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写作指导 > 文学常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admin 文学常识 2016-04-24 08:18:00

  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二: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着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作品《倪焕之》、钱钟书的作品《围城》、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郁达夫的作品《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双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曹禺的作品《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还写《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

  此外还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三:外国文学常识

  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法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

  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法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慰的女儿》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xiezuozhidao/wenxuechangshi/202209/2946186.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