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字数作文 > 三千字作文

市场营销论文

admin 三千字作文 2021-01-06 08:18:00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场营销论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市场营销论文1

  摘要:

  新知识时代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教育变革不断深入,以致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理念、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教育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学生、高职院校及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纷纷着手于推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汲取国内外其他高职院校优秀教学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国内高职院校依托于该模式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实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一、推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手段滞后。

  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教学时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而安排的实践课时较少,以致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相对较弱,大都呈现“高理论知识、低实践能力”的状态,不利于日后更好的适应职业生涯;另一方面,教师通常热衷于以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即教师完全凭借自身经验或实证举例的方式向学生教授相关市场营销技能。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互动、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使得学生只顾听取教师讲解,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如此以来,不仅无法获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难以接触到营销岗位实质性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不断推进,国内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此形势下企业为防止内部商业机密外泄,保证自身竞争力往往抵制实习学生接触核心利益部门,这样以来实习学生只能够接触到一些表面无关紧要的工作,难以参与到营销岗位实质性工作中去,故而不利于实习学生培养核心实践能力。

  (三)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明确。

  1、学生市场营销意识薄弱。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学生未能够全面认识到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参与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一些抵制教师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行为;

  2、学生与教师对市场营销培养目标认知力不强,即学生不知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要成为怎样的人,而教师不知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人;

  3、整体培养目标定位与实际情况脱钩严重。

  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毕业前,以培养学生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理论、技能为主,要求学生能够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要求学生可从事多方面营销工作,如营销管理、产品营销、营销策划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可见,这样的培养目标定位既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未体现出市场营销课程的特色,所以难以达到高职院校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新模式

  教学新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用能力为教学教育目标,学生既要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理论知识,又要善于应用理论知识创造价值,切实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便是新知识时代与职业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重要产物,其中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一)课堂教学

  1、案例教学。

  长期以来,国内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开展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即教师列举出一个代表性案例,通过对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到其中涵盖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2、学生制作PPT。

  即教师为学生塑造一个市场情景,之后要求学生置于市场情景中自行编制市场营销策划书,然后制作成PPT予以演示,该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互动游戏。

  教师围绕市场营销课程知识为中心设立相关互动游戏,如头脑风暴游戏等,这样既能够缓解学生学习中的压力,又有利于拉近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如此无论是对学生高效率学习,还是对教师高质量教学均发挥了积极效应。

  (二)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笔者认为,可采取下述多种模式开展校外实训活动:

  1、半工半读。

  在西方发达国家,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各大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即学生在已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理论知识前提下,以实习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参与各项市场营销业务活动。实行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后,既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又能够为学生带来一笔收入,除此之外还壮大了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多赢”良好局面。

  2、集中实训。

  高职院校可加强与规模实力雄厚、信誉形象良好的企业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高职院校要求企业给那些已完成市场营销课程学习两年的学生提供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实训机会,待实训结束后,学生和企业自行决定是否签订就业协议。集中实训模式的实施,为企业选拔人才与学生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塑造了有力平台。

  (三)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另一重要内容,其通常表现为由高职院校仿真企业经营环境、模拟岗位职业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塑造一个模拟企业环境,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为确保校内实训活动顺利高效开展,高职院校还应以市场营销课程知识技能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模拟实训体系与校内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信誉形象良好、规模实力雄厚企业的合作、交流。

  自教育体制变革以来,我国多个高职院校相继推行校内实训活动,并构建起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实训体系等。实践表明,通过开展校内实训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企业文化,树立新型市场营销理念,对提高学生市场营销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素质人才具有显著积极作用。

  (四)学生活动

  组织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求高职院校经常性组织开展一些关于市场营销的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该类学生活动中,既能够从中学习到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能够给予学生带来愉悦感,减缓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市场营销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积极性。

  针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的学生活动主要以营销分会为主,即营销分会下设实训部门、财务部门、策划部门等,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组织学生担任各部门相关职务,之后开展相关业务活动。从实质方面看,学生活动与校内实训趋同,二者均是为学生塑造一个仿真模拟环境,尽可能从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市场营销课程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落实好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

  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是确保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有效应用的基础。无论是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还是学生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所以需要政府、社会及高职院校等组织共同为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更多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为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有效应用提供强劲驱动力,从而为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学生日后更好就业于企业市场营销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实际上,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依托于企业才能够得以顺利高效实施。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那些规模实力雄厚、信誉形象良好、最具市场营销示范作用的企业合作,共同构建校外、内实践教学基地,之后组织已完成第二年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学生置于校外、内实践教学基地中开展相关营销活动,如此以来对学生提升营销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学习有关商品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生参与校内、外教学基地还进一步壮大了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有助于推动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三)转变课程教学理念,规范课程教学方法

  一方面,转变课程教学理念。从教育理念层面讲,教师应准确理解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素质教育为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从人才理念层面讲,应打破传统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新知识时代要求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强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规范课程教学方法。随着教育体制变革不断深入,传统以讲授法、讨论法等为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突出,此时则需要高职院校由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逐渐向案例教学法、模拟情景法及项目教学法转变,借助这些新型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

  市场营销论文2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其产品的市场营销模式必须与时俱进,营销方法必须更加灵活,互联网的发展进步要求企业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变革,改进传统营销模式,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也从传统的低水平物质满足向高水平的精神满足转变,企业的营销战略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而变革,企业必须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营销战略,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对消费者行为做出系统分析,确定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产品市场营销最关键之处即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因此,新的时代环境下,企业应改进营销方式,确定营销策略,整合市场资源,只有建立系统的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1、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企业营销策略发生转变

  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比如一些专卖店现场的促销模式、一些企业通过印刷墙体广告为企业做宣传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网络营销方式日趋发达,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为企业做网上宣传,这一方面降低了传统营销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传播范围广泛,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互联网的发展主要使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发生了如下转变:

  1.1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网上购物的发达为企业营销方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中国如今网民有几亿人,网上购物数量巨大,尤其每年的双十一活动、双十二活动,更是创造了中国老百姓购物的奇迹,今年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即实现销售接近800亿,可见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因此,在如此强大的网络市场面前,如果企业不率先更新营销方式,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为企业营销铺路,那么企业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降低了企业宣传人力成本,随着大数据的建立,企业掌握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数据更容易,进而可更深入的了解消费者消费倾向,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效率。

  1.2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产品流水线作业方式已经大范围的普及,自福特公司开创流水线模式以后,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产品的效率,使得产品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如今,企业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更要突破营销思维,形成具有自身企业文化特征的营销模式。如今,很多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这一方面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产品生产部门要紧跟市场周期安排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避免存货,也要研究市场需求状况,尽可能扩大产品需求市场,使产品在下一个新品更新换代前能够全部售出,这样就对企业的营销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销售产品时把产品的生产周期考虑在内,大胆创新营销模式。

  1.3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生产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不可闭門造车,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生产满足他们的产品,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制造行业尤其处于危机之中,产品生产过剩库存严重,对企业的营销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今,企业之间生产的产品重复性强,很多企业无法开创他们自己的蓝海市场,而且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体现个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整个市场消费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企业还是关起门来搞销售显然无法将产品推出去,这样就要求企业营销部门做好市场分析,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来安排生产,将产品体现出企业的个性,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为企业的营销打开市场,使企业产品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1.4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越来越透明化,企业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通过互联网迅速的传遍社会,因此,如今企业在生产时不应只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企业目标,在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企业也应注重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品牌度。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因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也出现了不大不小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对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环境也越来越关心,这要求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注重社会公共利益,不应一切都向利润看齐,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2、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新思维

  企业的发展很大的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以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而营销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关键一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模式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新营销模式,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使企业可以长期存续下去。

  2.1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产品营销。在互联网广泛普及前,比如90年代初很多企业营销模式还是采取电视广告、墙体广告等的模式,这些传统模式一方面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慢,另一方面企业为此也要付出很多的人力成本,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营销途径更加广泛,互联网使得产品可以和消费者直接接触,产品的各种信息很直观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而传统的营销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同时,互联网也使得消费者获取产品的成本降低,可以足不出户即可选购自己所喜欢的产品,因此,企业营销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网络营销模式,但不可抛弃传统营销模式,将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选择不同的模式,大大提高企业营销效率。

  2.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只停留在产品的质量上,同时也要求产品体现其个性化的需求,如今很多DIY的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安排产品生产,互联网的出现、大数据的形成使得企业获取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越来越容易,因此也使得他们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这样对营销就有了很大的帮助,使得营销不是盲目进行,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方向销售产品,这一方面降低了产品的库存,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得到提升。

  2.3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降低了获取资源的成本,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在产品的生产开始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做足分析,了解清楚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倾向并因此来安排生产,在产品的销售环节,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各种模式的广告宣传,先提前预热,在宣传阶段应重视企业文化及品牌内涵的宣传,如今消费者对一项产品不只是看质量,更重要的是购买一种服务、一种文化。信息经济时代,产品的品牌至关重要,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应做好售后服务,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合理需求,并配备专门的产品售后人员,保住产品品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2.4企业应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市场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没有固定模式可循,但企业的营销是有其规律的,首先,企业应首先明白其市场范围究竟有多大,其生产的产品是满足什么类型的人的需求,这样以此来安排产品生产,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去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企业产品的营销不只是产品的售出,它涉及到产品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企业在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时,应充分了解自己准备进入的市场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越来越多的成为跨国集团,因此他们必须更深入的了解国外的文化传统,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再次,企业要获得消費者的忠诚度,获得固定的市场份额,也必须做足功课,深入的了解社会需求状况,当然互联网的出现使企业获得一定的信息更便捷,也使企业销售活动成本更低,归根结底,企业应在互联网技术下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形成真正的靠制度约束行为。

  2.5企业应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不是只关注产品的质量,而是会了解企业的文化及历史,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掌握互联网这种媒介技术,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也应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将企业文化贯穿到营销模式中,将传统营销模式与互联网技术下的营销模式相结合,注重产品文化价值的营销,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

  3、结语

  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出现一方面代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为适应其发展而做出改进,营销是企业特别重要的一环,它是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关键一跃,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企业应转换营销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将传统营销模式的优势与互联网相结合,认真研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高社会责任感,探求更先进的营销新思维。

  市场营销论文3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到世界性产品过剩及价格滑坡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我国企业经营环境也面临着国际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的发展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内容,肩负着社会的进步及社会公众的需求的任务。企业的营销发展方向成了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市场营销发展要面向全球化,在提升环境保护及绿色观念意识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及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文针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提出了逐渐实现产品绿色化的观念,在认真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营销组织与机构进行完善。

  产品绿色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设计的绿色化;二是产品生产的绿色化;三是产品运营的绿色化;四是产品销售的绿色化。依据对产品广义化的解释,绿色产品又包含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本身的绿色化。要实现产品的绿色化,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由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企业产品的设计对实现产品的绿色化非常重要。有国外研究表明,通过普通日光的照射代替化学药水的冲洗实现对照片交卷的冲洗,这种研究,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二)节约能源和资源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许多自然资源匿乏甚至枯竭,因此加强对能源及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对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也可以依据国外的“非木材纸”技术,对实际的能源节约进行设计改造。

  (三)开发替代品或新产品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对生态及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品,这些产品不能被循环利用,进入换进中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例如电池,通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池大多数是碱性电池,因其内部包含大量的铅、汞等有害化学物质,一旦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及生物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开发新的替代品对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对企业及生产科研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除了要加强绿色生产技术,还要提升员工的绿色观念,加强对企业绿色化管理。企业绿色化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绿色观念

  企业在实现产品绿色化管理的过程中,应首先确立长期的营销发展方向及策略,在以身作则的情况下,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对员工对环境的绿色产品意识。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致力于社会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除了与公众维持良好的关系外,还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及广大民众证明其绿色形象,为企业提供有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强化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环境管理力度,提出了“清洁生产”的理念。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它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设计、制作及使用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要求企业在生产设计过程中,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将材料转化为产品;二是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对能量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要求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材及无污染的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产品的生产。

  4、从污染治理转向污染预防

  传统的环境保护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这种治理被称为“末端治理”。这种方式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并不能处理污染物的二次污染问题,再加上废物的处理经费较高,使得许多企业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治理。上世纪80年代起,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转变治理观念,提出以预防污染为原则的治理观念,它要求企业从对污染物的控制排放转为对污染物的预防治理,是改变环境保护的观念的重大措施。

  二、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研究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及经济化的发展,市场信息成了企业决策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化企业经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决策,而企业的经营又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服务的高品质,企业需要做好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综合来自竞争者、经销商及市场的其他有效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由于市场调查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因此,企业可以成立自己的调研部门,也可以借助是专门的调研公司,对以下几点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是可以从市场入手,包括对市场机会、需求及份额进行了解。

  二是对顾客进行调查,包括顾客的需求类型、服务的满意度、购买行为及改善意见等进行调查。

  三是对企业产品的调查,包括产品的价格、销售渠道及各种促销活动等进行分析。依据国外比较有说服力的调研结果来看,成立自己的调研部门不仅可以进行专门的调查与研究,还可以提供正确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但由于中国企业经营受自身体制影响,律师费以及相应的相关费用的确定。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治疗方法由于无形资产,比重小,不太影响会计的真实性。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处于领先方面的地位,固定资产占比例越来越小企业成为资产。

  5、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不合理

  目前企业的会计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无形资产摊销直线法摊销,在工业经济时代,属于知识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资产主要力量,现代科学以及技术变化,无形资产更快速更新,使用无形资产摊销的直线法,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收回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企业。这显然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加强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无形资产管理的策略

  1、明确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该范围的确认和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大量的估计和判断似乎已经准确的测量结果并不能掩盖其核算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的强调货币计量以及相关的准确测量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非常影响的,如果能够及时的确认有价值信息,清晰的多维会计计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为测量对象,具有不同的性质。

  2、健康发展支出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究开发分为两部分进行相应的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活动主要是指做为获取新的科学或者是技术知识的努力,努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的有计划的,同时也是非常有创意的。研究活动范围一般的情况下是依照,能否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主要分为基础研究以及应用问题的分析。开发活动是指或者是实质性改进的产品,创造方面的材料进行安排,设备以及技术系列商业使用,先前从事研究成果或者是其他知识活动进行研究。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创造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经济资源进行分析,所以,经济资源为企业经济利益是非常的有帮助的。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逐步的发展,使企业之间合作不断加强,但竞争日趋激烈。

  3、确认自创商誉

  有很多方面的特殊方面的无形资产,商誉有很多方面的具体的特点。这些主要的特征是有很多方面的无形资产标记。对商誉相关概念的具体分析,商誉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价值的具体分析。商誉预期未来贴现收入超过正常总资产除商誉方面的价值。商誉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总价值,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超过其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商誉可以分为自创商誉以及外购商誉。

  市场营销论文4

  一、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市场营销专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市场营销和医药学两种以上学科背景相互渗透的知识结构,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表现为综合素质比较高且在医药营销方面比较突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且经过岗位历练和持续学习,可以成长为医药营销行业的中坚甚至是领袖力量。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一是基础性:

  宽厚的学科基础。重视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知识基础更加宽厚。

  二是融通性:

  突出的专业核心能力。应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市场营销学为主,并结合医药学等其他学科),强调知识的有机整合和思维的系统训练。重视以学科的视野组织专业教学,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训练,使学生懂得融会贯通,形成更加敏捷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突出的核心专业能力。

  三是实践性。

  熟练的实践技能。注重在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设置上强调实践性,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性,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接医药企业需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创新性。

  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还必须进行下述两方面的教育。一是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创业能力的培训。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基础性”侧重于知识层面,“融通性”侧重于思维和素质层面,“实践性”侧重于能力层面,“创新性”侧重于需求层面。学生只有实现知识、思维、素质和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才能成长为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为适应高等教育市场细分的变化,医药院校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研究和探索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长沙医学院的实践来做案例分析。作为一所医药类二本院校,长沙医学院从20xx年开始,通过“市场营销教改班”这个载体对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标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其他能力要求以及未来就业岗位与方向。长沙医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上,不照搬照抄综合、理工和财经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开拓出一套符合学院实际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补缺者定位战略,明确为医药方向,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医药学等方面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和医药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医药营销人才。

  第二,完善课程体系。

  设计复合型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取代知识型课程体系,构建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如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医药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原理、药物经济学等课程);专业核心模块,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学生必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专业技能与实践模块,主要课程包括:国际商务谈判、广告策划、公关策划、ERP沙盘实训等课程;素质提升与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可设计一些任意选修课,看起来与专业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素养(如电子商务概论、职业拓展训练、形象设计与礼仪等课程)。创新与创业培训模块,主要包括:创业学、创业管理、第二课堂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普遍提高。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

  长沙医学院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教育技术,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需要的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拓展实践基地。

  大力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根据专业定位,长沙医学院精心选择一批知名医药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来建设。与此同时,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学院鼓励教师参与政府和企业的项目开发,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行业影响力;教师为行业、企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收集企业相关教学资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院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克服校内教学设备不足的困难;学院为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管理人才;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学院办学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高学院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通过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五,创新考评机制。

  探索和推行复合型创新人才考评机制,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机制。实行形式多样,多指标的考核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设定多个教学目标,并对各个目标进行量化评估,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除了理论考试外,建立医药企业本位的评价体系,将部分课程的考场转向医药企业,学生可选择对应医药企业的问题进行调研或策划,这部分成绩将计入学生的学期考试成绩。

  第六,重构教师团队。

  强教必先强师。高等教育之本是教师和学生,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近年来,长沙医学院制定并推行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加强了多学科“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通过大力度的建设投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市场营销论文5

  【摘要】

  新媒体营销的发展,为渠道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模式,为营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基于新媒体营销的基础之上,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更好的提升企业影响力,提高营销效果,是营销业者必须也是必将选择的道路。

  【关键词】

  新媒体 新媒体营销 营销绩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多样化,新媒体的产生对于信息传播有巨大的影响,新媒体逐渐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产生了新媒体营销。通过研究新媒体营销,寻找新媒体营销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企业市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切入点,提高传播能力,更好的完成营销工作。

  二、研究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的营销追求的是所谓的“覆盖量”,在报刊杂志上就是发行量,在电视广播上就是收视(听)率,在网站上,便是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加载到覆盖量高的媒体上,便可以达到较多的注意。这个模式称之为:登高一呼式的传播模型。这种传播方式本质上属于宣传模式,基本上传播路径是单向的。缺点很明显:很难探测受众看到广告后有何反应。但平心而论,一场营销行为和短期销量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并没有答案。

  在传播媒体发生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

  关于“新媒体”这个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产生什么是新媒体的疑问,新媒体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以往的传播媒介而言的,它相对与日常最常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以往的相对成熟的传统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综观有关研究文献,关于新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是: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0xx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新媒体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PC、电视、手机、PDA、MP4等为终端设备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传播,如新媒体博客、微博、电子杂志等”。该报告将新媒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

  新媒体概念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

  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广泛的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如大量新兴的户外媒体,包括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等。

  第二类: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有七类媒体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体之列: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公共交通上的;有线数字电视;PTV,狭义上指基于TV终端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这是新媒体中发展最快的一块;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它们有些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也是以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来支撑运营;有些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数字电视不同形态,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

  第三类: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指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三、结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营销理念、个性化产品提供、营销渠道、消费者需求、传播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范围广:传统媒体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新媒体相对而言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跨时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脱离时空概念成为可能,只要人们需要并且愿意,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登陆internet得到信息和发出信息,并且手机也具备上网和接受电子邮件等信息的功能,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没有时空间隔的沟通。

  (3)直观性强:新媒体媒介可以被设计成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信息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4)交互性强:新媒体里面互联网体现了交互性的特点,它使得人们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参入进来讨论或批评或接受某个信息。

  (5)成长性:现在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用新媒体的成员也有了快速的成长,开始遍布中老年及青少年。

  (6)高效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7)经济性:利用互联网做销售,可以不用店面,免交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迂回多次交换带来的损耗,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营销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信息时代的各项特征迅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使新媒体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作用。近几年,新媒体产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新媒体今天已经成为很多产业关注和投资的热点,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为营销提供了日渐广阔的平台,并且使得营销形势日益多样化。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市场营销论文6

  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丰富人民大众生活的第三产业,但是针对目前旅游的国际化趋势,我国的传统旅游业正在向现代旅游业转变和发展,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也应当以新的国际化视眼来应对,以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思维去引领现代旅游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云南省旅游市场及其资源组合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对云南省旅游市场营销方式进行传统模式的转换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现代旅游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一、现代旅游业的含义

  现代旅游业是以知识等软实力竞争为主要内容,根据市场的旅游变化状况进行决策和规划,向旅游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云南省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在国内旅游市场变化的条件下,针对具体的旅游产品(自然作用形成的景观等)和抽象的旅游产品(由人工处理的人文景观等)进行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与维护,不断拓展旅游的地域范围,推广高效的产业运营服务,打造优质的旅游生态环境,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市场营销是企业实施外部信息搜集与内部资源协调的综合性手段,特别是现代旅游业的系统发展更需要这种手段。

  二、云南省旅游市场当前的发展现状

  随着云南省内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活动日益频繁,物质产品逐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这些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作了基础性的铺垫。当前云南省境内旅游业的产品开发潜力较大,市场繁荣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吸引外来游客的能力不断增强。

  据统计,20xx年云南省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30亿,增长22.9%;接待海外入境游客577.8万人次,增长13.1%,旅游外汇收入11.7亿美元,增长16.9%;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8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全省已经创建了精品旅游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推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及风情展览区,每年被少数民族风情吸引至云南的游客数量就居高不下。国外游客来到云南,首先就被云南省淳朴的民族风情所吸引,近些年,云南省的经济总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不断加强,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正在完善,给游客的到访提供了较好的食宿条件。

  (二)云南省旅游产品丰富,服务多样化。

  云南省境内的自然景观(如洱海、玉龙雪山、热带景区风光等)和人文景观(丽江古城、大理皇宫、少数民族风情等)极为丰富,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以及人工改造的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异域风情。旅游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良好,多种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展现了较好的地区特色,旅游景观的天然性突出,吸引力较强,原始珍稀物种资源丰富。

  (三)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从人类早期的生产方式发展至今,经济活动一直与环境因素紧密相关,人类的出行方式、旅游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是云南省乃至全社会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的旅游热点议题。云南省旅游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基于经济效益与全社会、全人类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将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宣传工作将环保因素纳入在内,云南旅游业正在由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转变。

  三、云南旅游市场的发展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一)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比重较低。

  截至20xx年,云南省部分旅游产品资源单一,营销市场受国内经济大气候的影响,游客数量增幅较小,旅游过程中的精神体验感不高,环境质量影响着游客的游览心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区游客的身份复杂,素质差异较大。

  现代旅游产品在经过加工和改造之后,外表精美,然后生态保护等宣传主题较少,此类旅游产品在旅游营销市场上的比重较低。

  二是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

  资源、开发程度、质量、样式、视觉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完全得到系统处理,市场上以传统旅游产品为主,自然景观欣赏频率高,人文景观再现程度高。

  三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慢。

  云南省旅游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及时更新换代,产品的天然性和原始性较强,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化需求。

  (二)营销策略渠道不够宽,难以拓展海外市场。

  由于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偏远和开发程度较低,市场经济不够繁荣,旅游消费者难以得到具体的旅游综合资讯和准确的旅游服务信息,特别是景区内的交通、饮食、住宿、客流量、地区接待能力等信息难以为外界所知,营销策略渠道还未完善,对海外市场的培育能力还有待提高,国际化人才短缺,专业的旅游营销人才较少。

  (三)营销手段落后,旅游景区的科技化程度缺乏。

  云南省的部分旅行社科技化、网络信息化程度较低,所采用的营销手段以传单、广告的形式为主,市场营销宣传工具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云南旅游营销的科技化水平,限制了云南旅游业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国外游客到云南来旅游,只能够在旅游地点获得自己想要的感受,而不能够以完整的科技手段来获得旅游体验,旅游营销手段在科技和信息化方面处于滞后状态,致使旅游宣传和信息传递手段落实。

  四、对云南省旅游市场营销新路径的探索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旅游营销发展战略。

  云南省的现代旅游业需要以科学的营销发展战略为指导,其依据是根据地区特色、文化理念及顾客忠诚来制定旅游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具有云南本地特色的自然景观要在生态旅游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向云南“秀水清山”事业迈进,更要在此平台上,以提升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天然性、人文性、科技性。改变传统旅游的观念,争强地区竞争的优势,将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及知识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现代旅游业中,使之成为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的基本准则,以打造现代化的旅游品牌形象。

  (二)培养具有云南特色旅游营销队伍。

  要把对旅游营销队伍的建设作为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不断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深化对市场营销“4P”理论的认识,选取文化水平高、理论素养好,责任心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进入营销队伍。企业内部要完善用人管理机制,提高营销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把营销队伍的人才培养战略作为旅游业长期发展的硬性战略。

  (三)积极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多样化的旅游方式也层出不穷,旅游企业作为游客旅游的市场载体和桥梁,需要不断发展自身的网络营销模式,进一步获取优质的需求信息和营销资源,建立快捷的网络信息化平台。从云南省当前的旅游市场信息和数据中,进行市场预测和评估,建立相应的旅游效果反馈机制,并对不同的营销方式进行分类数据化处理(通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为决策层提供最新的市场营销依据。

  (四)SEP理论与SBU理论相结合

  S:(Smile)微笑,E:(Enthusiasm)热情,P(perfect)完美

  S:(Strategy)战略,B:(Business)事业,U:(Unity)单元

  在SEP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和改进旅游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结构,完善相关的服务措施,以热情饱满的姿态去为每一位游客服务,尽量做到每一个环节是完美的,而且是高效的。在SBU理论的倡导下,云南省旅游业单位要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为条件,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多方位的合作为保障,着眼于广阔的市场空间,明确划分每个旅游单元之间的协作关系。(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市场营销论文7

  一、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在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材缺乏高职特殊性。

  高职教育虽然也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它也具备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具体到教学,首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能照搬本科教材的模式,而是应当开创自己的特色。但事实恰恰相反,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与本科教材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教材缺乏高职特殊性。

  2、教学方法不科学“。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产生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但是,这只是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案例背后并没有涵盖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知识,而且内容陈旧且不丰富、数量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一系列不足限制了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博采众长,而不是偏向某一种教学方法。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广泛借鉴各种先进经验和方法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刚刚走出满堂灌的模式,又进入了高度依赖单一教学方法倾向的死胡同。

  3、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不符合要求。

  教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发现自身不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中理论知识考核占据了主要分量,考核范围狭窄,命题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干预过多。实训考核缺乏一个规范健全的标准。课程考核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这对于“市场营销”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实为舍本逐末。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果不考量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理论的学习效果再好,高职院校也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断规范,企业的营销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市场对营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改革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革高职教材,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包括两个内涵,一是高等教育,二是职业教育,二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在市场营销教材的设计上应当将二者并列为同一地位,不能厚此薄彼。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场营销教材与本科教育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教材突出了高等教育特色,但忽视了职业教育这一特殊性。高职教育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应当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它应当兼顾高职教师的教学和高职学生学习的需要;更要考虑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基于此,市场营销教材要在充分调研市场对营销人才或者人才的营销能力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营销理论,同时,还应当设置相关的项目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做出必要的安排和指导。在市场营销教材中应当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步骤,对于深奥的理论应当化整为零,细分到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但也要避免过于直白、庸俗的表达,改革不能压缩知识含量。在体例编纂方面,组织内容工作中可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原则,突破以往窠臼。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高职教学的教学实际,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兼顾理论素养的学习和养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走出教材“编写就是只编不写”的误区。教材编写人员应该由具有高职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只要能够提升教材质量可不必拘泥于学历、职称的限制。

  2、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大量现代教学设备的引入,使得课堂效果大有改观。例如投影仪的使用,节省了教师板书时间,吸引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注意力。但是现代设备代替传统黑板的改革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际上,教学方法改革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辅助工具的变换,而是一种内涵式的革新。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表现为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和学可以有机结合,通过方法的革新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的技能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卓有成效,例如在深化校企合作过程中将工厂车间作为课堂。保证学生在校外实训的时间和质量,使学生在工作中完成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过渡,大大缩短或者直接越过他们的就业磨合期等。这都是高职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但是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用,因为它不同于技能型课程,它不以教会学生如何动手操作为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开动和应用“营销思维”。学生掌握的不是加工产品、操作机器、维修设备的能力,而是掌握在企业的经营中拓展业务、营销产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市场营销”课程还应另辟蹊径,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智力和素养是营销中的潜在影响因素,而关于这两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虽然不能搬到学校,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他们的业务情境还原到课堂中,关键是看这些技术手段的质量。例如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的科学性,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程度,等等。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而又科学合理的情境,增强学生在这些情境中的角色感,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退居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方法,而不是以往那种学生跟着教师指挥棒走的模式。

  3、探索适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考试,笔试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成绩的优劣并不能代表学生能力的高低。在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对学生的评估也大受影响,普遍采用平时表现加期末成绩为学生排名次打分的做法。目前,在各种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中,“过程考核”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考核方式,这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评价来说具有借鉴意义。“过程考核”,实质就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达到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所吸收的以前所不具备的知识给出评价。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于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而不是仅对期末考试进行评价。“过程考核”的开展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堂堂课有考核”的琐碎现象,应当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或者事件进行考核。有计划地安排“过程考核”是增强这种评价方式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性质是安排这种考核方式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应当注意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不必拘泥于笔试,可以在自由讨论发言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布置调查报告,通过报告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形势下,提升人才质量,保证学生能够具备市场要求的营销能力需要在高校的课程教学推动下完成。课程改革始终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状况,不能脱离社会企业对营销人才或者人才营销能力的实际需求,否则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也不能正常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

  市场营销论文8

  市场营销是一个很火的专业,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邮政市场营销论文,一起阅读,一起看看吧!

  邮政市场营销论文

  近年来,随着国营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国邮政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公司进入我国邮政通信市场,我国邮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是其重要的一环。

  一、邮政市场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对市场营销认识不全面,营销行为有偏差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还不适应新形势,对市场营销认识不足,表现为还没有真正确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不愿做更深入的市场调研;在经营机制上,墨守陈规,不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市场需要;在经营策略上虽也借用了营销概念,但注往又把营销错当作推销,只有在推销产品时才零星地使用广告、宣传公关策略。

  二是有些部门对营销策略颇有“研究”,新招频出,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违规操作不断出现。

  (二)营销缺乏总体策划与创意,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通常一个企业的营销活动要搞得有声有色,营销策划与创意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这种策划又必须是围绕着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营销计划。但是目前的营销状况,与这个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普谊缺乏从长远角度来把握对市场的分析、定位与控制,而是简单地跟随市场竞争的潮流被动零散地运用促销、创新等营销手段,这与营销管理需要有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周密的总体策划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是在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由于这方面的工作尚未与营销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策略联系起来而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业务创新,但业务创新的思维狭窄、形式单调、发展缓慢;四是虽在渠道设计上利用了高新技术、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但分销渠道的扩展策略仍以增设营业网点为主要方法。

  (三)营销管理缺位,不能发挥整体营销效能

  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虽然都很重视营销,但是这种重视仍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开展工作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

  一是营销组织体系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多数邮政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都还没有设立营销管理这样一个部门来专门负责市场调查、市场定位以及新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等工作。

  二是营销运行体系不完善。

  当前多数企业的营销还停留在零散的被动的初级阶段,缺乏一整套营销策划计划。同时,内部组织机构和业务运作机制,也未强调营销管理的核心地位,营销运作过程效率必然递减。

  三是营销技术不熟练,人员素质不过关。

  市场营销是一门学问,搞营销工作的人,不仅要懂得营销知识,还要懂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最后还要精通专业知识,更要有职业道德。但目前的现状是:营销是某个职能部门的附带工作,对营销人员没有特殊要求,这就使得营销活动有可能在不规范的情况下进行,出现营销行为异化、甚至偏差等现象。

  (四)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分销渠道不畅

  当前邮政的传统业务市场价格统得过死,市场运作空间狭小,削弱了企业竞争的能力。

  一是价格执行时间较长,使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灵活的价格机制参与竞争;

  二是由于制定的规章制度建立在控制内部作业组织、规范操作程序上,很少考虑用户及市场的需要,使得用户用邮过程复杂,各种限制极多;

  三是邮政商品的销售目前主要依靠的是营业网点的销售和全员营销,营业网点受到空间、时间、地点的限制,局限性较大。全员营销由于营销人员的素质不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五)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滞后于业务的发展

  随着邮政业务种类的增多,对每个邮政人员尤其是前台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前台服务人员对各类邮政业务的内容和受理过程都要了如指掌,做到熟练操作,不属于本人业务范围的也应做到熟知,以便向用户宣传。目前的情况是邮政的多数员工达不到这种要求,从而阻碍了新业务的发展。

  二、对邮政市场营销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市场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对其核心业务或产品、主要客户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的认定或确定。通常用“C-A-P模型”加以阐述。构成定位决策系统的三维要素分别是客户(Client)、竞争地(ARna)和产品P(roduct)。邮政业务种类大体分为三大板块,即:邮务类、邮政金融类、速递物流类。按照总体竞争框架的异同来划分,邮政市场营销市场定位战略有两种:无差异型市场定位战略和求异型市场定位战略。一是从潜在市场的大众性出发,着眼于无差异市场,采用规模经营、整体开发。在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从价格、快捷和便利程度上更新思路,形成整体市场营销开发战略。二是从现实需求的多样化出发,定位于有差异性市场,采用特色经营与服务。

  (二)重视市场研究,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克服政企合一情况下形成的“官商”作风。要以市场为中心,以经营为龙头,配置好企业资源,组织好业务流程,建立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经营体系。要加强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细分市场,提高开发市场的能力。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培育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并引导和拉动消费。要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中国邮政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既要讲求竞争的策略,学会竞争,又要讲求合作,特别要处理好与竞争者的关系,既要公平有序地竞争,又要把他们当作大客户对待,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多赢。要加强研究邮政传统业务市场异质竞争的影响和规律,制订正确的营销策略和经营战略。

  (三)优化市场营销渠道,改善营销方式

  市场营销也绝非只有“只要价格低,则万事大吉”这条路可走。事实上,消费者真正看重的是“顾客让渡价值”。由于用户在消费时,总希望把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精神、体力等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因此,在国内目标市场上,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加强全网协作性,提高运作效率,引导和挖掘用邮市场。在国际目标市场上,选择一些大的合作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利用外围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做到适应市场快、调整经营结构快,便于在定价、分销渠道和服务内容上进行一致化的控制。在营销方式,一是要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观念,按市场规律正确选择目标市场。二是以顾客为导向,真正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为客户设计解决方案。三是要坚持赢利性的原则,区分竞争性业务和普遍服务性业务,增强投入产出观念,保证竞争性业务赢利和持续健康发展。

  (四)注重营销创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市场营销队伍

  营销创新的内容广泛,但关键是人才创新,没有人才创新,其它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是邮政企业当前最急需的。

  这支队伍应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文化素养高;

  (3)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心;”)专业知识与营销专才的完善结合;

  (5)知识应用能力很强等。

  (五)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邮政品牌

  邮政有着百年的历史、强大的网络和良好的信誉。用户对“中国邮政”有很高的认知度,但是也存在着很多误解,特别是把“黑速递”引发的资费、服务质量等问题归咎于“中国邮政”的名下。因此,邮政一方面要制定品牌战略,把“中国邮政”这个品牌打亮、打响、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把服务质量作为邮政品牌的根基和企业的生命,进行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要通过一系列过硬的措施和办法,改善服务,树立邮政新形象。

  市场营销论文9

  摘要:目前,全球各主要港口正处于第三代港口的快速发展时期,现代港口的功能已从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向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中心发展,成为物流、资源流、信息流、资本流的汇聚地,港口发展的又一个机遇期已经来临。文章从实际出发,对现阶段我国港口经营管理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后对下一阶段我国港口经营管理应给予的改进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港口经营管理改进策略

  一、现阶段我国港口经营管理的总体状况

  长期以来,国内港口一直奉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管理模式;直至新世纪初,国内各港口才基本完成了政企分开,原有的港务局转制为港口集团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而各地政府为了加强对港口的统筹管理,纷纷成立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港口管理局,由此理顺了港口经营发展的总体思路。目前,国内各港口的经营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港口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港口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且竞争已逐渐呈现出从以价格竞争为主过渡至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长期来看以非价格竞争占主体的态势演变,其竞争主要围绕交叉腹地货源以及服务质量、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等内容展开。而从各港口企业来看,目前各地港口依托不同的地理、经济环境,突出其主业经营优势,力求做大、做专、做强。以青岛港为例,“十二五”期间青岛港将充分发挥“四大港区”的综合优势,做大做强港口主干货种。以确保港口吞吐量每年递增8%,集装箱年递增10%。

  2、大物流战略成为发展关键点。

  目前,国内各港口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力求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或服务商,为此各企业纷纷建立了以发展现代物流为目标的创新性战略。以上海港为例,近年来上海港启动了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步走”的发展总战略,旨在通过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提升企业价值;针对当前长江战略布点间尚缺乏有效资源整合的现状,上海港下一步将通过成立长江港口物流公司来整合长江流域各港口的物流资源,以发挥其协同效应,目前该港已与长江沿线诸多港口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江战略基本成型。

  3、加强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

  近年来,国内各行业领先企业纷纷通过拉长产业链,整合上中下游资源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完成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这同先期国外企业的发展道路如出一辙。而就港口企业而言,近年来国内各港口也呈现出功能拓展和多元化经营的态势,其港口经营内容逐步向行业上游和行业外延伸或拓展,实现了产业的融合。例如,为了发展临港经济,宁波北仑港区与宁波开发区实现合并,由此成为了石油化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聚集地。另外,许多港口也将发展其他服务业为目标,其包括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等。

  4、投资主体多元化态势已形成。

  目前,国内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航运企业股份合作制形式,例如中海集团在大连、锦州、连云港、湛江等沿海主要港口参与内贸集装箱码头经营。其二为工业、开采、进出口等企业的内资注入形式,例如山东鲁能集团按照“煤、电、港、路”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在青岛董家口投资400亿元建设深泊位码头、铁路、集散中心、物流园区及制造业基地。与此同时,受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影响,港口股权交易市场也日益活跃,许多公司通过股权交易买人卖出资产,由此刺激了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5、港口企业区域内外整合加速。

  20xx年5月,山东省内的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正式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约定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而在一年前,为了大力发展沿江港口物流业,全力争夺沿江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张家港港与重庆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业内一次著名的跨区域港口合作。目前,港港合作的趋势已从区域内延伸至区域外,甚至延伸至国外,许多港口企业选择了与国外港口企业的合作,并通过合作努力寻找双方在经营、管理以及发展理念上的差距,力求在今后迈出国门、实现国际化运营。

  二、新时期我国港口经营管理的改进策略

  1、继续推进港口投资的多元化。

  从现阶段来看,国内各港口建设的提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所带来的资金,因此下一阶段仍需将此列为重点,并逐步吸引民间资本的进人。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以民间资本为港口投资主体的不在少数(例如英国),民营资本的介入有利于发挥港口整体优势,增强港力,提高港口效益,实现港口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笔者建议下一步国内各港务局应摒弃传统的盈利目标,转为通过规划、建设来增加政府对港口发展的影响,积极引入外来资金,并通过土地运作,出租码头、库场等方式,将其所得财政性收入全部用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再建设,以实现收支平衡、滚动开发的良性投融资循环程序。

  2、以精细化管理思想统领全局。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当前,精细化管理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接受,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就港口企业而言,近年来精细化管理思想也在部分国内港口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的流程不断优化,生产效率提高,而且也表现在通过创造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诱导新的市场需求。以日照港为例,该港自20xx年起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深入推行四级管理模式,压缩管理层级,将管理重心向基层、一线转移,由此将日照港从一个建港不足30年历史的小港转变为综合评比稳居前十的大港。

  3、加快港口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从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经历来看,其无一不是通过兼并、控股、联合、收购等资本运作发展起来的,单纯依靠内源式扩张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几乎没有,为此各港口企业应以此为鉴,积极确立国际化战略目标并加速运作。一方面,港口企业可在国际港口经营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通过分析某国政策、经济环境等,确定资本运营方式,采用收购、兼并、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港口企业应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来实现海外上市;相比于国内,海外上市所需的周期较短、手续较简单,其一旦运作成功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可实现融资国际化,筹集外汇,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

  4、加大数字化港口建设的力度。

  作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港口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已成为衡量港口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又一重要方面,数字化港口建设因此成为中国港口软环境建设一项重要内容。例如,20xx年11月“大连数字物流港”项目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专项计划,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口岸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分为内部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资产管理和外部体系的客户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再如,天津港累计投资3亿多元打造数字化港口,特别是天津港数字中心指挥交通等系统的建设,使港口信息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下一步,全国各大港口都要因地制宜,逐步向数字化发展。

  市场营销论文10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港口作为物料输送的重要环节在地方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港口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港口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关键词:港口工程;工程特点;项目管理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港口作为物料输送的关键环节,在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港口工程具有质量要求比较高、特殊性比较强和投资比较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对港口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港口工程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港口作为物料输送的关键环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正处于不断扩大规模的阶段。港口工程的主要特点:

  (1)特殊性

  由于港口地理位置不同、用途不同、规模不同,必然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因而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港口项目,也就不存在可完全照搬的项目管理经验。每一个港口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需要按照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2)效率低

  港口工程建设设备多、土建工程量大、时间跨度长、资金投入大,为了保证建设质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要求整个工程分为可行性研究、招投标、设计、施工和评估等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由不同单位负责,每一个阶段必须在前一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开始。这种分阶段管理的制度加强了质量监控力度,也使得工程被人为分割,造成目标众多,数据信息不统一,协调困难,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

  (3)接口不一致

  港口工程施工比较复杂,因参建单位众多,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多,造成土建和设备的接口较多。另外,各专业队伍之间管理独立,如果没有编制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大量的接口界面中难免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还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给工程带来损失。

  二、浅谈港口工程项目管理

  1、加强港口工程人才建设管理

  一个项目实施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在港口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建设,有利于为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提供人才保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培养港口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途径,可以采取将现有的港口管理人员分批分期送到大专院校进修的形式,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基建管理队伍,提高港口工程建设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加强港口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除工程监理外,在港口航道工程中建立关于安全的单独安全监理,单独安全监理负责全面性的安全监督工作,对全面安全管理进行必要的监督,安全监督体系要始终存在于整个建设周期。体系应对港口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主要围绕重大危险源的防控展开。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防控主要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巡查、监控等手段实现。另外,还要建立预防中心、分析中心。预防中心和分析中心是单独存在的机构,它可以同时服务多个工程,对多个工程的安全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做到数据的共享,但务必要保证时效性,及时的服务港口航道工程的施工与建设。及时分析需要的经费指标,分析事故发生性P,事故纠正度D,分析扩大生产时的安全投入经费值。分析中心是整个体系的技术中心,是整个体系的核心。

  3、加强港口工程项目工程变更管理

  通常所说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联系单、工程洽商单等等,实质上都属于工程变更形式的范畴。由于多种工程变更形式的存在,同时又没有一个通行的规定程序,造成了工程变更程序不清、确认不明的情况,引起了很多有关工程的纠纷,甚至带来了不少司法诉讼。因此,在施工合同中约定一个统一、明确的工程变更程序是做好工程变更管理工作的前提。港口工程变更必须遵守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审批的原则,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符合节约能源、提高工程质量、方便施工、利于使用、节约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的原则。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批准的建设规模时,发包人应报规划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重新审查批准,并由原设计单位提供变更的相应图纸和说明。

  4、加强港口工程项目施工投资管理

  在港口工程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差异性较大。在招标阶段,港口工程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同时,推行20xx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使港口工程造价明朗化。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认真做好施工队伍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同时,做到单价与工作内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从而择优选择最优的施工单位。选定施工单位后,要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通过合同条款的清晰、明确制约性,合理控制工程变更及索赔,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5、推进技术工艺创新

  坚持推进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大力推进技术工艺创新,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技术工艺创新,是完善工程项目周期的重要环节。港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可以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新型的材料,充分发挥港口工程的使用功能,而且可以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6、加强港口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承建单位内部需要进行信息沟通。项目可将进度、质量和费用等信息放置到网络平台,工程相关人员就可以随时了解项目信息,掌控项目情况,业主对项目的要求和支持信息也可通过网络传递到项目组织。信息社会瞬息万变,及时把握过程动态,有利于准确及时做出决策。项目部可将项目的质量、进度信息传输到公共网络平台,建设方可随时获得项目方方面面的细节,实现对工程的监控。分包方可根据实时获得的信息,了解项目当前状况和需求,调整自身安排,满足项目需求,还可将信息反馈到项目网络平台。工程信息的有效沟通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此类工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7、加强港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近年来,建设部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致力于研究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而工程保险是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一方面可以保障工程人员的权益和责任,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工程管理人员的信心,做到风险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各工程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工程风险中得到合理的保障或事后补偿。

  结束语

  我国港口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是港口的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只有采取了相应的适当的项目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港口工程的项目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最大化。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sanqianzizuowen/202205/2915119.html

中学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蜀ICP备19007375号

Powered By 中学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