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初一作文1200字
说实话,我着实觉得故乡没什么好看的。只是细水长流的托了我十三年的情。
我没有伟人那样高尚的情怀,随笔一些就是如诗如画。她就是普通,只是满天星光中的一点。再亮,那也是一抓一大把。我却还是独恋着她,无论是否知悉,都待她如初见。哪哪都勉强,哪哪都一般。
每天老母鸡扯着嗓子叫唤的时候,便是一天的开始。太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远处冒气炊烟几缕,天色由灰暗渐渐转为明亮。人们忙碌的一天开始。我最喜欢早晨那令人清爽的空气,带着一身泥土的芳香奔波,盼着披上一肩璀璨星光,盼着路灯熄灭,甜甜的进入梦乡。
放眼望去,是大山连绵优美的曲线,迂回绵延,云雾缭绕,纵使我爬上最高的老树,也没见过山的另一头是什么一派景象。我只是熟悉这里,如同熟悉我自己一般。清澈的天空,斑斓的野花,无边的大山,墨绿的树林,起伏的田野,脏兮兮的小泥路。成群的孩子,憨厚的`农人,快活的小曲,朴素的民生。金秋的桂香,寒冬的阳光,春日的生机,夏日的潇洒。遍布尘土的水泥马路,黯淡昏黄的老路灯,肆意瓢泼的大雨,张扬狂野的日落。有令人亲切的,干净的脸庞,一路的欢歌。
儿时我只留意他的洒脱。闲来无事与奶奶结伴同行去菜园,小小的肩头上扛着把沉重的大锄头,“吭哧吭哧”的一路跌跌撞撞。这儿赶鸡,那儿抚花,又是小跑,又是蹦跶。满目的绿色,非常晶莹的绿,仿佛天空能倒映出似的。浅绿,青绿,宝绿,墨绿,深绿,由远至近,真像一副不用勾勒的山水画,但自然的妙笔怎么是人为可以调和的,见过的,一定能记住这样深入人心的绿,如此的美,如此自然,如此豁达,如此独一无二,如此清新脱俗。
等奶奶的背影变得金黄,被残阳拉长。我用小爪子拍拍满身的泥,衣服上又多了两个小手掌印。摇摇晃晃秋风落地,听听耳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燕飞过,老树叶落,隐露月光,薄暮深,我们转身,一路长歌。
入夜捧一碗香甜的粉条,坐在门口的长凳,听大人们的唠嗑。聚精会神的盯着白炽灯下好几只不断扑闪翅膀的小虫,表情有点呆愣愣的,暗想:真好。
山色悠悠鞠一捧小溪流,鹅卵石下走,灰瓦低屋绕村口。孩童眉眼弯弯,小花窗都温柔。我看见,炊烟都落四周,廊桥的尽头,半遮月光,如梦,忆旧。
后来就丢了这种感觉。
由雨洗刷后的空气有一种香气,说不清什么味道,不过绝对让人贪恋。故乡的雨飘飘洒洒,也是一般般,始终不会下太大或太小。听那雨声,不算细微,不是聒噪。果然一听就能听出来:对,就是家里的雨。
不是平庸,我不禁被她吸引。岁月静好,与世无争。既陌生,又熟悉,既朴素,又繁华,既亲切,又遥远。这份复杂的感情很难翻译,可能她与我来说已经重要到骨髓,可能只是淡淡的一抹感激,可能是一时翻涌出的一片热情。可能都有,可能都不是。
谁也不知道。我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下笔随意,信马由缰,散文而已,散录一些散装的片段,散叙一些散养的记忆。
故乡呢,没有平遥古拙,没有兴城质朴,没有敦煌萧杀,没有大理侠气,没有荔波秀丽,没有沙溪清幽,没有元阳别致,没有丽江浮华……
她剔却屏绕的山景,甚至没有我家后头的石桥来得耐人寻味。哪儿都不如,又哪儿的特点都能兼容一点。五味杂陈,大概也是某些人中意她的原因呢。
一张色彩斑斓的画,总好过一张白纸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zszw/yiqianerbaizizuowen/202205/291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