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窗台上散布着月光透过树枝的残晖,虽然有些斑驳,但是很亮、很干净,我情不自禁的想看清月亮的样貌,抬头之后才发现视线里全是交错的树影,我索性披上衣服,走出了屋子。
已经是凌晨,马路上没有行人,在这个城市,中秋的夜晚本来就应很凉了,只是今晚没有起风,也就不觉得冷。此时,没有了树枝的遮盖,皎洁的月光肆无忌惮的投照在我身上,让我有种沐浴的感觉,身边的路灯在明亮的月光下也变得有些暗淡了,我凝望着浑圆的月亮,从那抹银光里,我看出了一点家的影子,可能漂泊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眼睛忽然有些发涩,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头后却发现,脚下是那分外清晰的孤影。
我踩着自我的影子,开始漫无目的的行走。
一个人的中秋总会记起往年一些中秋的事情来,对亲人的思念里大多都是怀念,通常也是以怀念来寄托思念,但是我很努力的搜寻记忆,却发现脑中混沌不堪,甚至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和家人一齐共度中秋了,在这个本应举家团聚的日子里,我不明白就应拿什么来寄托我对亲人的思念,尽管我心里面满是父亲日趋佝偻的背影和母亲渐渐沧桑的皱纹……
庆幸的是,外婆的面容在我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我的中秋记忆似乎一向停留在与外婆一齐度过的童年时代。虽然有些模糊,但总还记得,外婆在过节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很多我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并且一改平时放任我玩耍的态度,整天都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她怕我会感到孤单吧。等到了晚上,外婆就会和我边吃月饼,边看月亮,还会跟我讲一些外公在世时,妈妈小时候的事情,我也是那时从外婆口中明白,妈妈14岁就开始分担养家的职责了。那些年,因为有外婆无微不至的呵护,所以我从未感到孤单。我想,外婆就是我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在离开外婆以后的中秋节里,我都会在屋顶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月亮,怀念着与外婆一齐的生活。
因为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而且又是独子,父母千方百计的想让我过上舒适的生活,所以,他们选取了南下打工。数十载的奔波与漂泊,数十载的思念与牵挂,岁月蚀刻了他们的身体与面容,我想,他们就应是把对我的爱化作了在外漂泊的动力吧,数年如一日的艰辛为我铺就的成长中舒适的人生轨道,可他们却已经耗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此刻时过境迁,我工作了,能够养活自我了,但是还不能完全担负起家的职责,于是,愧疚之心开始折磨我了。
这天上午和父母透过了电话,母亲说了很多牵挂的话,让我过年的时候无论如何要回去,还叮嘱我必须要带女朋友回家,说是想看看儿媳妇了;父亲还是重复着那句跟我说了很多年的话“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听着他们渐趋苍老的声音,我哽咽着的一句话始终没能说出口:“我该拿什么来报答你们,我的父亲母亲。”
我忽然感觉到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身上,原先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街口,右边一处还未建好的楼房顶上亮着一盏很大的探照灯,自我正走到了灯光的焦点处,灯光伴着很浓烈的水泥味扑面而来,让人反胃,我停下了行走的脚步,思绪也伴着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背后的月光毫不吝啬的充满着整个夜空,只是同时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我的影子已经被冲得很淡了,那明亮干净的气息也已经被浓烈的水泥味代替,我赶紧转身往回走,想快点逃离这个被钢筋水泥味充斥的地方,直到影子又渐渐清晰起来,空气中没了刺鼻的气味,我才停下脚步。冰冷的钢筋水泥和明亮干净的月光实在是很不协调;陌生的城市和温暖的家乡也一样,感觉冲突了,人就容易矛盾。
回到屋里,月光依然斑驳的散布在窗台上,但是我已经没有了赏月的情绪,思念之情开始强烈起来,和衣躺在床上,却无法安睡,我索性起身,写下了这篇随笔。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1、潮式月饼
潮汕地区有自己独有的传统月饼,潮式月饼属酥皮类饼食,主要品种有绿豆沙月饼、乌豆沙月饼等。潮式月饼身较扁,以其香甜、脆软、肥而不腻而驰名海内外。
潮式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在潮汕地区,传统潮式月饼早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它更寄托了人们对亲人的祝福以及美好愿望。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
2、荡秋千
潮汕地区还有着一个独特的习俗——荡秋千。中秋之夜的荡秋千,要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然后在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
3、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头拜月,以个大肉疏松,皮有裂痕者为佳品,即潮俗称芋“笑”。祭拜之后全家便剥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乐趣。
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4、拜月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5、吃糕仔
在潮汕地区,过去每逢中秋佳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些糕点供奉月娘,当地人叫糕仔。糕仔多用加工熟的糯米粉或绿豆粉为原料,以糯米粉为原料的叫米糕,以绿豆粉为原料的叫绿豆糕。
其做法一般是先用白糖加适量的水及猪油煮至粘稠放凉,将糯米粉或绿豆粉配上准备好的糖浆拌匀,再用制作糕点的模具将糕粉挤压成形。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视个人喜好添加诸如剁碎的花生仁或芝麻等馅料。
6、烧塔
烧塔,部分地方又称之为烧塔仔,是潮汕地区在过中秋节时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据传烧塔起源于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举火为号传衍至今已成为烧塔民俗,并且多表达“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通过烧塔表达收获的喜悦,祝福生活像圣塔火焰一样红红火火”的含义。
瓦塔形状有“圆形塔”、“方形塔”、“多角形塔”等等,且各有其吉祥寓意,如圆形塔寓意为“中秋月圆人也圆”,一般有亲人旅外的人家多砌设圆形塔、方形塔状似田丘,成四方形,寓意四通八达;多角形塔寓意生财多道,生意兴隆。
7、水果节
柚子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蜜柚或水晶柚。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剖开之后,满屋弥漫着清香,而且每人分食一块,和吃月饼一样,有全家分享的幸福感。同时,“柚”与“佑”谐音,有希望月亮护佑的意思。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8、降神
降神活动也是中秋夜一个神秘有趣的活动。据说,一到中秋,诸神也都出游赏月。因此,这一天,人们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袛显灵。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降神活动,主要有关戏童、请篮姑等等活动。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3
每当我听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诗,我就会想到中秋节。中秋节代表着合家团圆 ,月圆人团圆嘛,所以我比较喜欢中秋节。
以前每当我过中秋节,我们全家总会聚在一起吃月饼,看电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中秋,我、妈妈和爸爸在游泳池里一边游泳一边赏月。而那时已是秋天,所以总感受凉飕飕的。虽然一跳进水里有些冷,但是那感觉特别值得回味。
可今年的中秋跟以前的(就)有些不同了。
中秋节到了,我和妈妈却一直在逛家居广场。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才逛完。后来,我们准备去书城必胜客吃饭。在路上,我无意中透过车窗看见圆圆的月亮镶嵌在空中。奇怪!怎么今年的月亮不是那么圆呢?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爸爸不在身边陪同(陪伴)我们的缘故吧。那时,我又看了看妈妈,他(她)正在全神贯注的开车,一阵凉风吹过来,感到格外凉爽。
不知不觉就到了必胜客。刚进餐厅,手机突然响了。我一看手机,原来是爸爸!我赶紧接通电话,和他聊了很久很久。说实话,我很想爸爸。
我真希望下一次中秋节,除了爸爸,还有爷爷、奶奶都能聚在一起团圆。但我还是要感谢妈妈每年中秋都能陪着我。
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寂静,我和母亲各自搬了一条睡椅来到了屋顶上,我环顾四周一片漆黑,小区里的那几盏路灯显得摇摇欲熄。此时此刻,那一轮明月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显得是那样突出,那样纯洁,那样光亮。然而我的心中似乎有无数话语要向这茫茫月色的倾诉。
我不由想到了苏轼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的父亲自我四岁那年便外出打工,直至今天已有九年整了。只有每年过年才回来半个月,他不正是为了这个家吗?但我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和我们母子俩一起过中秋呀!我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家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啊!虽相隔千里但我想父亲此时也一定正深情的望着这一轮圆月吧!父亲一人在外,此时他一定也更思念我们母子俩吧!此时的明月如同一面相连的镜子,我似乎从上面看到了父亲赏月的情景,仔细地看着父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正当我疑惑之余却发现自己的眼角其实早已流出了泪花。
我爱太阳,但我更爱月亮,那种白玉盘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阳是个豪放,热情的男孩,而月亮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我爱这种恬静也爱这种优雅。再望着那轮明月,我感觉她如同天空中镶嵌着的一颗硕大的明珠,光泽艳丽,闪闪发光;她如同一块无与伦比而又价值连城的玉盘,纯洁高雅,讨人喜爱。
突然一个念头传入我心,我对妈妈说:“不如我们一起比赛,看谁知道含‘月’诗句的多。妈妈听后满口答应。我先打头阵。”“立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妈妈接“孟浩然《宿建德汇》中的‘野旷无低树,江清月近人’。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古郎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和妈妈那时不时的欢声笑语又时不时的打破了这黑暗中的宁静。
赛够了,我的视线再一次转移到了那轮明月上,这少女肌肤般的月光,牛乳汁一般,洒在我的面庞上,我感到十分惬意。忽然飘来了朵朵淡云轻轻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见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她挤啊,使劲想钻出来。一阵阵凉爽的晚风吹来,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丽的脸蛋,像小女孩撩开了披在额上的乌发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却觉得那穿于云层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诗意。我又发现月姑娘正用月光铺成一条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请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周围依旧是那样的寂静,那几盏路灯也熄了,我也渐困了,上眼皮怎么也撑不起来了,悄悄进入了梦乡,唯独只有那轮明月依旧散发着那优雅,温柔的光,依旧是那样纯洁、恬静。好美丽的月色,好令人难忘的中秋之夜。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4
其时,我们乡下是没有月饼的。我怕我因为年龄小,没记住,特意问过几位年过五十的同事,他们说,当时乡下真的没有月饼。那会儿家家都很穷,没有那份闲钱买月饼,小商店里也就不进这货了。我第一次见月饼,应该是在十岁左右。乡下商店里好像也只有一种货,就是那种馅是各种果仁、红绿丝的硬梆梆的什锦月饼……
敬月光,是我们苏北里下河一带对中秋佳节赏月祭拜月亮的俗称。
现在,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我们这儿敬月光搞得很隆重。家家户户都搬一张小桌子到院子里。小桌子上摆上月饼、老菱、藕、年饼、苹果、香蕉。
月饼在盘子里一叠堆放,成双数,以六个居多,也有摆十个的,取“六六大顺”或“十全十美”之意。煮熟的老菱带尖一碗,一般不用黄丫丫的四角菱,多用红艳艳的两脚风菱,红色代表吉祥嘛。藕一根,全藕,寓意事事有头有尾。年饼一碗,或者叫粘饼,也说不定,都有道理。说是年饼,因为年前祭祖、除夕接灶神时必用。说是粘饼,因为它是糯米粉做的,粘得很。这是一种直径约三厘米的圆形食品,平时食用时叫油糍儿。从平时叫油糍儿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叫年饼更恰当些。苹果、香蕉,都用。取双数,六个、八个,不等。噢,差点忘了,三碗茶水必不可少,听说是让伐桂的吴刚用来醒酒的。焚高香,放鞭炮,态度虔诚,礼数周到。我家也是年年供奉,只是不再有孩子出来偷月饼喝茶,少了些我们童年的气氛,不免有些失落。
记得小时候,中秋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之一。早上,可以吃上汤圆。中午,一般可以吃上鸭子烧扁豆,其实应该是扁豆烧鸭子,因为鸭子小,扁豆多。好在爸爸妈妈舍不得吃鸭肉,一任我们在碗里乱翻,挑挑拣拣。鸭子,鲜美异常,吃得我们嘴上一圈泛黄的油脂。到下午,都嗳出一股鸭肉的香气。
晚上,敬月光是必不可少的。
其时,我们乡下是没有月饼的。我怕我因为年龄小,没记住,特意问过几位年过五十的同事,他们说,当时乡下真的没有月饼。那会儿家家都很穷,没有那份闲钱买月饼,小商店里也就不进这货了。我第一次见月饼,应该是在十岁左右。乡下商店里好像也只有一种货,就是那种馅是各种果仁、红绿丝的硬梆梆的什锦月饼。
没有月饼,一样得赏月,一样得敬月光。年饼就算是月饼的替代品了。那时的人们,穷归穷,还是很义道的。我们家老小多,劳力少,年年超支,从集体分得的口粮有限,中秋做汤圆做年饼的两大碗糯米粉年年是左邻右舍给的。
到了晚上,妈妈用少量水和好糯米粉,搓成一个个汤圆,再压扁,横成行、竖成线排放到筛子里。生火,把锅烧热,在锅里圈上一勺油,把白白的生年饼一个一个贴到锅上,小火烧,一面炕熟了,用铁铲翻过来再炕另一面。出锅后,年饼两面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趁热吃,又软又粘,咬一口能拉好长。有几年,妈妈还在里面包上糖和芝麻,那更是打嘴巴子不丢的美食了。
晚饭后,夜幕初降,玉兔东升,清风徐来,明星闪烁。这时候,搬张小杌子到天井里,放上一碗年饼,一碗老菱,几只树上结的柿子,一碗米,对着月亮打个躬作个揖,就算行过仪式了。至于燃香放炮,记忆中不曾有过。然后,一家人吃老菱,赏月光,偶尔大人高兴,还会讲上一两段故事。
我们吃着家里的,想着外面的。人在家里,心早已飞到外面去了。于是,跟大人说一声,就匆匆出发了。三两个小伙伴结伙在村子里转悠梭巡,看到有机可乘就悄悄摸上去,各拿一个年饼,喝掉供着的茶水。据说,这治尿床。有时,被主人看到了,也不怕,不
不会挨骂。这年饼被人偷了,对主人家来说可消灾降福。对他对我都有利,双赢呢!于是,主家只是吓唬性的咳几声,制造点紧张气氛,如此而已。紧张之后,就是异常的兴奋,诱发我们更加乐于当“贼”
虽然不怕人,不过对狗是很恐惧的。记得有回去王小毛家偷“月饼”,他家的狗东西追得我鞋跑掉了一只,口袋中的战利品也不知所踪。为了报复,我们几个人说好,不带王小毛玩。王小毛为了跟他家的狗划清界限,咬牙毒打了他家的狗,我们才答应还带他玩。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然而就像在昨天。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5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6
有一种情愫叫做思念有一种思念叫做等待。掐指一算又逾半年没有回家了每隔十天半月给母亲打个电话电话里母亲话并不多总是我问一些家里的近况如何而每次谈话终了就要挂电话了她总能清楚地说出:“闺女多少多少天没回家了下周回来不?” 记不清曾经多少次的地承诺:这周比较忙下周回去吧。记不清多少个周末都是在与同学聚会k歌中度过在与男友的逛街购物中度过在宿舍醉生梦死的懒觉中度过。周末对于我的意义只是可以暂时停止工作在娱乐、休息、美食中消遣48小时而对于母亲每个周末都是一个期待一个遗憾一种失落都是在说好这周回来的自言自语中度过。年龄长了心也大了一向被称作母亲贴心小棉袄的女儿已不再那么温暖。就当是善意的承诺吧也比以前少了与多取而代之的是:妈平时比较忙中秋节再回去吧。于是母亲便当成真理似的等待着承诺变为现实。
就这样母亲在一个个等待中花白了头发在一个个等待中昏花了双眼在一个个等待中松动了牙齿。今年的中秋能不能回家呢?这个中秋对我而言更增添了对母亲的一份牵挂。我家兄弟姊妹多三个孩子弟弟远在国外谋生计妹妹已经结婚按当地习俗出嫁的姑娘是不能在娘家过中秋的。而我她的大女儿由于工作原因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今年的中秋也许是父母度过的第一个儿女都不在身边的中秋节。这个中秋给了我更多的犹豫回去不忍心看到一向坚强的父母的眼泪思念远在国外的儿子的眼泪。不回去吧这也许是我对父母最大的一次愧疚。
窗外小雨淅沥行人都换上了秋装在烟雨蒙蒙的天地中穿梭着一阵凉风抚过面庞我打了个寒颤秋天到了再过几天就该掰棒子了。我给妈打电话说:妈要不我下周回家吧顺便帮帮你。妈说:你别回来了回来也帮不上忙净给我添乱。我知道妈其实不是怕我添乱而是怕玉米叶划伤了我的皮肤不好看。她自己并不在乎外表而对于我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好看却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
秋风拨动了我思念的琴弦;
秋月唱起了我思乡的歌谣;
秋雨吻湿了我乡愁的双眼。
秋总是与思念、眼泪伤感联系在一起。而中秋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母亲不知中秋二字怎么写而她深深懂得中秋的含义那就团圆她也深深地体会到中秋的味道那就是思念。
去年的中秋是在河南新乡宝山电厂项目度过的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请假回家是不可能的尽管母亲一遍遍打电话询问中秋放不放假在母亲眼里中秋和春节是最应该放假的她不知道中秋不是国家法定节日。我给她解释工地上工作太紧回不去明年中秋一定回家。母亲虽然很失望但也很理解为了工作女儿也是身不由己的。
中秋节那天已婚男同事的妻子不远万里带着儿女来到了新乡市吴村镇尚厂村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与丈夫团聚。那一天家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妻子丈夫孩子了而是公司项目工地的所有同事我们相互祝福相互抚慰每个人心中都洋溢着团圆的幸福和快乐。项目领导准备了月饼水果饮料我们去了镇上一家在当地来说条件还可以的酒店大家分享着不同口味的月饼品尝着异地的美酒佳肴 对酒当歌开怀畅饮。
一轮明月悬挂在浩瀚的夜空那夜的月分外地明分外地圆。那一刻我知道母亲也在抬头望月皎洁的月光如水般一泻千里将我们的思念融合在了一起。虽然女儿身在外地可母亲思念之余也多了一丝欣慰:女儿终于长大了可以走出去独立生活了。
那夜我对着月亮对母亲轻轻的许下承诺:妈明年中秋女儿一定回家。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7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它与春节、端午节同称我国农历的三大传统节。它始见于《周礼》:“中秋夜,鼓士击鼓,吹幽雅(乐),以迎寒。”为何谓之“中秋”?南宁末陈自牧撰的笔记《梦梁录》:“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于中秋节的传说,虽然其论法不少,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特别是以嫦娥奔月的说法为主。
中秋节赏月、拜月的习俗几千年前就已存在。《礼记》中记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周代的八月十五夜都有举行迎寒和拜月的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就颇为盛行了。早在南宋就有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足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之情。
“中秋拜月”从何而来?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一年的八月十五夜赏月时,天子在朦胧月光下见得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其为皇后,此后便有“中秋拜月”的习俗。
现代人依然喜于拜月。中秋节的晚上,当皓月初升时,各家各户的妇女便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等可以直接望见圆月的地方上设香案,并以月饼、瓜果、芋头、云片糕等食品供拜。因为他们深信“月娘”(即月亮)是有灵魂的',她能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及祭祀者与鬼神的亲疏关系和对他期盼的大小来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可见现代人是在传承古人的思想。虽然这颇具迷信色彩,但却不曾断承。
提起中秋节,相信大家都会首先想到月饼。月饼已成为月亮的象征,不仅因为它圆得像月亮,更因为它的陷是甜的,让人想到月圆的美好。唐代已有带陷饼食,苏东坡有咏“小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糖)……”以饼喻月。清代诗人袁牧的《随园食单》中记载有月饼制法,称“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油腻,回异寻常。”
现代人已将月饼发展成“个性”的模样。先是陷之奇特,明明写着“绿豆陷”,而入口却毫无绿豆味。难道是我们的味觉都出现问题了?大部分月饼已都内含鸡蛋黄,味道微咸,甚是油腻,却和甜味相和,入口为佳。此点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但月饼的包装却让人担忧,譬如有种陷为水果酱的月饼,味道清爽甜美,价格却相当昂贵,原因在于其豪华复杂的包装。还有,月饼种类众多,也确实让人眼花缭乱的。站在人山人海的月饼市场中央,难道你不会迷失自己?如此富含商业色彩的月饼不免让人产生怀疑:所谓的“中秋佳节”已变成了“商业佳节”?这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中秋的圆月,给人以美好的象征。月之圆兆人团圆,由此引发了远在他乡的人思乡和怀念亲人之情。早在唐宋时期,“咏月”诗词已甚多,因此“中秋节”一直富含诗意,诗人把圆月谓之“诗月”。譬如范仲淹的《苏幕遮》,堪称是一首游子思乡怀旧的词中绝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的上阕以多变的镜头,从仰视、俯视、平视、远视的角度,既写眼前丽景,又写故乡遥隔,秋色惹人愁的情怀。下阕则层层深入,从夜夜难寝,月楼独倚,借酒浇愁愁更愁,写出了乡愁萦绕缠绵,无法排遣的柔情。
如今,这种柔情依在。皓月当空时,一家团聚的把酒唱明月,叙故事,尽情展欢颜;远离他乡者轻叹息,把酒问明月,何时归故里。他只能祝愿远方的亲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愁情满肠。于是,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只能在梦里出现。
事实上,中秋节是美好的,它富含文化色彩,给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乐和精彩,是我们永远的财富。在商业化日趋明显的今天,作为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应因其而变质。它的源远流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是我们共同不可推卸的任务。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8
中秋团圆节,亲人齐欢聚。儿女回探望,双亲心中喜。美味佳肴备,举杯庆佳节。宴散皆归去,父母忙辛劳。心中多感慨,提笔留记录。愿与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每个孩子过生日好像理所应当他们就是主角,他们就应该幸福的度过、快乐的享受,现在看来不光是孩子过生日劳累的是父母。其实,依据中国传统,过节就是团聚日,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热热闹闹。
一听说孩子要回来了,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他们会早早地做准备,想想这个爱吃啥,那个好哪口,一切都尽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话来讲,他们工作忙,一年才回来几次呀,回来一次就尽量让他们吃得饱,喝得好。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做的饭也不管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动,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这些他们从不会刻意去想,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
从清早起来就开始忙碌准备,手不停,脚不歇,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期待着儿女突然就出现在自己眼前喊一声“爸”,喊一声“妈”,这会让他们等待的心更踏实,更满足。为让孩子好好回家享受,他们是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总希望把儿女想吃的爱吃的都搬上桌,这样他们准备时就好像满汉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盛不下的锅台边,厨柜上也挤挤,再不行就撂着放。从这大样小样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间,费了多少心思,他们有多期待这样的团聚,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自己有多长时间没回家探望父母了。假设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期待,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终于饭菜好了,大家围坐一圏,边高兴地吃着,边开心地聊着,气氛非常温馨。一顿饭父母只顾得看我们了,看我们放下筷子,他们就给我们夹菜,不让夹还不行,为顺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因为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听我们聊得欢畅,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但只要我们高兴他们怎样都无所谓。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永远无私无畏地为儿女们奉献。
酒足饭饱之后,孩子们凑在一起玩乐,剩下的一切都是父母在收拾,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伸手帮忙,可总被父母“你们好不容易凑到一块,好好去玩吧,这些活我们俩一会儿就干完了。别把衣服弄脏了,不用你们。”这些看似很充足的理由拒绝了。心中总觉得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客气,既然父母都说不用了,我们也就不再坚持,就理所应当地去玩了。
一天的辛苦,一天的劳累,精心准备了满满地一桌,最后还是一桌,因为生活好了,大家肚里都有了油水也吃不了多少,父母的心意也就这样被“糟蹋”了。我们吃过新鲜的饭菜走了,残羹剩饭只待父母去收拾,这一吃就是好几天,有的变味了他们也不舍得扔,这就是我们回家一次制造的“麻烦”.虽然如此父母还是希望我们常回家。我们就是父母永远的债主。
一顿饭吃的是心意,吃出的是感慨。
孝道、感恩、爱父母,这样的话题我们时时在提,刻刻在谈,可我们只是把它挂在了嘴边,写成了文字,而实际行动呢?有,我们是在努力做,可还远远不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给予子女的是百分之百,而子女回报父母的总要打些折扣。”想想的确是这样,我们对待父母做不到父母对我们那样细心、无私和容忍。都说爱是轮回的,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我们要与父母的角色进行互换,我们不能再一味地索取父母的爱,他们现在应该享受我们的爱,这份爱不用有多大,也不用有多深,这份爱就在生活地点滴处。只要我们多回家一次,多给父母端一杯水,多打一个问候电话,多做一次家务,少让父母劳累,少让父母担心,少让父母牵挂,这是多少钱和物都换不来的,这样的孝才实在,这样的爱才贴心,这样的感恩回报才让我们心安。愿我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些耐心,让我们的父母都能在我们爱的笼罩下过幸福的日子--开心地笑,快乐地活。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9
我不想在这个夜晚合上我已经不能睁开的双眼,因为我真的很累了;我需要休息,因为夜已经深了,街道上没有隆隆的汽车声,只有空调水的滴水声在空旷的夜中回响;但是我依然没有睡意;因为中秋的今晚,对于我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的夜晚,其实我是需要睡觉的,因为明天我依旧要上班,我依旧需要去重复我的工作,虽然工作可以给我激情,可以给我成就感,其实我只是想和我的妻子和孩子以及父母过一个不算时间长的中秋而已,可是对于我来说依旧是奢望和祈求;依旧只能遥看星空;
其实我是怕思乡的梦袭来,因为我又一次不能和我的妻子和孩子团员在中秋之夜;因为我今天又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完成一次孤独和寂寞。完成一次没有烟花,没有爆竹,没有歌声,没有笑语的中秋,我的中秋的夜晚依旧很漫长,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总是在分秒中慢慢度过;一个人的时间总是那么悠长和凄聊;一个人的时间总是那么的空旷和无助;
我的心似乎在滴血,因为家庭,因为生活,我在这深秋的夜晚,我只能寄生在异乡;我不能在团员的餐桌上看着我的孩子,我不能给我的妻子一个笑脸,一个吻,一个拥抱;我也不能给我的父母请一声安;我只能望着家乡的方向,默默的遥祝,因为我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因为我在遥远的香蕉树下,我在陌生的壮乡,我听不懂这里的人在说什么。我只能附和着微笑,其实这种微笑有多少真实的成分,我自己都觉得这是傻笑,是卑贱的,是无趣的,是寂寞的,是空洞的,是人世间最为可笑的微笑;
我的中秋夜没有喧哗声,没有鞭炮声,没有欢哥,没有笑语,只有秋风在树叶之间轻轻的飞过;我的节日依旧是没有美酒佳肴的日子,因为我们是生活中的弃儿,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是属于最底层的农民工,所以我们的节日注定是没有喧闹声的,其实我们就是一群没有节日的人,我们的节日是在我们倒下的时候,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没有了对节日亲人的思念,没有了对社会不公的抗争,没有了芸芸众生的日子和生活,因为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安静的休息,我们才没有了对于社会的无望;
秋夜总是那么深沉和零静,总能带走的是我的思绪,是我对妻子的思念,对孩子的思念,对父母的愧疚;对家乡明月的无限的思绪;对家乡一土一木的无限情思;秋夜是漫长的,尤其是中秋的夜晚更显得漫长,我能感受到家乡的白杨树落叶的声儿,我能感受到家乡松树林的松叶儿的欢快而又落寞的松涛声;我能感受到家乡夜晚的鸟儿,对于夏季的消失的凄凌的呐喊声在空切的夜晚回荡;鸟儿飞行时,空气中的气流都显得落寞而无力。
为什么我的中秋总是在他人的欢声笑语中落寞的度过;为什么我的情思总是在曲终人散之后才得以宣泄;因为我们需要在这个社会挣扎,需要养育我们的儿女,我们不能给他们贫寒的生活,所以我们哪怕能挣到一分钱,我们都不能放弃,其实生活总是这样的给我们这样的失落或者说无趣;
我的中秋没有月饼,没有葡萄酒,更没有美味佳肴,有的只是一腔的情愁,一杯的苦酒;一潭的无助;几倍的清凉,就如同这秋的夜,和夜的秋风;我的妻子可能在流泪,我的儿子可能在责怪我,我的女儿可能在怨恨我,为什么没有回家,我的父母可能在埋怨我,为什么在节日也不能回来看看,我的亲友可能在说我,难道就不可以少攒点钱,可是我们能吗?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我们回家了,更多的时候可能就是要放弃这份工作,放弃不是等于从头再来吗?
我的中秋其实是凄凉的,我的心事落寞的,人到中年,我依旧在为了孩子们的生活奔波,所以有时候也是温暖的,因为我还可以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尽上我自己的努力,因为我还可以走得动,所以我还是有点快乐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yiqianerbaizizuowen/202205/290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