帽、身穿白布对襟衣,宽裆子。妇女穿统裙、上衣为宽袖敞领,领口上衬白布。多数人喜欢白、蓝、黑三色,老年多穿深色,少女喜穿浅色。老幼均喜戴银耳环、玉手镯男子有纹身习俗,从四肢到胸部、背部都可纹,纹身图案较多,有动物形态、花卉图案,更多的则是刺些祈愿祝福之类的傣文,或是佛经中一些有影响的名言。傣绷人服饰,妇女喜爱紧身短上衣,深色长统裙,系银扣腰带,耳坠小巧的银耳环,喜欢白包头,多数用自纺自织的横幅红花条纹包头。新中国建立初期,也有以此花纹布为裙的,故被他族称为“花腰傣”。傣绷男子服饰趋于汉化。老年人穿大摆裆土布裤子,对襟土布上衣,戴毡帽或包白布包头。妇女留长发,不编辫子,只是挽结在后脑上插上银发针,然后用花包头盖上,傣绷人普遍喜欢黑色服装。傣社毫男子不纹身,不镶牙,已流行时装,妇女上身穿紧身白布衣服,两襟对开,钉有12对银质双纽扣,下身穿青色统裙,坠耳环、头包头巾。

  傣族青年谈情说爱称为“另卜少”、意为串姑娘。有邀伴进行的,有单独进行的,相爱后要互相送信物如花边带子、耳环、首饰等。结婚无须双方父母同意,但须按婚俗完成各项聘礼,方许成婚,婚龄一般在20岁以后。结婚聘礼较多,景谷江东傣族婚前下聘,男家须给女方家长酒2壶、肉5斤、面条4把、红糖20余斤,柴1500斤,吃奶钱100元。此外要送给媒人猪头一个、枕头一个,鞋子一双,还要送给头人若干斤米和肉。婚后回门要给女家2元4角钱,一丈布。傣绷人的婚姻较自由,只要双方相爱,即可告诉父母请媒提亲,用钱做聘礼,数量多少根据各自财力而定。由于受婚配条件限制、傣绷人普遍为近亲结婚,没有同姓不婚的限定,婚礼较简单,穷困的备办些芭蕉、甘蔗等果品和烟酒,请亲友来祝贺举行仪式即可,富裕家杀猪请客吃饭,不搭棚不抬轿,也不吹拉弹唱,举行婚礼时由长者拴魂线,教以做人的道理,祝福贺喜,夫从妻居较为普通,从居多少年,由双方商量决定。

  景谷傣族行火葬和土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要火化。死人后要请佛爷念经超度亡灵,主人家备办佳肴殿给佛爷和尚,要杀猪牛井招待亲友和帮忙的人。超度亡灵后把尸体抬到林里埋葬,头朝东,脚朝西,用白布裹尸后用木板或竹笆出殡,葬后不垒坟,不立碑,后人也不扫墓。年节日到佛寺赕佛、滴水,由佛爷念《滴水经》,把后人献给的祭物献给亡灵。有名望和僧侣等级高的佛爷和尚死后要竖碑,形如佛塔,从“撒迪”级起,地位越高碑塔级越多,碑上刻花卉图案,无文字。傣绷人死后,要请佛爷和尚念经超度,家人为死者做功德,然后用木板做棺材埋葬。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行火葬。傣社毫人死后行土葬;殡殓用棺,垒坟为志,但无碑文,仅用石块围圆。成年人死后,要杀一头水牛、一头黄牛作祭品,出殡要请哈尼族“嫫庇”推算选择。

  有关民俗的作文2:回族日常食俗

  由于回族分布较广,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各地回族的食俗、食品结构及烹调技法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的回族以米、面为日常主食;而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面食的制作方法很多,常见的有馒头、烧锅、花卷、面条、烧麦、包子、烙饼及各种油炸面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在面汤中加入蔬菜、调料和红油辣椒,称为汤面或连锅面;将清水煮好的面条、面片捞出,浇上肉汤料或素汤料,称为臊子面。宁夏回族还喜食调合饭,将煮好的粥加入羊肉丁、菜丁和调料,再把煮熟的面条或面片添入,称米调合;在面条或面片中加入米干饭和熟肉丁、菜丁、调料等称面调合。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是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草鱼、鲤鱼、鳇鱼等。

  地处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物产丰富,为回族人民提供了众多优质烹饪原料。如金丝黄河鲤鱼,肉质细嫩的鸽子鱼,鲜美的银鲫鱼,肥壮的绿头草鱼;又如盐池的绵羯羊;中卫的大红辣椒、大红枣;中宁、灵武的枸杞;固原的“山菜之王”蕨菜,等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如伤寒恢复期,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爆就还有“油爆”、“盐爆”、“葱爆”、“酱爆”等多种变化。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在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糕点师马基良制作的万盛马糕点甜、酥、脆,在西北各省区影响很大。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金凤扒鸡、保定市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省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烩饸饸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的一年四季早餐习惯于饮用奶茶。

  回族的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云南的回族喜饮绿茶;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盖碗是一种独特的茶具,碗盖比碗口小些,饮茶时将碗盖稍偏,挡住茶叶等配料就可品茶了。内放冰糖、桂圆、沱茶称为三和茶,再加葡萄干、杏干,称为五香茶,边饮边加沸水,号称牡丹花。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宁夏山区回族的罐罐茶也很有特色,即用一特制带把铁罐或铜罐(盛水500克以下)放入大半罐砖茶,漫入水小火文煮,成茶色浓褐,味道苦涩。饮时,众人围坐炉前,每人倒一小杯,细细品茶,甚是爽口。此茶可多次续水,以2、3次茶味道最美。宁夏山区回族农闲时常饮此茶并常以此待客。

  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抽烟喝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有关民俗的作文3:乌兹别克族传统节日

  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乌孜别克族的主要节日均与伊斯兰教密切相关,主要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后两个节日尤为隆重。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xx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通常在伊斯兰教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举行,俗称“圣会”。节日活动包括颂经、赞圣、讲述xx的历史等。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尔德节”。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要求信徒们做到清性寡欲,成年人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封斋。满一个月后,为庆祝信徒们圆满地完成了功课,在教历的十月一日举行开斋仪式。节日的前几天,乌孜别克族人往往要打扫卫生,制作各种油炸食品和糕点,以款待宾客。节日那天,人们普遍要洗澡、理发、穿新衣,然后到清真寺做节日礼拜。礼拜结束后,就可以走乡串户,向亲戚朋友拜年祝贺,与左邻右舍互致问候,共度节日。在欢庆节日期间,常常举行群众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按照伊斯兰教教历,每年为354天,比公历少11天左右,故斋月和斋期每年均不相同,大约每31年循环一次。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时间为肉孜节后70天,即教历十二月十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宰牛杀羊,以备待客或馈赠用。古尔邦节这天一大早,成年男子都必须到礼拜寺做礼拜,礼拜结束后,即可回家过节。古尔邦节一般过三天,有时也可以持续长达半个月之久。节日期间,还常举行舞会和各种娱乐活动,气氛欢乐异常。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乌孜别克族的主要节日均与伊斯兰教密切相关,主要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后两个节日尤为隆重。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xx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通常在伊斯兰教教历的三月十二日举行,俗称“圣会”。节日活动包括颂经、赞圣、讲述xx的.历史等。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尔德节”。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斋月期间,要求信徒们做到清性寡欲,成年人只能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进餐,白天禁止饮食。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封斋。满一个月后,为庆祝信徒们圆满地完成了功课,在教历的十月一日举行开斋仪式。节日的前几天,乌孜别克族人往往要打扫卫生,制作各种油炸食品和糕点,以款待宾客。节日那天,人们普遍要洗澡、理发、穿新衣,然后到清真寺做节日礼拜。礼拜结束后,就可以走乡串户,向亲戚朋友拜年祝贺,与左邻右舍互致问候,共度节日。在欢庆节日期间,常常举行群众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按照伊斯兰教教历,每年为354天,比公历少11天左右,故斋月和斋期每年均不相同,大约每31年循环一次。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时间为肉孜节后70天,即教历十二月十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宰牛杀羊,以备待客或馈赠用。古尔邦节这天一大早,成年男子都必须到礼拜寺做礼拜,礼拜结束后,即可回家过节。古尔邦节一般过三天,有时也可以持续长达半个月之久。节日期间,还常举行舞会和各种娱乐活动,气氛欢乐异常。

  有关民俗的作文4:瑶族传统节日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那一天,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唱歌跳舞,共同欢度达努节。

  盘王节

  盘王节,又叫“做盘王”、“跳盘王”、“还盘王愿”、“祭盘古”等等,是瑶族人纪念祖先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同,一般多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现在则统一在农历十月十六日过节。盘王节的活动内容以唱盘王歌和跳长鼓舞为主。届时,由一至三对盛装打扮的未婚青年男女,在师公或歌手指导下唱《盘王歌》,师公助手则依歌跳起长鼓舞,表演盘王创业故事。

  耍歌堂节

  “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的隆重节日“耍歌堂”是瑶语译音,意为庆丰收。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的节日。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节,十月十六日左右。

  届时,各村寨的人们、抬着祖先的画像,带着新收获的包谷、红薯和糍粑、米酒、山果等物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事先选好的耍歌堂(地势平坦的村寨)。炮响为号,吹响牛角曲。蓄发盘髻、头包红布、插着美丽羽毛的英俊瑶族小伙,在锣鼓声中跳起刚健欢乐的长鼓舞。身着绣有绚丽花朵、纷飞彩蝶、秀丽山河、漂浮彩云的瑶族姑娘翩翩起舞,选择意中人。情投意和者则双双对对离堂而去,在山坡上、树荫下,通过对歌互诉爱慕之情。其他人或是开怀畅饮、高谈阔论,或是高唱瑶歌、极目远眺,场面十分热闹。

  “耍歌堂”场上,放置众人提供的米酒,任人饮用。

  晒衣节

  每年旧历六月六,广西桂平县的盘瑶要隆重地欢庆一年一度的晒衣节。节日的早上,各家各户的老者指挥年轻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柜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谷坪,摊开在竹垫上或挂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个寨子色彩斑斓,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个小时后再把衣物等放回原处。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西沉的太阳频频招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晒衣节”家家户户要宰鸡杀鸭欢庆,别有情趣。

  干巴节

  干巴节,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一带瑶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届时,上山围猎的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征途。获得野味,大家共享,若是获不到猎物,便会被人取笑。尤其是“门胞”(小伙子)要被“门煞”(姑娘)所轻视。因此,上山的“门胞”总是千方百计满载而归。下河捕鱼虾的人们也照此办理。老人、妇女则留守,忙于准备年饭,烧鸡鸭,煮五颜六色糯米饭,春粑粑,各美酒。

  饭后,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舞蹁跹。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月半节

  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的重要节日(相当于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锣鼓声和欢笑声。从初十开始,各家各户都摆上鱼、肉、酒等,欢度节日或祭祀祖宗,十五是节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做出最好、最丰盛的饭菜,主宾欢聚一堂,互祝家庭和睦,老小健康,五谷丰登。晚饭后,姑娘、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对歌跳舞,直到鸡鸣晨晓,人们才进入梦乡。

  祝著节

  “祝著”节以前称为“达努”节,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此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亦称祖娘节、二九节、盘古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隆重的节日之一。以广西都安一带的瑶族人民最为重视。根据各地习俗及谷物成熟季节,过节周期各异,两三年一次,三五年一次不等。时间在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相传古时候,在迤俪的群山中,有两座同样高大的宝山,左边的叫“布洛西”山,威武雄壮似勇士挺立;右边的叫“密洛陀”山,像个拖着长裙的姑娘。两座山每年都要互相靠近一些,经过了999年终于挨到了一起。农历五月二十九日,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震雳,高大英俊的布洛西和亭亭玉立的密洛陀从两山裂缝中走出来,结为夫妻。他们生有三个女儿。时间穿梭般逝去,头发花白的密洛阳遵夫嘱,让三个女儿各自去谋生。大女地扛着犁耙,到平原耕耘,生儿育女,繁衍成汉族。二女儿挑起一担书走了,与子孙形成壮族。三女儿拿着小米、锄头到山里开荒种地,安居乐业,成为瑶族祖先。三女儿通过辛勤劳动,庄稼结出累累硕果。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顷刻间籽粒饱满的果实被鸟兽、地鼠份食殆尽。密洛陀在女儿危难时鼓励她:“天空难免出现乌云,生活也会遭受挫折,狂风吹不倒劲松,困难吓不倒勤劳的人,只要勤奋耕耘,生活是会幸福的。”并给了她一面铜锣和一只猫。来年,庄稼长势更加喜人,她敲响母亲给的铜鼓,惊走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夺得了丰收,为报祖娘养育之恩,姑娘带着丰盛的礼物于五月二十九日为母亲祝寿共庆丰收。从此,瑶族人民将祖娘生日作为庆丰收的节日。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55064.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