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自然作文

旅游长城作文

admin 自然作文 2022-03-26 08:18:00 长城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旅游长城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长城作文 篇1

  20xx年1月24日早晨,我们7点半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去游长城。

  长城的起点在山海关,终点在嘉峪关,全长约6000千米。我们乘座大缆车上长城,一路上,我看见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卧在起伏的山峰上,非常的雄伟壮观。我们很快就到了山顶,在山顶上我可高兴了。

  北京的天气很冷,我们的小脸和手都冻的发青了,可我们玩的很高兴。

  当我们走出城门的时候,我在心里说:“再见,长城!以后我还会来这里游玩的。”

旅游长城作文 篇2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凡是到北京就一定要爬长城,这不,正在北京旅游的我和爸爸妈妈也去爬八达岭长城了。

  清晨,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的脚下,之间长城沿着山脉蜿蜒起伏,首尾皆不见。“哇,长城好长呀!”我不禁惊叹道。“是呀,它海拔最高点有888米呢!”爸爸笑着对我说,“加油,我们一定要爬到最高点呀!”

  一开始登长城的路是没有台阶的,所以很好走,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爬上了第3个烽火台。到了第4个烽火台,斜坡上有了台阶,没有扶手的墙壁也有了辅助工具——把手。此时我已是气喘吁吁,爸爸扶着我,说“怎么,才爬了这么一点就累了?你要拿出平时疯玩的.劲道呀!”听了爸爸的话,我似乎又有了力气,抓好了扶手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嘿咻、嘿咻”不一会儿,我们就爬上了第八个烽火台。

  我向山下望了一望,哇塞,车辆行人似乎都变小了!抬头往长城的最高点看去,路还有那么长,台阶也越来越陡了。于是,我开始打起了退堂鼓:“累死了,不爬了我们乘缆车下去吧!”“你想想,只要再登两个烽火台,我们就到最高峰了,你如果不爬了,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爸爸望着我说。“好吧,我一定会爬到最高峰的!我要证明给你看,我是最强的!”我趾高气昂地说。

  “还有20步……还有10步、9步、8步、7步、6步、5步、4步。”我一边呼哧呼哧地攀登,一边倒计数,“3、2、1!耶,我爬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峰,我成功了!”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笑得合不拢嘴。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有毅力,不错,真是好样的。你看,这的风景多美呀!”我看了看城墙外,发现站在长城最高点看到的景色真的格外真美,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机会你也来爬爬长城,感受一下世界第八大奇迹吧!

旅游长城作文 篇3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乘着诗兴,随着涌动的人群,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长城脚下。

  记忆中,长城给我的印象始于图片,绵延曲折,蜿蜒盘旋。随着教授《长城》一文,更激发了我对它的向往。如今,近在咫尺,少却了战火喧天的壮响,罢却了鼓角争鸣的余音,长城却依然以它特有的雄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仰望长城,犹如一条正在舞动的巨龙,飞腾在崇山峻岭之间。

  欢呼着,我们迈开了攀登万里长城的脚步。烈日下,长城厚重的历史一页页展现在眼前。平整的方砖,巨大的条石,错落有致的射箭口,传递军情的烽火台,触手可及。置身历史,我们无一不在慨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衣服已经湿透,汗水挂满脸颊,双腿举步维艰。我们彼此鼓励着,终于登上了第八个烽火台——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

  俯瞰山下,郁郁葱葱的树木间,中华巨龙腾云驾雾,鳞爪飞扬。望塞外,想当年,战乱纷飞,曾几何时,长城在守疆卫国中作用非凡。触摸巨龙身上留下的斑斑痕迹,城墙上的齿形垛口和烽火台由近及远,成千上万,渐渐地消失在视线之外,消失在苍茫的龙脊上。眼前仿佛又看到狼烟四起,厮杀不断;耳旁犹如听到鼓声阵阵,号声冲天。戌边将士献身疆场的情景历历再现。“妈妈,妈妈。”女儿唤醒了沉醉的我。拉着她的小手,从万里长城谈到华夏文明,从巨龙的腾飞谈到炎黄子孙的上下五千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间不再流逝,胸襟逐渐开阔。

  长城——中国的历史符号,厚重而沉默。它目睹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沉落,记载着多少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凝聚了多少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些,都会在每一个读它的人心中涌现。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ziranzuowen/202203/2845617.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