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姥姥的粽香——端午节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
端午节了!又想起姥姥包的粽子。姥姥包粽子认真细心。包好的粽子,养眼养胃又养心。
往年,端午节前几天,姥姥就张罗买苇叶、糯米。苇叶买回,要“打”苇叶,所谓“打”就是把苇叶一片片码齐,浸在水里泡一天使苇叶更平整而有韧性。米得稍泡会儿,边淘边泡。等苇叶泡得了,米也淘好泡好了,才能开始包。包粽子也很有讲究,姥姥包的粽子四个角六个面很标致特立体。苇叶包成,麻绳捆绑,结结实实美观大方。
粽子包好同鸡蛋一起上锅煮,通常煮两三个小时,闷一宿。吃姥姥包的粽子得有耐心,忍得住馋,头天煮的粽子,第二天早晨才能吃。可一旦开锅就是色香味俱佳!
开锅,清香四溢,绿色蒸腾。那种绿不像翠那么耀眼,它平实柔和。粽身的深色麻绳是暗绿,芦苇叶是深绿,鸡蛋被苇叶的青绿涂染深褐色略有斑驳的绿。绿,水墨画般渲染,瞬时使你的眸子清灵如水。苇叶的清香,浓郁的甜丝丝的米香、淡淡的蛋香扑鼻而来。忍得住,你就等到把粽子剥开放碗里,撒上红糖,用筷子夹开一小块,仔细品尝。馋得受不了,就用苇叶当碗,剥出一角咬一口,一口一口,苇叶全剥开了,粽子也吃完了,吃得嘴粘手粘。
粽子很大,吃完一个即饱。可那浓香让人肚饱眼不饱,眼饱心不饱。此时,姥姥就把剩下的粽子分分,一些让我们拿回家慢慢吃,另一些分给周围邻居们尝尝。
妈最爱吃粽子,姥姥每次分给我们家最多。她还特意给妈买了个大竹篮,年年包了粽子,都让妈拿着篮子回家盛。我们给篮子取了名,叫“粽子篮”,而我们家的“竹篮粽”也出了名。妈常常遵着姥姥的叮嘱,把粽子分分,让身边的人都尝尝。端午节时,我家的邻居小孩看见我们的“粽子篮”,都感到无比兴奋。
每年端午节,姥姥的邻居、朋友们,她的儿女们,她儿女的邻居、朋友们都多多少少能吃到她包的粽子。多少年,我们周围的亲友都唇齿留香。
姥姥的粽子香香糯糯“走四方”,姥姥的粽香散布最广最远最深,在我们的记忆中常留不忘!
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成群走在街上的人,哪个不是深怀着自己的一份孤独,或许一个人并不孤单,一个没有回忆的人才是真正的孤单。
有时候我不是不想张口,我怕一张口,那些深隐的念便碎成了泪,那些令人心酸的感觉又浮上了心头。
多年后的一天,刻骨的东西忽然变得模糊不清,你记不起曾经与某个人在一起的细节,只是感觉一切恍然如梦。
爱有时候只是某个阶段,我们却将其假想成了一生,我们的心啊,为何如此的彷徨,原来我们一直都在离别中。
我们可以做到对一个人放弃,却做不到对一个人忘记,有一天当我们踏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发现曾经的拐角已是岔路。
时光的角落里,零落了几多无力诠释的清愁,却不能够再与一个人重新认识,重新开始一次。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今天的亲近或许就是明天的遥远,如梦如幻的往事,只在心间留下一抹惆怅的真。
生命的故事里曾经走失了谁,人生的河流里淹没了多少勇敢的执念,爱总在最深时落下交织的帷幕,我们已不敢向那个故事里的人索要太多。
或许冷漠与薄凉,才是分开的两个人最适应,最恰好的温度,我们已经无法再酝酿出那些突然的温暖,我们的心已经无力再承受那样猛烈的撞击。
错过,却不再期待新的遇见,多年后依旧在反复问询自己的心,我究竟爱过的是那段时光,还是那段时光里用心陪我走过的人。
错过的人,即使还在心底千百次的忆起,却只能说与文字里的天涯海角听了,我已经不敢在一个人的心里,拾取一份仿若当年的在乎……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
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
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
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
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
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
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
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30%!
如果吃不了,千万别兜着走,就算是新鲜而非真空包装的粽子,回家煮出来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从前,浙江的湖州粽不但与嘉兴粽齐名,某种程度上名气比嘉兴粽还响。仅管湖州与嘉兴现在都归一个地区行政公署—嘉兴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嘉湖一家,但湖州粽和嘉兴粽起码在外形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粽小巧优雅,称“秀才粽”,后者大方实惠,称“乞丐粽”。做为一个浙江人,金庸在他的小说里从来就不放过每一个以“置入”方式表彰推广湖州粽子的机会:“韦小宝闻到一阵肉香和糖香。双儿双手端了木盘,用手臂掠开帐子。韦小宝见碟子中放着四只剥开了粽子,心中大喜…提起筷子便吃,入口甘美,无与伦比。他两口吃了半只,说道:‘双儿,这倒像是湖州粽子一般,味道真好。’浙江湖州所产粽子米软馅美,天下无双。扬州湖州粽子店,丽春院中到了,常差韦小宝去买。粽子整只用粽箬裹住,韦小宝要偷吃原亦甚难,但他总在粽角之中挤些米粒出来,尝上一尝。自到北方后,这湖州粽子便吃不到了。”
金庸的意思其实是,湖州粽子,天下无双,不仅爱吃,侠客也爱吃。见《神鵰侠侣》:“甜的是猪油豆沙,咸的是火腿鲜肉,端的是美味无比,杨过一面吃,一面喝采不迭”,吃了黄药师关门弟子程英亲手制作了“天下驰名”的江南粽子之后,杨过还要用粽子与她调情,即把吃剩的粽子用线栓了,掷出去黏住她写了什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碎纸,也算是把粽子给利用到家了。
不过,现在显然是嘉兴粽战了上风,五芳斋在包粽子和卖粽子两方面都相当牛逼,不仅在各地的超市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大卖特卖,还出口到全世界五大洲。当然,五芳斋最狠的一招,是把粽子卖成一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东西,粽子不再是InSeason的,更不是端午节的专利,而是AllSeason的东西了。全中国卖月饼的,心里指不定有多馋呢。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爱过端午节吗?端午节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啊,那是一定啦的,我爱端午节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在端午这天,一大早就听见奶奶在干着什么,我赶忙起床,穿好了衣服就跑了出去,走上前一看,哇!奶奶煮香喷喷的粽子正要出锅。奶奶看见我笑眯眯的对我说:“闻到香味了?别着急,我马上把粽子给你盛到盘里。”
我剥开绿油油的竹叶,哇!一粒粒糯米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向我眨着水汪汪的眼睛,好像在说:“馋了吧?别犹豫了,快尝尝我们的味道怎么样吧?”我看着这只粽子,似珍珠,如玛瑙,色泽鲜艳,晶莹剔透。透过翡翠般的糯米看到了红枣泛起的红晕,一阵阵清香侵入心肺,我一口咬下去,啊!香香的、粘粘的糯米包含着淡淡的枣香。我仔细的品尝还有竹叶那种特殊的香味,那种味道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接着,下午,我们参加了小区的活动,是名字叫“包粽子”的活动,材料是小区买的,你只管做完带回家吃就好了,虽然我们不知道粽子好不好吃,不过小区有这份心就好了。
我刚上完蓝天回来,才12:30分呢!我和奶奶就在家里分配好了等一会的任务,因为我包粽子不好看,所以我负责拿着绳子给奶奶绑,奶奶绑完的粽子就交给我放在袋子里。我和奶奶在家等啊等啊(我的妈妈陪我妹妹去学琴了),终于等到了3:50分,我的妈妈和妹妹就来了。不过,不只有妈妈和妹妹,还有一位不速之客,那就是冼慧。我们和冼慧去逛了一伙之后,就去了会所,走着走着,(因为我家的花园有一个芒果树,他掉下来的芒果,被我捡到了,真太好了,这里的芒果很甜的。
活动开始了,奶奶在我前面抢了一些粽叶和绑粽子的绳子,我们开始做了,奶奶做了一个又一,我的眼睛都看得忙极了,过了一会,带子里的粽子变得满满的,不好,我们没有粽子的绳子了,我连忙从地上捡了一些绳子给奶奶,我们这边的馅料已经没了,我们又走去那边,包啊包,不到20分钟,全场的叶子都给抢光了。管理处的其中一位姐姐说:“大家别吵,我们这里分两个组,一个大人组,一个小孩组,大人组和小孩组的礼物是一样的,我们先展开大人组的活动,各位阿姨数一数你们报了几个粽子,我的奶奶连忙开始数,1234567……大家都激动地数了起来,生怕自己数少了一个
我奶奶一个人包了23个粽子,我奶奶好棒啊,还有比我奶奶多的人,他是我的邻居,他们一共包了50个,不过他们是3个人一起包的总个数。接着是儿童比赛,不过小孩子只比美观,我很有信心,因为我奶奶已经得到了一个奖品了,我在奶奶袋子里拿了一个粽子,交给那位姐姐,那位姐姐问我是不是我亲手做的,我只好撒谎是我亲手做的。(没办法,不过我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好愧疚)评出来了,我的粽子和邻居的粽子被选上了,我们两都得到了奖品,我们还合了照呢!不过,唯一不足的'是,粽子蒸熟了,竟然没味道,我一开始以为是我的舌头有问题,后来我才发现,这个粽子是没味道了,还有妈妈的蒸粽子的技术太烂了,有的焦了,有的又没煮熟,真是太可悲了,可怜的粽子,我为你默哀三分钟……
中海华庭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思乡之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奶奶家的粽子,看着精彩的这都比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总爱回想往事的时候,就证明这个人已经进入了老年。”不知怎的,这几年我老爱回想往事,尤其是童年发生的事情记忆尤深。这两天随手翻着日历,一看到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心里不由浸洇出一些温馨的情愫来,昨天晚上几乎一整夜都沉在回忆里,想的都是家乡和儿时的那些事情。(这可能也是逐渐进入老年的缘故吧。)
由于我从小被父母亲从城市送往乡里交祖母抚养,我跟祖母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这几年每逢端午节想得最多的,自然是我那慈祥可亲的老祖母。遥想当年端午节即将到来的前几天,祖母赶夜给我做各种各样的香布袋,有锁子型的,鸡心型的,莲花型的,还有娃娃扳脚,小老鼠偷油等等,然后是用五颜六色的蚕丝线,我们那里叫扎线,缠五色金钱。扎线一般是用来扎花用的,可经过奶奶的巧手把扎线缠在一枚大铜钱上,一会就变成了一枚煞是好看的五色金钱。这金钱用五色线穿做项链被奶奶挂上我的脖颈,成了第二天我向小伙伴们炫耀的珍贵物件。看着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我自然很是骄傲。把他们领家来,自然会得到祖母馈赠给她们每人一个造型不同的香布袋。
接着便是包粽子。早几天,祖母就吩咐家人到北大河的苇塘里采下一大把宽宽的苇叶,然后从地里剪回一些细而韧的长草叶子,红枣江米,泡在和面用的大瓷盆里,包粽时,便将一张张苇叶抹平,包上糯米和蜜枣或花生仁,菱形的粽子包好之后,再抽出水里泡的草叶,一头用牙咬住,用另一头去缠那米粽。祖母的手巧的很,利利索索一会儿包一大堆粽子,我想跟着学包,可无论如何总是学不会。怕误了祖母的事,只有老实的坐在一旁,不眨眼的看着,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学会像祖母那样包粽子。那时祖母年轻,手脚灵活,总是一个人麻利把事情做完,而且老是惯着我,从不勉强我干什么,学什么。
端午的头天晚上,开始煮粽子,只一会儿时间,满屋里都是米的清香,以及苇叶草叶的特有的甜丝丝香气。从粽子一下锅,我就像一只小馋猫,总是围着锅台转,怎么也撵不走。祖母说,睡觉去吧,粽子得煮上一夜 ,明早才能吃哩!我犟着头说,我不瞌睡。
咕咕嘟嘟,粽子在锅里煮着,香味散发的越发的浓。在这浓郁的香气熏蒸下,我终于耐不住瞌睡,两眼皮开始打架。不知什么时候被祖母抱到床上。一睁眼,天却亮了。枕头边是祖母放在白瓷碗里的几只小巧的粽子,香喷喷的味道直往鼻孔里钻,也不管没有洗手洗脸,抓起来就撕开吃,那整个叫香啊!我想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吃过那么香的粽子、祖母亲手包的粽子。尽管这以后我曾吃过胖等来生活广场卖的各种各样的粽子,但总吃不出来当年那粽子的味道。
吃过粽子,奶奶手里拿着一把镰刀,踮着一双缠过的小脚,要到后门外野地里去割艾草。我便急猴儿般三下五除二,穿衣穿鞋,小尾巴似地跟在祖母身后到猫狸沟去摘青杏。
端午时节,已经是仲夏季节,猫狸沟草木茂盛,沟两岸长满了毛桃和野杏树。鸟儿藏在树叶深处,高一声低一声欢快的鸣叫,甚至互相嬉戏,有时甚至猛不防随着祖母的镰头翻动还惊出一支肥肥的野兔来,嗖的一下子就窜没影踪了。不过小鸟们并不在乎惧怕我这个小小人伸手摘青杏或够毛桃,它们兀自在枝头闹腾嬉戏。猫狸沟北岸是大片的麦地,我们叫四十八亩,四十八亩的麦子或远处的麦子已经连成一片金黄。祖母说麦子料生割,谷子要长过。马上就要开镰收割麦子了,收了麦子就有好面馍吃。祖母在前边割艾草,我在贪馋的偷吃着青杏,酸的我直流哈喇子。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母亲节快到了,总想写点什么,多少文人墨客对伟大母亲的赞美词,总让我感到写这话题太沉重,那我就从生活的一个侧面谈谈我的母亲—一个平凡的母亲。
去年春天,朋友送来几斤糯米,放了很长时间愁得不知该怎么吃,端午节前到超市购物,看到大量卖粽子的促销广告及各种包粽子的竹叶、糯米等,忽然想起家中的糯米为何不包成粽子吃。因此,顺便从超市购买了几包鲜绿色的真空包装的“鲜粽叶”。回去后把糯米就泡上了。第二天就开始包,凭着记忆先把两张粽叶围成漏斗状,装上糯米及红枣,再折回来,捆上线,可手中的粽子怎么包都不像样,就是不听话,怎么扎捆也不像记忆中母亲教我包的粽子,煮出来的粽子破的破、漏的漏,锅里都是米。这时才想起原来学艺拜师不到位,只是看到母亲包粽子时的模样,没有亲手包,只可惜当时母亲外出旅游不在家,现学都找不到老师,没办法,只好凑和地包了一部分,剩下的米用了偷懒的办法,把粽叶铺在蒸锅屉子上,把米放上,再盖一层粽叶蒸出来得了。
通过这次包粽子,才感觉到母亲平常为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我们都认为是应该的,也从没有注意到一点小事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在里面,也蕴含着我们很多传统的文化在里面。母亲是江淅人,心灵手巧,记得幼年时每过“端午节”,我们都能吃上母亲亲手包的好看又好吃的粽子,那是上世纪60年代,我家住在福建的山区永泰县,那是山清水秀的美丽的南方小县城,附近有条河,不远处就是山峦,到处都长有一簇簇的竹子,叶片大大的,每当要包粽子,我就会拎上竹篮子,带上弟妹去采摘,包出的粽子竹香味特别的浓,所以在超市买粽叶我还是喜欢买鲜的,总想找到记忆中过去粽叶的影子,可是现在真空包装的“鲜粽叶”,令人大跌眼镜。
今年清明过后,春暖花开,母亲又要回故乡去远游,我想今年端午节又吃不上母亲包的好吃的粽子了,决定一定要把包粽子的手艺学会。于是跑了几家商铺去购买粽叶及包粽子的原料,因为不到季节都没有卖的,无奈就找出去年剩下的一包真空“鲜粽叶”,买了两斤糯米,积极主动地找到母亲拜师学艺,母亲一看非常高兴,终于有人看到她的手艺的重要性了,非常认真地手把手地教,一点不合格都要重来,并说“东西可以乱吃,活不能乱干,差一点都不行”,这句话是我常听母亲挂在嘴边的,老人家的话与当今我们学的《细节决定成败》,真是大同小异。只不过她们用浅显的语言讲出来,而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道理都是相同的。在母亲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包粽子了,包出的粽子有棱有角既好看还好吃,这次煮出来的粽子还是有漏米现象,问题就出在那“鲜粽叶”上,母亲说在北方只能买那种干粽叶,这不又学了一手。我想我国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在这种手手相教,口口相传中才保留下来的吧。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带给我们商品极大的丰富,超市里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有,但我总觉的没有母亲包的粽子好吃,口感不一样。母亲年纪渐渐大了,每年我们都劝她别包了,她总要多包一些,送给帮助过她的左邻右舍,她说年龄大了,受别人的恩惠无以报答,只能拿出点自己的手艺回赠一下朋友。母亲每次包粽子都会准备多种原料、多种颜色的线,好区分不同口味的粽子,边包嘴里会边叨叨,大女婿爱吃红枣馅的,大女儿爱吃花生的,外孙爱吃纯糯米的,儿子爱吃肉馅的等等。母亲是把她的爱包进了粽子里,我也要将这份爱代代传递下去。母亲节即将到来仅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母亲,并说一句从不当母亲面说的话“妈妈,我爱您!”
端午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端午节前夕,商店超市都开始叫卖着粽子,价格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甚至出现天价粽子。一边是商家为促销而打着漫天的广告,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严查买粽子送礼。不知什么时候,粽子这么神圣的食物也和腐败挂上了勾。
记得小时候,剑阁乡下过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粽子是南方特产,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喂鱼的祭品。剑阁因地处川北,大多数地方山高缺水,水稻产量又低,糯米很少种。剑阁是没有粽子的。
剑阁农村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分三次过,农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别叫大端阳、中端阳、末端阳。而一般的家庭只过大端阳。大端阳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出嫁的女儿会在端午节回娘家看望父母。而父母招待女儿女婿最隆重的形式就是蒸馒头。头一天发好酵面,端午节一早就开始和面。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斑鸠、有的像喜鹊、有的像青蛙…条件好的还会蒸各种馅的包子。当然是素菜的,或是米拌的。孩子们回到外婆家,挑最喜欢的斑鸠,它最形象,拿在手上舍不得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闻了又闻,爱不释手。直到馒头冷了,才掰了斑鸠的小腿慢慢品味着,回味无穷。
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一年粮食不够吃,大女孩都远嫁绵阳等富裕地方。在大集体那个年代,我们村很少有人家蒸过白面馒头。
端午时节,正是麦收季节。经历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每个人都翘首期盼着这个可以吃饱的节日。金黄的麦子,飘着诱人的麦香,飘荡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在端午节的前两天,生产队就会把还未晒干的麦子,折算斤两后分几十斤给各家各户,让人们可以过一个饱胀的端午节。在那样一个机械化落后的时期,要把这些还带着水分的麦粒,磨成白面,几乎不可能。而乡下人自有办法,他们不用晒干麦子,就把这些麦子用筛子去掉麦壳,淘干净后和着井水,用石磨磨成浆,那连着麦皮的面浆,白中带黄,从石磨流出来,就像小小的瀑布挂着。这时候,院子里热闹开了,每家每户都忙着推腰磨子,大孩子帮着妈妈推磨,小孩子则围着石磨转圈、叫喊着、兴奋着。一会儿,父亲开始抱着麦秸,把锅烧热;婆婆则熟练的用高粱做的锅扫把,沾一点菜油,刷一下锅,然后用勺子舀一勺麦浆倒进锅里,用锅铲轻轻一刮,很快,一张有软又香的水摊面馍就起锅了,放进干净的竹筛子里凉一下。一张两张,还不等凉好,就被围着锅台的孩子一抢而空。婆婆一边叫着:“慢点,慢点,别烫着”。孩子们则不管,早就饿瘪了肚子,就等着去填饱。他们也不去计较那白味的水摊面的味道,只觉得它软软的,香香,甜甜的,真好吃。婆婆则站在锅台边,不停地刷着,直到刷完为止。她也不会提前尝一口。孩子们都差不多了,就把后面剩下的面皮,切成小块,放一些盐葱吵一下,那便是端午节上的美味。
而我们家小时候姊妹多,分的粮食少。婆婆管家,为了节约麦子,一年最多只能有一次这样的享受。婆婆为了让我们能吃上水摊面膜,就鼓励我们和她一起去拾麦穗。因为大集体劳动,有的麦子很成熟,加上太阳晒,就有麦穗掉在地上。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会去拾麦穗。别人睡午觉时,我们就戴顶草帽,跨一个竹篮子,和婆婆一起去拾麦穗。有时候运气好,一个中午就能拾一篮子。估计队里出工的时间,就回家。(因为怕队里发现没收),然后把那些麦穗晒在自家院子里,等积累多了,再用小锤去捶。看着那些胜利果实,心里向往着下一个端午节的美味。
那飘着麦香的端午节,已留在了记忆深处,而那美味的水摊面也留在了时代的记忆里。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yiqianerbaizizuowen/202205/290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