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1200字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200字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1
随着一场场秋雨的次第降落,马路两边的梧桐树叶,已经准备伴着最后的秋风一并回老家了。可是,深深的依恋,搅得它们心绪不宁,去留皆关情。所以,它们抓住这最后的大好秋光,要好好的再乐一乐。和生养它们的大地、树干和树根做最后的欢聚与告别。
而今天的这场秋雨,应该就算是秋天告别的礼仪和脚印了。这最后的一场秋雨,就是为了迎接冬天的来临而降落的。它缠缠绵绵、飘飘洒洒、恣意飞扬,把整个天地间都濡湿了,就连空气也似乎可以拧出很多水份来了。寒冷的冬天,就会尾随着这场秋雨的结束粉墨登场、开始了它严酷的统治了。而我们也会再度欣赏冬日无尽的风光了,那留存记忆里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无比壮观的冬景,就会让我们暂时忘记冬天的寒冷和可怕。冬天也会用它无比温柔的一面,来抚慰我们失落的情怀,解除心灵上的恐惧和担忧。不管怎么说,季节的转换和更替,总是会让我们有些不自然和留恋。其实,适应了,也就没有任何区别了的,春夏秋冬也就都一样的美丽可爱了的。
或许因为,下一轮的轮回谁也不知自己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了呢?尽管,心里还是希望做今天的自己,那幽幂中主宰万物命运的神灵,岂敢泄露天机呢?既然,做不了主,那就只有听天由命好了。只要在这天地间生存着,哪怕只是一片不起眼的落叶,也就有了机会报答所有的恩情;只要心里有这份念想,不管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形式存在,都足以感天动地的了。世俗外在的形式,没有必要非要循规蹈矩的去践行的。好好珍惜今天才是上策,明天如何?到时自会有分晓的,就像这秋尽冬来一样自然交接的,一场普通的秋雨就把一切都搞定了的。
也许,这场雨,就是最后的一场秋雨了。为了礼貌,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这是必须有的一场秋雨。既是握别,也是欢送。这繁文缛节,竟然连季节也娴熟了。看来,万物之间还是相通的呀!只是彼此不知,没有交流,没有沟通罢了。
这场雨,自是不同一般。先是温温柔柔的,一丝丝的飘着。然后,一点一滴的下着。再然后,淅淅沥沥,噼噼啪啪,狂轰乱炸。窗前的芭蕉,就有了韵律,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弹着一曲不知名的乐曲。是那样的悦耳,是那样的清脆,是那样的荡人心魄、引人遐思。
喝着氤氲的茶水,看着窗外的雨景,听那雨打芭蕉的乐声。感觉是那样的曼妙,这样的人生,虽普通,但给人的感觉踏实。有丝竹之乱耳,有自然的韵律,有无边无际的风景供我赏析。这样安稳、与世无争、恬淡的生活,不比老陶幻想中的场景更怡人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有这样安稳、宁静、恬淡的生活能不满足吗!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作为一个单纯的人来说,还会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社会前进,人也不落后。就如人对四季的态度一样,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可取处,也都有它的局限处,唯有将四季融合在一起,才会完美。其实,我们都知即使将四季融合在一起,也无法满足我们心底的渴求。人的欲望,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无法战胜的对手。没有心底无穷无尽的欲望,就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世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就看如何去开发和引导、疏流了。
我知道,这场雨是秋完美的落幕,也是冬即将来临的序幕。我们的人生有这样严谨的作风吗?
从窗缝里吹入的风,已经有些凉意了,还带着哨子声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已经距我们不远了。
朋友啊!乍寒还暖的时候,不要忘了保护自己哦!这个时候,最是容易伤风感冒的呢!不要像我一样,永远也长不大,总是让亲人操心、担忧、唠叨......
这场秋雨伴冬至,不要轻视哦!请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吧!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2
冷意袭来,严冬以至。是喜欢或者讨厌,没有任何选择。衣服加厚了,手脚冻疼了。运动是最好的方法。“斧头比皮大衣暖和”,是真理,随时检验,感受颇深。
踏在嘎叽的跑道上,心里也随着打怵。这样的黎明,风似刀,路如冰,单薄的运动衣怎能御寒?想穿着棉衣,唯恐不能加速。不停的搓捻着双手,全身扭动,抬高脚步,增大量化。一圈,二圈,三圈,冷意还没有退去,口中已经喘着粗气。随行者逐渐增多。信心有了,耐力强了,甚至还有自我欣赏的感觉。你看,我超了一人;你瞧,我能跨步与他齐肩。不经意间,额上的汗珠冒出,没有脚的持续,手的执着能成吗?坚持,再坚持,气喘有些不适了,脚步缓缓放慢。全身暖意遍洒。“你穿这样单薄,不冷吗?”我昂首挺胸,双手甩动有力,“不冷,我在出汗呢!”每日清晨的运动,也驱除了心中的寒意。火热的情,智慧的语,实干的行,编织着赤贫的日子。明天冬至,准备好了吗?
还需准备吗?我已经在行动,不过还得感谢你的提醒。深深一思。对了,冬至,意味着最冷的时刻来临。刚刚泼出的`洗脸水,为一方土壤上了一层护肤霜;钟情的池塘,怜爱的凝结水滴为鱼儿挡住了刺骨的寒风;痴情的菜园,为点缀绿意愉快的翻松了肥沃的土壤;曾飘扬在校园上空的国旗,笔直的站立在旗杆一旁……特殊的礼物,不变的情调。经历风雨者,心智已经成熟,如何御寒,不乱方寸;不谙世事者,虎劲尤为强健,面对现实,血气方刚。必要的叮嘱,不是啰嗦,而是爱心。
走进双休日,四周黑雾笼罩,只有远处窗前射出亮光。如此夜深,还在挑灯书海。该休息了吧,冬至已经来临。
迈入校园,缺失阳光钟爱的少年,枯燥的课堂能有暖意?真的有些许担忧,能否换个方式,希望学校开辟多种课堂。至少运动能保健康;兴趣提升也能驱除寒意。
喊住徘徊者,最难的试题你在解答,摸爬滚打需要胆识。面对寒冬,晨练运动不说最好,能立马见效。一往无前,定能走到春天。
讨教过来人,你的过去真的一样?冬至到来,没被冰冻,霜打?“斧头比皮大衣暖和”,你确实赞许?
叮嘱完毕,感谢没有弃我。我又该运动了。否则,寒意又袭。邀来挚友,一同步行。脚下的路越走越远,眼前的景越看越亮。
河边的耕耘者,脱去了外衣,衣着单薄,正从河里担起污泥,堆成了小山;
半空中的建设者,挥舞着家什,一上一下,高楼大厦被装饰得美妍亮丽;
低飞的鸟儿,煽动着翅膀,寻寻觅觅,穿梭于寒风刺骨中,发现美味佳肴;
迷人的菊花,嫣了身段,相互嗔怪,为何不生手脚,长出翅膀,否则怎会落下如此悲惨。
面对同样的寒冬,出现不样的命运。寻找生命的亮点,需要志同道合者,更需要自我欣赏。已经大气喘喘,却能信心十足,耐力无限。人生的冬至该如何度过?真的好难解,众多例证也许能启发一二。
曼德拉二十七年的狱灾,靠的是消除种族隔离的理想支撑,获得了“世界领袖”美誉;
海伦·凯勒重见“光明”,是因为接受了莎莉文老师的爱心感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曹雪芹的后世英名,如果能地下显灵,一定欣喜若狂。后人追随,感谢他为世人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着作。
冬至,春天还远吗?无论是生前就已度过,还是死后才显光明,他们都能骄傲的说,寒冬摧垮不了意志。不求物质帮助,只要心中的意念拥有生命力,运动就会踏步向前。他们不是温室的鲜花,而是傲雪的腊梅。
正如晨练能抵御寒冷,思想的运动能成就人生。冬至已经来临,也如酷暑一般,心里坦然,就能横跨迎春。请丢掉皮大衣,那是温室的诱惑。只有拿起斧头,一定能披荆斩棘。
路随着脚步在不停的加增。和随行者一样,脱去了外衣一件件,哪里还感到有冬意,更无需说寒冷。冬至,来了又能怎样!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3
寒风一阵阵卷过,犹如发狂的杀手,在大地上搜索着猎物,似乎随时都可能刺入人的骨头。北方的冬天更是寂静得很,没有人愿意出门,大风发怒了似的在黑暗的街上呼啸着。唯有郊区的那所矿工大学灯火通明。肖昕坐在教室专心地研究问题。教室的温暖、安静使他渐渐有了困意,忽然,他的手机振动了,肖昕轻轻地走出教室。
电话是父亲打来的,他就在校门卫室。昏暗的灯光映出了父亲熟悉的身影,肖昕小跑几步,赶到父亲面前。父亲见儿子来了,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父亲手中端着一个盆子,盖着盖。父亲把儿子拉到校门外:“娃,今天是冬至,爸给你炖了点狗肉,快趁热吃。”说着把盖打开,盆内散发着热气和香气。肖昕愣了一下,记起今天是冬至,和父亲一起蹲坐在校门外的花坛边。
肖昕拿起小勺欲吃,刚送到嘴边又停下了,抬头望着父亲,小声问道:“你吃了没?”父亲直了直身子:“吃了,吃了,我吃的比你这一盆子还多,现在还有点撑呢。”肖昕边吃边问起家中情况来:“妈怎么样了,还好吧?南方虽然没这么冷,但叫她注意身体。对了,她还在花炮厂工作吧?叫她不要再干了,她不是对那个什么——过敏吗?”“乳胶。”“对,乳胶。”肖昕喝了口汤,稍停了停,望着父亲,他比上个月更瘦了,眼袋也更明显了,嘴唇被风刮裂了,身上穿着母亲去年为他织的毛衣,已经破了几个洞,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不少,耳朵内还残留着没洗净的煤末。对了,煤,肖昕想起来了:“爸,天气这么冷,今天又是冬至,你咋还去挖煤?”肖昕说着一阵心酸,若不是自己,父亲也不会随他到这来挖煤。“冬天工钱高,而且比夏天安全。况且你明年的学费……对了,你妈寄生活费来了,哝,她上个月的工资,还有我的。”父亲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十几张100元、50元的钞票。“我妈怎么还寄过来呢?她对乳胶过敏,全身发痒,这钱得给她治病,我不要,我这还有。”肖昕放下盆子,把钱塞给父亲,“寄回去给我妈治病。”父亲嘴拙,说不过儿子,从中抽出200元。“那我给她寄过去。”肖昕这才端起盆子,重新吃了起来,说道:“爸,你还是换工作吧,挖煤很危险。”父亲哈了口气,说:“这怎么能行,换工作,我到哪里去找工作?没文化只能干这个,我有经验就不危险。”“不危险!你以为我不知道,前天就有地方发生了矿难。”
“我们矿安全工作抓得紧,没事的,那一次塌方,我不是逃出来了吗?放心,我命大,要真知道危险,就好好读书,读出来就不用干这个了。”父亲搓了搓手。儿子盆里的狗肉也没多少了。
父亲打量了一下儿子。“娃,冬天冷,花钱买几件衣服,别冻着,身体要紧。别担心钱,我会挣回来的。”提到买衣服,儿子仿佛突然觉悟到了什么,试探着问:“爸,这狗肉是你做的?”“对,我做的,在农贸市场买的,你问这个干啥。”“买了多少?”“我不是和你说了吗,有两个这么多。”父亲用手指了指盆子,“我吃着口味还不错,你觉得怎么样?”“不,盐放多了,太咸了。”“咸!不会,我放盐的量从不会错,让我尝尝。”“爸……”肖昕声音嘶哑,“你为什么要骗我,这些我吃不下了,你拿回去吧……”肖昕说不下去了,泪水落到肉汤里。“傻儿子,你吃吧,大男儿哭什么,别人看见了会笑话,别哭了,我真吃了。”父亲摸着儿子的脸颊,自己脸上已流出了两行泪。
肖昕哭着吃完余下的狗肉,放下盆子向校内走去,又回过头擦着泪水说:“爸,我去读书了,你自己要小心。”望着儿子离去的身影,父亲站起身来,叮嘱道:“儿子,好好读书,保重身体。”
寒冬的夜晚,一个身影缓缓移去,路上一片寂静,寒风似乎发现了一个“猎物”,从背后一次次偷袭。父亲并没有感觉到刺痛,直了直身子继续前行。寒风吹歪路边的树,为这个平凡的父亲,深深地鞠上一躬……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4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北方地区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至于冬至祭祖之俗,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
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作为节候甚或岁首,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祭祖所表达的正在于此。
在我们小时候,冬至是个和过年(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一起并重的节日,并有谚语如下:“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就是说烧纸钱祭祖,清明节那天时辰要早点,冬至这天要时辰要晚点,而农历七月十五更是不能等到中午。每到这几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烧四大碗祭祖,当中鱼和豆腐不可少,鱼即“余”,希望过上富足有余的日子,豆腐意即“都富”。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讲究,首先不能有荤气的东西,比如葱,蒜,韭菜。其次,鱼最好是鲫鱼,不能是鲢鱼,因为鲢鱼无籽(子)。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鱼,肉,豆腐,第四种有时是蛋皮,过年则是肉圆子。
祭祖的场合在家里堂屋,要焚香祷告,氛围很是庄重,所以各种细节总是丝毫不敢马虎。祭祖的饭要倒扣,每碗插的筷子数量一至三双不等。小时候,我好奇地问家人为什么这样?家人只是说给死去的家族长辈吃的饭就该这样,至于每碗饭上的筷子数量不等,更是解释不清,是上代人传下来的规矩。祭完祖先的饭菜要在灶上回过热气后才能吃。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纹路要东西走向(平常使用时候则是南北走向)。南面烧纸、拜祭。烧纸钱时,大人要求我们不能说话,不要乱跑,说这时亡人只在吃饭,不能打搅他们。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这一天不能打坏饭碗等。当然,更重要的一点,祭祖必须由男子进行(我想,这也许就是农村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得招赘女婿,行驶儿子祭祖的义务。
我们家祭祖,父亲健在时,由父亲主办,父亲去世后就由哥哥们操办,上饭、插筷子、点蜡烛(小时候没有蜡烛,就点煤油罩子灯)、依次磕头、烧纸钱、回锅饭,一家人再吃饭。回来,我在城里安了家,清明节、过年前肯定要回家上坟、敬亡人,过大冬就没有回去过,生活在楼上也没有敬过亡人。这样一个场景:焚香烧纸的烟火缭绕中,一个孩童平神静气,满脸肃穆,对着桌子三叩其首,这对于孩子是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后人不能忘根。
我们住进了城里,我及将来孩子可能会不知道房子哪里是正南正北,也不会有大大的八仙桌。即使一切从简,想办法焚香祭祖,我的祖先又怎会知道,在某个钢铁森林的小盒子里,有他们的子孙在此祭拜?因此,我就一直没有给他们遥寄过纸钱,只会在清明节、年前,带着妻女把纸钱送到坟堆上烧。对我的孩子来说,我更不知道他们以后连我们这些精简了的动作还做不做?也不知道是否能将这些祖祖辈辈都有的烙印继续在她身上刻就下去?如果是,这是否是种迷信,或者是种自私?如果不是,这又是否会让她从此失去了根?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5
又是一年冬至节,今年的冬至似乎比以往的冬至来得寒冷,更加勾起了我对儿时般过冬至时的怀念,一幕幕快乐的场景,一个个伤心的往事,就像被这股肃杀的寒风带回了童年。
那时,冬至在我们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又叫“冬节”、“长至节”、“亚岁”,每到这一天来临时,村民们都要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每当与家人坐在餐桌上吃着可口香甜的赤豆糯米饭,就有一种家的温馨和爱的苛护,每年我们家都要有这位我的好友参与。
这位好友叫长寿,跟我同一个村又是同一个班的同学,因为小时候得过一场病,变成了智障儿童,所以在一年级连续上了3年就退学了,后来就以东游西荡和混吃混喝为谋生,然而每年冬至这天晚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我们家,母亲会习惯性地为他留足赤豆糯米饭,等待他的光临。在聚会之余,他无疑会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也成为冬至夜里最闪亮的主角,面对你父母亲身体怎么样,哥哥嫂嫂对你好不好,最近又到过哪些地方干过哪些事,将来要不要娶媳妇等话题,他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有时会像孔乙己一样妄自尊大,有时又会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可爱,有时大家会很友善的去调侃他一下,引起全场欢笑,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好意,会表现出被认可的兴奋,做出一些滑稽的动作来博得大家一笑,把冬至夜的节日氛围推向了高潮,最终大家带着彼此间的祝福和欢声笑语,消失在那喜庆的冬至夜色之中。
随着年龄增长,我入伍参军,因为工作繁忙和异乡习俗,冬至节几乎都是在执勤岗位上度过,久而久知冬至节也就被推到了一个遗忘角落,直到我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苏州工作时,才意识到已有多年没有过冬至节了。那天,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了解一下母亲这几年的冬至节是如何度过的。母亲讲,家乡过冬至也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父母亲辈的人们都在忙着工作,忙着在外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去过冬至节了,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求外国的圣诞节,冬至在老家已经越来越陌生了。冬至节的变化,也引起了好友长寿的变化,一直喜欢奏热闹的他见没有热闹可去,没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就不抱着冬至日饱吃一顿赤豆糯米饭的希望了,已有好多年没有来我们家了,也许他又找到一处过冬至的热闹地方,在那个舞台上正尽情表演着自己的拿手好戏。后来,听母亲讲,她曾见过一次长寿,可差一点没认不出来,因为长期在外风吹日晒,他的头发脏乱,身体瘦弱,衣服破烂,病情也似乎加重了,有时连母亲都不认识。最可怜的是,在前几年的一个冬至夜,他的父亲又不幸在一次车祸中身亡,母亲不久也离开了人世,长寿被他哥哥带出去打工,却在车站中意外走失,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听着好友长寿的曲折人生经历,我禁不住流下了热泪,没想到多年后第一次过冬至,却让我带着如此悲伤的心情,这种悲伤的感怀既有对好友长寿的思念和担扰,也有着中国传统的冬至节逐渐地被人们所淡化的绞痛。
不知什么原因,我忽然想到了老杜的《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在冬至即将到来之际,很多感怀触伤我的心灵,我应该如何去度过今年的冬至,我的好友长寿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他已经离开人世,也许他正在某城市的角落乞讨,也许他被好心的人收留,在某个智障学校接受着良好教育,与更多智障人士正享受着祖国的阳光雨露,正高高兴兴准备着冬至节的宴会美食。看着苏城美丽的夜色,人们正在飘香可口的餐桌前愉快地过着冬至夜,我忽然想起这首“几多相思凝怅然,不知何处是乡关,今将至爱托与云,捎我祝福度关山”的诗句,希望远方的好友长寿能感受到我对他的思念和祝福。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6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到冬至,这句童谣就回荡在各个临海人的脑海中,呼唤着在外奔波的临海人回家过冬至。
冬至,这个节日对其他一些地方的人们来说无足轻重,但对于淳朴的临海人无异于如过年,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清早,天才刚刚破晓,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每个人手上都提着一袋又一袋的蔬菜、肉、海鲜。满载而归后,就要开始准备一大桌菜肴了。这时家里全体成员都该忙活起来,遵从主妇安排,洗菜的洗菜,烧火的烧火,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十分的热闹。大概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才能烧好满满一桌子菜。琳琅满目的丰盛佳肴惹得我们的口水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般,不停地流淌。我们几番想伸出手偷点吃,都被爷爷机警地逮住,眼睛一瞪或打下手给缩回来了。忙到月刚过树梢,菜终于齐全了,有红烧肉、糖醋鱼、龙井虾仁、整鸡、整鸭等等,简直是满汉全席。
好不容易挨到菜全做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动筷子了吧?才不是,哎,美食摆在面前却不能享用,真是对我们这群小馋猫最大的折磨。这时,爷爷恭敬地请出一个金灿灿的香炉,在上面插上两根点燃的蜡烛,手里拿着五炷香去大门外把曾曾曾公太太太婆们请进门,入座,布筷子,斟酒,请老祖宗们喝酒吃菜。我们做小辈的一个个排着队跪拜祖宗,奶奶在边上请老祖宗们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顺风顺水、身体健康、聪明伶俐、学业进步等等。酒过三巡,香也燃得差不多了,爷爷请老太公们放筷子,把恭敬地送出门去,还要烧些冥钱给他们,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生活过得富足。这个请老太公仪式尽管不是十分隆重,但在临海是不可以不举行的。仪式过后,就是我们想说美食的时候了。
吃完盛宴第二天,依然是忙碌的一天。大家准备好一份丰厚的礼物,送给辛苦了一年培育国家栋梁之材的老师。这在东汉崔定“四民月令”中也有说到: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可见拜年来历之久,东汉时期就有了。
临海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那又怎会没有极具特色的美食呢?擂圆,是冬至必食的食物,也是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跟平日吃的汤圆不同。擂圆不仅食材丰富,还意味深长,寄托 着临海人对团圆的期望,希望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开始做擂圆有两个步骤,一捣糯米,二磨豆黄粉,捣糯米是要很多人参加的,一个巨大的石臼,里面放着蒸熟的糯米,大家喊着号子,轮流上来使力,把锤子高高举过头顶,有节奏地捣着。我们小孩也会要求试上一试,看大人那样轻松,自己亲身体验才知没实力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努力举起石锤,但显得是那么的弱不禁风,打在糯米上一点印记都没有,纯粹是凑热闹,走米,开始推磨黄豆,在老街中,此时只有磨盘碾动的声音。擂圆是糯米做的,先将温水和捣好的糯米粉搅和在一块,放水也是见功底的事,不可放多,也不可放少。将和好的面团摘成一个个醋碟大小的圆子,放进煮锅里煮熟,再放到早已磨好的豆黄粉中滚,使它均匀地粘上豆黄粉,因为这个过程叫“擂”,所以圆子叫擂圆。因为是糯米做的,极其下肚,吃三四个就饱了。
古代,家长极其重视孩子的毛笔字,所以也会让我们填写lt;九九消寒图gt;。传说始于清朝道光初年,道光皇帝亲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个空心字,每个字都是九笔。从交九开始,每日一笔,写完需要九九八十一天,填完九字,正好是九尽春来。可我们小孩总急不可耐早早写完这九个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童谣又响在我心中。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yiqianerbaizizuowen/202205/290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