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字数作文 > 九百字作文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admin 九百字作文 2016-07-16 08:18:00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900字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1

  到底已经是后秋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在这尚且如此,北边就更不用说了。我想。这阵子一直在阳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传统的节气,也不知老黄历该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觉真的凉了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觉已近重阳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几年嘴上老挂着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忽然想起了原来奶奶的生日到了。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生日,也是很喜气的。人常说,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啥都强。我相信的。所以总是在重阳的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学后,她那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去,忙个不停了。

  回想起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现在想来,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了。每日为我做饭,等我放学归来。直到去广复读那一年,和后来的读书生涯,才让她一直处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却没有办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回去看望她的时候,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眼望着我回老屋的那条巷子,那条我走来的路。到真的望见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婶大娘们的羡慕下,带我向老屋走去,然后拿出别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坐了炕上问这问那。以后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觉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无数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孙子的,尽管只是几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欢,续续叨叨的说着一年来对我的思念,说着每次必说的"老三篇",说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间的故事。

  现在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几年每次回老家,路过老巷去二叔家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旧,故乡依旧,我依旧,却再无奶奶的笑脸了。去年带妻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岁数,却终于没有看到她的孙媳妇,我的心几近悲伤,尽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复生,尽管知道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也尽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会为孙子高兴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单单缺她,每每想到正当我们要孝顺她的时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边的老人就眼含热泪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 这几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坟头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尽管乡里有不在其他节日上坟的风俗。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么叫"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肝肠痛断。现在我工作已经两年有余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对她的思念却一直随着岁月的渐增而更深了!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2

  重阳节也称作老人节,理应把为老人祈福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们这里却很少有见到如此的,也许是缘自忌讳。人到暮年,脑子已大不如壮年时灵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时。愈想愈怕,于是愈发受不得一点刺激。别说是祝福长寿了,光是翻翻日历都会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寿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读后感。我们这一带以九的倍数为人寿的灾祸之年,视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岁,八九七十二岁等等。时不时就听见外婆叹气,八九七十二,要不要还呐。逢年过节给我们压岁钱时总以“现在不给就来不及了……”开头。我望向夕阳,西沉的日头给眼睛带来一丝刺痛。很多老人就是这样的心态,固执得像一头牛,什么重阳不重阳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渐渐发现,现在的节日更像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古老,忘却过去。在我们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锣鼓喧嚣深化节日这个仪式时,节日真正的精神与内涵却在渐行渐远。若有一日一觉醒来,重阳节凭空消失,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不知我们是否会感到讶异,寂寞,抑或是漠然。

  也许一个节日最好的结局是这样的:最后一个记得这个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摇椅上,目光随着落日下降,渐渐闭上。这就如同一个文明的覆亡。别妄想与天地同寿,那只不过是一个水中的梦。当社会已不再需要,当再也没有更多的理由让它存在时,有一个完满的终点,比它如何开始更为重要。

  当然也有可能是由这个节日衍生开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义,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比之彻底消亡的说法,我也更为认同这种说法,毕竟走极端的只是少数,完全维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几近于零,还是融合来得更为妥当,弱化了具体的概念,而能将精神内核提炼出来。

  于是就想到一个关于民族大同的问题。早些时候我对他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后来砖头与我提起,一个民族的走向,无非是两种,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对当今这个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的世界来说,出现统领全局的文化只是迟早的事,当然现如今这个问题便转化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争斗,简言之就是中华文明与欧式文明的一场战争。中华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几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争第一也不落最后,于是团队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欧式文明更讲究竞争,也催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这场战争也许会旷日持久,也有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细节而闪电结束,总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许要靠来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砖头更倾向于中华大同思想的最终获胜,但究竟以何种方式来结束,就要留给历史来印证了。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来了,我赶忙把姥姥请进屋里。赶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赶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顿时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晃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马上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天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仔细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干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美!即使在平时,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名初中生!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4

  重阳节,一个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节日,也是我喜欢的节日。

  今天是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多么美丽啊!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叠好了被子,看了看闹钟,还有些时间。觉得地板太脏,我决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湿,然后打算拧干,可是,拖把实在太重了,我怎么拧也拧不干,想到妈妈经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拧干了。哎呀!7点了,我抓起书包,急匆匆地上学去。

  中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石爷爷提着菜篮,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天气炎热,石爷爷特别累。我赶紧跑过去对石爷爷说:“石爷爷,我帮您吧!”石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好孩子!”我帮石爷爷把菜送到了他家里说:“爷爷再见!”就回家了。

  妈妈还没回来,我拿起话筒刚想给妈妈打电话,转念一想:我不应该打扰妈妈的工作,今天是重阳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开始行动,先煮饭,再炒菜,炒了妈妈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噢,味道不错。妈妈回来了,我做了一个优美的手势“请坐。”给妈妈倒了一杯茶说,“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妈妈的脸上绽开了:“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妈妈告诉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饭,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放晚学后我来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觉,舅父、舅母正在做饭,外婆还没有回来,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写作业。我给表妹做辅导,然后帮舅父、舅母摆碗筷,快摆完时,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我赶紧跑过去哄表弟说:“不准哭啊!再哭以后就不带你出去玩,不给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给了他一颗糖,让他自己玩着,我摆完碗筷后,爸爸、妈妈、外婆都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我举起杯子对大家说:“庆祝重阳节,干杯!”

  “干杯!……”

  “不对。”表妹说,“应该是庆祝全天下老人们重阳节快乐啊!”

  大家一块说:“对!干杯!”

  就这样,咱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节日。重阳节,一个让长辈绽开笑脸的节日,一个让咱们孝敬父母的节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一块重阳糕,一束鲜花,一句祝贺语……这些都是重阳节必备的东西。然而今天在我家中,没有鲜花,没有重阳糕,却依然回荡着亲情的暖意。

  今年的重阳节不知不觉已经来临了。那天我来到学校,同着对我说:“今天是重阳节哎……”我这才发现,重阳节已经到了。回到家里,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炒菜的奶奶。我想去向他祝贺,可是话还没说出口就收了回去。我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紧张。终于等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在端菜,我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那句早已练了数百编的话:

  “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变得吃口起来。

  “怎么了”奶奶问。

  “今……今天是重阳节,祝您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

  “谢谢。”奶奶说。

  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仍然充满了亲情。奶奶的语气虽然很平静。但我能看出她其实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奶奶的话很多,还一个劲儿地叫我吃菜。我也特别兴奋,不止是为什么。

  晚饭后,我会房做作业。我记得奶奶和爸爸在外面窃窃私语,还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我好像隐约听到奶奶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5

  今天是重阳节,我很早就起来了。

  妈妈问我:“你知道重阳节的习俗吗?”

  “知道一些。”我回答。

  “你能说说都有那些吗?”妈妈惊奇地问。

  “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赏菊等等。其中吃重阳糕的风俗比较普遍,对吗?妈妈。”

  “我儿子真棒。关于重阳糕的知识你了解吗?”

  “这个不太清楚,给我讲一讲吧妈妈。”

  妈妈说:“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八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个小红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等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儿子,你还想了解重阳节的传说吗?”

  “当然想知道,妈妈。”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为病差点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再(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交(教)给他降妖的剑术,还赠给他一把想要(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的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的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吩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倒上)一蛊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香味和菊花酒气,便嘠染(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侯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冲下山来,几个回合酒吧(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等高(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吃中午饭时我问妈妈:“那个像蛋糕一样的东西就是重阳糕吧”。妈妈说:“是的。”我吃完饭,就去玩了。

  这个重阳节我过的很有意义。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6

  又是一个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的爷爷于08年重阳节去世了,几年来,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爷爷与我的感情之深胜过一切的亲人。在这个秋雨绵绵的重阳之夜,我思绪万千,谨以此文来怀念他老人家,愿爷爷在天国安息!

  爷爷是在解放战争时参军的,参军后,由于作战勇猛,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以优秀共产党员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战争时期,爷爷主要负责传送情报,风里来雨里去,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常事。也许是对当时的艰苦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自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不允许他身边的人浪费粮食,自己更是如此,吃饭时掉桌上一粒米都会捡起来了吃了,甚至连菜汤都要喝了,家里吃的东西都是放得不能再放了才舍得吃。至今我们家仍然继承着爷爷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

  爷爷一直都很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爷爷自从解放后,爷爷一直在单位的担任领导职务,工资收入在当时也算是中上水平。但是,我听爸爸说,爷爷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的,穿过什么好的,他对自己是那么吝啬。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早退休了,他的退休工资也挺高的,但从没有见他为自己买什么好吃好穿的。可是,每到爷爷发工资的时候,他总会给我们十元钱,告诉我们不许乱花,存起来买点有用的东西。

  爷爷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在我家村里,大多数人提起爷爷都说是大善人,甚至不知道我爷爷的名字,却知道陈善人,爷爷对有困难的人,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从不计较。记得在我上小学时,我们的的班主任朱老师给我们上教育课,他拿了一本党史书,讲了整整一堂课的关于我爷爷为了送达情报,面对敌人的刁难,如何费尽心思与之周旋,如何帮助老乡等英雄事迹,全班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之后,他跟全班同学说,这位老红军就是我的爷爷时,全班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更是以自己有这样伟大的爷爷而自豪。我把这件事曾说给奶奶听,奶奶告诉我,困难的时候,吃不上东西,饿死了很多人,你爷爷曾把家里仅有的一袋红薯分给朱老师一大半,才救了朱老师一家的命呀。我这才明白,原来朱老师一直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爷爷。

  20xx年9月份,爷爷因病重医治无效而去世了。我清楚的记得,爷爷去世前一天,天色昏暗,刮起很大的风,我去医院看望爷爷,临走时,爷爷用一种很奇异的眼光看着我好长时间,好象有话要说,又没有说出口,我对爷爷说:“明天我再来看你。”没想到这是我跟爷爷说的最后一句话。在爷爷的追悼会上,我看着爷爷安祥的面容,身上盖着鲜红的党旗,静静地躺在那里,自己任凭泪水涌出,模糊了双眼……

  每每回忆起爷爷临走时看我的那种眼神,我的眼睛就会湿漉漉的。我还没有孝顺爷爷,爷爷还没有享我一天的福,就这样走了,我后悔以前的不懂事,常惹爷爷生气。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了,我将以爷爷为榜样,继承爷爷的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党的培养,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重阳节的作文900字 篇7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就要到了,让我们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共度佳节。为大家整理了家乡的风俗重阳节作文:敬老节的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敬老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敬老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敬老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敬老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敬老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敬老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敬老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敬老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敬老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敬老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敬老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喝重阳酒:“重阳酒”即用优质糯米酿成的甜酒,于敬老节装进小陶瓷坛子密封保存。可能是因为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宜,所以酿出的酒特别醇,是米酒中的上品,甜纯美,男女老少皆宜,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

  “重阳酒”即“菊花酒”。每年敬老节时,最早的菊花花骨朵已长成,欲开花时,这就是制作“重阳酒”的上好的材料!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jiubaizizuowen/202205/2921863.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