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山奇松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奇松作文1
学习了《黄山奇石》,我一直很向往去黄山。妈妈告诉我,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是“黄山四绝”,四绝之首是奇松,我越发想去看一看黄山松了。
在我的建议下,爸爸妈妈今年暑假决定带我去黄山游玩。我们乘坐动车来到了黄山,在山脚下的汤口镇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客栈的姐姐告诉我们黄山处处是风景,我心里更加向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背了一些吃的和喝的,坐着景区交通车来到了黄山的第一站:云谷寺。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决定从云谷寺坐缆车到白鹅岭。
刚下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它们有的长在峰顶,有的长在悬崖峭壁,还有的长在谷底,它们扎根在黄山坚硬的花岗岩裂缝中,显示出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这些松树有的站着,有的卧着,还有的侧着,人们根据它们的形态,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比如:迎客松、连理松、黑虎松、探海松、龙爪松、团结松……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迎客松、黑虎松和探海松。玉屏楼的迎客松,好似一位彬彬有礼的主人伸出手迎接远方来的客人。在迎客松的旁边,有一座小屋,那里常年住着专职的护理员,每天负责观察、护理和保护这棵松树,使它成为了全国唯一一棵配有“警卫员”的树。迎客松是黄山标志性的景点,人们常说“不到迎客松,白跑一场空”。在去始信峰的途中,有一棵十分特别的松树——黑虎松。它的树干粗壮,针叶苍翠,树冠浓绿如墨,像一只黑虎侧卧在山坡上,所以叫黑虎松。导游告诉我们,黑虎松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在天都峰的峰顶,有一棵古松长在悬崖之上,它一侧的枝干很长,仿佛一个人伸着手到云海里取东西,人们把它叫做探海松,它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惊叹。
除了这些有名的松树,还有许多普普通通,没有名字的松树扎根在黄山72峰之间,给黄山增添了勃勃生机,他们它们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景色真是天下无双,黄山的奇松让我久久不忘,我希望下次再来黄山游玩!
黄山奇松作文2
提起举世闻名的黄山,大家就会想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但是在这“五绝”中,我还是最喜欢黄山奇松。黄山松特立独行的千姿百态,与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是由黄山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所形成的一种变体松树。在上百年前,黄山松的种子被风吹送到山崖岩石的裂缝中,于是它们就地扎根,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虽然黄山上遍布岩石、泥土稀少,但是,那里肉红色的花岗岩中却含有丰富的钾质,夏天山上繁多的雷雨使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渗入岩层和泥土,为松树的根系提供了宝贵的养分;而松树的根系又会不断分泌一种能缓慢溶解岩石的有机酸,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另外,花草和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了能被松根吸收的养分。千百年来,黄山松就这样在山崖间贫瘠的岩缝中顽强地存活下来,茁壮成长。山地崎岖不平、崖壁纵横阻隔,使黄山松无法正常生长腰身,只能展转发展、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风御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树冠平展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极为坚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崖壁遮光和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能在一边长出树枝寻求阳光。
那么,黄山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它奇妙而天成的生长姿态。
长在峰顶和悬崖峭壁边的黄山松挺拔独立,好象一位位披风戴雨了望远方的哨兵;长在深壑幽谷内的黄山松郁郁葱葱应和风声,好象一群群载歌载
舞的人群;而长在山口路边的黄山松,则好象热情好客的憨厚主人,伸展手臂欢迎四方来客。
黄山上的每一棵松树在长相、姿态、韵味上,都各有妙处。于是人们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而又典雅名字,例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等等。
这样美丽奇特的黄山松,怎能不叫人既感叹又喜欢呢?
黄山奇松作文3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到了黄山脚下,只见黄山云雾飘渺,带给了人们无限的神秘感。我们坐在有线缆车上山顶。一路上,我看到黄山上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尽管是冬天,树木还是像被水洗过一样,绿得极其可爱。到了山顶,第一眼就看到了“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的连理松。连理松又称夫妻松,象征着幸福美满的日子,它是由两颗松树连接生长起来的,所以叫连理松。
走过了两座石桥,我们看到了探海松。探海松又称小迎客松,据说是迎客松的孪生弟弟。探海松生长在悬崖边上,它的树干直向悬崖下伸展,就像在探手伸向深海一样,所以称为探海松。往前走几步就看到了树琴松,树琴松就像一把树琴,一阵风吹过,“哗哗哗”的响声带给人们天籁之音。
再往上走,太阳快落山了,我们见到了黑虎松。瞧,这挺拔的黑虎松还真像一只正朝天怒吼的黑色大老虎。
天黑之前,导游把我们带回了北海宾馆。我们舒舒服服睡了一觉,接着昨天的路程。
路上,我们看到了龙爪松。龙爪松不是枝干像龙爪,而是它的根部有无数条大大小小的树根紧紧抓住地面,好像龙的爪子而得来的名字。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就是大名鼎鼎的迎客松、陪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生机勃勃,给人巨大的活力。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高大挺拔的巨人站在那里,在陪同游客欣赏美丽的黄山风景。我和爸爸妈妈都抱着迎客松和陪客松照了好几张相片呢!
接着我们下山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们见到了蒲团松和团结松。蒲团松好像一把绿色的巨型打伞,所以又称绿伞松;而团结松非常独特,它长着五十六个枝丫,枝丫上面还有一团茂盛的绿叶。那五十六个枝丫不是象征着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吗?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团结松。
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名松我没有看见,还有许许多多的奇石也没有看见。但是,我衷心的祝福黄山,希望黄山今后能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让大家都来认识我们中国的“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奇松作文4
黄山以奇松怪石著称,号称有10大奇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迎客松”:它恐怕是家喻户晓的一棵松树了吧,它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也是安徽松的代表,我们安徽电视台的图标不就是根据迎客松来改进的嘛。可我觉得迎客松也没什么,不就是形状像一个好客的主人嘛。
“连理松”:这棵松树虽然没有迎客松那么出名,我却觉得它比迎客松要奇的多。这是两棵树,根却长在了一起。根据杜甫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成连理枝”而命名。姐姐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这本来是一棵大松树,到上面却分成了两棵树,不就象征着分离吗?本来在一起的,后来却分开了,中学生作文《黄山游记之奇松篇》。”不管姐姐怎么说,这棵树的周围全都挂满了游人的“同心锁”,可见其的号召力。
“蒲团松”:这棵松树到也奇怪,树干笔直笔直的,就是一根大树干。上面的'松叶却平整的像有人裁剪过一样,当然,这是它天生的,没有人为修剪。我看不像蒲团,却像一个超大的蘑菇咧。
“探海松”:此松样子和迎客松差不多,所以又有“小迎客松”之称。它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长长的“手臂”朝着的方向,正好就是可以看到云海的地方,所以美名其曰“探海松”。
“龙爪松”:龙爪松枝繁叶茂,只是根很大很粗很长,露出地表很长一部分,象手爪一样,所以称它为“龙爪松”。我很不以为然,在我的家乡这种根露出来的松树多着呢,难道都是“龙爪松”吗?
“黑虎松”:这课松树十分健壮,它有着一个传说。传说以前黄山有座寺庙,庙里有一个和尚,他到了白鹅岭,看到了这棵松树,奇怪的是,这棵松树上竟然趴着一只黑虎。而且,这棵树整体的造型就像草书的“虎”字一样,所以命名为“黑虎松”。
还有另外的四棵松树,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上面的六棵,大家凑合着看吧。
黄山奇松作文5
大年初一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在那里,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都令我们流连忘返。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黄山奇松。
经过了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黄山的大门口。远看,里面的一切都那么神秘,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拽着我,要把我带到里面去。我迫不及待地催着爸爸买票,坐上缆车。“上山看奇松啦!”我兴奋地叫着。
走出了缆车站,下了几层台阶,我们来到了一棵高大的松树旁。仔细端详:啊!它的枝干是那么粗,那么黑。它的叶子是那么翠,那么密。我在心中不由得赞叹。向后退一步,再瞧一瞧。哦,我看出来了,这棵松树好似一只大老虎,威风凛凛地站在我的面前。你一定猜到了它的名字。对了,对了。它就是虎气凛凛的黑虎松。
看完黑虎松,我们顺着路标走到了一个峡谷中。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来。咦,那是什么?一棵枝条柔美的松树挡住了我的视线。它宛如一架制作精巧的竖琴,仿佛在默默地为大家弹奏乐曲。“竖琴松,竖琴松!”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大声喊着。还真被她说对了,的确是十大名松之一的竖琴松。
沿着箭头的方向往玉屏峰走去。突然之间,人越来越多。强烈的好奇心吸引着我。凭借着“人小”,我拨开人群向前走去。“哇,好壮观!”“迎客松!”这样的喊叫声此起彼伏。我推开一层又一层的人,终于看到了另一番风景:一棵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伸出一丛枝干,犹如在同游客们打招呼,茂密的松树旁有一些朦朦胧胧的白雾,可这并没有阻挡它的魅力。虽然它和人们远隔千里,但它的雄伟壮丽,热情似火,给所有的中外游客都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我又多瞧了它一眼,眼前的迎客松已变成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披上了白纱,正翩翩起舞。许多游客“咔嚓、咔嚓”摁下快门,留住了这美好的瞬间。
黄山的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山上的景物都很神奇,让我们大饱眼福。但奇松是我情有独钟的景物,它不愧是“黄山第一绝”!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ziranzuowen/202201/1384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