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习俗,小编收集了有趣的民俗文化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有趣的民俗文化
端午节之漂流之旅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照传统在家里包粽子,戴五彩线,有些人还去划龙舟.......
总而言之,端午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然而,我家的端午节可不一样,每到阴历5月初5,我们集合出去郊游,每年都一样,成了我家雷打不动的“民风民俗”今年,我们开着车,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打虎(火)石水库,看见路边的漂流者那兴奋、刺激、快乐的表情,我们动了心,呵呵。几位大人也不禁兴奋起来,要了5条气垫船。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几条小船在荡漾着,嬉笑声,吵闹声,叫喊声在山谷中回荡,我伸手在水中轻轻划荡,水珠如一粒粒晶莹的珍珠,跳到我脸上,多么舒服啊,可好景不长,船好似出了故障,停在那一动不动,我们纷纷下船,可是,气垫船居然还是一动不动,无奈之下,管理员叔叔决定:再给我们两条船!
这一次,我们顺流而下,掌舵手曹大龙不幸摔入水中,但他机敏的跳上来,但是却把浆丢了,哈哈~然后的时光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停下来,大龙自愿当浆,滑动着水,我们两个女孩子则抓住他的脚不让他掉下来.....终于,长达1小时的漂流之旅一全身湿透我抽筋告终了。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之漂流之旅,有趣吗?
第二篇:有趣的民俗文化
二零一四年的寒假,我与爸爸妈妈参加了牛通社组织的到嘉善碧云山庄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在城市里,过年时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交换红包……可是,在农村里,过年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抱着疑惑和好奇,我依次体会了写春联、腌猪肉、做喜饼等年俗活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年糕了。只见阿姨先从蒸房把被湿布包裹着的熟糯米与熟梗米拿了出来,再端来一盆热水,把水撒在石臼上。然后,将糯米和梗米放入石臼,对着我们说:“做年糕需要两种米,分别是糯米和梗米。人们常常把糯米与梗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着制作年糕。”紧接着,她教我们打年糕的步骤和要领。
我与其他两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把沉甸甸的木锤高举到头顶,跨弓字步,整个人略向后倾,将木槌用力打到饭团上,只听“砰”一声,锤子击向饭团,米粒黏在了一起。接着,我们又使劲击打,还时不时把饭团翻一个身,将水撒到饭团上防止木槌与饭团黏在一起。我们四个小队友一人翻饭团,三人打年糕配合得很默契,可是打了很多槌下去年糕还是未俱成形。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手脚酸痛了,看来这打年糕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妈妈告诉我,相传在唐朝时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如何将多余的粮食更好地储存起来呢?于是老百姓想出了做粽子、打年糕、酿米酒等方法制作风味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就沿袭成为了年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第三篇:有趣的民俗文化
“第四届闽南民俗文化表演”在同安区举行!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体育场——表演场地。
舞台上,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跳起了欢快的车鼓弄,唱起了动听的南音;年轻的阿姨转起了一百多个的`呼啦圈;10岁的丁丁表演了优雅的柔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10岁的可可那精彩的独轮车表演。
如此艰难的“独轮车技”都能学会了,那可可还有什么不会的呢?瞧:她拿起了一根绳子,要干嘛呢?原来,她要骑着独轮车跳绳!她的脚十分了得,又没涂胶水,可是一直就“粘”着独轮车——一边甩绳,一边夹起独轮车跳。
“1、2、3、……”我不由得开始数数,10秒钟竟跳了25下,实在是厉害!
不过,精彩的还在后头,她又拿了几个小路障,就地排得紧密。
只见她“刷”地一下,前后仅用几秒钟,马上就绕过了所有的路障,就到了另一边!接下来,她拿了八个饭碗,把一个碗放到了脚上,一踢,饭碗就完完整整地顶在了头上。
可是,当她顶起第三只碗的时候,“啪”的一声,不听话的碗摔到了地上。
大家睁圆双眼,嘴巴成了个大“O”。
“啪啪啪……”有一位观众看见可可开心的表情立马变得暗淡下来,便带头鼓起掌来。
接着,掌声雷动——这是一个个观众地真心鼓励!看:可可恢复了自信,双眼噙着泪花,骑上独轮车又开始了表演。
“有志者事竟成!”剩下的五个碗都稳稳当当地顶在了可可的头上,她又赢得了一阵阵喝彩!
“闽南文化表演”真有趣!它不仅让我目睹了表演者精湛的演技,还让我知道了的闽南文化……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5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