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房何妹
前言
我有个侄子正读初一正逢周六他到我家玩,闲聊间他跟我提起到他
们班很多同学经常到外面的网吧上网,为了上网而翘课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同学为了上网连伙食费都搭进去了,饿一餐饱一餐的。为此,我利用
下班时间对中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并到县城某网吧进行
现场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作了调查记录。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
(一)调查单位:县城踏浪网吧、连南民族中学
(二) 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是中学生利用观察法
(三)调查目的:了解中学生上网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
的解决方法。
(四)采用的观察方法
观察法:对中、小学生上网的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观察
做记录。
(五)调查时间:2012年5月2—26日
二、调查结果及对策与建议。
(一)调查结果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互联
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小学生。调查显示,88.5%的中学生表示对
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条件好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不寄宿的同学几乎已有机会就在家里泡网,寄宿的同学有的省吃俭用就是为了上网,而且有的一上网就不知白天黑
夜。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0.4%,不满意率达
6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
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多数家长内
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
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担心的是网上大量的淫秽、反动、暴力信息所带
给孩子的考验,怕孩子们经不得起诱惑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网络,给信息带来了
强大而有力的传播途径,并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时间,避免了
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
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
要。教育部门就是利用网络在网上开办“空中教室”,为学生们提供基本的
学术问题解答和习题演练,使得学生们在家也能如常学习,并且学习方式
的新颖更加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类似的远程教
育在许多其他教学中也有应用。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
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
“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
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
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在短短的聊天和沟通中,使得人与人之间的
心灵距离拉近。其他不同的网络游戏中,人们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相互合
作、相互帮助,相识相知,成为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人们也可以通过E-mail
在网上进行书信来往,互相告知安好。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不少的色情、暴力、赌博等
不良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顾网站的信息对于青
少年的思想健康有多大的危害性,不断在网站上传播色情暴利信息。更有
甚者制造不同的色情小电影,要求浏览者先付款后浏览。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现实中存在不少中学生由于
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
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关于上网的研究报告‘}.
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
害者。“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
(4)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在本人调查
过程中,不少中学生嘴刁香烟(看那姿势烟龄不小了),虽然网吧的墙壁
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那显然只是摆设。网吧管理人员从不干涉中学生
在网吧里吸烟。
(5)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
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
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
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1)通过宣传
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
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
(2).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
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3). 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
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
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
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4).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1)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
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
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
(2)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
的“长城” 。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
(3)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
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
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3、政府应出台更加详细的网吧管理政策,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
为中学生上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上网环境。
结语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为他们营造美好的成
长环境,让他们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让我们为了我们自己、更为
了孩子们的明天,一起努力吧!
完成日期:2012年6月30日
篇二:《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随之红火起来。城区繁华街道两旁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醒目的招牌,闪烁的霓虹灯,似乎为城市增添几分繁华,然而谁又了解繁华背后隐藏些什么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不可阻挡的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的媒体,已成为中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中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了解中学生上网的途径、目的、频率及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意见和看法,特作此调查,并提出相对的建议和应对的措施。 二.调查对象
200名各年龄段中学生,以便深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听取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建议。
三、 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200份) (2)上网查询 四、 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20日—2010年11月9日 五、 调查地点: 湖南大学附属中学 六、 调查步骤: (1) 制定问卷
(2) 随机发放200份问卷 (3) 上权威网站查询统计结果 (4) 回收问卷 七、调查内容
调查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主要从“学生上网的具体内容”、“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上网的自控能力”、“家长及学生对网络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了解分析中学生上网情况。 八、调查数据:{关于上网的研究报告‘}.
96%的学生在初中以前就已接触到网络,这归结于我国近年来网络普及度的不断加深,网络覆盖领域的不断扩大,高新工业的发展,也使电脑早已非奢侈品。如今大多数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在小学便已经接触到网络。这表明,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已成为庞大网络大军的一
员。
从调查数据来看,上网大多数是查资料,QQ聊天或者影音应用以及玩游戏等。而QQ聊天又略多一筹。
如一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在小学便已接触过网络,但了解还十分肤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上网的意思就不就是聊QQ啊”,找资料也大多只会简单使用百度,对网络的应用十分不到位。
可以看出腾讯的成功。在中学生中,基本已经不存在不知道企鹅的人了。许多学生都很痴迷于QQ聊天,乐此不疲,把网上聊天当作了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方式,现实世界中的交往被虚拟世界渐渐取代,这其实是一种心里不自信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畏惧甚至厌恶与他人交流,在网上却口若悬河的,比比皆是。这却拉远了人们的距离,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不真实感。
第4题 您在非寒暑假期间每天都上网吗? [单选题]
网,当然,这也与中学生繁重的学业与更严格的管理有关。 第5题 您在非寒暑假期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 [单选题]
调查表明:同学们在非寒暑假即上课期间上网时间一般不长,88%的同学能有效的控制在5小时内,平均下来每天少于1小时。
调查表明:手机上网已经逐渐被中学生们所接纳,成为一种新的上网方式,但也有38%的同学表示没有接触过手机上网。
调查表明:同学们的自控能力相当不错,从第四第五项中我们也能看出这点,88%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在大多数时候能控制住上网时间,只有少部分12%的同学难以自控。
调查表明:同学们对网络的迷恋程度不是很深,但也有20%的同学表示比较迷恋网络,还有12%的同学更是非常迷恋。
第9题 您父母对待您上网的态度如何? [单选题]
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开明,比较尊重孩子的。有58%的家长在作业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上网,16%的家长不限制但比较不放心,20%的家长完全放手,只有6%的家长完全禁止小孩上网。这说明,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协调好学习与网络,能够自觉控制上网时间,利用网络充实自身。
第10题 您觉得中学生上网对学习的影响? [单选题]
调查表明:认为中学生上网多少对学习有一点影响的同学有82%,占了绝大多数;16%的同学很有信心,认为毫无影响;只有2%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上网会严重影响学习。 第11题 您认为中学生上网? [单选题]
调查表明:20%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4%的同学坚持弊大于利,而大多数76%的同学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定论,应该因人而异。 问卷总结:
(1)中学生接触网络时间早,上网途径较多,上网时间较充裕
调查结果表明:94%的学生在初中以前便已了解、接触网络,但在问及对网络的了解时,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多”,对网络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仅仅只是简单地使用。
目前,大多数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不少还有3G手机,设备的支持使得他们无比便利地连接网络,拥有了大把的上网时间。
(2)学生上网内容过于肤浅,没有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上网只会聊QQ,听音乐,看电视,打游戏,以及简单的利用搜索引擎找资料。
网络的大潮为我们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发展机遇,其整合的大量资源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是我们人生的一笔无比巨大的珍贵财富,对于我们目前的学习,今后的工作,未来的发展、生活都将有莫大的影响。老师、家长在学生上网时应加以指导,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日后打下殷实的基础。 (3)学生大多拥有不错的自制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在非寒暑假期间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在非寒暑假期间每天的上网时间一般都少于1个小时,而且大多数是上网查资料。家长们也十分开明,94%的家长都在自己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上网。 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32%的学生承认比较迷恋网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本身意志不强,易被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二是因为家长的监管不到位,使孩子染上了不好的上网习惯;三是学生所处的环境或结交的朋友有问题,在大环境的影响或劣友的引诱下迷恋上网络。 (4)网络褒贬不一
调查结果表明:针对这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也无法立刻给出确切的答案,78%的同学都认为网络因人而异,无法明确的说它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一切都取决于使用者自己。但在问及中学生上网是否会对学习有影响时,84%的同学都认为会有影响,2%的同学认为会有严重影响,坚决抵触中学生上网;而剩下的82%的同学则觉得“多少有一点”“在控制范围中”“可以消除”。
诚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人类所有智慧结晶的交互、展示平台,是全人类社会即时信息的集合体,但也充斥着人类无所不在的阴暗面。使用网络时,要有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同时,也要学会自控,避免上网成瘾,影响了自身的学习。
九、调查分析:
(1)上网心理探究:
① 跟风心理。网络正以迅速的速度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懂上网冲浪成了新时代的文盲,如果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络流行语,不知道QQ为何物,不知道网游啥东西,就会被同学戏称菜鸟,蠢货。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纷纷加入网络团队,尽情享受网络给予的乐趣。
② 探索心理。上过网的同学大肆鼓吹网络的迷幻色彩,更有同学把网络游戏说的精彩绝伦,惊险刺激。于是,很多学生为了一探神奇,就加入了触网行列,逐渐被网络迷惑,深陷其中。
③ 自卑心理。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擅长交际,孤僻寡言,在现实朋友极少,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于是就尘封心思。但虚拟的网络却可以尽情诉说,可以寻找“麻醉剂”排解孤独寂寞,这些同学一旦上网聊天就是昏天暗地,通宵达旦沉迷于网络聊天之中。
④ 求异心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异性萌生好感,可现实中因各种原因羞于表达,于是就在网络上寻找情感寄托,随心所欲的诉说自己的真真假假爱慕,达到心中的平衡。
⑤ 叛逆心理。中学生心智不成熟,毅力不强,升学压力大,就产生厌学情绪,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课,以致于成绩下降,因而遭受老师责备、家长打骂,进而就产生叛逆思想,去网络世界寻找所谓的游戏胜利果实。上网后成绩越差,老师批评教育就日趋增多。很容易就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认为你越限制我自由,我偏和你对着干,不让我泡网,我就泡个爽,看你能把我怎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上网、上课睡觉,成绩下降,受批评,上网。
⑥ 放松心理。通过调查,玩游戏占82%,聊天交友占86%,音乐,娱乐占84%,查资料占84%,阅读新闻46%,其它4%,多数学生表示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迫切需要放松下自己的心境,网络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压抑情绪,可以在游戏中厮杀一场,让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chuzhong/cyzw/225748.html