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西湖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西湖作文 篇1
从小到大我去过很多地方,最令我难忘的地方还是西湖.
来到西湖,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湖.只觉得绿扑眼而来,又很静.如镜子,如玻璃.船从湖那边驶来刚开始像一个黑点,小黑点变得越来越大,船泛起涟漪把湖面打碎,但又很快恢复了.湖边的垂柳苍翠欲滴,如同是湖水将树叶染绿了,层层叠叠的树木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它们的翠绿比湖水浅,但却形成了一幅很和谐的画."瞧!姐姐,断桥!白娘子和许仙相见的地方."表弟兴奋地喊到.那是一座小桥.没有什么特别,但在上面有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故事.
这时弟弟又嚷着要坐船,妈妈说"天都黑了,一定会下雨的."他却说"雨中游西湖别有一番风味."果然,风婆婆生气了,把雨姑姑惹哭了.似乎飘下的雨丝都是绿的.每一滴雨水都在湖面上化成了一个圆圈.而蒙胧的雾给西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知不觉到三坛映月,只可惜不是中秋,要不还可以欣赏水中的月亮呢!
鱼停了,我们就来到花港观鱼.满池的新荷,圆圆的荷叶亭亭玉立在水中.而那红色的小鱼在荷叶中欢快地穿梭.
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
游西湖作文 篇2
这次五一劳动节我去扬州游玩了一圈,最令我难忘的是瘦西湖的风景了,可真是一绝呀!我给你讲一讲吧。
瘦西湖的景点有很多,例如:白塔、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等。
我一开始还好奇,瘦西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后来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湖面瘦长。它的景色和西湖有的一拼呢!
所有景色中,吹台和白塔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让我这个小导游给你介绍介绍吧:吹台,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钓鱼台。相传乾隆城在这儿掉过鱼,因此,得名钓鱼台。钓鱼台巧妙地运用了“框景”的手法,成为了中国园林最经典完美的艺术。
白塔长得十分好玩、可爱,一个白白的、大大的塔身,上面顶着一个金黄色的小葫芦,着实好看,我们一直十分好奇白塔的来历,但十分的可惜,那儿没有关于这个白塔的介绍,我们在拍了几张照片后便离开了这个景点。
瘦西湖虽然人多,但是阻挡不了我们的兴致,那里有许多美食,说到扬州美食最有特点特色的那就是大煮干丝了。
大煮干丝中的干丝,真的可以说是十分的细,看上去感觉夹一下就要断掉似得,可实际上却十分好夹,放到嘴里,能吃出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十分的爽。他的配菜十分丰富,小青菜煮的很嫩,木耳肉、火腿肠都恰到好处。
这次扬州之行十分圆满,玩的玩得十分开心,我离我周游全国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游西湖作文 篇3
人们都说:“西湖是人间天堂。”今天,妈妈带我来游西湖山水。
我们从西湖饭店向湖面望去,我不禁赞叹道:西湖的水真静啊,静得仿佛那是一面明亮的镜子;西湖的水真蓝啊,蓝得让你分辨不出哪边是湛蓝的天空,哪边是深蓝的湖水;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小鱼在欢快地游动。抬头一望,一片一望无际的荷花荷叶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才分出湖水与蓝天。
穿过北山街,就到了苏堤。那一片摇弋多姿的荷花荷叶又映入了眼帘,在烈日的.照射下,我看见荷花虽然娇嫩无比,但也有一丝出泥而不染的勇气,让人敬佩不已。荷叶虽然留出了一点空隙,但铺得很均匀,调皮的阳光跃入水中,留出一片光影。小鱼游过留下的荧光在日光中闪烁,走过拱形的古桥,看见有人在放风筝,风筝在风中翩翩起舞,有人在运动,累得满头大汗。
穿过了苏堤,我又绕道去爬宝石山。山下抬头一望,一条宽阔的台阶,旁边种满了竹子,一根根都有几米那么高,好像是西湖十景中“双峰插云”的“后代”,太阳从竹阴中漏了下来,真是“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没走几步,几个大字:“宝石山”浮现在眼前,又往右转,看到一个书店,宝石山上有景有文化韵味真是一个适合我们来的地方。几经辗转,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我站在树荫下,顿时清风徐来,这真是一种连吃100个雪糕也得不到的凉爽啊!
站在山顶向下望,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一大片荷叶成了一块上面镶有粉色宝石的画布,又见孤山在眼前绚丽登场,孤山真奇啊,它没有泰山那么雄伟,也没有桂林的山那么多变,更没有西藏的山那么高耸,也没有张家界的山那么奇特,但它有自己独特的柔美——一座座缓缓升起,连绵不断,花团锦簇,给我们一种有语言无法形容的美。
西湖虽然没有别处那么独特,却有一股你要仔细观察才能看见的美,在悄悄地吸引着你。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ziranzuowen/202201/137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